「文化的進步乃是歷史的規律。」文化在歷史發展進程中具有重要地位,二者之間息息相關。世界上的各個地方有不同的氣候,不同的土壤,造就出不同的生存環境。在不同的生存環境之下,就會誕生出不一樣的民族和風土人情。
在中國的一片土地上,現如今還生活著一群猶太人,他們在中國定居的時間已經有一千多年,當他們被發現時竟然稱自己為中國人,這其中發生了怎樣的故事?
這一些猶太人的後代至今還生活在河南省的開封,根據他們所言得知,其祖先從九世紀就已經搬到中國。在很多資料中也有顯示,這些猶太人在宋朝時就大批搬移到中國。很多專家也表示,這些猶太人的大多是通過唐朝開闢的絲綢之路到達中國的,他們大多都屬于波斯和印度兩個國家。
宋朝的首都是現在的開封,首都的經濟文化是整個國度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方,為了能更好地享受到最好的經濟與文化,所以很多的猶太人選擇這個地方定居。開封的一所博物館中有記載,在古代的時候猶太人口最多的時候達到四千多人,共五百多戶。他們中的大多數是生活在都城開封,其餘的少部分則生活在長安、寧夏等地方。
在太平天國運動爆發時,猶太人開始受到人們的驅趕和殺害,因為他們信仰的教派與當時的主流不符合,這一時期也讓猶太人在中國的數量越來越少。剩下的一些猶太人一直都按照中國的生活方式去生活,一代代的延續下來,導致他們很多都不知道自己是猶太人,一直堅信自己是中國人。
在上個世紀的八十年代,河南開封的一所醫院還對這些猶太人的後代進行了DNA檢測,檢查結果顯示出這些猶太人後人具有猶太人的血統,不過這些人的血統也已經與中國人的血統出現相互融合的現象。從他們的外觀去觀察的話,他們還是與純正猶太血統的人有區別,因為他們祖祖輩輩在中國的土地上已經生活了很久,與中國人通婚以後猶太基因也在逐漸的減少,所以長相也在慢慢偏中國化。
猶太人屬於世界上比較聰明的人種,且這個民族一直都有移居的習慣。從智慧上來看,這個民族存在的高智商者數量較多,曾經先後有167名猶太人獲得過諾貝爾獎,從種種數據可以分析出諾貝爾得獎人數中的百分之二十二都是猶太人,諾貝爾獎中很多優秀的科學家、政治家、作家等很多都是猶太人,其中愛因斯坦就是一個典型的代表,他就是猶太裔。
西亞地區的以色列和希伯來地是猶太人的兩大發源地,猶太人的分類是由猶太教的法律去劃分的。在2017年的時候出了一個關於猶太人的數據,這世界上的猶太人總數是在一千四百萬人左右,五百多萬人生活在美國,六百多萬生活在以色列,以色列也是唯一一個猶太人佔大多數的國家。剩下的兩個百多萬分別生活在世界的各個地方。
在兩千多年以前,耶路撒冷被羅馬佔領破壞以後,猶太人從此就失去了依所,紛紛流亡到世界的各個地區。經歷過五次的大遷徙以後,猶太人這個種族已經變得更加的散亂,無論在哪個國家來說猶太人都屬於人口比重很小的少數民族。一些猶太人的信仰與他們生活的國家信仰宗教產生衝突時,他們選擇堅持自己的信仰,遭到了社會的排斥,加速了他們散落各地的步伐。
在1920年的時候,英國將約旦劃分給阿拉伯人生活,將巴勒斯坦的西部劃分給猶太人生活。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猶太人又進行了新一次的大遷移,只不過這一次遭到了英國的打壓。英國限制了猶太人入駐的人口數量,還限了他們對土地的購買。其實英國的出發點也是為了自身國家的利益考慮,因為一旦入駐英國的猶太人口眾多,可能會他們國家的經濟發展產生一些不利的影響,入駐外國人口過多是對本國生物資資源的一種消耗。
現如今在開封生活的猶太人,他們的母親很多都是中國人,他們的信仰也變得不明確。他們想要回到以猶太人為主體的以色列,還需要經過考試。只不過他們大多數已經在中國生活習慣,已經不再願意回到以色列,中國才是他們的故鄉,中國的土地才是他們熱愛的土地。
這些人中也有特例,在2005年有一對夫妻帶著全家移民到以色列。在2009年10月份時,也有七位開封猶太人移民到以色列。但一些專家卻認為這些移民的猶太人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猶太人,因為在猶太人的傳統中,判斷是不是猶太人的標準是看這個人的母親是不是猶太人。
這些人的母親大多數都是中國人,且他們也沒有充足的證據去證明他們的祖先是猶太人。不過移民是他們的選擇,只要通過了以色列的認證那麼也無可厚非。移民的只是一小部分的人,大多數生活在中國的猶太人還是堅持著他們是中國人的想法。
我國是一個包容性很強的國家,對於這些生活在中國的猶太人,中國為其在15個城市修建了猶太會堂,讓他們可以禮拜。
參考資料:
《約翰赫爾達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