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前,中國收留數萬猶太人,1978年後一中國人在以色列當司令

2020-12-06 德馨憶史

引子

中國人因為嘗盡了戰爭的苦,所以不是一個好鬥的民族,任何事情都會想要用和平的方式去解決,而且也有著一顆包容的心。在世界第二次大戰時期,德國人做了一件讓人非常憤怒的事情,他們將當時的猶太人趕盡殺絕,1933年的時候納粹黨拿到了大權,在這種絕境之下,猶太人只能趕往其他國家逃命,但是幾乎全世界的國家都不接納猶太人,他們都覺得猶太人是邪惡的民族,所以都將國門緊閉。

01

在猶太人都絕望的時候,我們中國選擇接納他們,而且不用辦籤證,也不需要擔保。來到中國之後,我們也維護猶太人的財務自由,他們閒下來的時候還可以去教堂念經,在中國生活十分愜意。在戰爭結束之後,很多猶太人選擇回到了自己的家鄉,和中國再也沒有了聯繫。但是有一些猶太人也是懂得感恩的,中國有什麼技術上面的問題,猶太人都會給我們一些幫助,如果沒有他們,中國在很多地方都還得努力幾年。

02

1978年以色列新海軍司令上任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掌握著這樣一個大權的人,其實是一個中國人。這個人是艾立·馬若姆,他有著黃皮膚、黑頭髮,從外表上面看就是中國人的樣子。艾立的外祖父是地地道道的中國人,後來娶了一位俄羅斯的女子為妻,兩人後來也移居到了美國。世界第二次大戰的時候,艾立的父母跟著猶太人逃到了中國,艾立·馬若姆在中國出生,有著中國的血統。後來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色列也安全了,他們一家就搬回了以色列。

艾立·馬若姆從小就受到了同學的排擠,因為艾立·馬若姆的長相和當地以色列孩子的長相不一樣,小孩子就是這樣,看到和自己不一樣的人就會取笑別人,還給他取了很難聽的外號,但是艾立·馬若姆也並沒有因此自卑,反而更加堅強,變得更加優秀。

03

艾立的任命儀式很莊重,是當時的國防部部長親自主持的,而且那個時候軍隊的總參謀長也參與了他的任命儀式,大家都很看重他。

早在很多年前,國防部部長就對海軍前司令很不滿了,在戰爭當中,前司令也沒有盡到自己的責任,於是就想換掉以色列的前司令,這個時候艾立·馬若姆出現了。當時的艾立·馬若姆還只是一個海軍工程師,在艾立·馬若姆上任之前,國防部長對艾立·馬若姆進行了多次考驗,艾立·馬若姆每一次都表現得十分出色,不比猶太人差,國防部部長覺得艾立很能勝任這份工作,就將這個大權交給了他。

結語

雖然兩個種族的人可以互相幫忙、互相扶持,但是畢竟骨子裡的基因不一樣,總是會有一些隔閡的。在艾立·馬若姆上任之後,以色列的很多媒體都稱他為「中國人」,並不承認他是一個有著中國血統的以色列人,這就很明顯的看出以色列的人對艾立·馬若姆還是存在一定隔閡的。艾立·馬若姆任職期間表現也很不錯,每一次都能夠將很困難的工作處理得很漂亮,得到了上司的器重。

一個人能力強不強並不是根據種族去判斷的,猶太人很聰明,這是他們的基因決定的,但是凡事無絕對,一個人的能力怎麼樣和後天的努力也有很大的關係。因為艾立·馬若姆不是地地道道的以色列人就歧視他,足以說明這個民族是一個氣度狹隘的民族,一個民族要強大起來,需要有寬廣的胸襟。

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中國好意收留猶太人,猶太人卻做出這種事情,最終被驅逐出境!
    大家好,今天我們要聊聊有關於猶太人在二戰時與中國的故事。?不要心急,讓我慢慢講。我們大家都知道,我們中國人自古以來,都有好客樂於助人之說,而我們與猶太人的故事便是從這裡開始的。說到猶太人,大家應該都有所了解,猶太人是我們全世界中公認的很聰明的一族,最為被大家所知道的大科學家,比如說愛因斯坦,馮諾依曼,奧本海默等等,都是猶太人的身份。除此之外,因為猶太人的聰慧,所以他們也常常作為一個商人,流轉在世界各地,賺取了世界大多的財富。
  • 統計局:1978年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變化
    2012年,原煤產量達到36.5億噸,比1978年增長4.9倍;粗鋼7.2億噸,增長21.8倍;水泥22.1億噸,增長32.9倍;汽車1928萬輛,增長128.3倍;家用電冰箱由1978年的2.8萬臺增加到2012年的8427萬臺;彩色電視機由0.4萬臺增加到1.3億臺。移動通信手持機和微型電子計算機從無到有,2012年產量分別達到11.8億臺和3.5億臺。
  • 一群猶太人跋山涉水到中國定居,被人發現後,稱:我們是中國人
    在太平天國運動爆發時,猶太人開始受到人們的驅趕和殺害,因為他們信仰的教派與當時的主流不符合,這一時期也讓猶太人在中國的數量越來越少。剩下的一些猶太人一直都按照中國的生活方式去生活,一代代的延續下來,導致他們很多都不知道自己是猶太人,一直堅信自己是中國人。
  • 1978年,美國贈予中國的1克月巖被一分為二……
    按照計劃,中國將從月球帶來約2千克的月球樣品,有望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從月球採樣返回的國家。事實上,1978年美國曾贈予中國1克重的月球巖石標本。如今這1克月巖去哪了? 北京天文館供圖 0.5克用於研究 1978年,為推動中美儘快建交,時任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布熱津斯基到訪中國。為表誠意,布熱津斯基隨身攜帶了一份特殊的禮物——1克重的月巖標本。 這塊巖石被澆鑄在一塊有機玻璃內。但這塊標本是否真的是月巖?又是何時採集的?這些情況美國人均沒有說明,只好由中國人自己來研究。
  • 清華大學1978級校友慶祝畢業30年
    清華大學1978級校友慶祝畢業30年    清華新聞網4月29日電(記者 趙姝婧)「1978年,我們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懷揣著振興中華、強國富民的夢想來到清華。畢業30年來,我們互幫互助,共同尋夢、追夢、圓夢,從來都沒有停下為『中國夢』而奮鬥的腳步。今天,我們回來了!我們要回來告訴母校:未來的奮鬥不止,我們的情誼永存!」4月28日上午在蒙民偉音樂廳,水利部副部長、1978級水利系校友劉寧滿懷深情地回憶起自己在母校清華的學習生活經歷。
  • 四千猶太人定居河南1000年,世代與漢人通婚,如今卻想返回以色列
    隨著我國在世界舞臺上的知名度以及影響力越來越高的同時,有很多的外國人都是選擇來我國發展,而在國的上海有著最多的日本人,山東有著最多的韓國人,不過除了這些人外,我國還有著一群猶太人,他們居住在我國的河南開封。
  • 1977、1978年,我考了兩次大學
    當時自以為明白,其實懵懵懂懂,是絕對的後知後覺。決定去見識一下高考還是先從恢復高考說起。1977年,我17歲,在北京第七十二中上高二。當時的學制沒有高三,就到高二。「文化大革命」雖然結束了,讓人有點盼頭,但當時似乎高中畢業只有下農村一條路。大學從工農兵中挑選學員,沒有應屆高中畢業生的份兒。很多人都在千方百計躲插隊。
  • 老照片:百年前中國猶太人石碑曝光!如今後裔要移民以色列?
    女性猶太人愛德華·沙畹週遊中國北方,拍攝了很多照片,到河南開封府後,愛德華·沙畹意外的發現了猶太人的石碑!下邊這兩張老照片就是愛德華·沙畹在中國河南開封發現的猶太人石碑!愛德華·沙畹在中國河南開封發現的猶太人石碑似乎跟大多數的中國石碑沒什麼區別,長條狀,圓頂或者平頂,坐落在一個小池塘旁邊,旁邊就是村莊,碑文記載著中國猶太人祖先的事跡。據相關文獻資料顯示,因為類似的風俗,早年間中國的猶太人常常被其他中國人錯認作穆斯林。
  • 在美國的600萬猶太人(全世界只有1400萬猶太人)
    我可以舉一個相同的例子:東南亞的某些國家「排華」也很嚴重,跟歐洲國家「排猶」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華人在那兒生,在那兒長,也在那兒發財(華人在東南亞各國都是最有錢的人),但是他還是認同祖國,他說我有一個祖國是中國,每次一受迫害,他就跑到中國來了。
  • 在巴以問題上支持以色列的中國人是什麼心態?
    一、基於個人觀察的主觀描述我們中國的以色列支持者有哪些元素呢?首先,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值得研究的學術話題。同時,因為涉及當代議題,也非常難調查,需要排除的幹擾因素也是很多的。十幾年前,阿拉法特去世前後,中國民眾仍然接受和延續我國政府過去的立場,從民族解放、公平正義的角度,大多支持巴勒斯坦一方。但近幾年,網上親以親猶,同時將巴勒斯坦的抵抗運動簡單等同於恐怖主義的言論非常流行。我在這裡不想建立簡單的因果關係,但我個人觀察到了以下幾個趨勢:a. 在這一期間,以色列的對華宣傳力度加大,政府間合作變多。
  • 1978年高考考什麼? 數學只考17.5分仍上了大學
    1978年的高考考什麼?按照教育部相關規定,高考試卷一般會被統一收回銷毀。因此,恢復高考頭兩年亦即1977年和1978年的高考試卷就顯得格外珍貴。昨天,記者在武漢市檔案館看到了王汗吾(曾用名王捍無)於2015年7月6日捐贈的1978年高考全套試卷,雖然他數學只考了17.5分,但仍上了大學。  沒有複習資料純「裸考」   1978年,和大多數考生一樣,抱著試一試的心態,當年27歲的王汗吾參加了高考。當時,他還是武漢無線電專用設備廠的工人。
  • 整理東西發現了爸爸1978年高考成績
    整理東西,居然發現了記錄爸爸1978年高考成績的便籤!還記得當初爸爸跟我講到他高考時的情形,他說成績出來時他去找人問,被問的人說,這個成績保證考上了,專業都可以任選了,讓他回家安心等通知就好了。覆核後爸爸的成績是:政治:74,語文:81.5,數學:21,歷史:68,地理:73.5,外語:68,總分:365.5(外語專業
  • 河南開封生活著一群猶太人,母國召其回家卻說:我們是中國人
    紮根中國,繁衍生息或許最早的那批猶太人並不會料想到,直到今天,自己的子孫還停留在這片土地上。本打算短暫地在此地經商,賺個缽滿盆滿後就回到故鄉,結果沒成想,小小的種子如今已經長成了參天的大樹,而這一切,要從猶太人的中國姓氏說起。
  • 全新的1978年雪佛蘭克爾維特,全天候15英裡
    這輛1978年的雪佛蘭克爾維特(Chevrolet Corvette)在拍攝「Bring a Trailer」時,只有15英裡的時間。有趣的是,競標者開始時他們的競價遊戲相當低。有一次這輛車價格為15,500美元,但在競標結束前價格飆升至35,000美元。
  • 猶太人在中國生活了上千年,為什麼他們在現代卻杳無音訊了?
    猶太民族起源於迦南(今巴勒斯坦地區),公元一世紀,由於發動起義反抗羅馬帝國,而被驅趕出故鄉,流散到四方。從那時候起,到1948年以色列建國,他們在外漂泊了差不多有兩千年。▲20世紀末,海外猶太人參觀開封猶太人故址在世界其他地方,猶太人堅持使用本民族的希伯萊語言和文字,這種情況在中國則發生了變化。從宋到明的數百年時間,開封猶太人在與中國人的長期共同生活中,慢慢學會了漢語。更何況中國人從來不歧視他們,使他們沒有理由拒絕學習漢語。
  • 上海又一歷史街區走紅,曾是監獄的代名詞,80年前卻是猶太人的諾亞...
    猶太人的諾亞方舟 1848年,提籃橋區域被闢為美租界美僑居留地,19世紀中期形成集鎮,越來越熱鬧。直至19世紀末,提籃橋地區儼然成了當時上海的交通樞紐之一,1908年末上海首通有軌電車後,6條線路中就有3條經過這裡。
  • 一場穿梭40年時光的發展變革——1978年至2018年教育大事記
    看著「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上的一張照片,一位老人回顧了自己40年前參加高考時的情景。  1977年12月舉行的高考,是新中國歷史上唯一一次冬季高考。  恢復高考,讓寒冬裡570萬考生仿佛看到了春日新生的嫩芽。關閉十年的考場大門重新敞開,無數人的命運為之改變。
  • 以海軍司令有中國血統 父輩曾在中國避難
    以軍中的「第一個」  10月底,以色列新任海軍司令艾立-馬若姆正式走馬上任。與他的前任,以及與以色列海軍等所有兵種的軍官不同的是,艾立擁有鮮明的中國人輪廓特徵,臉龐、膚色和頭髮等都頗有「中國特色」,以至於他乍看上去像是個中國人。原來,艾立有中國血統。
  • 1億阿拉伯人,打不過800萬猶太人:為何以色列能保持不敗神話?
    以色列從人口和面積上看,很顯然是個小國,遠遠不算世界大國,但經常被稱為中東地區的「袖珍超級大國」。擁有不到70年歷史的以色列,人口僅有850萬,其中猶太人口630萬。從1948年宣布成立,就一直處於阿拉伯世界的包圍之中,有1億5千萬之多的阿拉伯人包圍著以色列。
  • 1978年,甘肅慶陽發現的翼龍化石,價值很高
    比如:1973年,甘肅省慶陽市合水縣馬蓮河畔,發現的黃河古象,就曾在當時,引起很大的轟動。再比如:1978年,甘肅慶陽發現的翼龍化石,也說明了這一點。下面,我們簡單來聊聊1978年,甘肅慶陽發現翼龍化石的大致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