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以問題上支持以色列的中國人是什麼心態?

2020-12-07 海疆在線

一、基於個人觀察的主觀描述

我們中國的以色列支持者有哪些元素呢?首先,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值得研究的學術話題。同時,因為涉及當代議題,也非常難調查,需要排除的幹擾因素也是很多的。

根據我從本科開始學習猶太、以色列相關專業的經歷,以及管理某qq希伯來語群的體會,我認為中國人對以色列主要有以下特點:

1. 大概從五六年前開始,出現明顯的「厭巴親以、親猶」的趨勢;這個趨勢與以色列近年來加大對華政治和文化宣傳的力度有很大相關性;

大概從我本科進入北大開始讀希伯來語專業這十年以來,以色列在中國的形象頗有改觀。十幾年前,阿拉法特去世前後,中國民眾仍然接受和延續我國政府過去的立場,從民族解放、公平正義的角度,大多支持巴勒斯坦一方。但近幾年,網上親以親猶,同時將巴勒斯坦的抵抗運動簡單等同於恐怖主義的言論非常流行。

我在這裡不想建立簡單的因果關係,但我個人觀察到了以下幾個趨勢:

a. 在這一期間,以色列的對華宣傳力度加大,政府間合作變多。在宣傳方面,許多與以色列相關的微博帳號、微信公眾號(如以色列計劃)出現;一些以色列國家領導人也開了微博。此外加入此宣傳隊伍的也有一些旅居以色列的華人。

b. 從宣傳內容上,有兩個特徵:

b.1. 強調兩國友好源遠流長:人人網、微博、微信還是出現強調以色列對華友好(所謂對我們最友好的西方/中東國家)、強調以色列對中國的「軍事和科技援助」,打造其「與其他西方國家不同」的形象。雖然關於殲10與以色列某機型是否真的有關應該有很多爭論,但也經常被拿來作為佐證;此外還有預警機之類。

b.1.1必須單另拿出來的,是以色列對華宣傳大打「猶太人與中國」牌,特別是上海猶太人,以示中猶友誼之牢固。

b.2. 強調以色列本身的「創新」、「先進」。最近最流行的有所謂「以色列黑科技」、「以色列是創業的國度」等。有些人從事的職業,就是介紹中國金主去以色列投資。

c. 發放大量獎學金,鼓勵中國學生赴以色列讀書。能申請獎學金的許多都與猶太學、考古和現代以色列掛鈎。換言之,從某個角度來說,都是直接或間接鞏固以色列領土訴求的「文宣」學科。

c.1. 一些在以華人從事導遊、鑽石買賣代購等行業,無意中和以色列形成了利益共同體。出現局勢不穩、影響收入的情況,自然就會去指責「鬧事」的一方。不過,前不久川普宣言引發軒然大波,巴勒斯坦人得到的指責卻比始作俑者還多,這一點就讓人不得不懷疑,有一些國人的立場似乎完全站在西方一邊了。難道是忘了我們的國家在西方輿論中的位置?

d. 中國網際網路上開始出現大量將巴勒斯坦乃至阿拉伯、穆斯林整體與恐怖主義勢力簡單劃等號的言論(雖然巴勒斯坦有傳統的基督徒社區)。我無法判斷這背後是否有以色列宣傳力量的直接參與。

2. 親以親猶人群中有很多基督徒,特別是基督教新教徒;

再引用我之前的一個答案:《以色列建國在巴勒斯坦地區對嗎?為什麼不換個地方?》

「我通過各種渠道接觸到的中國以色列同情者裡,一多半是基督徒,遍布各個年齡段。其中有些還熱衷學習希伯來語。極端例子是2009年北大的某學術會議,有天津大學的學生家長(!)趕到北京會場大罵巴勒斯坦「死多少人活該,本來就是人家的地方」。作為旁觀者,我表示相當震驚。」

其他的一些經歷:

1. 2013年底參加西南某省關於以色列的活動,幾乎一大半參與者都是基督徒,席間這些基督徒朋友多次跟我說「學了神的語言為什麼還不信神?快點信神吧!」

2. 我長期參與管理的某希伯來語學習qq群,大半成員是基督徒。通過私下交流我了解到,裡面有一些是就讀於國內底下神學院,接受境外地下傳教的基督徒。除了極端親猶之外,少數人也體現出極端反華、反政府的傾向。

二、類比美國社會的情況

其實美國也有一些人不是猶太人但支持以色列,他們當中最著名的就是福音派基督徒。在了解中國的以色列支持者之前,我們不妨先看看這批人:

我在另一個答案裡簡述過這些人的立場和背景:《

「……簡而言之,(福音派的立場)就是支持猶太復國主義,支持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區的領土索求,強調基督徒和猶太人和平共處,強調猶太教是基督信仰的根。美國的福音派也是一股不可小視的政治力量,擁有自己的遊說集團。以色列政府也懂得積極利用和引導福音派在美國社會發出有利於以色列和猶太人的聲音。

他們會引用詩篇133形容基督徒和猶太人的關係: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地善,何等地美!

有些福音派基督徒甚至被稱為「基督徒猶太復國主義者/錫安主義者」。

這方面的研究,大家可以參閱一本寫得非常簡單的書,裡面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同時也是學術研究:

Spector, Stephen. Evangelicals and Israel: The Story of American Christian Zionis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作者是猶太人。(Library genesis可以下到電子版)

福音派支持以色列、猶太人的動因,根據某些福音派人士的說法,可以分為兩點:

1. 宗教上,希望「耶和華」的信眾抵抗伊斯蘭教(雖然安拉和猶太-基督教的神可以看作是同一個神、雖然伊斯蘭教介紹亞伯拉罕、摩西、耶穌的先知地位——但普通福音派基督徒恐怕不了解也沒必要了解——口號重於「事實」);

2. 政治上,認為以色列是中東的「民主燈塔」。

所以除了神學上的認同之外,福音派和以色列更多是政治上的相互利用關係。

換言之,福音派支持猶太人和以色列,與他們反感非西方、反西方的伊斯蘭文明有很大關係。他們痛恨伊斯蘭教,牴觸非西方文明。

而好玩的是,早先被視為頑固不化的猶太人(猶太復國主義也是因為猶太人覺得自己不被接受而產生),已經在近二百年來隨著拿破崙解放猶太人和猶太啟蒙運動(Haskalah)、猶太人在商界、政界和學界的貢獻和影響力,被接納為了「西方」、「文明」的一部分。甚至地處中東的以色列國,也被認為是西方的一部分。並且,以色列人也因為自己的西方身份深深自豪(當初沒少聽外教自豪的說「我們西方」)。

三、綜合上述內容並討論並推測此問題的原因

1. 以色列近幾年的宣傳著力於美化以色列的科技、旅遊,強調中以、中猶友誼,淡化巴以衝突裡以方造成的巨大傷害,控制中國涉以涉巴輿論。這當然能影響一大批普通中國人對以色列的觀感。簡而言之:以色列和有些猶太集團在中國、部分中國人身上花了錢,見了效。

2. 伊斯蘭極端勢力的恐怖主義在911事件之後被宣傳為人類社會的「公敵」,影響了部分中國人對伊斯蘭教、阿拉伯世界的評價。

就襲擊事件本身,我認為任何針對平民恐怖主義襲擊自然都是公敵,但伊斯蘭極端勢力的興起有深厚的地緣政治和大國角力背景。敘利亞的悲劇凸顯了二者——希望阿薩德下臺的有美國也有以色列,也有遜尼派穆斯林勢力。此外,我們普通人大多只會注意事件本身(如昆明暴恐襲擊),少數人才會讀到新聞背後不同國家(如美國自己)對恐怖主義極端勢力的利用。於是,很多人會只看見極端宗教勢力的信仰背景,卻無視其產生過程以及針對其鬥爭當中的國際政治因素。我們簡單回想一下:我國遭受暴恐襲擊時,歐美的表態是怎麼樣的?而就在前一段,打擊在內戰中東突的是敘利亞政府Syrian Army unleashes hell on jihadist stronghold in western Idlib。這種事,依信仰背景判斷風險是很大的。

以色列在敘利亞內戰中幫助某些涉恐的反對派的新聞並不罕見,前不久以色列還空襲了敘利亞政府軍的基地。而同時,奮戰在反恐第一線的,卻有以色列的敵人,以色列眼中的「恐怖組織」,黎巴嫩什葉派抵抗組織真主黨。為什麼我們國家不把真主黨列為恐怖組織呢?因為事情沒有那麼簡單。

遜尼派和什葉派爭端、以色列和阿拉伯世界的關係、以色列和伊朗的關係、美國和伊朗的關係,環環相扣,絕不能簡單地從宗教角度理解。

3. 我的觀察表明(無數據支持)中國支持以色列的人,相當一部分都是基督徒(有選擇偏差)。而這些基督徒朋友也會像在本題下面的某些答案一樣,有意無意協助傳播對親猶親以觀點。

如果我是以色列宣傳口的人,我會很小心地利用中國部分基督徒來作為對華宣傳的中轉站。一方面,部分基督徒人士天然親以;另一方面,部分基督徒也親西方、反體制、反華。二者不一定有交集,但不是沒有可能。以色列方面應該要把握好火候,否則可能引火燒身。

總結:中國親以人士是什麼心態?這種問題太難回答了。什麼叫親以呢?對以色列人民友好、尊重,我想並不算什麼。我本人就很尊重以色列,也希望中以合作中一帶一路的背景下、在有利於中國政府、企業和個人的前提下不斷加深。當然,我也希望以色列媒體和輿論對華居高臨下的西方優越態度,不要當面一套背後一套。

我能說自己親以嗎?我不覺得。我覺得「親」表示的是一種立場和傾向,這種立場甚至會讓人以雙重標準的方式偏袒一方。那麼如果到了這個地步,那麼我認為他們的心態與某幾種情況有重合:信仰背景、反穆斯林、惟西方價值觀馬首是瞻。

對此,我的看法是(重複之前答案裡的觀點):

不論是基督徒還是穆斯林,我們終究是中國人。我們個人的利益和中國息息相關,和巴以任何一方關係可能寥寥。如果有些朋友對中東歷史和地緣政治很感興趣,並學習研究這個話題,那麼我的看法是:中國需要的既不是親以的中東學生和學者,也不是親巴的中東學生和學者,而是親華的學生和學者。我們觀察其古代歷史、文明特徵、現代政治等議題,還是應該以自己的視角去分析為上。同時,我們要在了解地區歷史的基礎上,去思考,為什麼我國官方在巴以問題上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正當權益。這是有充分的國際法、歷史和現實依據的。了解基礎上的支持,不算「親」,而算尊重事實。

我去過以色列,也去過巴勒斯坦,二者都可以是我們的朋友。在此問題上我們應該看的是中國人能得到什麼,而不是「中國人能做人家的什麼工具」。

相關焦點

  • 巴夏:地球上的死亡問題
    問:我的問題是這樣的巴夏:嗯!問:是關於地球上的死亡問題。巴夏:好問:是的,呃,我想說的是,我們死後有些什麼樣的選擇?在死亡的彼岸我們都做些什麼?我們去向哪裡?巴夏:這將如你所願。問:好的,我就想討論這些。然後巴夏:噢,很好。
  • 巴以問題是如何造成的?猶太人的以色列,為何能單挑阿拉伯世界?
    1948年以色列正式建國,此時英國的控制力已經非常薄弱。並且由於石化經濟的到來,中東地區一直是大國紛紛覬覦的地方。美蘇兩個超級大國,也紛紛支持以色列建國,以便於控制中東地區。其實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在歷史上並沒有任何恩怨,猶太人的苦難是歐洲人造成的,現在西方世界為了「補償「猶太人,卻損害了阿拉伯世界的利益。這就像是用自己的錯誤去懲罰別人。
  • 治良匡成:探尋巴以衝突仇恨的淵源
    筆者認為,我們分析國際爭端不要「就事論事」,我們要跳出目前的亂局,站在歷史的高度,慢慢梳理,找出巴以衝突的來龍去脈,站在歷史的角度上去分析這個問題。是啊,用婦女和兒童作為人肉炸彈,去攻擊無辜的以色列市民,這難道是一個文明的組織幹的出來的嗎?這不恐怖?什麼叫恐怖?兩國交戰,弱勢一方也決不能成為綁架斬首、屠殺平民的理由,這不是抗爭,是反人類的罪行。是恐怖主義的行為!當今世界,有多少國家之間有著領土爭端?如果都像哈馬斯那樣對待土地問題,那將成什麼樣子?
  • 以色列的領土欲望永無止境!最終攻勢即將到來,巴勒斯坦怎麼辦?
    雖然2016年12月23日通過的聯合國第2334號決議以14票支持、0票反對的全票,要求以色列立刻停止在所有侵佔的巴勒斯坦領土上展開的活動,但以色列依然我行我素,將之拋之腦後,巴勒斯坦的局勢已經愈發令人擔憂。
  • 以色列網紅小哥高佑思支持中國抗擊疫情
    高佑思和父親在特拉維夫拉賓廣場為中國加油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孫伶俐):高佑思是一名長期生活在中國的以色列網紅,歪果仁研究協會創始人,經常發布在中國街頭採訪的小視頻,在社交媒體上擁有大批粉絲。近日,以色列特拉維夫市政廳大樓外牆專門亮燈,打上了中國國旗圖案的燈光,支持中國抗擊疫情。在市政廳門前的拉賓廣場,記者採訪了專門趕來為中國加油的以色列網紅小哥高佑思。他說,今年春節前他回到了以色列,當他得知中國爆發新冠肺炎疫情後,一方面安慰鼓勵中國朋友,一方面開始籌集醫療物資捐助中國,還拍攝了小視頻,為武漢加油。
  • 星巴 在非洲大草原上守護「辛巴」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星巴,肯亞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巡守員,在非洲大草原上以帳篷為家,與獅子、獵豹、大象、犀牛等野獸為伍,與馬賽部落人為友,與盜獵者為敵。   他在央視直播節目《東非野生動物大遷徙》中擔任轉播顧問,他創辦了馬拉野生動物保護基金會,他是第一個遠赴非洲從事野生動物保護工作的中國人。   ■ 感言:對野生動物的保護,沒有國界。
  • 通訊:以色列防空警報下生活的中國人
    雖然在以色列求學還不到一年,西明已經不是第一次在清晨被防空警報聲驚醒。按照學校工作人員在外國留學生安全會議上介紹的避險知識,西明隨身帶上外衣、手機和鑰匙,走向宿舍裡的安全房,也就是新聞中常說的「防空洞」。    西明所在的本-古裡安大學位於以色列南部城市貝爾謝巴,距離加薩走廊僅有不到40公裡,是以色列大學中距離加沙最近的一個,也是受火箭彈侵擾最嚴重的一個。
  • 以色列為何接受埃及的斡旋達成停火協議?
    既然如此,以色列為什麼不乘勝追擊,一鼓作氣打垮哈馬斯?以色列見好就收,同意跟哈馬斯達成停火協議,主要有三個方面的考量:在這三天的武裝衝突中,以色列實際上是佔據了上風,重創了哈馬斯,使哈馬斯恢復戰力需要較長的時間與較大的資金成本。這也是哈馬斯接受埃及的斡旋,跟以色列達成停火的根本原因,敵強我弱,必須給自己留下喘息的空間與時間,否則就被以色列打光了,日後怎麼抵抗以色列?
  • 巴以衝突下的平民生活_新聞中心_騰訊網
    巴以雙方直到今天仍談不攏的主因有二:一是巴勒斯坦建國問題,二是耶路撒冷的最終地位問題。
  • 星巴:在非洲大草原上保護野生動物 守護「辛巴」
    星巴,肯亞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巡守員,在非洲大草原上以帳篷為家,與獅子、獵豹、大象、犀牛等野獸為伍,與馬賽部落人為友,與盜獵者為敵。  他在央視直播節目《東非野生動物大遷徙》中擔任轉播顧問,他創辦了馬拉野生動物保護基金會,他是第一個遠赴非洲從事野生動物保護工作的中國人。  感言:對野生動物的保護,沒有國界。
  • 世遺大會|會場如戰場,希伯倫老城列入世界遺產時的巴以交鋒
    以色列方面認為,一旦聖城由巴勒斯坦方面申報成為世界遺產,那麼巴方將在老城今後的對內管理和對外宣傳中佔得先機,將可能導致巴方將聖城「伊斯蘭化」,因此以色列堅決反對巴方申報。如何交鋒?巴以均不是世界遺產委員會委員國,需要通過爭取委員國的支持。
  • 1978年前,中國收留數萬猶太人,1978年後一中國人在以色列當司令
    引子中國人因為嘗盡了戰爭的苦,所以不是一個好鬥的民族,任何事情都會想要用和平的方式去解決,而且也有著一顆包容的心。但是有一些猶太人也是懂得感恩的,中國有什麼技術上面的問題,猶太人都會給我們一些幫助,如果沒有他們,中國在很多地方都還得努力幾年。021978年以色列新海軍司令上任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掌握著這樣一個大權的人,其實是一個中國人。
  • 以色列宣布將吞併約旦河谷,對此有何目的
    在最近一次競選活動中,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在一場競選活動的電視講話中表示,如果利庫德集團贏得議會選舉,他將把約旦河谷和死海北部納入以色列版圖,這將是一次「歷史性舉動」。內塔尼亞胡這說法,引發德法英意西嚴重警告。提醒以色列吞併約旦河谷嚴重違反國際法,而且將衝擊中東安全。
  • 千年古城希伯倫申遺成功 巴以態度迥異
    上周末在波蘭舉行的第41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位於巴勒斯坦約旦河西岸的希伯倫老城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巴勒斯坦各界對申遺成功表示歡迎,以色列則憤怒不已。  【巴勒斯坦歡呼「外交勝利」】  希伯倫距耶路撒冷40公裡,有至少3000年歷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城內的易卜拉欣清真寺是伊斯蘭教聖地。
  • 伊朗打得過以色列嗎?他敢打嗎?以色列敢反擊嗎?美國有何反應?
    美國巴不得伊朗和某一個國家開戰,那樣美國只需要負責後勤就行,參考中東戰爭,有美國當後勤全力支持的話以色列這小國真不是好戰勝的。山地國家素來是帝國墳場,伊朗得感謝自己的地勢,即便強大如美國,對伊朗的地形也頭疼,如果伊朗和伊拉克是一樣的平坦沙漠地形,估計美國早動手了。伊朗跟阿富汗的地形有一比。
  • 美高官:以色列與阿聯關係正常化,中國和伊朗是最大輸家
    據俄塔社9月3日報導,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羅伯特·奧布萊恩周四在接受美國電臺節目主持人休·休伊特採訪時稱,中國和伊朗將成為以色列和阿聯達成關係全面正常化協議一事上的失敗者。以色列人將在美國以外獲得新的投資來源,我認為將籤署很多交易,而這些交易將迫使中國人退出以色列的科技市場。此外,我相信安全領域的合作即將加強,這對伊朗將是極為不利的。」美國總統川普此前在8月13日宣布,以色列和阿聯已就雙邊關係全面正常化達成協議。
  • 以色列太空藍寶石的發現給中國人的啟發
    以色列挖到全新礦物「迦密石」》,全文照錄如下:以色列一間礦業公司,日前在該國北部瀕臨地中海的迦密山發現一種新礦物,其化學結構只曾在外太空見過,獲國際礦物學協會(IMA)承認是一種全新礦石「迦密石」(carmeltazite)。
  • 巴鐵遭遇水汙染難題,中國出動2萬人緊急支援,生態問題刻不容緩
    大家都知道,巴基斯坦一直和我國關係十分密切,雙方也經常進行友好的合作交流,此次,巴鐵遭遇了水汙染的難題,中國見狀立馬發動了2萬人員進行支援,生態問題刻不容緩!中巴關係巴基斯坦和中國向來關係都是十分好的,很多去過巴基斯坦旅遊的遊客也都是對巴基斯坦稱讚,不是因為巴基斯坦的當地發展和景觀有多好,而是巴基斯坦人民對於中國人的服務十分周到。在巴基斯坦,中國人有專門入住的五星酒店,這些酒店有著優秀的安保措施,能有效的保證中國旅客的安全。
  • 川普最後的瘋狂,以色列究竟想幹什麼?
    而現在,也是川普最後60天的瘋狂; 他們,究竟想幹什麼? 想到到歷史上曾4次被滅,以色列總是有深深的焦慮和恐懼。 況且,以色列從誕生之日,國家使命就是充當美國的攪屎棍,讓中東不得安寧,陷入戰亂之中。
  • 講述巴以衝突的紀錄片在新加坡被禁,原因是「具有煽動性」
    據 Variety 報導,講述巴以衝突的紀錄片《抗爭之光》(Radiance of Resistance)被新加坡官方禁播。該片原定於本周周四在新加披巴勒斯坦電影節(簡稱SPFF)上放映。IMDA 稱,該片存在「敘述視角歪曲」的問題,可能會引起本地宗教和族群間的矛盾。《抗爭之光》由美國電影製片人Jesse Roberts 執導,講述了 9 歲的 Janna Ayyad 和 14 歲的 Ahed Tamimi 在巴勒斯坦納比塞雷村(Nabi Saleh)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