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本科《社會學概論》第二章 社會學研究方法知識點總結
1、社會研究功能
描述性功能。指那些為了解和掌握髮生了什麼事、什麼情況而進行的探索性研究(是什麼)。解釋性功能。指對影響社會事實發生、變化的主客觀因素,從其因果聯繫上加以說明的過程(為什麼)。預測性功能。是要提示將來的社會事件和狀態是怎樣的(將會怎樣)。規範性功能。是確定預定社會目標及其達到預定目標而採取的行動與手段,以及對社會目標、行動與手段的合理性可行性評價的過程(應該怎樣)。
2、社會管理功能
社會管理功能包含建立規範、提供模式、反饋信息。
3、人文主義方法論
又稱反實證主義方法論。是對社會行動過程及結果予以主觀意義理論的方法。代表人物:威廉•狄爾泰和馬克斯•韋伯。
4、問卷調查
問卷調查是以一組問題獲得相關、有效信息的一種方法。問卷分為自填式和代填式兩種。
5、定量分析
是對社會現象的數量特徵、數量關係與數量變化進行分析的一種方法。一般來說,問卷調查和實驗方法屬於定量研究。
6、定性分析
是對收集到的資料進行歸納、分類、比較,進而對某個或某類現象的性質和特徵作出概括的一種分析方法。一般來說:實地研究和非介入性研究屬於定性研究。
7、定量分析的軟體系統
現在廣泛採用的統計性軟體包是「社會科學統計程序包」(簡稱SPSS,社會學統計軟體)和統計分析系統(SAS)。
8、實證主義方法論
實證主義方法論,指遵循自然科學法則,用普遍的因果規律研究社會現象的方法理論。
9、後實證主義
後實證主義代表人物:布東、亞歷山大、瑞澤爾。
10、統計調查
統計調查是根據調查的目的與要求,運用科學的調查方法,有計劃、有組織地搜集數據信息資料的統計工作過
程。
11、普查的優缺點
優點:在確定調查對象上比較簡單;資料全面、詳盡、系統,規範化程度較高,數據一般較準確;獲得的數據為國家制定長進規劃與政策提供可靠的依據,並可為抽樣調查或其他調查提供基本依據。
缺點:工作量大,時間性強,耗資多,組織工作複雜;調查內容有限,使用範圍比較窄;易產生重複和遺漏現
象;調查質量不易控制。
12、文獻法
文獻法的涵義:又稱文件法、文案法和非介入性研究法,是指通過搜集現存的以文字、數字、符號、語音、畫面等信息形式出現的文獻資料,在不影響研究對象的情況下,分析和探討個人與社會關係現象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