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成功登陸月球,這七個知識點拿好不謝

2020-12-03 上遊新聞

據央視新聞消息,北京時間2020年12月1日23點左右,嫦娥五號著陸器成功在月面預定地點軟著陸,成為我國第三個成功實施月面軟著陸的探測器,該地點位於月球風暴洋北部呂姆克山脈(Mons Rümker)附近。

圖註:嫦娥五號在月面上的情形(藝術圖)

風暴洋是月球上最大的月海,南北約2500千米,位於面向地球一面的西側,是一片廣闊的灰色平原,由遠古火山噴發形成的玄武巖構成。

圖註:月球正面主要的月海。左上角紅圈就是呂姆克山,也是本次嫦娥五號著陸區域

所謂的月海,是指月球月面上比較低洼的平原,用肉眼遙望月球有些黑暗色斑塊。因此,月海雖然叫做「海」,但是實際上並沒有水。

呂姆克山以德國天文家呂姆克(Carl L. C.Rümker)的名字命名,位於風暴洋北部,是由遠古火山噴發形成,底部直徑70千米,最高處比周圍平原高出1.1千米。

一、為什麼要選呂姆克山附近作為著陸地點?

圖註:阿波羅15號太空人在月球軌道上拍攝到的呂姆克山

科學家表示,著陸地點的選擇首先要對地形、地貌、光照和通信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其次為了獲得有獨特科研價值的樣品,還要避開美國和前蘇聯曾經採樣的地區。

經過一番論證,科學家最終選定呂姆克山脈附近作為嫦娥五號著陸地區,這裡存在大約13億至20億年前的玄武巖,獲得這些玄武巖的同位素年齡,將有助於推進對月球火山活動和演化歷史的認識。

需要強調的是,採樣並非在呂姆克山上,而是在其附近較平坦的一個地區。

二、通過全新月球樣品希望能解決什麼重要問題?

此前,科學家通過對美國和前蘇聯帶回的月球樣品的研究表明,月球上的火山活動在35億年前達到頂峰,然後減弱並停止。

但通過對月球表面的其他特徵觀測表明,某些區域可能含有最近10至20億年前才形成的火山熔巖,這又說明月球上的火山活動可能停止得相對較晚。

圖註:NASA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拍攝到的呂姆克山

前面我們說到,呂姆克山脈附近存在大約13億至20億年前的玄武巖。科學家通過對這些巖石樣本的研究,能夠最終確認該區域火山活動是何時停止的,這將對月球的演化歷史提供最重要的線索。

因此,當嫦娥五號把呂姆克山脈附近的樣品帶回地球後,科學家在實驗室通過對這些樣品進行分析,有望解決這個經典的難題。

三、嫦娥五號的兩次太空「剎車」

自從11月24日發射以來,嫦娥五號經過112小時的飛行,11月28日才來到月球附近。

嫦娥五號來到月球附近後,點燃3000牛頓推力的火箭發動機反推「剎車」,經過17分鐘的剎車減速,速度降低到能被月球引力捕獲的程度,成功進入周期為8小時的環月軌道。

圖註:反推發動機點火剎車(藝術圖)

但此時的環月軌道並不是最終的軌道,只是臨時的橢圓軌道,還要進行一次近月點剎車,才能把橢圓軌道變成圓軌道。

圖註:嫦娥五號第一次剎車進入繞月的橢圓軌道,第二次剎車才進入圓軌道

11月29日20時23分,嫦娥五號探測器在近月點再次「剎車」,從橢圓環月軌道變為近圓形環月軌道,軌道高度距離月面約200千米。

四、嫦娥五號大展分身術

11月30日04時40分左右,嫦娥五號的「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成功分離。

12月1日23點左右,「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開始在反推發動機的託舉下徐徐落向月面,「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則繼續沿著原來的軌道繞月飛行。

五、嫦娥五號如何採樣?

圖註:嫦娥五號在月面取樣的情形(藝術圖)

我們知道,美國通過阿波羅計劃的六次載人登月,通過人工帶回來381千克的月球巖石和土壤樣品。前蘇聯則通過3次無人探測器取回總共330克的樣品。而我們這次要取回至少2千克的月壤樣本,難度還是非常大的。

科學家對於取樣的難度早有心理準備,他們在地面上進行了各種模擬取樣實驗,最終決定用鑽探取樣和表面抓取取樣兩種形式。據悉,計劃鑽探取樣0.5千克,表面抓取1.5千克。這些樣品物質將裝入上升器中,準備升空。

六、嫦娥五號要在月面停留多久?

這幾天夜幕降臨時,你抬頭看一看月球就會發現,月球正處於其最圓時附近。對於位於月面西北角的呂姆克山區域來講,正處於清晨時分。

我們知道,月球上的一個晝夜相當於地球上的一個月,大約28個地球日。月球由於沒有空氣保護,晝夜溫差很大,白天可高達127攝氏度,夜晚可低至零下183攝氏度。

理論上講,為了避免晝夜的極端溫差損壞電子器件,嫦娥五號最好要在一個月球白晝時間內完成下降取樣和上升入軌的過程。

但據此前官方透露出的消息看,本次嫦娥五號探測器只需在月面停留48小時。

七、月面上緊張忙碌的48小時

圖註:上升器攜帶樣品上升(藝術圖)

上面我們也提到,嫦娥五號著陸組合體總共在月面只待48小時。這就要求嫦娥五號著陸組合體要在48小時內開展月面鑽探取樣、月面抓取取樣、樣品打包以及準備月面起飛等工作,真可謂是時間緊、任務重!

這樣,作為吃瓜觀眾的地球人,接下來就會有密集的好戲看了,為嫦娥五號加油。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奔赴月球「挖土」
    11月24日4時30分,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嫦娥五號是繼我國探月工程第二步「落」完成之後,開啟的第三步「回」的探測器,是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作。2007年,我國第一顆月球探測衛星嫦娥一號發射升空,13天後進入月球環繞軌道展開科學探測,並成功獲取了全月球影像圖。第一步「繞月」順利完成。
  • 去月球「挖土」!嫦娥五號成功發射!這5大知識點你要知道
    原標題:出發,去月球「挖土」!剛剛,嫦娥五號成功發射!這5大知識點你要知道 摘要 【去月球「挖土」!嫦娥五號成功發射!
  • 「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發射成功了,這八大知識點你應該知道
    2020年11月24日凌晨4點30分,我國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搭載的是我國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並取得圓滿成功!這是我國首次執行月球採樣返回任務,也是迄今為止我國執行的最為複雜的航天任務。
  • 嫦娥五號成功在月球軟著陸!這七大知識點你不能不知道!
    著陸地點位於月球風暴洋北部呂姆克山脈附近,將在這裡開展月壤取樣工作。騰訊太空 文/喬輝據國家航天局獲悉消息,北京時間2020年12月1日23點13分左右,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預選著陸區,成為我國第三個成功實施月面軟著陸的探測器,該地點位於月球風暴洋北部呂姆克山脈(Mons Rümker)附近。
  • 祝賀嫦娥五號成功登陸月球!第一時間傳回著陸影像圖,清晰可見
    經過幾天的長途跋涉,嫦娥五號成功登陸月球,祝賀中國航天,恭喜恭喜!晚上的時候我一直在看著陸的直播畫面,不過臨近落地的時刻沒有了信號,可能是出於對我國航天的保護,不過幾分鐘以後,就收到了成功著陸的好消息了。
  • 嫦娥五號乘長徵五號火箭發射成功 執行我國首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
    2020年11月24日4:30,中國的首個月球採樣返回任務「嫦娥五號」在海南文昌發射場,搭乘長徵五號遙五火箭發射升空,奔赴月球!嫦娥五號計劃登陸的是月球正面風暴洋北部的呂姆克山一帶,在這個位置嫦娥五號可能採集到形成於10-20億年前的年輕樣品——這將填補月球地質定年和年代劃分上最大的一塊空白。其次是我們手裡掌握的月壤太少了!
  • 「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發射升空,這八大知識點你應該知道
    此前,長徵三號甲火箭、長徵三號丙火箭以及長徵三號乙火箭承擔了發射我國月球探測器的任務,相繼發射了嫦娥一號、嫦娥二號、嫦娥三號和嫦娥四號四個月球探測器,完成了對月球的環繞探測、著陸探測和巡視探測。 但是,執行本次嫦娥五號的發射任務,非長徵五號莫屬。這是為什麼呢?
  • 嫦娥五號成功落月!「嫦娥」月球軟著陸,準備挖土!
    」成功登陸月球,並傳回著陸影像。 經過一周的旅行,「嫦娥五號」再迎關鍵一步——安全軟著陸到月球表面,這不僅是「嫦娥」家族和月球小別兩年後的再次見面,更意味著「嫦娥五號」距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的創舉,又近了一步。 據悉,此次軟著陸的地點, 在月球風暴洋西北部地區的呂姆克山附近,雖然是月球正面,但是確實以前未曾探索過的區域。
  • 嫦娥五號成功落月 嫦娥五號自述如何月球取土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雙語新聞>時政熱點>正文嫦娥五號成功落月 嫦娥五號自述如何月球取土 2020-12-02 10:54 來源:新華網 作者:
  • 實力打臉美登月聯盟:月球挖土黨嫦娥五號將出發,它在哪裡登陸?
    6次成功載人登月的阿波羅計劃帶回了382千克月球巖石,對於了解月球的性質與起源,做出了不少科學成就!現在中國人自己的月球採樣探測器馬上就要出發了,吃瓜群眾們很是關心它將在哪裡登陸,如何採樣,帶回多少巖石,怎麼樣回到地球?
  • 嫦娥五號成功著陸月球,計劃採樣2公斤帶回地球
    記者 | 彭強 編輯 | 1 嫦娥五號成功降落月球表面開啟月面工作。 據國家航天局消息,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傳回著陸影像圖。 成功著陸後,嫦娥五號著陸器在地面控制下,進行了太陽翼和定向天線展開等狀態檢查與設置工作,將正式開始持續約兩天的月面工作,採集月球樣品。
  •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月球
    央廣網北京12月2日消息(記者張棉棉)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傳回著陸影像圖,目前,正在預選區域開展月面採樣工作。
  • 去月球"挖土"!嫦娥五號發射時間定了
    來自國家航天局的官方消息,11月23日18時30分許,位於文昌發射場的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開始加注液氧液氫低溫推進劑,計劃於24日凌晨4時-5時擇機實施「嫦娥五號」發射任務。據悉,此次長徵五號遙五火箭發射窗口時間,是在綜合考慮地月位置關係等因素基礎上,經過軌道設計選擇出的最佳發射時間。
  • 嫦娥五號成功抵達月球軌道!組合體分離難度僅次於阿波羅登月
    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成功分離,難度僅次於阿波羅登月。可以認為只有中美的登月探測器在環月軌道上實施過分離和對接。嫦娥五號也堪稱迷你版的阿波羅登月飛船,只不過是尺寸較小的無人版,所有的一切都暗示中國進行載人登月的時間將不遠了。出品:兵器瞭望臺(第2936期 頭條獨家)29日至30日,嫦娥五號工程傳來好消息,從29日晚上20時開始,嫦娥五號完成了近月點制動,這是一次「剎車」,從地月轉移軌道進入了環月軌道。
  • 嫦娥五號發射第4天,印度突然宣布重要計劃,4個月後登陸月球
    嫦娥五號剛發射,印度宣布4個月後發射月船3號,要成載人登月第二國? 近日嫦娥五號成功發射讓各國看到我們的航天技術,據悉,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的任務是在兩周內登陸月球,挖取月球土壤返回地球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著陸月球!
    日前,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成功,開啟了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12月1日23時許,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預選著陸區,成為我國第三個成功實施月面軟著陸的探測器。成功著陸後,著陸器在地面控制下,將正式開始持續約2天的月面工作,採集月球樣品。12月2日4時53分,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
  • 嫦娥五號成功登月!月球沒有火箭,飛船是怎麼離開月球返回地球的
    現在我們的嫦娥五號探測器將以實際行動來回答這一個問題。相信大家也知道,我們的嫦娥五號探測器已經在2020年11月24日發射升空,經過數日的飛行,2020年11月28日晚上20時58分,探測器在距月球表面約400公裡處成功實施3000牛發動機點火,進行了第一次近月制動,探測器順利進入了環月橢圓形軌道。
  • 嫦娥五號任務成功 嫦娥六號、七號、八號任務將陸續實施
    嫦娥六號、七號、八號任務將陸續實施  明後兩年完成空間站建設的11次發射任務,包括四艘載人飛船;我國計劃與國際合作論證建設月球科研站基本能力  12月17日,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安全著陸。探月工程總指揮、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宣布:「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嫦娥五號成功落月,將帶回月球樣品,美國發來賀電:這回真不簡單
    據英國《衛報》12月2日報導,據北京航天局介紹,中國派往月球的探測器已成功著陸,目前,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即分裝,接下來就將帶回來時隔44年後的第一批月球樣本。這是中國第三次在月球表面成功軟著陸,也是人類探測器首次登陸月球上的這一區域。
  • 嫦娥五號成功登陸月球,以收集數十年來的第一個新鮮月球樣本
    嫦娥5號是1976年以來的首次月球回返任務。中國再次降落在月球上,這次計劃帶回一些紀念品。中國國家航天局(CNSA)在一份聲明中說,嫦娥五號是中國有史以來的首次樣品返回飛行任務,12月1日在月球的風暴海地區成功降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