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成功分離,難度僅次於阿波羅登月。可以認為只有中美的登月探測器在環月軌道上實施過分離和對接。嫦娥五號也堪稱迷你版的阿波羅登月飛船,只不過是尺寸較小的無人版,所有的一切都暗示中國進行載人登月的時間將不遠了。
出品:兵器瞭望臺(第2936期 頭條獨家)
29日至30日,嫦娥五號工程傳來好消息,從29日晚上20時開始,嫦娥五號完成了近月點制動,這是一次「剎車」,從地月轉移軌道進入了環月軌道。在環月軌道上,嫦娥五號距離月球表面大約200公裡,此時嫦娥五號探測器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已經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成功分離,擇機實施降落。
根據軟著陸的基本程序,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將在合適的時候降落月球表面,落月時間就在本周,在月球表面停留2天左右的時間,完成採樣工作。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降落之後,就開始採樣工作,挖掘2米深的月巖樣本,然後封裝在上升器容器內,由上升器攜帶返迴環月軌道。進入200公裡高度的環月軌道之後,上升器會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對接,將樣本轉移到返回器中,由返回器將樣本送回地球。
在環月軌道上進行對接,其難度僅次於阿波羅登月,可以認為只有中美的登月探測器在環月軌道上實施過分離和對接。嫦娥五號也堪稱迷你版的阿波羅登月飛船,只不過是尺寸較小的無人版,所有的一切都暗示中國進行載人登月的時間將不遠了。頭條獨家的兵器瞭望臺指出,載人登月需要足夠大的火箭,我們的921火箭方案已經提出,論證工作已經啟動,在2030年之前,該火箭有望問世。921火箭具備將登月載荷送入環月軌道的能力,但需要2次發射,雖然發射次數比土星五號多,但也不妨礙登月的實施。
在嫦娥五號之後,還有備份星嫦娥六號,筆者預計嫦娥六號可能會在月球南極進行軟著陸並採用。這就像嫦娥四號在月球背面軟著陸一樣,比較前衛、大膽,取得的科學成果也更大。嫦娥七號、八號任務還在論證中,也會在月球上進行著陸,進一步推進我國的無人探月工程。
從定位上看,嫦娥工程是無人探月工程,如果我們要進行載人登陸,肯定會有一個新的名字來命名。嫦娥7號任務已經對外公開,有可能是繼續在月球南極進行軟著陸開展探測器,但並不會返回樣本,從其他角度入手,對月球南極進行考察,包括如何建立我們的月球基地。美國宇航局的登月時間會在2024年,但這個時間點有可能推遲,萬一推遲到2028年,那麼我們有可能反超美國宇航局,提前登月。本文由頭條號兵器瞭望臺獨家發表,謝絕任何形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