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亮相西部油氣論壇,加強中英非常規油氣合作

2021-01-07 美通社

北京2016年11月11日電 /美通社/ -- 今日,英國駐重慶總領事館副總領事安仕得(Stephen Agnew)攜英國著名能源諮詢公司莫特麥克唐納(Mott Macdonald)、英國地質調查局(British Geological Survey)在成都出席第四屆西部油氣論壇暨非常規油氣合作峰會,與國內外非常規油氣領域的業界領袖、市場決策者們共同探討行業發展趨勢。在大會開幕論壇上,英國駐重慶總領事館副總領事安仕得(Stephen Agnew)作主旨演講,深入闡述了中英兩國在頁巖氣領域廣闊的合作空間,表明中英應加強非常規油氣合作,實現雙方互惠互利,共同應對氣候變化。英國莫特麥克唐納公司(Mott Macdonald)中國油氣部總經理戴偉達也在「非常規油氣產業合作與發展」分論壇上發表演講,與參會人員探討了頁巖氣行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中國是全球頁巖氣可開採儲量較大的國家,而中國大部分頁巖氣儲備聚集在西部地區。自2013年舉辦至今,西部油氣論壇暨非常規油氣合作峰會已成為最具專業性和影響力的行業論壇之一。本屆論壇邀請到近百家國內外政府部門與協會、能源公司、技術裝備企業及金融投資公司,為中外能源交流與合作提供了寶貴平臺。英國此次也組織政府、機構和企業代表參與論壇,積極與中國各界領袖展開對話。

英國駐重慶總領事館副總領事安仕得(Stephen Agnew)在開幕論壇上受邀發表主旨演講。他表示:「中英兩國正處於共同發展頁巖氣行業的黃金時期。英國在陸上油氣產業發展及頁巖氣開採和生產方面積累了豐富的項目管理和技術經驗。我們希望與中國的合作夥伴分享經驗,進一步加強兩國非常規能源合作。」

此外,在「非常規油氣產業合作與發展」分論壇上,英國莫特麥克唐納公司(Mott Macdonald)中國油氣部總經理戴偉達發表演講,與百餘名參會人員分享了在頁巖氣開採選址、場地工程、水資源和廢水管理等方面的經驗,並對目前全球頁巖氣發展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進行了全面而深刻的分析。

頁巖氣對於確保中英兩國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義,也成為中英能源合作的關鍵著力點。中英兩國都處於頁巖氣發展的前期階段,儘管規模不同,但在面臨困難的複雜程度上處境非常相似。國家能源局在近期印發的《頁巖氣發展規劃(2016-2020年)》中提出,在政策支持到位和市場開拓順利情況下,將大幅度提高頁巖氣產量,2020年力爭實現頁巖氣產量300億立方米。英國一直以來也致力於頁巖氣的開發,旨在增強能源供應的可靠性,降低能源消費成本。面對兩國的共同挑戰,中英雙方將通過進一步加強合作,推動頁巖氣領域的投資與貿易往來,幫助兩國非常規油氣行業降低成本,提高產能,一同抓住能源新格局下的非常規機會,積極探索新的合作機遇。

相關焦點

  • 油氣勘探開發的未來在深海——全球海洋油氣勘探開發形勢分析與展望
    道達爾通過在英國北海Culzean氣田中應用數字包技術,使其運營成本下降近10%;殼牌在墨西哥灣施工世界上最深的鑽井站時,利用3D列印技術節約達4000萬美元。目前,英國國家海底研究計劃(NSRI)專門成立了「小型油氣藏」攻關項目;在北海,英國獨立公司、道達爾、殼牌、勞埃德船級社、西門子等多家行業巨頭也宣布合作開發這些「小型油氣藏」。據統計,在我國近海探明的原油儲量中,僅邊際油田就有13億噸,有效開採這些油氣資源對緩解國家石油供需矛盾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 火山巖油氣藏已成為油氣勘探的新領域
    隨著碎屑巖和碳酸鹽巖常規油氣資源勘探難度不斷加大,火山巖(含火山碎屑巖)油氣藏已成為油氣勘探的新領域,並展現出良好的勘探前景。目前,已在20多個國家336個盆地中發現火山巖油氣藏或油氣顯示。
  • 第七屆中國石油地質年會在京召開 專家為保持油氣勘探的活躍性建言...
    與會專家學者就陸上、海域、海外油氣地質新領域新動態,深入交流油氣勘探取得的新成果新技術,科學分析未來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積極謀劃油氣行業可持續發展之路。    本屆年會設戰略論壇、勘探進展論壇、專家論壇3個主論壇,以及陸上碎屑巖油氣地質與勘探新領域等7個分論壇和2個青年論壇。會議共收到論文978篇,研究領域涉及油氣地質理論新進展、油氣勘探新技術等多個方面。
  • 人工智慧與油氣那些事兒
    比如英國BP石油公司和Beyond Limits公司合作開發人工智慧軟體,可以根據本地已有鑽井地質特徵以及生產參數為依據,精確預測油藏地質甜點,優選井位,降低油氣勘探成本。資料庫中的信息包括:在特定巖層中使用的鑽頭、巖石強度數據、地質特性和鑽頭在該類巖石的常規鑽速。應用經過訓練後的人工神經網絡,用戶輸入地理位置數據、地質數據、巖石力學數據和已鑽井數據後,即可輸出選擇的鑽頭類型、該鑽頭的性能預測及使用指南。與此同時,用戶輸入的數據會進入到資料庫中,繼續參加數據訓練。
  • 火山巖油氣勘探前景看好
    隨著碎屑巖和碳酸鹽巖常規油氣資源勘探難度不斷加大,火山巖(含火山碎屑巖)油氣藏已成為油氣勘探的新領域,並展現出良好的勘探前景。目前,已在20多個國家336個盆地中發現火山巖油氣藏或油氣顯示。
  • 油氣勘探開發正面臨什麼難題?
    上遊的難題近期自然資源部開展了新一輪油氣資源評價工作,評價領域涉及常規油氣和非常規油氣所有系列。資源評價結果顯示國內陸上待探明油氣資源埋深較大,意味著深層油氣成為今後勘探開發主陣地,也意味著今後的油氣勘探發現會更加困難。非常規油氣資源中的頁巖油氣及緻密油氣資源量與可採資源量、實際探明儲量存在較大差距。
  • 國家能源局:完善油氣勘探開發政策 加大非常規油氣資源開發利用力度
    油氣勘探獲多點突破、成熟探區不斷解鎖新潛力……「十三五」以來,我國著力推動油氣勘探開發向高質量發展,油氣增儲上產穩步推進,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  「十三五」時期,我國油氣勘探圍繞重點盆地、重點區塊、重點領域,加大風險勘探力度,加強非常規油氣勘探,獲得了多個重要發現——  中石油在鄂爾多斯盆地長7生油層內勘探獲得重大發現,新增探明地質儲量3.58億噸,預測地質儲量6.93億噸,發現了10億噸級的慶城大油田;
  • 自然資源部:去年油氣開採呈現「油降氣升」態勢
    五、常規油氣勘查取得多項新突破,不斷開闢儲量增長新領域   常規油氣勘查在鄂爾多斯、塔裡木、四川等盆地取得十多項重要成果。   七、油氣勘查開採理論與技術的進步,促進了油氣儲量產量的增長   勘查理論與技術的進步是油氣勘查不斷取得新發現的重要保障。
  • 巖性地層油氣藏勘探思路及解釋技術
    地質論壇,您的移動信息庫,掌上圖書館,記得星標哦 巖性地層圈閉油氣藏的類型 勘探巖性地層油氣藏的難點 巖性地層油氣藏勘探思路 勘探巖性油氣藏的主要方法與技術
  • 「金鑰匙」讓納米和油氣聯姻
    面對油氣資源劣質化、油氣勘探開發成本不斷攀升,非常規油氣受限於現有技術,勘探開發效率較低,納米技術持續創新和深化應用將不斷突破傳統油氣勘探開發技術瓶頸,推動我國非常規油氣的高效勘探和效益開發。納米技術是打開非常規油氣微觀世界的一把金鑰匙,誰拿到它,誰就能成為能源科技創新的領航者。金旭便是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一直堅守納米油氣領域研究、開啟非常規油氣微觀世界大門的一把「金鑰匙」。
  • 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2025年天然氣上產500億立方米
    8月1日,在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2019年領導幹部工作會上,備受關注的《西南油氣田天然氣上產500億立方米發展規劃》正式亮相,根據規劃,2025年天然氣上產500億立方米,其底氣何在?  「戰略引領、問題導向、業務主導、開放合作」,被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確定為推進創新的「頂層設計」框架的基本原則,總體思路是強化「油公司」主導創新地位,以瓶頸技術攻關為導向,以體制機制改革為動力,以人才隊伍建設為核心,以黨的建設為保障,不斷增強自主創新能力。  在這一框架裡,公司劃定了創新目標的「硬槓槓」。
  • 外資進入油氣勘探開發限制放開,油氣和頁巖油氣產業鏈企業將受益
    形成能源多元化供給體系目前,我國油氣增儲上產難度和力度不斷加大,勘探開發面臨著老區塊挖潛難度越來越大、新項目(非常規、稠油、深海)開發難度持續加大的問題。新版負面清單對外資的促進和保護,將更大力度吸引外資進入油氣合作領域。
  • 油氣行業數位化轉型實踐與思考
    當前,油氣行業主要圍繞作業現場智能化、生產運營一體化、貿易銷售平臺化、研究設計協同化4個方向,推動數位技術與生產經營管理深度融合,在數位化轉型中具有3方面主要特徵:一是數位化轉型已上升到公司發展戰略高度;二是數據資產化管理是轉型的前提和基礎;三是跨界合作成為快速提升數位化能力的重要手段。近年來中國海油在油氣勘探開發、天然氣與管道、煉油化工、專業服務、經營管理領域進行了數位化轉型實踐,也面臨著挑戰。
  • 十四五:非常規油氣和可再生清潔能源更加突出
    『十四五』時期的能源規劃,建議把非常規油氣和可再生清潔能源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在提高國內能源保障能力上取得實質性進展。」全國政協常委、原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建議說。最近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能源自給率已不足80%,比「十二五」末下降約5個百分點,特別是原油對外依存度高達72.6%,天然氣對外依存度快速攀升至43%。
  • 油氣門限控藏:探尋地下油氣的新鑰匙
    油氣是工業的血液,是保障國防建設安全的戰略物資。  當中國東部老油區產量不斷減少,西部油氣勘探遇到重大挑戰時,中國社會發展的壓力可想而知。中國自1993年就成為石油純進口國,對外依存度不斷增大。因此,精準高效地探明複雜地質條件下油氣資源的意義重大。
  • 重慶試獲高產頁巖油氣井
    本報訊 日前,中國石化勘探分公司部署在重慶的重點預探井——泰頁1井,在湖相頁巖新層系喜獲頁巖氣日產7.5萬立方米、頁巖油9.8立方米,這是四川盆地第一口在該層系獲頁巖油氣流的探井,證實湖相頁巖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
  • 國土資源部:將有序開放油氣勘查開採
    日前,在北京舉辦的全國油氣資源勘查開採成果新聞發布會上,國土資源部負責人表示將完善並有序開放油氣勘查開採體制,實行勘查區塊競爭出讓制度和更嚴格的區塊退出機制。   油氣資源勘探投入保持基本穩定。2012~2016年,全國油氣資源勘探投資3442億元,較上一個五年增加12.6%;油氣探井17433口,同比增長0.6%,進尺4418萬米,同比增長6.1%。由於國際原油價格自2013年大幅下跌,2016年全國油氣資源勘探投資較2012年歷史最高峰下降了30%,2017年開始止跌回升。
  • 中石油西南油氣田頁巖氣產量新高
    中石油西南油氣田頁巖氣年產量突破100億立方米12月29日從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獲悉,截至29日8時,西南油氣田今年累計生產頁巖氣100.0019億立方米。據悉,西南油氣田頁巖氣產區主要分布在四川宜賓、自貢、內江、瀘州和重慶永川等地。四川盆地頁巖氣資源豐富。西南油氣田於2006年啟動頁巖氣勘探開發評價工作,2007年率先開展頁巖氣地質綜合評價。
  • 深海將成油氣穩產增產主戰場
    「截至2018年底,我國深水油氣勘探屢獲突破,發現14個大中型氣田,累計發現天然氣探明儲量3500億立方米,原油探明儲量7000萬噸。目前,全球已發現常規油氣海域佔32%,其他為待發現海域,未來油氣產量增長點仍在深海海域。」中國海油總地質師謝玉洪日前在2019深海能源大會上表示。
  • 自然資源部:去年油氣勘查開採投資大幅回升,達到歷史最高
    油氣勘查發現勢頭良好,找礦取得多項重要突破,油氣探明儲量大幅增加,新增2個億噸級油田、3個千億方級天然氣田、3個千億方級頁巖氣田;油氣開採繼續呈現「油穩氣增」態勢,原油產量穩中有增,天然氣產量較快增長;油氣資源管理改革穩步推進,油氣地質調查工作取得重要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