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非常規油氣和可再生清潔能源更加突出

2021-01-10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現在人們對傳統意義上『富煤、缺油、少氣』能源國情的認識正在發生改變。『十四五』時期的能源規劃,建議把非常規油氣和可再生清潔能源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在提高國內能源保障能力上取得實質性進展。」全國政協常委、原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建議說。

最近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能源自給率已不足80%,比「十二五」末下降約5個百分點,特別是原油對外依存度高達72.6%,天然氣對外依存度快速攀升至43%。

「過高的對外依存度,在當前國際形勢下對我國能源安全提出了更為嚴峻的挑戰。」為此,在能源安全保障上,姜大明認為,要堅持立足國內、用好「兩個市場、兩種資源」,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國際國內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據姜大明介紹,長期以來,「富煤、缺油、少氣」是描述我國能源情況的真實寫照。但近年來,這個情況有了一系列變化。

「十三五」時期,我國陸續探明數個億噸級油田和千億方級氣田,頁巖氣、煤層氣等非常規能源探明儲量大幅提升,頁巖油勘探取得重要突破,風能、太陽能(4.030,0.16,4.13%)、地熱能等可再生清潔能源利用在總量上位居世界前列。

在這樣的背景下,姜大明認為,「十四五」期間,我國具備了在非常規油氣和可再生清潔能源上加快發展的基礎和條件。

他建議:在油氣方面,堅持常規和非常規「雙輪」驅動,加大非常規油氣勘探開發力度;在可再生清潔能源上推進協調發展,充分發揮地熱能資源優勢;同時,加大科技攻關力度,夯實可燃冰、氫能、海洋能等接續能源的發展基礎。

具體來說:

油氣上,雖然目前非常規油氣地質勘探工作程度仍然較低,但潛力巨大。

數據顯示:頁巖氣、煤層氣等非常規天然氣地質資源量約合133.8萬億立方米,超過常規天然氣15萬億立方米;頁巖油佔常規油地質資源量的1/3左右。隨著頁巖氣勘探開發的技術不斷突破,生產成本逐年下降,產量呈快速增長趨勢。今年以來美國頁巖革命遭遇挫折,但美國政府和金融資本並沒有放棄對石油企業的支持。

因此,姜大明建議,「十四五」時期,應「知難而進,保持戰略定力」。將非常規油氣資源作為國家能源戰略重點,編制國家非常規油氣發展規劃,「努力用10年左右形成國內常規和非常規油氣各佔半壁江山,常規、非常規和進口油氣各佔1/3的能源保障格局。」

在開發可再生清潔能源方面,姜大明認為,這是應對氣候變化的治本之策。在「十三五」時期,雖然我國非化石能源比重在逐步提高,但在地熱能開發利用上仍顯不足。

基於我國地熱能資源十分豐富,且技術已經成熟,他建議「十四五」時期,要編制專項規劃,引導不同地區因地制宜、科學規範開發地熱能。特別要鼓勵地熱資源豐富地區,將地熱能利用作為新建社區和工業園區強制性措施,推廣應用無幹擾地熱系統供暖(製冷)技術,發揮雄安新區、北京市副中心、陝西西鹹新區等地熱能高質量開發利用示範作用。

此外,可燃冰(天然氣水合物)、氫能、海洋能等新興能源都被看作是未來替代接續資源。近年來,我國在這些方面做了許多探索,有的還具備了國際領先優勢。

姜大明認為,「十四五」期間,應將可燃冰和氫能作為能源技術革命的重點方向。「我國必須發揮制度優勢,鞏固可燃冰開採相對領先優勢,補齊氫能發展科技短板,加強海洋能開發利用,建設新型基礎設施,打造完整產業鏈條,在全球能源競爭中佔據主動地位。」

他呼籲,要編制相關中長期規劃,推進可燃冰在2025年左右具備商業化開採能力;設立氫能及燃料電池國家重大專項,開展核心材料、裝備及關鍵零部件研製和系統集成技術研發;加快市場化進程,協調推進企業深度參與;在山東、浙江、福建、廣東等地開展海上風能、潮汐能、波浪能、潮流能等開發利用試點示範,為沿海地區和島嶼補充能源,為規模化商業開發積累經驗。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能源界,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全球首個混合可再生能源平臺 可再生能源發電包括哪些?
    可再生能源發電成為了全球能源開發再利用的關鍵研究方向。據外媒報導,德國公司SINN Power開發出世界上第一個浮動混合可再生能源平臺,可同時利用波能、風能和太陽能生產電力,成為一個完整的海上離網能源解決方案。該平臺可為島嶼提供可再生能源,有助於部署海上風電場。
  • 打造天然氣和可再生能源的共同傳輸走廊
    摘要:天然氣和可再生能源都屬於清潔能源,而且又具有明顯的技術經濟互補性,兩種能源的組合為從大規模能源系統到分布式、移動式能源系統的各種商業模式創新和金融創新帶來了美好的前景。  從技術經濟特徵看,天然氣和可再生能源具有一定的協同互補性。
  • 能源清潔低碳轉型推進美麗中國建設
    能源改變世界,能源重塑世界,能源推動人類社會的發展,能源行業影響千家萬戶。在十四五規劃的起點之年,能源行業向何處去成為很多人共同關注的熱點。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黃震院士人類需要一場自我革命,要加快形成綠色的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地球,能源革命是根本性的變化。中國能源研究會副秘書長王凡首先介紹了中國能源行業取得的舉世矚目的成就,接著從四個方面具體介紹了能源革命。一是始終要把節能放在突出位置,認真實施節能優先戰略。
  • 行研動態 | 能源清潔低碳轉型推進美麗中國建設
    能源改變世界,能源重塑世界,能源推動人類社會的發展,能源行業影響千家萬戶。在十四五規劃的起點之年,能源行業向何處去成為很多人共同關注的熱點。中國能源研究會副秘書長王凡首先介紹了中國能源行業取得的舉世矚目的成就,接著從四個方面具體介紹了能源革命。一是始終要把節能放在突出位置,認真實施節能優先戰略。二是建立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產業體系,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數字產業和高新科技產業。三是建立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包括大力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高天然氣生產能力,推動太陽能多元化利用,推進水電綠色發展。
  • 已經引起中國乃至世界關注的清潔可再生能源——潮汐能
    近年來,我國發電採用的大部分都是不可再生的煤、石油和天然氣資源。由於大量燃燒煤、油氣排放大量汙染物,導致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尋求可再生的清潔能源以減少空氣汙染成為中國關注的主要問題之一。而綠色且可再生的潮汐能發電引發中國乃至世界的關注。
  • 首部能源法徵求意見 可再生能源將在哪些方面獲得政策支持?
    徵求意見稿第一章總則第4條指出,國家調整和優化能源產業結構和消費結構,優先發展可再生能源,安全高效發展核電,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推動化石能源的清潔高效利用和低碳化發展。第32條進一步表示,國家鼓勵高效清潔開發利用能源資源,支持優先開發可再生能源,合理開發化石能源資源,因地制宜發展分布式能源,推動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低碳能源替代高碳能源,支持開發應用替代石油、天然氣的新型燃料和工業原料。
  • 行研動態 | 能源清潔低碳轉型推進美麗中國建設 - 上海交通大學...
    能源改變世界,能源重塑世界,能源推動人類社會的發展,能源行業影響千家萬戶。在十四五規劃的起點之年,能源行業向何處去成為很多人共同關注的熱點。中國能源研究會副秘書長王凡首先介紹了中國能源行業取得的舉世矚目的成就,接著從四個方面具體介紹了能源革命。一是始終要把節能放在突出位置,認真實施節能優先戰略。二是建立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產業體系,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數字產業和高新科技產業。三是建立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包括大力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高天然氣生產能力,推動太陽能多元化利用,推進水電綠色發展。
  • 「十四五」能源產業何處挖潛
    此外,建議國家積極在典型地區推進煤化工和可再生能源制氫融合示範,促進煤化工綠色低碳化發展、氫能產業規模化發展;拓展二氧化碳資源化利用途徑,實現煤化工與可再生能源低碳融合,助推區域各能源品種清潔融合利用,先行先試「碳中和」目標下的煤化工發展技術與路徑。  發展高質量的煤化工還必須要重視科技創新的引領作用。
  • 海南:以市場化方式確定天然氣發電、可再生能源等能源項目投資業主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電力網獲悉,海南自由貿易港日前發布了《海南能源綜合改革方案》,方案中稱,以電力和天然氣體制改革為重點,開展能源綜合改革,鼓勵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機制創新,完善綠色電力消費認證機制,鼓勵用戶消費綠電。建立開放競爭的電力市場體系。
  • 「十四五」能源產業何處挖潛_行業資訊_資訊頻道_全球起重機械網
    此外,建議國家積極在典型地區推進煤化工和可再生能源制氫融合示範,促進煤化工綠色低碳化發展、氫能產業規模化發展;拓展二氧化碳資源化利用途徑,實現煤化工與可再生能源低碳融合,助推區域各能源品種清潔融合利用,先行先試「碳中和」目標下的煤化工發展技術與路徑。  發展高質量的煤化工還必須要重視科技創新的引領作用。
  • 「金鑰匙」讓納米和油氣聯姻
    尤其以納米技術為基礎設計、製造的納米材料,因尺度效應具有獨特的光、電、熱、磁性能,已成為學術界和工業界的研究熱點,並逐漸被傳統化石能源和新能源領域重視。面對油氣資源劣質化、油氣勘探開發成本不斷攀升,非常規油氣受限於現有技術,勘探開發效率較低,納米技術持續創新和深化應用將不斷突破傳統油氣勘探開發技術瓶頸,推動我國非常規油氣的高效勘探和效益開發。
  • 日本綠色能源轉型可再生能源挑戰重重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12月8日,日本經濟產業省宣布啟動國家能源政策審查,以保障油氣穩定供應為前提,加速推進太陽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應用,同時評估天然氣制氫和氨的前景,為氫能經濟戰略規劃鋪路。
  • 可再生能源能否成就中國?
    彭博新能源財經12月1日發布《中國加速低碳進程》白皮書顯示,截至目前,全球60%碳排放的國家和地區已制定碳中和目標,包括中國、歐盟、英國、日本、韓國等。  煤炭時代成就了英國,油氣時代成就了美國。在這場圍繞「碳中和」的巨大變革中,作為全球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國的中國,能夠成就怎樣的角色?
  • 蘋果在中國推出清潔能源基金 將開發1千兆瓦可再生能源
    據悉,這是蘋果在中國推出首個全新的投資基金,尋求可再生能源領域的投資機會。該基金將在中國投資和開發總計超過1千兆瓦的可再生能源,這相當於近100萬個家庭的用電量。外媒指出,可再生能源一直是蘋果公司DNA的一部分。早在十年前,蘋果就已經在為其北卡羅來納數據中心尋找可再生能源。
  • 地質能源兩兄弟:地熱與油氣
    ◎高堋/文地熱和石油天然氣資源,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兩種地質能源。地熱可以用來發電、供暖、溫泉洗浴等;石油天然氣更是作為當今社會最主要的能源被廣泛應用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每個角落。然而在大多數人的印象當中,這兩種地質能源之間並不存在什麼太多的關聯。
  • 世界環境日|通往清潔、綠色可再生能源的六種路徑
    社會發展進步與自然環境密切相關,已發生的生態危機和教訓表明,保護和改善自然環境,是人類維護自身生存和發展的前提。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我們需要加強對再生資源和清潔能源的利用、減少對自然資源的索求、降低自然環境的壓力。6月5日世界環境日,關愛自然,刻不容緩!加快清潔能源的發展---最佳實踐攝影:Ted Wood清潔能源基礎設施正在全球範圍內大規模發展。
  • 可再生能源技術存在的主要問題
    為落實全額保障性收購制度,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局出臺了可再生能源發電全額保障性收購管理辦法、清潔能源消納行動計劃、建立健全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保障機制的通知等政策文件,核定了重點地區風電和光伏最低保障收購年利用小時數,設定了各省級行政區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權重等。建立了風電、光伏發電發展監測評價體系,按年度監測並發布市場和產業發展情況,分綠色、橙色和紅色三個等級為行業提供信息和預警。
  • 論中國「能源獨立」戰略的內涵、挑戰及意義
    第1次拿起火種之後,能源、水、糧食構成人類賴以生存的3大物質要素。能源是自然界中能為人類生存及社會進步提供能量的資源,可分為傳統化石能源和非化石能源。新能源是指在新技術基礎上加以開發利用,接替傳統能源的可再生清潔能源,主要類型有太陽能、水能、風能、氫能、地熱能、海洋能、生物質能、核能等[4]。
  • 美科學家: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成本下降有助於推動清潔能源增長
    由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Stony Brook University)和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牽頭的一項新研究分析了中國可再生能源的成本,並揭示出成本預計將進一步下降,從而為可再生能源的廣泛普及和電力部門廣泛脫碳帶來了新的可能性。
  • 2020年中國可再生能源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清潔能源替代...
    2020年中國可再生能源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清潔能源替代作用逐漸顯現  2020-04-28 15:5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