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引起中國乃至世界關注的清潔可再生能源——潮汐能

2020-12-06 一起認識海洋吧

近年來,我國發電採用的大部分都是不可再生的煤、石油和天然氣資源。由於大量燃燒煤、油氣排放大量汙染物,導致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尋求可再生的清潔能源以減少空氣汙染成為中國關注的主要問題之一。而綠色且可再生的潮汐能發電引發中國乃至世界的關注。

潮汐能(tide energy)即在太陽、月亮對地球的引潮力的作用下,使海水周期性的漲落所形成的動能和勢能,是一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且蘊藏量巨大的可再生能源。

據粗略估計,世界海洋潮汐能達3.0×109千瓦,可供發電量約260億度。我國海岸線漫長而曲折,蘊藏著十分豐富的潮汐能資源,開發前景廣闊。據估算,我國近海潮汐能儲藏量約1.93億千瓦,其中技術可開發量約0.23億千瓦。潮汐能發電將成為我國最具經濟價值的清潔能源之一。

我國潮汐能資源主要集中於福建和浙江沿海,尤其集中在狹窄的淺海、港灣和海峽。如浙江的錢塘江口、三門灣和樂清灣,福建有三都澳、羅源灣和湄洲灣等海域,其次是山東半島南岸北側、遼東半島南岸東側和廣西東部等海域。

目前,潮汐能主要用於發電,即將海水規律漲落的能量轉換成電能。潮汐發電與水力發電的原理類似,一般是建築一條帶有缺口的大壩,將靠海的河口或海灣與外海隔開形成一個天然水庫,在大壩缺口處安裝水輪發電機組,漲潮時,水庫中的水位低於海水水位,大量海水會通過缺口進入水庫,海水中的動能和勢能可轉化巍峨水輪機的機械能,帶動水輪機轉動,使發電機組進行發電;退潮時水庫中的水位就會高於海水水位,海水由水庫流入大海時帶動水輪機反方向轉動。海水的漲落都能使發電機組不斷發電。

潮汐能發電尤其電站的選址需要具備一定條件的,首先是潮汐條件,我們知道潮汐能的強度與潮差有關,一般來說,潮差在3米以上就有實際利用價值,若利用潮汐發電,理想的潮差最好大於5米;地貌條件:潮汐電站的選址應選址口門小、水庫水域面積大,可以儲備大量海水,近海約1千米以內,水深20-30米的水域為理想水域。另外,還要考慮泥沙淤積和地質的影響,選址時要考慮泥沙對電站的負面影響;建設電站建設物時,要選擇在堅硬的基巖上,還要考慮地震、斷層、滑坡等地質災害的潛在影響。

經過多年來對潮汐電站建設研究的研究和試點,各國對潮汐能的開發在技術上日趨成熟,在成本上也逐漸降低,經濟效益也得到了較大提高。

1913年,世界上第一座潮汐電站在法國諾德斯特蘭島建成,利用海洋潮汐漲落時產生的水流帶動水輪機旋轉,並帶動發電機發電;世界上第一座現代化的商業用潮汐發電站是朗斯潮汐發電站,1966年開始發電,每年可發電達5.44億度。

中國利用潮汐能的歷史可追溯到11世紀出現的潮汐磨坊,而潮汐發電則開始於20世紀50年代後期。潮汐能是我國海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較早,技術條件最為成熟的,具有電站長期運行、管理和維護的經驗,但發展較為緩慢。

1956年,我國在福建福州市建成第一座小型潮汐電站,到20世紀80年代的30年的時間裡,先後建成了70座潮汐電站,但由於各種因素,大多數都停止運營了,目前只有8座電站正常運營發電,總裝機量為6000千瓦,年發電量超過1000×104千瓦·小時,其中最大的是位於浙江溫嶺的江夏潮汐試驗電站,這個電站是中國潮汐能開發利用的國家級試驗電站,是我國第一座雙向潮汐電站,也是目前全國最大的潮汐電站,世界第三大潮汐電站,裝機容量4100千瓦,年發電量1070萬千瓦·時,目前已經運營30多年。

潮汐電站有許多優勢,成本低、不佔用農田、不需移民,而且環保,是純粹的「無公害電」,每度電的成本僅為火力發電成本的1/8。潮汐發電量前景廣闊,在滿足用電需求的同時,降低石油等非再生能源的消耗,減少環境汙染,開發新型環保電站也迫在眉睫。

但至今我國開發的潮汐能資源空間佔可開發量的比例不足0.1%,潮汐能作為一種清潔、可再生能源,開發空間潛力巨大,已經引起世界乃至中國的關注。

說明:文章圖片來源於網絡

參考資料

1.《中國海洋發展報告》(2019).

2.《海洋學術語 海洋資源學》(2005)

3.《中國海洋資源空間》(2019)

4.潮汐發電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電器工業.2020.

5.張浩東.淺談中國潮汐能發電及其發展前景.能源與節能.2019.

相關焦點

  • 全球首個混合可再生能源平臺 可再生能源發電包括哪些?
    可再生能源發電成為了全球能源開發再利用的關鍵研究方向。據外媒報導,德國公司SINN Power開發出世界上第一個浮動混合可再生能源平臺,可同時利用波能、風能和太陽能生產電力,成為一個完整的海上離網能源解決方案。該平臺可為島嶼提供可再生能源,有助於部署海上風電場。
  • 十四五:非常規油氣和可再生清潔能源更加突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現在人們對傳統意義上『富煤、缺油、少氣』能源國情的認識正在發生改變。『十四五』時期的能源規劃,建議把非常規油氣和可再生清潔能源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在提高國內能源保障能力上取得實質性進展。」全國政協常委、原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建議說。
  • 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是構建美麗中國的保障
    能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能源生產消費與生態文明建設密切相關。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的能源生產和消費大國,隨著國內能源需求不斷增長,能源短缺以及能源利用過程帶來的環境汙染問題,成為制約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因素。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是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的重要保障。
  • 清潔能源有哪些,你知道嗎?
    、分布廣泛、資源豐富、安全優質的可再生能源,通常分為淺層地熱能、水熱型地熱能、乾熱巖型地熱能。地熱能開發利用具有供能持續穩定、高效循環利用、可再生的特點,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改善生態環境,在未來清潔能源發展中佔有重要地位。 地熱能的用途包括發電、建築物供暖、洗浴療養、種植養殖、烘焙等。
  • 蘋果在中國推出清潔能源基金 將開發1千兆瓦可再生能源
    據悉,這是蘋果在中國推出首個全新的投資基金,尋求可再生能源領域的投資機會。該基金將在中國投資和開發總計超過1千兆瓦的可再生能源,這相當於近100萬個家庭的用電量。外媒指出,可再生能源一直是蘋果公司DNA的一部分。早在十年前,蘋果就已經在為其北卡羅來納數據中心尋找可再生能源。
  • 海洋發電可能將是最終的可再生能源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為緩解能源危機和環境汙染問題,可再生清潔能源的開發利用變得尤為重要。以潮汐能、海流能、波浪能等為代表的海洋能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且是可再生的清潔能源。據統計,可再生能源中的海洋能約佔世界能源總量的70%以上。但是,我們開發利用的海洋能卻微乎其微。
  • 2020年中國可再生能源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清潔能源替代...
    2020年中國可再生能源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清潔能源替代作用逐漸顯現  2020-04-28 15:58:45
  • 世界環境日|通往清潔、綠色可再生能源的六種路徑
    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我們需要加強對再生資源和清潔能源的利用、減少對自然資源的索求、降低自然環境的壓力。6月5日世界環境日,關愛自然,刻不容緩!加快清潔能源的發展---最佳實踐攝影:Ted Wood清潔能源基礎設施正在全球範圍內大規模發展。
  • 中國清潔能源示範省青海兩個千萬千瓦級可再生能源基地建成
    青海省能源局23日下午對外公布,青海海南州、海西州兩個可再生能源基地目前全部躍上千萬千瓦級臺階,標誌著中國清潔能源示範省青海兩個千萬千瓦級可再生能源基地建成。  青海省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部,水電資源豐富,太陽能資源得天獨厚,風資源居全國前列,可用於光伏、風電建設的荒漠化土地資源豐富,是中國重要的能源接續基地。2018年,中國官方批覆青海創建國家清潔能源示範省。目前,青海省可再生能源裝機佔比、發電量佔比、消納佔比居中國前列,能源發展成果豐碩。
  • 核能是不是可再生能源
    什麼是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泛指多種取之不竭的能源,嚴謹來說,是人類有生之年都不會耗盡的能源。可再生能源不包含現時有限的能源,如化石燃料和核能。   大部分的可再生能源其實都是太陽能的儲存。可再生的意思並非提供十年的能源,而是百年甚至千年的。
  • 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的區別是什麼
    可再生能源是什麼?很容易解釋,但不能解釋為非常規能源。可再生能源指能夠重複產生的天然能源,即不會隨它本身的轉化或人類的利用而日益減少,如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水力發電(大水電和小水電)、地熱能和海洋能。          不能說可再生能源都是新能源。
  • 美科學家: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成本下降有助於推動清潔能源增長
    由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Stony Brook University)和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牽頭的一項新研究分析了中國可再生能源的成本,並揭示出成本預計將進一步下降,從而為可再生能源的廣泛普及和電力部門廣泛脫碳帶來了新的可能性。
  • 可再生能源及氫能發展的能源安全戰略考量
    在可以預見的將來,能源安全問題將進一步成為制約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要瓶頸,並將演變為政治、經濟和公共決策的最嚴峻挑戰之一。如何直面越來越緊迫的能源安全問題,如何開發利用替代能源,已經成為世界各國和社會各界特別關注的焦點。
  • 清潔能源轉型臨界點到來,中國有機會引領世界
    煤炭的經濟性越來越差,而能源領域新的投資將繼續關注於風險更低的清潔及可再生能源。 隨著越來越多新的投資從化石燃料領域轉向可再生能源,清潔能源技術不斷下降的成本正在顛覆現有市場,包括用作交通運輸業主要燃料的石油和天然氣,以及用於發電的煤炭市場。
  • 世界可再生能源和廢棄物發展概況
    第二大可再生能源則為水力發電,佔世界總發電量的2.5%,佔世界可再生能源總發電量的18.5%。液態生物燃料、風能、地熱、太陽能、沼氣、可再生城市垃圾和潮汐能各佔可再生能源供應的比例較小。自1990年以來,可再生能源的年均增長率為2.0%,略高於世界一次能源總供應量的增長率(+1.7%)。
  • 世界能源理事會:到2050全球將新增潮汐能1000GW
    【電纜網訊】全球潮汐能的潛力是巨大的,世界能源理事會WEC估計到本世紀中葉可以安裝多達1,000GW的潮汐能,相當於世界目前煤炭產能的一半。就其可行性而言,GlobalData的技術團隊表示,位於法國布列塔尼的La Rance潮汐電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潮汐設施。該項目於1966年11月開業,耗時5年建造,耗資1億美元(相當於今天的7.9億美元),是第一個將潮汐能用作能源並繼續為該地區供電的行動。
  • 海洋可再生能源的前景
    根據國際能源署的報導,「可再生能源來源於自然,並具有持續不斷的屬性,它有很多種形式,比如直接來自太陽或地球內部產生的熱能。根據剛才的定義,可再生能源還包括來自太陽、風、海洋、水力資源、生物、地熱產生的電力和熱能,還有來自可再生資源的生物燃料和氫氣。」
  • 中國可再生能源市場需要關注的三大政策趨勢
    在此期間,出現了三大政策趨勢,並顯示出強大的潛力,可以推動新的市場機制,釋放企業可再生能源買家被壓抑的需求。在美國和世界各地,主要企業越來越認識到它們必須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發揮的關鍵作用。為了實現大膽的氣候和可再生能源目標,不僅是為了它們的直接運營,也為了它們的供應鏈,我們每天都在向前邁進一步。
  • 關注|澳大利亞可再生能源項目開發併網風險與應對
    關注|澳大利亞可再生能源項目開發併網風險與應對 北極星光伏會展網 來源:中國電力企業管理 2021-01-12 10:59:56
  • 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中國已成為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資領軍者
    當地時間11月23日,總部位於日內瓦的世界氣象組織發布最新《溫室氣體公報》指出,2019年二氧化碳含量又出現了突飛猛進增長,全球年度平均值突破了百萬分之410的重要門檻。2020年,這種上升趨勢仍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