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能源理事會:到2050全球將新增潮汐能1000GW

2020-12-04 同花順財經

【電纜網訊】全球潮汐能的潛力是巨大的,世界能源理事會WEC估計到本世紀中葉可以安裝多達1,000GW的潮汐能,相當於世界目前煤炭產能的一半。

然而,GlobalData在最近的一項研究中表示,除了相關的環境影響外,潮汐攔河壩的前期建設成本仍然是主要制約因素。

就其可行性而言,GlobalData的技術團隊表示,位於法國布列塔尼的La Rance潮汐電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潮汐設施。該項目於1966年11月開業,耗時5年建造,耗資1億美元(相當於今天的7.9億美元),是第一個將潮汐能用作能源並繼續為該地區供電的行動。

該電廠由法國電力公司EDF建造,橫跨Rance河口,每年有24臺渦輪機發電,發電量高達6億千瓦時,這相當於法國雷恩市的能耗。自建廠以來,該工廠已發電約27,600GWh,按今天的價格計算,相當於約33億英鎊。

克蘭菲爾德大學能源與電力主管Phil Hart告訴GlobalData:「Rance是同類產品中的第一個潮汐能電站,我不確定整個壽命經濟學的總體表現如何,但是看到大多數能源項目的壽命為25至40年,而Rance在50年後仍然堅挺,而且沒有退役的跡象。」

然而,潮汐攔河壩發電站確實有環境成本,這使其成為較不受歡迎的可再生能源之一。

牛津大學工程科學系副教授Thomas Adcock說,由於該站的出現,Rance河口受到了「重大環境影響」,並補充說:「這將使獲得這樣的許可非常困難。」

GlobalData的技術團隊表示:「的確,該電站導致Rance周圍的生態系統逐漸淤塞。儘管該河看到鱸魚和墨魚回來了,但該地區的鰻魚和墨魚的數量已減少。普遍的共識似乎是,潮汐電站對環境的影響需要做更多的研究,以使該技術成為常規能源形式的合理型替代品。」

來源: 電纜網

相關焦點

  • 全球水電業暢想2050年2050GW目標 中國企業藉機推出海「升級版」
    對於水電這樣的可再生能源,國際水電協會在日前北京召開的世界水電大會上預測,全球水電裝機有望在2050年增長一倍,達到2050GW。同期參會的世界能源理事會也發出了相似的預測:按照最高情景,全球水電市場將在2050年達到2161GW,佔全球電力裝機容量的16%;在稍低的情景下,水電裝機也能達到1575GW,佔全球裝機容量的11%。由於中國是全球水電第一大國和水電技術實力最強的國家,2050GW的遠期目標將為中國水電企業參與「一帶一路」打開龐大的市場。
  • 已經引起中國乃至世界關注的清潔可再生能源——潮汐能
    由於大量燃燒煤、油氣排放大量汙染物,導致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尋求可再生的清潔能源以減少空氣汙染成為中國關注的主要問題之一。而綠色且可再生的潮汐能發電引發中國乃至世界的關注。潮汐能(tide energy)即在太陽、月亮對地球的引潮力的作用下,使海水周期性的漲落所形成的動能和勢能,是一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且蘊藏量巨大的可再生能源。
  • 聯合國報告:2050年中國將新增2.55億城市人口
    中新網記者 李卿 攝中新社聯合國5月16日電 當地時間5月16日,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發布《2018年世界城鎮化展望》報告。數據顯示,到2050年全球城市人口總量將增加25億,其中中國將增加2.55億。報告指出,目前世界上有55%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地區,到2050年,這一比例預計將增加到68%。
  • ...各國政府迎難而上 到2025年全球將新增超過900GW的太陽能發電量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國際能源署(IEA)於今天上午發布《2020年可再生能源報告》稱,儘管面臨新冠肺炎(Covid-19)危機,今年全球仍將新增近107吉瓦的太陽能發電量。該多邊智囊團已將其在5月份作出的看跌預測上調了18%,因為它消化了因Covid-19停產造成的巨大影響,而這曾在上一季度給全球經濟蒙上了一片陰霾。
  • 歐盟計劃「大規模改變」潮汐能和波浪能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據悉,在歐委會擬於本周四發布的海上能源戰略中,在主要集中於開發海上風力發電基礎上,將納入潮汐能、波浪能等其他形式的海洋能源,以充分彰顯開發海上可再生能源的雄心。草案強調,自2030年起,海洋能源有望為歐盟能源體系和工業做出重大貢獻。相較於風能和太陽能,波浪能和潮汐能發電更加穩,可被視為「在歐盟脫碳和穩定電網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歐盟領導層也指出,限於技術發展程度,潮汐能和波浪能必須充分降低成本,才可發揮其潛力。但這並不意味著歐委會對潮汐能和波浪能等海洋能源缺乏雄心。
  • 聯合國:2050年全球三分之二人口居住在城市 印度將成人口第一大國
    55%居住在城市地區,預計到2050年這一比例將上升到68%。預測顯示,城市化,人口居住地從農村向城市地區的逐步轉變,加上聯合國今天發布的一項世界人口增長的新數據顯示,到2050年,城市地區可能增加25億人,其中接近90%的增長將發生在亞洲和非洲。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人口司編制的「2018年世界城市化前景修訂版」指出,世界城市人口規模的未來增長預計將高度集中在少數幾個國家。
  • 新華財經|報告預計2050年中國非化石能源佔比將達到65.6%
    報告預計,在碳中和情景下,中國能源相關碳排放將於2025年前後達峰,清潔能源將更快地全面滿足新增能源需求,對傳統化石能源的規模化替代也將提速,能源變革加快。預計到2050年,非化石能源在我國能源結構中的佔比將達到65.6%。
  • 《全球天然氣展望報告2050》摘編
    2.能源和天然氣需求趨勢  2050年,化石能源將繼續在全球能源結構中佔據主導,但所佔份額將有所下降,預計從2018年的81%下降到71%。石油仍是重要的能源,但份額將降至26%,煤炭則會驟降到18%,而天然氣將成為唯一份額增加的碳氫能源,預計從23%上升到27%。
  • 全球能源大勢回顧與展望
    一、全球能源消費國際能源署在10月發布的《世界能源展望2020》中指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預計2020年全球能源需求同比下降5.3%。其中,石油、煤炭和天然氣需求將分別下降8.5%、6.7%和3.3%,但清潔能源需求將增長0.9%。
  • 2019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115GW 中國排名第一
    2020年預計全球新增規模120GW在2019年全球光伏市場穩定增長的趨勢下,國內外研究機構均看好今年光伏產業的發展。中國光伏行業協會預測,2020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規模將在110—120GW。其中,國內新增裝機規模約為40GW,呈恢復性增長態勢。
  • 歐共體:2050年海上風能發電300GW,海洋能源發電40GW!
    歐共體周四公布了一項戰略,計劃到2020年將其海上風電裝機容量從目前的12GW提高到至少60GW,到2050年甚至達到300GW。此外,歐共體的目標是到2050年擁有40GW的海洋能源和其他新興技術,包括浮動風能和太陽能。
  • 瑞士計劃2050年光伏裝機容量達到37.5GW 將建立有效的投資激勵措施
    11月26日,瑞士聯邦能源局(BFE)發布了《能源展望2050+》研究報告,報告顯示,瑞士將快速大規模擴展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光伏發電領域。同時該報告還顯示,到2050年,瑞士光伏裝機容量將比今天增加13倍。
  • 2050年之前溫室氣體排放降為零 日本吹響能源革命新號角
    菅義偉在26日的施政演說中針對氣候變暖對策表示,「需要具備將推動明顯增長這一思路的轉變」,強調了在新一代光伏電池等領域力爭實現「革命性創新」的想法。菅義偉還明確表示「最大限度引進可再生能源」。日本將於2021年夏季敲定的下一輪能源基本計劃預計也將推進根本性調整,包括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比例等。在使溫室氣體實質上減為零的目標制定方面,歐洲等先行一步,日本屬於後來者。
  • 2050年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佔比超過80%,一次性能源消費下滑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導致世界經濟經歷了上世紀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衰退,全球能源供需經受明顯衝擊,除可再生能源保持較快增長外,其他能源品種均出現不同程度下降。
  • 能源的革命:清潔世界 驅動文明
    能源,不僅是世界萬物生存的倚仗,也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源泉。今天,人類對能源的開發利用開始步入一個全新的階段,正在發生的能源革命,將註定改變社會發展進程,伴隨新一輪產業革命,讓社會再次實現新的飛躍。   能源替代,產業革命的驅動力   能源,被稱作經濟發展的血液,是社會發展和經濟增長的最基本驅動力。
  • 2050年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佔比超過80%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導致世界經濟經歷了上世紀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衰退,全球能源供需經受明顯衝擊,除可再生能源保持較快增長外,其他能源品種均出現不同程度下降。一次性能源消費下滑 亞太是主要增長區2019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費總量達206億噸標準煤,較1980年接近翻番,較上年增長0.9%,增速明顯回落。
  • 國際原子能機構預測2050年全球核能發展趨勢
    原標題:國際原子能機構預測2050年全球核電發展趨勢 9月10日,國際原子能機構(原子能機構)發布了新版《至2050年能源、電力和核電預測》報告,詳細分析了到2050年全球和區域核電發展趨勢。報告指出,到2050年,全球終端能源消耗總量將以1%左右的速度增長28%,而電力消耗將增長91%,其在全球終端能源消耗中的份額將從18.8%增加到26.1%。假設當前的政策、技術和市場趨勢保持不變,現有的核電廠按計劃逐步淘汰(即「保守情景」),預計到2050年,全球核電裝機容量將比2018年減少6%,至371千兆瓦。
  • 世界50%珊瑚已消失 2050年或將是珊瑚礁「末日」
    世界50%珊瑚已消失 2050年或將是珊瑚礁「末日」 2015-05-07 15:09:19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波士頓諮詢公司(BCG)等機構5月6日發布的《重振海洋經濟》報告,全球海洋的價值超過24萬億美元,但如今由於人類過度地依賴化石能源,氣候變化已經成為海洋面臨的首要威脅,這使得全球海洋經濟正在下滑。
  • 江蘇發布「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專項規劃意見稿:光伏新增9GW
    【江蘇發布「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專項規劃意見稿:光伏新增9GW】財聯社1月8日訊,日前,江蘇省能源局發布《江蘇省「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專項規劃(徵求意見稿)》,《意見稿》指出要多元化推動太陽能利用。到2025年底,全省光伏發電裝機達到2600萬千瓦,其中分布式光伏裝機達到1200萬千瓦,集中式光伏電站裝機達到1400萬千瓦。
  • 世界人口2050年將達97億 2019年世界人口排名前10國家
    至誠網(www.zhicheng.com)6月21日訊  目前,世界上的人口數量是77億,不過根據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17日發布一份報告顯示,2030年世界人口將增至85億,2050年達到97億,2100年或將達到11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