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年之前溫室氣體排放降為零 日本吹響能源革命新號角

2021-01-21 索比光伏網

日本首相菅義偉10月26日宣布了使溫室氣體排放量在2050年之前實質上減為零的目標。有估算認為要實現目標,需要政府和企業攜手推進每年10萬億日元以上的投資,難度較大。成為關鍵的可再生能源市場正在被中國等海外企業搶走份額。日本要想使應對氣候變暖的方針促進經濟增長,必須要有源自日本的技術創新。

菅義偉在26日的施政演說中針對氣候變暖對策表示,「需要具備將推動明顯增長這一思路的轉變」,強調了在新一代光伏電池等領域力爭實現「革命性創新」的想法。菅義偉還明確表示「最大限度引進可再生能源」。日本將於2021年夏季敲定的下一輪能源基本計劃預計也將推進根本性調整,包括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比例等。

在使溫室氣體實質上減為零的目標制定方面,歐洲等先行一步,日本屬於後來者。如果出現日本在全球環保技術主導權競爭中落敗、應對措施的成本膨脹這一事態,將成為經濟的沉重負擔。京都大學的準教授藤森真一郎等人估算,到2050年,全年的經濟損失將達到7.3萬億日元,接近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

在世界範圍內,中國掌握著主導權。從光伏電池的份額來看,中國企業壟斷了前三。而在海上等有望增加的風力發電機領域,歐美和中國企業排在前五。

輸出功率不穩定的可再生能源的普及關鍵在於蓄電池,在這一領域各國也就新一代技術展開競爭,中國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迅速提升存在感。而在歐洲,德國博世和法國雷諾等400家企業和機構設立了「電池聯盟」。

從全球的資金來看,隨著去碳化成為主流,從煤炭火力相關領域撤走投資和融資的趨勢擴大。日本3家大型銀行和保險公司也提出了原則上停止煤炭火力方面新增業務的方針。

日本需要吸引環保資金的戰略性投資。日本東北大學教授明日香壽川等人的估算顯示,去碳化的實現需要政府企業間攜手在2050年之前投入約340萬億日元。相當於每年約11萬億日元。

2018年度日本發電部門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約為4.6億噸,6成來自煤炭火力。從電源構成比來看,包括石油等在內的火力發電整體達到77%。核能政策停滯的日本能在多大程度上增加可再生能源,將是成敗的關鍵。

日本自然能源財團從2050年排放為零反推後得出當前目標,認為到2030年,電源構成中可再生能源的比例需提高至40~50%。實際上2018年度僅為17%。

日本經濟產業相梶山弘志在10月26日的記者會上,列舉氫能、蓄電池、碳循環和海上風力發電,表示「將通過全面動員(政策)加以應對」。考慮到大容量蓄電池的量產支援等,將在今年年底前敲定實施計劃。

光伏行業最新動態,請關注索比光伏網微信公眾號:solarbe2005

投稿與新聞線索聯繫:010-68027865 劉小姐:news@solarbe.com

掃碼關注

相關焦點

  • 菅義偉發表施政演說:2050年實現日本溫室氣體淨零排放
    10月26日,日本首相菅義偉發表就任後首次施政演說。他宣布日本將在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淨零排放。據日本共同社10月26日報導,菅義偉當日發表了擔任日本首相以來的首次施政演說,他表示,日本將在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淨零排放。共同社此前分析稱,為實施這些計劃,政府需要收緊對電力、冶金和汽車產業公司的環保要求。
  • 繼中國之後,日本政府將宣布到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零排放
    據《日經亞洲評論》援引政府消息來源報導,繼中國宣布承諾到2060年實現碳中和後,日本政府很快將宣布到2050年把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至零的計劃。 目前科學定義的造成全球變暖的氣體主要有: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氯氟碳化合物等,而其中佔比最大的又是二氧化碳。
  • 2050年比2008年減半:溫室氣體排放大戶國際航運要改革 | 好奇心小...
    4 月 13 日,國際海事組織(IMO)的 100 多個成員國在倫敦討論了一周之後,拿出了一份「減排戰略」,提出在 2050 年將國際航運的溫室氣體排放降到 2008 年的一半以下,並爭取在本世紀內逐步實現零排放。這是國際航運領域的首個減排戰略。
  • 日本宣布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淨零排放
    據路透社報導,當地時間10月26日,日本首相菅義偉發表就任後首次施政演說。他強調,將堅決防止疫情暴發,並在此基礎上重啟社會經濟活動,推動日本經濟早日復甦。菅義偉還宣布日本將在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淨零排放。  「應對氣候變化不再是經濟增長的制約因素。」
  • 糧食系統溫室氣體排放、生物能源、食譜結構改變
    糧食系統溫室氣體排放此次報告對糧食系統開展了綜合評估,包括糧食系統溫室氣體排放的情況。之前的《2006年IPCC國家溫室氣體清單指南》中並沒有糧食系統的概念,指南中關於農業溫室氣體排放的計算也只考慮農業生產過程。
  • 溫室氣體排放為零後全球氣溫或仍上升
    原標題:溫室氣體排放為零後 全球氣溫或仍上升 自然科研旗下《科學報告》日前發表了一項氣候科學報告,歐洲研究團隊建立了一個「減複雜度地球系統模型」(ESCIMO),在對跨650年的全球氣候進行模擬後得出結論:即使人為導致的溫室氣體排放能夠降為零,在今後的幾個世紀裡,全球氣溫可能仍會繼續上升。
  • 溫室氣體排放為零後 全球氣溫或仍上升
    跨650年地球系統模型表明溫室氣體排放為零後 全球氣溫或仍上升科技日報訊 (記者張夢然)自然科研旗下《科學報告》日前發表了一項氣候科學報告,歐洲研究團隊建立了一個「減複雜度地球系統模型」(ESCIMO),在對跨650年的全球氣候進行模擬後得出結論:即使人為導致的溫室氣體排放能夠降為零,在今後的幾個世紀裡,全球氣溫可能仍會繼續上升。
  • 全球碳減排注入強心劑,東亞三國宣布溫室氣體淨零排放時間表
    根據韓國電力公司的統計,2019年韓國燃煤發電的佔比為40.4%,而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風能、垃圾填埋氣、副產可燃氣體)發電的份額僅為6.5%。韓國現有的氣候目標承諾在2030年將碳排放較1990年水平降低78%,被民間氣候組織評論為令人失望、「十分欠缺」(highly insufficient)。
  • 日本2050年實現碳中和,需要節能、可再生能源、核電三管齊下
    10月26日,日本首相菅義偉在眾議院正式會議上發表了就職後首次演說,宣布以脫碳社會為目標,到2050年日本國內溫室氣體排放將達到「實質上為零」。日本在此以前只承諾到2050年減排80%,並在本世紀後半葉實現碳中和。
  • ...大學報告:2050年要基本實現二氧化碳淨零排放,全部溫室氣體減排...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李彪 攝研究報告指出,到2050年實現2℃溫升控制目標的深度減排路徑,需要實現二氧化碳近零排放,二氧化碳淨排放量需要並有可能降低到20億噸左右,與世界屆時人均排放1噸-1.5噸的平均水平相當,將比2030年前二氧化碳峰值排放量減排約80%。
  • 清華大學報告:2050年要基本實現二氧化碳淨零排放,全部溫室氣體...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李彪 攝研究報告指出,到2050年實現2℃溫升控制目標的深度減排路徑,需要實現二氧化碳近零排放,二氧化碳淨排放量需要並有可能降低到20億噸左右,與世界屆時人均排放1噸-1.5噸的平均水平相當,將比2030年前二氧化碳峰值排放量減排約80%。
  • 為減少海運溫室氣體排放 國際海事組織籤署協議
    為減少海運溫室氣體排放 國際海事組織籤署協議 2018-04-14 14:24:4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瑞典2050年後淘汰化石燃料汽車 溫室氣體零排放
    瑞典將在2030年淘汰化石燃料汽車  新華社斯德哥爾摩11月15日電 瑞典環境大臣萊娜·埃克15日在斯德哥爾摩的首相府舉行新聞發布會說,她已於當天開始參與有關「2050年瑞典溫室氣體零排放」路線圖制訂的工作。
  • 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真的可望而不可及?
    中國政府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標,控制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的排放,並承諾在2020年之前,將可再生能源提高到能源消耗量的15%左右。它還確定了到2010年單位GDP能耗降低20%的目標。但事實上,中國仍將嚴重依賴煤和其他礦物燃料,為迅猛增長的經濟提供能源。煤仍佔中國主要能源消耗的70%左右。目前在全國,一周就建成超過一家燒煤的電站。
  • 日本擬調整電能構成比例 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將佔5~6成
    人民網東京12月23日電 據《朝日新聞》網站報導,針對2050年的總發電量中各種電能的構成比例,日本經濟產業省21日在專家會議上提出了可再生能源佔5~6成、氫和氨的發電量合計佔1成的方案。剩下的3~4成將依靠核電站和火力發電站來維持。
  • 國際最新研究:溫室氣體排放為零後 全球氣溫或仍上升
    自然科研旗下《科學報告》日前發表了一項氣候科學報告,歐洲研究團隊建立了一個「減複雜度地球系統模型」(ESCIMO),在對跨650年的全球氣候進行模擬後得出結論:即使人為導致的溫室氣體排放能夠降為零,在今後的幾個世紀裡,全球氣溫可能仍會繼續上升。針對這一結果,團隊鼓勵其他研究人員使用不同模型進行探究。
  • 日首相菅義偉:日本將在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零排放
    中新網10月26日電 綜合日媒報導,當地時間26日下午,日本臨時國會開幕,首相菅義偉在會上發表了其上任以來的首次施政演說,內容包括行政改革、新冠疫情以及日本將在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零排放等。資料圖:日本首相菅義偉。
  • 40年有助減少4600億噸溫室氣體排放
    7月17日,據外媒報導,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和國際能源署(IEA)共同發布的一項報告指出,如果全球採取協調一致的行動推動實現節能和氣候友好型製冷轉型,未來40年將避免多達4600億噸溫室氣體的排放。這份《製冷系統排放和政策綜合報告》稱,《蒙特婁議定書基加利修正案》的籤署國就逐步減少強效溫室氣體氫氟碳化物的生產和使用達成一致,僅這一項舉措,全球就有望避免在2100年前升溫0.4℃。《蒙特婁議定書》於1987年9月16日在加拿大蒙特婁籤署,並於1989年生效。
  • 【日本宣布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淨零排放】日本首相菅義偉在10月26...
    【日本宣布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淨零排放】日本首相菅義偉在10月26日召開的臨時國會上發表施政演說時宣布,日本將爭取在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淨零排放。他同時強調,應對氣候變化已經不再是經濟發展的制約因素,而是推動產業結構升級和更強勁增長的重要舉措。
  • 全球哪些國家和地區設立了碳中和(淨零排放)目標?
    編輯丨國際能源網 聶汐兮 2015年《巴黎協定》設定了本世紀後半葉實現淨零排放的目標。越來越多的國家政府正在將其轉化為國家戰略,提出了無碳未來的願景。根據ClimateNews網站匯總的信息,以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淨零排放或碳中和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