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真的可望而不可及?

2020-12-05 天府評論

    中國政府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標,控制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的排放,並承諾在2020年之前,將可再生能源提高到能源消耗量的15%左右。它還確定了到2010年單位GDP能耗降低20%的目標。但事實上,中國仍將嚴重依賴煤和其他礦物燃料,為迅猛增長的經濟提供能源。煤仍佔中國主要能源消耗的70%左右。目前在全國,一周就建成超過一家燒煤的電站。(12月7日《華夏時報》)

  法新社近日以《中國減少用煤仍然存在困難》為題發表報導稱,幾年前,專家們還預測我國在幾十年內不會超過美國,成為全世界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但是隨著迅猛的經濟增長,這個時間已經迅速提前。根據國際能源機構的最新預測,由於人口基數大,到2009年,我國就將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

  過去,我國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排放,還沒有引起國際社會的關注。沒想到,現在我國即將成為溫室氣體排放國排放第一大國,這無疑給我國經濟發展形成了巨大壓力。根據《京都議定書》的規則,我國雖沒有減排義務,但今後面臨國際上的壓力將越來越大。由於2012年《京都議定書》將到期失效,國際社會將可能啟動一個新的國際機制來控制二氧化碳排放。

  分析人士認為,不同於《京都議定書》的是,任何一個新機制都將包括我國在內。此次在印度尼西亞峇里島召開的2007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討論最熱門話題,就是溫室氣體減排應為自願還是強制的問題。因此,由於煤炭佔我國主要能源消耗的70%左右,今後將會受到更多的國際監督。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國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的排放將成為我國與國際社會關係的重要因素。

  據德國《明鏡周刊》報導,目前中國生產價值10,000美元的商品,消耗的資源是日本的7倍、美國的6倍。另外,使用媒炭作為燃料的汙染後果十分嚴重,全世界汙染最重的20個城市,中國佔16個。而其中汙染最厲害的4個城市,都位於產煤大省山西。因燃燒煤炭而排出的二氧化硫,佔全中國總排放量的90%,排放的粉塵佔全國的一半。

  有一種觀點認為,在嚴肅的減排任務和尖銳能源需求之間,控制二氧化碳和溫室氣體排放,對於我們來說是可望而不可及。但是,在經濟全球化的情況下,我國要繞過二氧化碳和溫室氣體排放問題謀求發展是不現實的。我國需要調整其發展模式,儘早進入與國際社會的和諧共處階段。因此,如何在經濟發展的同時,抑制住礦物能源消耗的急劇增長,無疑將是對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的形象和智慧的考驗。

  2007年6月初,我國公布了第一份應對氣候變化的國家計劃,宣布將在2010年前將單位國內生產總值(GDP)消耗的能源削減20%。然而,我國經濟正在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長,也就是說到2020年,我國的經濟規模將是目前的3.5倍。當前,我國巨大的經濟發展必然要求有大量的能源支持。對此,我國除發展核電、水電、風電等外,在經濟發展不會大幅降速前提下,還應採取兩項措施來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首先,我國將限制高耗能、高排放的產品出口。例如,鋼鐵產業就是高耗煤產業。我國可以鼓勵鋼鐵進口來取代鋼鐵出口政策。我國也許可以先從出口產品開始徵收碳稅。二氧化碳既然是由於消耗化石燃料所致,那麼,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方向與我國降低國民經濟生產總值能耗的目標是一致的。採取這一措施將會有效提升我國的國際形象。

  其二,在城市建設方面,應該考慮到中國的城市化必須能有效發展和支持環保的生活方式。在我國的發展中,還沒有看到一個好的都市化戰略。國際上有很多可供借鑑的城市化經驗。我國是有能力建設世界上最有效也最宜居城市的。然而,目前的城市化似乎只是成了房地產開發商從中獲利的基礎。建設一個好的城市應該是能獲利的。但是,一旦開發房地產獲利主導都市化發展的每一步,這將使城市建設難以實現即環保又宜居的目標。

  應當說,我國的發展是不可避免、不可改變的趨勢。在控制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的排放方面,今後我們仍有更長的路要走,這也將是對我們的「中國特色」發展的考驗。節能減排、結構調整都是可行的解決方式。即使還不能做到真正意義的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但完全能通過更多的使用可再生能源和非礦物能源,做到在經濟發展的同時,抑制礦物能源消耗量的大幅度增長。(邱林)

>>>>>>>>>>>>>>>>>進入論壇原帖討論

【版權申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作者同意四川在線天府評論頻道無償使用本稿件,任何網站如需轉載本頻道文章,敬請註明出處。傳統媒體如登載本頻道文章,請與本頻道編輯聯繫獲取作者聯繫方式,並支付稿費與作者。未經許可擅自使用稿件,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河北省「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實施方案(全文)
    北極星大氣網訊:日前,北極星節能環保網獲悉,《河北省「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實施方案》已經印發。全文如下:河北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河北省「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各市(含定州、辛集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有關部門:現將《河北省「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本地本部門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 山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山東省「十二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
    各級、各部門要圍繞到2015年全省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下降18%的目標,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大力推進節能降耗,控制非能源活動溫室氣體排放,努力增加碳匯,加快形成以低碳為特徵的工業、能源、建築、交通等產業體系和消費模式。  各級、各部門要充分認識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和艱巨性,將其納入總體工作布局,加強組織領導,健全管理機制。
  • 國務院關於印發「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的通知
    國務院關於印發「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的通知國發〔2016〕61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現將《「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 正確認識溫室氣體排放核算
    溫室氣體類似於溫室截留太陽輻射,並加熱溫室內空氣的作用。這種溫室氣體使地球變得更溫暖的影響稱為「溫室效應」。  為什麼要減排溫室氣體?  面對溫室氣體,我們無須逃之夭夭。其實溫室氣體是影響氣候的「雙刃劍」。
  • 科學家稱農業源溫室氣體排放是「生存排放」
    據《中國農業工程學報》2008年10月報導,農業源溫室氣體排放佔我國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17%,但來自農業源的排放是農業生產的自然過程,農業源的溫室氣體排放屬於「生存排放」。研究表明,通過改善反芻動物營養、推廣稻田間歇灌溉、建設沼氣、推行緩釋肥、長效肥料可以減緩農業源溫室氣體排放,但急需進行技術和經濟性評估。
  • ...天水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天水市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實施...
    各縣區人民政府,開發區管委會,市政府有關部門:   現將《天水市「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組織實施。  為加快推進綠色低碳發展,貫徹落實《「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國發〔2016〕61號)、《甘肅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甘肅省「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的通知》(甘政發〔2017〕15號),確保完成「十三五」天水市低碳發展目標任務,有效控制區域溫室氣體排放,根據《天水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和相關專項規劃及我市實際,制訂天水市「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實施方案
  • 吉林省生態環境廳對2019年度未完成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目標責任評價...
    吉林省生態環境廳對2019年度未完成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目標責任評價考核地區進行約談 作者:汪永為    編輯:李晴    來源:本臺全媒體資訊中心
  • 樂山市正式啟動溫室氣體排放清單編制行動
    四川在線樂山訊(記者 餘建軍)  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是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核心內容,編制溫室氣體排放清單是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重要基礎性工作。日前,記者從樂山市生態環境局獲悉,樂山市正式啟動溫室氣體排放清單編制行動。
  • 減緩農業源溫室氣體排放亟須評估
    本報訊 「農業源溫室氣體排放佔我國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17%,但來自農業源的排放是農業生產的自然過程,農業源的溫室氣體排放屬於『生存排放』。
  • 汙染物與溫室氣體協同控制方案建議
    在衡量和評估協同效應之後,國際社會開始關注協同控制大氣汙染物和溫室氣體的政策和措施,以促進協同效應最大化。近幾年,國際社會開始拓展協同效應研究的範圍,認為協同效應不只是汙染物和溫室氣體的協同,更是整個生態系統的協同。四是協同控制政策開始應用到排放清單制定等領域。在相關基礎研究的基礎上,歐盟在排放清單制定等方面實現了協同。
  • 溫室氣體減排的法律路徑:溫室氣體和大氣汙染物協同控制 ——評...
    北極星大氣網訊:摘要:以國際、國內應對氣候變化現狀為背景,我國於2016年修訂《大氣汙染防治法》,增加「大氣汙染物和溫室氣體實施協同控制」條款,首次將控制溫室氣體減排納入法治軌道。但是,該條款定性模糊,內容概括,不利於溫室氣體減排目標的達成。
  • 中國畜禽糞便管理變化對溫室氣體排放的影響
    農業農村部設施農業節能與廢棄物處理重點實驗室摘 要畜禽糞便是重要的溫室氣體排放源,不同糞便管理方式對溫室氣體排放的影響差異顯著,科學分析我國畜禽糞便管理溫室氣體排放變化及其影響因素,對提高畜禽糞便管理和推進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實現畜禽低碳養殖具有重要意義。
  • 嚴控溫室氣體和大氣汙染物排放
    因此,「打通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並不是純物理意義上多一個碳和少一個碳的問題,而是意指將控制空氣汙染物與溫室氣體排放協同起來,甚至將生態環境保護與應對氣候變化協同起來,實現協同增效、良性互動。2怎麼打通?理解協同控制的「同」與「異」準確理解「同根同源」的程度。化石燃料燃燒是導致空氣汙染的重要原因,也是溫室氣體的主要人為來源。
  • 聯合國環境署:溫室氣體排放缺口比想像的更大
    中國氣象報記者史一卓報導 11月21日,聯合國環境署在北京舉辦了《2012年排放缺口》報告發布會。該報告以倫敦為主會場全球發布,北京是亞洲區域的發布城市。  該報告指出,目前的溫室氣體排放水平比2020年需要達到的水平高出約14%。
  • 應對氣候變化 控制溫室氣體排放 刻不容緩!
    應對氣候變化 控制溫室氣體排放 刻不容緩 作為全國第一批低碳試點省份 2019年,全省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15年累計下降21%,提前完成國家「十三五」目標。 過去一年,陝西能源結構低碳轉型成效顯著。 可再生能源裝機1871萬千瓦,佔全省總裝機的30%。
  • 官方:重點排放單位虛報瞞報溫室氣體排放報告最高罰三萬
    《辦法》提出,生態環境部根據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控制要求,綜合考慮經濟增長、產業結構調整、能源結構優化、大氣汙染物排放協同控制等因素,制定碳排放配額總量確定與分配方案。省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應當根據生態環境部制定的碳排放配額總量確定與分配方案,向本行政區域內的重點排放單位分配規定年度的碳排放配額。
  • 保護臭氧層同時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12月25日,北京大學發布《中國汽車空調HFCs製冷劑減排綠皮書》,明確了我國汽車空調行業製冷劑的減排潛力和可供選擇的替代方案,為我國儘早開展HFCs控制提供了決策支持。  HFCs是目前唯一一類世界各國都設定了減排時間表的溫室氣體。
  • 青島市召開區市級溫室氣體排放清單編制培訓會
    10月18日,青島市發改委牽頭組織召開區市級溫室氣體排放清單編制培訓會,各區市、高新區發改、經信、統計、環保、城市管理、交通運輸、農業等相關職能部門及相關技術支撐機構參加了培訓。會議邀請了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過程所的專家進行了專題培訓,對我國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面臨形勢,碳達峰路徑研究,全市溫室氣體排放現狀及區市級清單編制數據需求等領域進行了解讀說明,並與各職能部門就第一輪數據提報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交流。
  • 我國完善溫室氣體排放核算規則
    我國政府相關管理部門對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及報告工作進行了規範與完善,國家、試點地方層面先後推出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和報告規則,有效解決了溫室氣體排放標準缺失、核算方法不統一等問題,為相關企業開展溫室氣體排放核算與報告工作提供方法參考。
  • 《組織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化和報告指南》的政策解讀
    第三章術語和定義,詳細列出了組織進行溫室氣體排放量化和報告過程中各事項所涉及的術語、含義及其引用情況。  第四章組織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化和報告總體思路,明確了溫室氣體排放量化報告的原則和工作流程。  第十章編制溫室氣體清單和報告,規定了溫室氣體清單和報告編制內容、格式要求。  附錄主要包括溫室氣體清單模板、溫室氣體排放報告框架、常見排放源及其活動數據來源的示例、各排放源排放因子參考表。  參考文獻主要列舉了《指南》制修訂過程中參考的文獻資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