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和應對氣候變化協同增效——二論積極應對氣候...
化石燃料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是產生溫室氣體、導致氣候變化的主要來源,也是產生大氣汙染、導致大氣環境惡化的重要原因。在我國現階段仍以煤為主的能源消費結構下,一方面,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應對氣候變化,起到了減少大氣汙染物排放的作用,直接促進了大氣環境質量的改善。另一方面,調整產業結構、減少大氣汙染物排放等大氣環境保護舉措,也有助於減少碳排放,從而為應對氣候變化發揮積極作用。
-
國務院關於印發「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的通知
國務院關於印發「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的通知國發〔2016〕61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現將《「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
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真的可望而不可及?
過去,我國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排放,還沒有引起國際社會的關注。沒想到,現在我國即將成為溫室氣體排放國排放第一大國,這無疑給我國經濟發展形成了巨大壓力。根據《京都議定書》的規則,我國雖沒有減排義務,但今後面臨國際上的壓力將越來越大。由於2012年《京都議定書》將到期失效,國際社會將可能啟動一個新的國際機制來控制二氧化碳排放。
-
溫室氣體減排的法律路徑:溫室氣體和大氣汙染物協同控制 ——評...
北極星大氣網訊:摘要:以國際、國內應對氣候變化現狀為背景,我國於2016年修訂《大氣汙染防治法》,增加「大氣汙染物和溫室氣體實施協同控制」條款,首次將控制溫室氣體減排納入法治軌道。但是,該條款定性模糊,內容概括,不利於溫室氣體減排目標的達成。
-
應對氣候變暖 少排溫室氣體:中國努力兌現承諾
新華社北京6月4日電(記者 顧瑞珍)氣候變暖正成為全球共同關心的話題。我國正同世界各國一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統籌考慮節能和汙染物減排的各項措施,為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努力兌現承諾。 溫室氣體以吸收地球對外放出的長波輻射,重新向地表放出紅外輻射而得名。
-
樂山市正式啟動溫室氣體排放清單編制行動
四川在線樂山訊(記者 餘建軍) 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是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核心內容,編制溫室氣體排放清單是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重要基礎性工作。日前,記者從樂山市生態環境局獲悉,樂山市正式啟動溫室氣體排放清單編制行動。
-
環境部:以降碳為「牛鼻子」協同控制溫室氣體與汙染物排放
環境部:以降碳為「牛鼻子」協同控制溫室氣體與汙染物排放 澎湃新聞首席記者 刁凡超 2021-01-13 18:39 來源:澎湃新聞
-
...天水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天水市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實施...
為加快推進綠色低碳發展,貫徹落實《「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國發〔2016〕61號)、《甘肅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甘肅省「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的通知》(甘政發〔2017〕15號),確保完成「十三五」天水市低碳發展目標任務,有效控制區域溫室氣體排放,根據《天水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和相關專項規劃及我市實際,制訂天水市「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實施方案
-
河北省「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實施方案(全文)
北極星大氣網訊:日前,北極星節能環保網獲悉,《河北省「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實施方案》已經印發。全文如下:河北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河北省「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各市(含定州、辛集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有關部門:現將《河北省「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本地本部門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
正確認識溫室氣體排放核算
溫室氣體類似於溫室截留太陽輻射,並加熱溫室內空氣的作用。這種溫室氣體使地球變得更溫暖的影響稱為「溫室效應」。 為什麼要減排溫室氣體? 面對溫室氣體,我們無須逃之夭夭。其實溫室氣體是影響氣候的「雙刃劍」。
-
嚴控溫室氣體和大氣汙染物排放
因此,「打通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並不是純物理意義上多一個碳和少一個碳的問題,而是意指將控制空氣汙染物與溫室氣體排放協同起來,甚至將生態環境保護與應對氣候變化協同起來,實現協同增效、良性互動。2怎麼打通?理解協同控制的「同」與「異」準確理解「同根同源」的程度。化石燃料燃燒是導致空氣汙染的重要原因,也是溫室氣體的主要人為來源。
-
日本如何應對氣候變化
日本政府動員所有政策手段,努力實現《京都協議書》的承諾,2008年至201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比1990年排放水平削減6%。日本政府和聯合國開發署合作實施一個總投資9210萬美元的新項目,以幫助非洲應對氣候變化。減緩氣候變化措施日本減緩氣候變化措施首先從能源供需兩個方面著手。
-
解讀: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
中國溫室氣體排放現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氣候變化初始國家信息通報》,1994年中國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為40.6億噸二氧化碳當量(扣除碳匯後的淨排放量為36.5億噸二氧化碳當量),其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為30.7億噸,甲烷為7.3億噸二氧化碳當量,氧化亞氮為2.6億噸二氧化碳當量。
-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摘要
在能源技術自主創新方面,應對氣候變化的挑戰,最終要依靠科技,中國目前正在進行的大規模能源、交通、建築等基礎設施建設,如果不能及時獲得先進的、有益於減緩溫室氣體排放的技術,則這些設施的高排放特徵就會在未來幾十年內存在,這對中國應對氣候變化,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提出了嚴峻挑戰。
-
國務院關於印發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的通知中國應對氣候變化...
通過計劃生育,到2005年中國累計少出生3億多人口,按照國際能源機構統計的全球人均排放水平估算,僅2005年一年就相當於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3億噸,這是中國對緩解世界人口增長和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做出的重大貢獻。 第五,加強了應對氣候變化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措施的制定。
-
海洋偵「碳」應對氣候減災——記中國海洋溫室氣體監測系統建設
因此,長期、定點、準確地監測海洋範圍內溫室氣體的變化,研究其來源、匯集和輸送規律及其影響,對於海洋防災減災,生態環保,應對全球,保障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中國是溫室氣體排放大國,並已做出了鄭重的減排承諾。
-
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下的環境問題
減緩氣候變化對環境保護的影響 2010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達到495億噸二氧化碳當量,其中二氧化碳佔73%,甲烷佔20%,氧化亞氮佔5%,其它含氟溫室氣體佔2%。而當前全球年排放和累積排放趨勢與控制升溫1.5℃~2℃目標的排放路徑依然有較大差別,未來更加激進的減緩氣候變化措施將對環境保護產生較大影響。
-
青島市召開區市級溫室氣體排放清單編制培訓會
10月18日,青島市發改委牽頭組織召開區市級溫室氣體排放清單編制培訓會,各區市、高新區發改、經信、統計、環保、城市管理、交通運輸、農業等相關職能部門及相關技術支撐機構參加了培訓。會議邀請了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過程所的專家進行了專題培訓,對我國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面臨形勢,碳達峰路徑研究,全市溫室氣體排放現狀及區市級清單編制數據需求等領域進行了解讀說明,並與各職能部門就第一輪數據提報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交流。
-
糧食系統溫室氣體排放、生物能源、食譜結構改變
該報告將在國際氣候治理進程中發揮重要的科技支撐作用。《氣候變化與土地》特別報告力圖將氣候變化的物理基礎、影響和應對作為一個有機整體,通過評估氣候變化與陸面過程和土地利用之間的相關作用,為協同應對氣候變化和開展可持續土地管理提供科學依據。
-
應對氣候變化,從我做起
今日視點 新華社記者 黃 堃 在巴黎,一百多位各國領導人出席了氣候變化大會,這讓人感到各國對氣候問題的重視,但也讓一些人產生應對氣候變化是「高端事務」的感覺。作為普通人,我們又能為應對氣候變化做些什麼? 其實,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為緩解全球氣候變化做出自己的一點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