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首席記者 刁凡超
2021-01-13 18:39 來源:澎湃新聞
近日,生態環境部印發了《關於統籌和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與生態環境保護相關工作的指導意見》(簡稱《指導意見》),從戰略規劃、政策法規、制度體系、試點示範、國際合作等5個方面,提出將建立健全統籌融合、協同高效的工作體系,推進應對氣候變化與生態環境保護相關工作統一謀劃、統一布置,統一實施、統一檢查。
1月13日,生態環境部綜合司有關負責人就《指導意見》進行解讀時表示,《指導意見》明確了統籌和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與生態環境保護的主要領域和重點任務,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穩步提升,為實現二氧化碳排放達峰目標與碳中和願景提供支撐,助力美麗中國建設。
該負責人介紹說,在統籌和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與生態環境保護相關工作的主要思路上,《指導意見》圍繞落實二氧化碳排放達峰目標與碳中和願景,統籌推進應對氣候變化與生態環境保護相關工作,加強頂層設計,著力解決與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不相適應的問題,協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
《指導意見》明確要把降碳作為源頭治理的「牛鼻子」,協同控制溫室氣體與汙染物排放,協同推進適應氣候變化與生態保護修復等工作。
《指導意見》從加強宏觀戰略統籌、加強規劃有機銜接、全力推進達峰行動等3個方面,明確了推動戰略規劃統籌融合的工作任務。提出編制應對氣候變化專項規劃,將應對氣候變化目標任務全面融入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汙染防治、生態保護等專項規劃要體現氣候友好理念。
還提出將抓緊制定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支持和推動地方、重點行業和領域制定實施達峰方案,加快推進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
《指導意見》從法律法規、標準體系、環境經濟政策、減汙降碳協同、適應氣候變化與生態保護修復協同等5個方面,明確了推動法規政策統籌融合的工作任務。明確提出將加快推動應對氣候變化相關立法,在相關法律制修訂過程中推動增加應對氣候變化相關內容,鼓勵地方制定相關地方性法規。
《指導意見》還從統計調查、評價管理、監測體系、監管執法、督察問責等5個方面,明確了推動制度體系統籌融合的工作任務。提出加強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重點排放單位數據報送、核查和配額清繳履約等監督管理工作,加強自然保護地、生態保護紅線等重點區域生態保護監管。
此外,為強化實施保障,《指導意見》提出3個方面工作要求。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協調機制,定期調度落實進展,加強跟蹤評估和督促檢查。二是加強能力建設,著力提升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意識,加強人員隊伍和技術支撐能力建設,強化資金保障,充分發揮專業智庫的決策支持作用。三是加強宣傳引導,統籌開展應對氣候變化與生態環境保護宣傳教育和科普活動,弘揚綠色低碳、勤儉節約之風。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環境部,降碳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