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汙染物、短期溫室氣體、二氧化碳排放是什麼關係?

2021-01-08 國際能源網

瑞典斯德哥爾摩環境研究所發表研究報告,闡明空氣汙染、健康和氣候變化、燃燒過程、運輸和農業之間的相互聯繫。在燃燒的情況下,二氧化碳排放是長期氣候變化的原因;然而,燃燒過程也會排放空氣汙染物,其中一些是短期氣候汙染物(short-lived climate pollutants ,簡稱SLCP)。

例如,從化石燃料開採中釋放出來的甲烷,除了是僅次於二氧化碳的第二大溫室氣體外,也是一種SLCP。這意味著甲烷的壽命相對較短(在大氣中的壽命約為12年),因此減少甲烷排放可以實現溫度的快速降低。重要的是,甲烷也是導致對流層臭氧形成的前體,而臭氧是一種影響人類健康和作物產量的空氣汙染物。因此,減少甲烷排放對氣候變化、健康和農業有三重好處。

黑碳是另一種SLCP,由化石燃料和生物質燃燒產生,也可引起全球和區域氣候變化。黑炭還可形成小顆粒物(PM2.5)的一部分,嚴重影響人類健康。因此,減少黑碳排放既有利於氣候變化,也有利於人類健康。在減少對健康的影響方面尤其有效,因為降低黑碳排放問題還能減少形成PM2.5的其他空氣汙染物,如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和有機碳。

因此,迅速採取行動減少二氧化碳是必要的,但同時也需要對短期氣候汙染物(SLCPs)採取行動,因為SLCPs是一種也使氣候變暖的空氣汙染物。根據聯合國IPCC的研究報告,到2030年甲烷和炭黑的排放量需要減少35%,氫氟碳化合物的排放量需要減少70-80%。

一般來說,通過消除溫室氣體使社會脫碳的技術和戰略也將減少空氣汙染,包括能源效率、可再生能源、電動汽車(理想情況下使用可再生能源),以及向公共運輸、步行和騎自行車的模式轉變。例如,推動以可再生能源為動力的電動汽車的發展,有可能減少空氣汙染和二氧化碳排放。

然而,有一些解決空氣汙染的措施並不能解決氣候變化問題。例如,電廠末端排放控制措施可以去除化石燃料燃燒產生的氮氧化物或二氧化硫,但不會減少導致氣候變化的二氧化碳排放。因此,僅對化石燃料廢氣採用末端排放措施並不是一個氣候友好的解決方案。為了實現控制溫升1.5°C的目標,我們需要迅速採取行動,減少短期氣候汙染物,特別是甲烷、黑炭和氫氟碳化合物,同時大幅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全球立即、廣泛、協調地採取行動減少這些SLCP,可在2050年前防止超過0.5°C的溫升。但是,減少SLCPs的措施有點像止痛藥:在短期內有效地減輕疼痛,因此非常受歡迎,但我們仍然需要在長期內研究疼痛的原因(二氧化碳排放)來徹底解決問題。


相關焦點

  • 嚴控溫室氣體和大氣汙染物排放
    比如一氧化碳具有毒性,是空氣汙染物,燃燒可生成二氧化碳,濃度單位一般為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碳無毒,是正常空氣的成分之一,佔大氣總體積的0.031%,對維持生態圈「碳—氧平衡」極為重要,雖不屬空氣汙染物,但卻是主要的溫室氣體,濃度單位一般為ppm(百萬分之一)。
  • 新冠疫情蔓延導致空氣汙染物和溫室氣體排放迅速下降
    來源:新浪科技紐約街頭的交通流量已經大大減少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3月2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對人們工作和旅行的影響正在顯現,一些城市和地區的空氣汙染物和溫室氣體水平出現了顯著下降。溫室氣體如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大幅下降。然而,也有警告稱,在新冠肺炎大流行過後,空氣品質的警戒級別可能迅速上升。隨著全球經濟活動因新冠病毒大流行而迅速減少,與能源和交通有關的各種氣體的排放也隨之減少,這並不令人驚訝。科學家表示,到今年5月,由於樹葉的分解,二氧化碳排放量將達到峰值,屆時記錄的水平可能是十多年前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水平。
  • 汙染物與溫室氣體協同控制方案建議
    汙染物與溫室氣體協同控制的國際進展及特點國際上認識汙染物與溫室氣體的協同關係從21世紀初開始,在2001年的《氣候變化框架公約》《IPCC第三次評估報告》中首次出現了「協同效應(co-benefits)」一詞。
  • 溫室氣體減排的法律路徑:溫室氣體和大氣汙染物協同控制 ——評...
    我國2016年加入《協定》,承諾將於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並爭取儘早實現,203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面對即將承擔的國際義務,《巴黎協定》生效當天,我國發布《「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並在「指導思想」中強調「加強碳排放和大氣汙染物排放協同控制」。
  • 過量的溫室氣體排放 也會引起嚴重的環境問題
    &nbsp&nbsp&nbsp&nbsp目前,我國空氣品質監測標準主要關注二氧化硫、細顆粒物等6種大氣汙染物。我們在討論綠色生活時經常遇到的熱詞「低碳」「碳足跡」「碳排放」,這些「碳」主要所指的二氧化碳,卻不在我國空氣品質監測標準關注的重點之列。這是怎麼回事呢?
  • 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排放被嚴重低估
    溫室氣體甲烷和一氧化二氮排放量一直被結構性低估,皆因使用的測量方法所致。 科學家佩特拉克朗為荷蘭能源研究中心(ECN)和代爾夫特理工大學(TU Delft,荷蘭)所進行的研究使用了測量這些溫室氣體排放的創新方法,這就是她得出的結論。克羅最近因為使用這個更精確的方法測量而獲得了她的博士學位,這一方法也部分地解決了系統性低估這個問題。
  • 碳交易微課堂① 溫室氣體為何與汙染物同根同源?
    碳排放權交易(簡稱"碳交易")作為運用市場機制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應對氣候變化的有效手段, 已經成為我國推動低碳經濟轉型的重要政策工具,與城市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有效市場手段之一。我國自2011年起探索建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以下簡稱"碳市場"),並自2013年起,陸續啟動了北京、天津、上海、重慶、湖北、廣東和深圳等"兩省五市"的試點工作。
  • 飛機排放的溫室氣體多麼?比想像中的低,僅是汽車的2%
    這些包括:每個人每公裡減少75%的二氧化碳。減少65%的噪音汙染。減少95%的天然氣的氧化物,其中75%來自發動機。我們必須使用的一些交通工具,例如汽車、飛機和卡車,這些都不可避免造成空氣汙染。這些汽車利用石油燃料,如汽油,來提供引擎動力。由於當今世界上有大量的交通工具,我們向空氣中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導致地球溫度上升。
  • 正確認識溫室氣體排放核算
    溫室氣體類似於溫室截留太陽輻射,並加熱溫室內空氣的作用。這種溫室氣體使地球變得更溫暖的影響稱為「溫室效應」。  為什麼要減排溫室氣體?  面對溫室氣體,我們無須逃之夭夭。其實溫室氣體是影響氣候的「雙刃劍」。
  • 環境部:以降碳為「牛鼻子」協同控制溫室氣體與汙染物排放
    環境部:以降碳為「牛鼻子」協同控制溫室氣體與汙染物排放 澎湃新聞首席記者 刁凡超 2021-01-13 18:39 來源:澎湃新聞
  • 溫室氣體增加與人類的關係
    大氣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濃度的增加是由人類活動造成的嗎?   是的,工業化時代大氣中的二氧化碳(CO2)和其他溫室氣體濃度的升高是由人類活動造成的。事實上,觀測到的大氣CO2濃度的升高並不代表人類活動的所有排放量,它只佔1959年以來人類活動排放的CO2的55%。
  • 聯合國環境署:溫室氣體排放缺口比想像的更大
    中國氣象報記者史一卓報導 11月21日,聯合國環境署在北京舉辦了《2012年排放缺口》報告發布會。該報告以倫敦為主會場全球發布,北京是亞洲區域的發布城市。  該報告指出,目前的溫室氣體排放水平比2020年需要達到的水平高出約14%。
  • 全球溫室氣體中的甲烷排放達到歷史新高
    過去十年由於人類對能源和肉食的需求不斷提高,導致溫室氣體甲烷 (methane, CH4) 排放量增加了 9% 。溫室氣體中吸收熱能高的甲烷主要來自石油和農業畜牧業生產,對全球氣溫升高影響嚴重,在全球甲烷排放普遍升高的背景下只有歐洲排放量下降。
  • 到底什麼是溫室氣體和溫室效應?
    ,它們到底指的是什麼呢?你有沒有在冬天去參觀過植物園的溫室?溫室就是用來培育花草的玻璃房子,在裡面暖暖溼溼的,可以在寒冷的天氣裡讓植物更快樂地成長。那麼溫室氣體是什麼呢?我們知道,大氣是由氮氣和氧氣,還有其他一些氣體的分子構成的。我們呼吸的空氣,就是許許多多的這樣的分子,它們充滿了我們的肺部。
  • 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染物去除協同控制溫室氣體核算技術指南(試行...
    全文如下:生態環境部辦公廳函環辦標徵函[2018]4號關於徵求《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染物去除協同控制溫室氣體核算技術指南(試行)(徵求意見稿)》意見的函各有關單位:為保護環境、推進汙染物和溫室氣體協同控制,我部決定編制《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染物去除協同控制溫室氣體核算技術指南
  • 降低溫室氣體排放有助於減少過早死亡病例
    據美國合眾國際社9月23日消息,《自然》(Nature)雜誌近日發表一項最新研究報告,報告中稱,如果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到2100年,將拯救全球140萬到300萬因空氣汙染而過早死亡的人。
  • 美國環保署重申溫室氣體危害
    12月7日,美國環保署(EPA)署長麗莎·傑克森重申溫室氣體會對公眾健康和自然環境造成威脅,呼籲政府加大清潔空氣法案執行力度,並稱美國環保署正在考慮制定新條例,以進一步限制發電廠、煉油廠
  • 研究發現月球居然「排放」了大量溫室氣體
    一直以來,主流觀點認為目前的全球變暖是由於人類活動大量排放的溫室氣體導致的溫室氣體包括水蒸氣、臭氧、二氧化碳、氧化亞氮、甲烷等,能使地球表面變得更暖,類似於溫室截留太陽輻射,並加熱溫室內空氣的作用。2018年,美國能源部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首次直接證明了甲烷導致地球表面溫室效應不斷增加。
  • 關於溫室氣體排放的知識
    上期課程分享了大氣中的氣態汙染物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能引起溫室效應的溫室氣體▼▼▼01 溫室氣體除了我們熟知的二氧化碳外,還有其他5種溫室氣體。那二氧化碳(CO2)、甲烷(CH4)和氧化亞氮(N2O)這三種氣體會給溫室效應帶來多大影響呢?
  • 世界各地的溫室氣體排放幾乎回到了冠狀病毒世界大流行前的水平
    根據一個國際科學家小組的最新研究,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在今年春天大幅下降後,現在又幾乎回到了大流行前的水平。 世界氣象組織(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在周三發布的報告中指出:「氣候變化並未因為COVID-19而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