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擬調整電能構成比例 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將佔5~6成

2021-01-09 中國網

  人民網東京12月23日電 據《朝日新聞》網站報導,針對2050年的總發電量中各種電能的構成比例,日本經濟產業省21日在專家會議上提出了可再生能源佔5~6成、氫和氨的發電量合計佔1成的方案。剩下的3~4成將依靠核電站和火力發電站來維持。為了實現日本首相菅義偉提出的「到2050年時溫室效應氣體的排出實質為零」的目標,經濟產業省計劃將這一方案納入到25日發表的日本政府綠色增長戰略的實施計劃中。

  據悉,日本國內約4成的溫室氣體排放來自發電部門。經濟產業省今後將以方案中的參考值為基礎,通過經濟效率和供給穩定性等多項數據進行分析。經濟產業省認為,「參考值並不是作為政府目標而制定出來的,而是今後加深討論的基準和選擇之一」,但是這一舉措有可能會與增設新核電站、重建核電站相關聯,因此可能會引發爭議。

  報導稱,在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事故後,日本國內的多個核電站相繼進行廢爐,目前還剩下36座核電站(包括正在建設的3座)。如果所有核電站的運行時間都是法律所規定的40年,那麼到2050年日本國內將只剩下正在建設中的3座核電站。即使所有核電站再延長20年的運行時間,到2050年核電站的數量也將減少到23座。在專家會議中,很多人認可使用原子能,「為了實現二氧化碳的排出實質為零這一目標,充分利用火力發電和原子能很重要」,「應該開始增設新核電站」等呼聲不斷。另一方面,也有人指出「核電站的可信性已經恢復到什麼程度了?」「核電站的經濟效率真的很高嗎?對此表示質疑。」

  另外,在日本政府綠色增長戰略實施計劃中,原子能被定位為15個重要領域之一。除了參與小型核電站(SMR)的國際合作項目和高溫燃氣爐的實證試驗外,日本政府還提出將切實推進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計劃(ITER)。(編譯:劉曉晶 校對:陳建軍)

相關焦點

  • 日本政府宣布,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供應量將佔全國電力的50%至60%
    2020年12月25日,日本政府宣布,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供應量將佔全國電力的50%至60%——比目前用量增加了近三倍。核能和使用碳捕獲的化石燃料預計佔30%至40%,其餘大部分由氫氣構成。儘管有人呼籲進一步提高可再生能源比例,但該計劃仍將核電作為主要能源。
  • 2050年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佔比超過80%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導致世界經濟經歷了上世紀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衰退,全球能源供需經受明顯衝擊,除可再生能源保持較快增長外,其他能源品種均出現不同程度下降。一次性能源消費下滑 亞太是主要增長區2019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費總量達206億噸標準煤,較1980年接近翻番,較上年增長0.9%,增速明顯回落。
  • 2050年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佔比超過80%,一次性能源消費下滑
    打開APP 2050年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佔比超過80%,一次性能源消費下滑 前瞻產業研究院 發表於 2020-12-04 18:24:31
  • 2025年可再生能源將成為全球最大電力來源
    二是因成本持續下降和政策支持,明年美國、中東、拉丁美洲等地可再生能源增長勢頭將持續。預計印度將為2021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增長做出最大貢獻,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合同談判以及土地收購等原因,印度拍賣的大量風電和光伏發電項目預計將延遲至2021年投入運營,該國2021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幾乎為2020年的2倍。
  • 日本碳中和困境:核能、可再生能源
    2020年12月25日,日本政府宣布,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供應量將佔全國電力的50%至60%——比目前用量增加了近三倍。核能和使用碳捕獲的化石燃料預計佔30%至40%,其餘大部分由氫氣構成。儘管有人呼籲進一步提高可再生能源比例,但該計劃仍將核電作為主要能源。
  • 2050年之前溫室氣體排放降為零 日本吹響能源革命新號角
    日本首相菅義偉10月26日宣布了使溫室氣體排放量在2050年之前實質上減為零的目標。有估算認為要實現目標,需要政府和企業攜手推進每年10萬億日元以上的投資,難度較大。成為關鍵的可再生能源市場正在被中國等海外企業搶走份額。日本要想使應對氣候變暖的方針促進經濟增長,必須要有源自日本的技術創新。
  • 日本綠色能源轉型可再生能源挑戰重重
    業界普遍認為,日本此舉是希望通過能源政策調整為2050年完成碳中和目標掃清障礙,但該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始終面臨著發電成本高、併網難等瓶頸。  「綠電」需求難以滿足  事實上,昂貴的可再生能源電力,正在成為日本企業的「不可承受之重」,部分日企甚至有遷移海外的打算。
  • 日本可再生能源發電量比例達到23%
    人民網東京9月26日電 據《朝日新聞》網站報導,國際能源署(IEA)的統計數據顯示,日本2020上半年的國內可再生能源佔總發電量的比例達到了23.1%。日本政府曾表示,2030年之前要將可再生能源的比例提高到22-24%,如今很可能會有聲音呼籲制定更高的目標。  此前,IEA對成員國提交的發電量進行了統計。
  • 可再生能源中,2021年光伏達33.84億
    在國家補貼減少且向平價過渡的情況下,地方補貼將成為鼓勵光伏發展的重要內容。下面,能環寶為您整理了過去一周國內及國際光伏行業資訊。速看!!國內光伏行業資訊一、財政部發布2021年可再生能源補貼預算,其中光伏33.84億11月20日,財政部發布《關於提前下達2021年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資金預算的通知》。
  • 國際能源署:可再生能源2020至2025年的分析和預測
    全球能源需求預計將下降5%,但長期合同、優先接入電網和新電廠的持續安裝都支撐著可再生能源電力的強勁增長。這充分補償了由於經濟活動減少而造成的工業用生物能源和交通用生物燃料的下降。最終,2020年可再生能源需求總體增長1%。儘管經濟不確定性近在眼前,但投資者對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依然強勁。從2020年1月到10月,拍賣的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同比增長15%,創歷史新高。
  • 「十四五」能源電力轉型 非水可再生能源將成主體
    「我們一直在努力優化形象,也就是推進能源電力轉型。比如『減肥』,不斷提高能效、減少浪費。再如『美白』,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降低煤炭消費。」王志軒稱,作為世界最大的能源生產及消費國,我國能源電力轉型將對世界能源格局產生重大影響。
  • 2020年可再生能源補貼共50億 其中光伏補貼15億
    2020年可再生能源補貼共50億,其中光伏補貼15億2020年可再生能源補貼50億,其中光伏補貼共計15億,而2022年新增海上風電項目不再納入中央財政補貼。1月23日,有關部門接連出臺文件,定調2020年可再生能源項目風向。
  • 可再生電能制氫(電轉氫)路線的科研前沿、技術瓶頸和解決方案綜述丨Engineering
    穩定、可靠的能源供給對於人類文明進步和科技發展至關重要。隨著化石燃料的不斷消耗,我們面臨著能源枯竭、大氣汙染加劇、碳排放量增加以及全球氣候變化等諸多挑戰。據國際能源署報導,預計到2030年全球對一次能源的需求量將高達162億噸石油當量。
  • IRENA:202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融資前景
    (來源:微信公眾號「李導聊天室」 作者:李天梟)主要結論2018年可再生能源投資達到3220億美元,預計2019年將繼續溫和增長。然而,世界要實現國際商定的氣候目標,步伐必須大大加快。為了確保氣候安全的未來,到2050年,對可再生能源的年度投資——包括各種類型的發電、太陽能熱和生物燃料——必須增加近三倍,達到8000億美元。隨著新冠肺炎的爆發,2020年上半年可再生能源投資較上年同期下降了34%。
  • IRENA:《202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融資前景》
    政府將可再生能源發展作為經濟刺激政策的核心,可以吸引投資、增加投資者信心、加強國家能源戰略、完成《巴黎協議》下氣候變化承諾。應當大規模調動已有和潛在資本,擴大對包括可再生能源在內的低碳技術的投資。2013至2018年可再生能源投資總體趨勢隨著技術成本降低,2018年可再生能源投資降低,但總裝機繼續增長。
  • 日本能源結構最終確定 核能發電比例降至20%至22%
    據此次官方發布的消息顯示,日本經濟產業省決定於2030年時,將核能發電的比例控制在「20%至22%」的水平間,與核電站事故發生前的比例相比,有明顯的下降。而可再生能源的發電比例也將達到「22%至24%」的水平。日本經濟產業省於本月1日召開的專家會議中,針對能源結構的發展給出了官方的最終確定方案。
  • 日本「綠色增長計劃」擬2050年實現碳中和
    綜合法新社、路透社近日消息,日本25日公布了一項「綠色增長計劃」,其中包括在2030年代中期以電動汽車取代新型汽油動力汽車的目標,旨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並且每年產生近2萬億美元的綠色增長。        日本政府首次闡述了實現這一目標所涉及的內容,包括設定的臨時目標:到2050年,全國一半以上的電力來自可再生能源。
  • IRENA發布《202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融資前景》
    政府將可再生能源發展作為經濟刺激政策的核心,可以吸引投資、增加投資者信心、加強國家能源戰略、完成《巴黎協議》下氣候變化承諾。應當大規模調動已有和潛在資本,擴大對包括可再生能源在內的低碳技術的投資。2013至2018年可再生能源投資總體趨勢隨著技術成本降低,2018年可再生能源投資降低,但總裝機繼續增長。
  • 日本可再生能源電力成本高、難購買實現碳中和目標阻力巨大
    業界普遍認為,日本此舉是希望通過能源政策調整為2050年完成碳中和目標掃清障礙,但該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始終面臨著發電成本高、併網難等瓶頸。「綠電」需求難以滿足事實上,昂貴的可再生能源電力,正在成為日本企業的「不可承受之重」,部分日企甚至有遷移海外的打算。
  • 日本2050年實現碳中和,需要節能、可再生能源、核電三管齊下
    10月26日,日本首相菅義偉在眾議院正式會議上發表了就職後首次演說,宣布以脫碳社會為目標,到2050年日本國內溫室氣體排放將達到「實質上為零」。日本在此以前只承諾到2050年減排80%,並在本世紀後半葉實現碳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