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2050年實現碳中和,需要節能、可再生能源、核電三管齊下

2020-11-30 國際能源網

10月26日,日本首相菅義偉在眾議院正式會議上發表了就職後首次演說,宣布以脫碳社會為目標,到2050年日本國內溫室氣體排放將達到「實質上為零」。

日本在此以前只承諾到2050年減排80%,並在本世紀後半葉實現碳中和。然而,歐盟去年承諾將在2050年內實現碳中和,而中國則在上個月設定了2060的碳中和目標,給日本帶來了壓力。

值得注意的是,菅義偉首相在演說中提到了核電的作用,表示將 「以安全第一為優先推進原子能政策」,強調了節能、可再生能源、核電站三個方面,把新建核電站設納入視野。此前的安倍政權將核電站定位在「脫碳化的選擇」這一表述,避免提及是否新建核電站。

日本經產省梶山大臣在記者招待會上表示,「碳中和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而是需要日本全力解決,產、官、學界共同努力」。他還表示將儘快討論2050年以碳中性為目標的道路,明確以年底前制定具體實施計劃。計劃中預計將包括氫能源、海上風力發電等的普及、二氧化碳捕集、用於燃料等的「碳再利用」、以及推進蓄電池技術開發等必要的制度和支援政策等,將動員預算方面和稅制方面的支援。

相關焦點

  • 日本碳中和困境:核能、可再生能源
    日本承諾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菅義偉政府為實現這個未來目標,正不斷努力解決近期出現的關鍵性問題。這反過來又引發了一場討論——到本世紀中葉,日本為獲取安全、穩定、可靠和綠色的能源,是需要更多的可再生能源,還是更多的核能?1、  碳中和目標
  • 日本政府宣布,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供應量將佔全國電力的50%至60%
    2020年12月25日,日本政府宣布,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供應量將佔全國電力的50%至60%——比目前用量增加了近三倍。核能和使用碳捕獲的化石燃料預計佔30%至40%,其餘大部分由氫氣構成。儘管有人呼籲進一步提高可再生能源比例,但該計劃仍將核電作為主要能源。
  • 繼中國之後,日本政府將宣布到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零排放
    據《日經亞洲評論》援引政府消息來源報導,繼中國宣布承諾到2060年實現碳中和後,日本政府很快將宣布到2050年把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至零的計劃。 目前科學定義的造成全球變暖的氣體主要有: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氯氟碳化合物等,而其中佔比最大的又是二氧化碳。
  • 日本「綠色增長計劃」擬2050年實現碳中和
    綜合法新社、路透社近日消息,日本25日公布了一項「綠色增長計劃」,其中包括在2030年代中期以電動汽車取代新型汽油動力汽車的目標,旨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並且每年產生近2萬億美元的綠色增長。        日本政府首次闡述了實現這一目標所涉及的內容,包括設定的臨時目標:到2050年,全國一半以上的電力來自可再生能源。
  • 2060年實現碳中和究竟應該怎樣做?
    01、火電新增裝機恐難持續此次研討會,各位專家將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如何實現作為爭論的焦點。柴麒敏在主題報告中強調:「從目前大部分研究結論來看,在2040-2045年整個電力系統可能就要實現近零碳排放,到2050年左右整個能源系統就要實現近零碳排放。
  • 新華財經|報告預計2050年中國非化石能源佔比將達到65.6%
    報告預計,在碳中和情景下,中國能源相關碳排放將於2025年前後達峰,清潔能源將更快地全面滿足新增能源需求,對傳統化石能源的規模化替代也將提速,能源變革加快。預計到2050年,非化石能源在我國能源結構中的佔比將達到65.6%。
  • 文在寅:2050年實現碳中和目標
    10月28日上午,韓國總統文在寅在國會發表演講時宣布,韓國將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文在寅表示:「同國際社會一起,韓國政府將會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意味著能源供應將從煤炭轉向可再生能源,在轉型過程中,政府也會創造新的市場機會、新的行業發展和就業機會。」韓國的經濟體量在全球排名第12位,年度碳排放量為全球第7。
  • 菅義偉發表施政演說:2050年實現日本溫室氣體淨零排放
    10月26日,日本首相菅義偉發表就任後首次施政演說。他宣布日本將在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淨零排放。據日本共同社10月26日報導,菅義偉當日發表了擔任日本首相以來的首次施政演說,他表示,日本將在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淨零排放。共同社此前分析稱,為實施這些計劃,政府需要收緊對電力、冶金和汽車產業公司的環保要求。
  • 日本綠色能源轉型可再生能源挑戰重重
    業界普遍認為,日本此舉是希望通過能源政策調整為2050年完成碳中和目標掃清障礙,但該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始終面臨著發電成本高、併網難等瓶頸。  「綠電」需求難以滿足  事實上,昂貴的可再生能源電力,正在成為日本企業的「不可承受之重」,部分日企甚至有遷移海外的打算。
  • 日本宣布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淨零排放
    據路透社報導,當地時間10月26日,日本首相菅義偉發表就任後首次施政演說。他強調,將堅決防止疫情暴發,並在此基礎上重啟社會經濟活動,推動日本經濟早日復甦。菅義偉還宣布日本將在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淨零排放。  「應對氣候變化不再是經濟增長的制約因素。」
  • 報告建議網際網路科技行業設立百分百可再生能源目標
    2050年。「在中國可再生能源規模化發展與電力市場化改革深入的背景下,網際網路科技企業亟需抓住低碳發展機遇,積極採購可再生能源,以實際行動助力中國實現碳中和。」研究報告稱。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大背景下,網際網路科技產業的碳排放增長備受關注。2020年,秦淮數據集團成為中國網際網路科技行業中首家提出2030年實現100%可再生能源目標的企業。
  • 綠色和平呼籲中國網際網路科技行業設立100%可再生能源目標
    2021年1月12日,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發布《邁向碳中和:中國網際網路科技行業實現100%可再生能源路線圖》研究報告,提出中國網際網路科技企業應發揮低碳轉型的引領作用,設立有雄心與遠見的可再生能源目標,實現100%可再生能源的時間點應設在2030年前、不應晚於2050年。
  • 中國提出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意味著什麼?
    突破研究所(Breakthrough Institute)氣候與能源主管澤克·豪斯達夫(Zeke Hausfather)更加樂觀:「就排放量和未來變暖的實際影響而言,中國的承諾是過去十年裡最大的氣候新聞。」 碳中和是指企業、團體或個人測算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
  • 核能是不是可再生能源
    什麼是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泛指多種取之不竭的能源,嚴謹來說,是人類有生之年都不會耗盡的能源。可再生能源不包含現時有限的能源,如化石燃料和核能。   大部分的可再生能源其實都是太陽能的儲存。可再生的意思並非提供十年的能源,而是百年甚至千年的。
  • 2050年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佔比超過80%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導致世界經濟經歷了上世紀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衰退,全球能源供需經受明顯衝擊,除可再生能源保持較快增長外,其他能源品種均出現不同程度下降。一次性能源消費下滑 亞太是主要增長區2019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費總量達206億噸標準煤,較1980年接近翻番,較上年增長0.9%,增速明顯回落。
  • 高峰:能源數位化轉型是實現碳中和的必要手段
    習近平主席繼9月22日宣布「力爭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後,12月12日再次宣布,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 即將進入平價時代的可再生能源,將迎來爆發式增長。
  • 日本可再生能源電力成本高、難購買實現碳中和目標阻力巨大
    業界普遍認為,日本此舉是希望通過能源政策調整為2050年完成碳中和目標掃清障礙,但該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始終面臨著發電成本高、併網難等瓶頸。「綠電」需求難以滿足事實上,昂貴的可再生能源電力,正在成為日本企業的「不可承受之重」,部分日企甚至有遷移海外的打算。
  • 最新報告 | 綠色和平呼籲中國網際網路科技行業設立100%可再生能源目標
    2021年1月12日,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發布《邁向碳中和:中國網際網路科技行業實現100%可再生能源路線圖》研究報告,提出中國網際網路科技企業應發揮低碳轉型的引領作用,設立有雄心與遠見的可再生能源目標,實現100%可再生能源的時間點應設在2030年前、不應晚於2050年。
  • 2050年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佔比超過80%,一次性能源消費下滑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導致世界經濟經歷了上世紀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衰退,全球能源供需經受明顯衝擊,除可再生能源保持較快增長外,其他能源品種均出現不同程度下降。
  • 人大代表:2050年或實現零碳目標
    多位兩會代表表示,對2050年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結構中佔比50%以上感到樂觀,其中更有代表展望2050年我國可以實現零碳目標。全國人大代表、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認為2030年實現非化石能源30%的目標不算高,而2050年可再生能源有可能在全國能源結構中佔到一半;全國人大代表,遠景科技集團CEO張雷則認為,將2050年作為零碳達成目標的時間點應該是可行的,而且是機遇大於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