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綠色增長計劃」擬2050年實現碳中和

2021-01-08 中國城市建設網

        綜合法新社、路透社近日消息,日本25日公布了一項「綠色增長計劃」,其中包括在2030年代中期以電動汽車取代新型汽油動力汽車的目標,旨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並且每年產生近2萬億美元的綠色增長。

       日本政府首次闡述了實現這一目標所涉及的內容,包括設定的臨時目標:到2050年,全國一半以上的電力來自可再生能源。

       據報導,在能源領域,由於工業、交通和家庭的電氣化,預計到2050年,日本的電力需求將比目前水平增加30%—50%。

       同時,日本計劃儘可能擴大可再生能源供電規模,參考目標是到2050年,佔全國電力供應的50%—60%。日本希望,使用氨氣和氫氣技術的發電廠有望滿足全國其餘約10%的電力需求,而具有碳捕獲技術的核電站和熱電廠將滿足全國剩餘30%—40%的電力需求。

       為了促進綠色電力,日本政府正將新的重點放在海上風力發電上,目標是在未來幾十年內發電量最高達到45千兆瓦(GW),同時到2030—2035年將成本削減到每千瓦時(kWh)8—9日元(約0.08—0.09美元)。

       報導稱,日本還計劃減少對核能的依賴,同時最大限度地利用現有工廠和開發下一代反應堆。

       在運輸業和工業領域,日本目標是到本世紀30年代中期,停止銷售完全由汽油驅動的汽車,轉而銷售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同時將電動汽車的電池成本降低到每千瓦時1萬日元(約97美元)或更低。到2030年,所有新建房屋和建築都要採用零排放技術。

       早在10月26日,日本新任首相菅義偉在他執政後的首場施政演講中宣布了2050年碳中和目標,大幅提前了日本實現碳中和的時間表。此次具體目標發布後,日本政府首席發言人加藤勝信在例行通報會上表示:「政府在環境問題上的行動反映了我們的信念,即需要顯著轉變觀念——這不是未來發展的制約因素,而是發展的驅動力。」

相關焦點

  • 日本《綠色增長戰略》提出2050碳中和發展路線圖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近日,日本經濟產業省發布了《綠色增長戰略》,確定了日本到2050年實現碳中和目標,構建「零碳社會」,以此來促進日本經濟的持續復甦,預計到2050年該戰略每年將為日本創造近2萬億美元的經濟增長。
  • 日本宣布2050年實現碳中和目標 採取措施應對全球變暖
    據英國《新科學家》雜誌網站報導,日本政府近日表示,將於2050年實現碳中和,「下一代」太陽能電池或能在日本實現這一目標的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日本新任首相菅義偉在他執政後的首場施政演講中宣布了上述目標,他對日本國會議員表示:「我們需要改變思維方式,積極採取措施應對全球變暖,這將變革我們的工業結構、經濟和社會情況,並帶來重大增長。」  日本是世界上第五大碳排放國,日本此前的目標是到2050年將排放量減少80%,向英國和歐盟看齊,氣候分析師們將日本此前的這一承諾評為「嚴重不足」。
  • 日本「碳中和」路線圖出爐 綠色投資超2.33萬億美元
    日本「碳中和」路線圖出爐 綠色投資超2.33萬億美元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2020年底,日本政府公布了脫碳路線圖草案。其中不僅書面確認了「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還為海上風電、電動汽車等14個領域設定了不同的發展時間表,旨在通過技術創新和綠色投資的方式加速向低碳社會轉型。
  • 2050年實現「碳中和」,歐盟就更高減排目標達成一致
    歐盟27國領導人11日在布魯塞爾舉行的峰會上就更高的減排目標達成一致,決定到2030年時歐盟溫室氣體排放要比1990年減少至少55%,到2050年實現「碳中和」。新華社發(歐盟供圖)經過徹夜討論,歐盟27國領導人通過了歐盟委員會關於提高實現「碳中和」中期目標的提議。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在社交媒體上表示:「在抗擊氣候變化的鬥爭中,歐盟居領先地位。我們決定,到2030年,歐盟溫室氣體排放將減少至少55%。」2014年歐盟設定了實現「碳中和」的中期目標,即到2030年歐盟整體溫室氣體排放量比1990年減少40%。
  • 日本「碳中和」路線圖出爐
    2020年底,日本政府公布了脫碳路線圖草案。其中不僅書面確認了「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還為海上風電、電動汽車等14個領域設定了不同的發展時間表,旨在通過技術創新和綠色投資的方式加速向低碳社會轉型。總綱領綠色投資為第一要務根據日本經濟產業省發布的路線圖草案,綠色投資被視為日本疫後重塑經濟的重點,以及引領日本遠離化石燃料、加速清潔能源轉型的關鍵。日本政府將投入大量資金,鼓勵14個行業的技術創新和潛在增長,包括海上風電、氫氨燃料、核能、汽車、海運、農業、碳循環等。
  • 文在寅:2050年實現碳中和目標
    10月28日上午,韓國總統文在寅在國會發表演講時宣布,韓國將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文在寅表示:「同國際社會一起,韓國政府將會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意味著能源供應將從煤炭轉向可再生能源,在轉型過程中,政府也會創造新的市場機會、新的行業發展和就業機會。」韓國的經濟體量在全球排名第12位,年度碳排放量為全球第7。
  • 面向碳中和:「十四五」需要怎樣的新增長路徑?
    用不到10年的時間使碳排放達峰,再經不到30年走到碳中和,這不僅僅是中國氣候治理的「兩步走」,更指明了未來40年的國家發展戰略。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戰略規劃部主任柴麒敏指出,實現「碳中和」願景意味著中國經濟增長與碳排放要深度脫鉤,這將帶來中國經濟的巨大結構性變革。
  • 深度|一文讀懂「碳中和」
    為實現這一溫控目標,全球逾20個國家宣布要實現碳中和。四、碳中和國際趨勢繼中國提出要在2030年前實現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到2060年實現碳中和目標之後,多國競相公布碳中和目標時間表。2020年10月,日本首相菅義偉宣布將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緊接著,韓國總統文在寅也稱,要與國際社會一起致力於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目標。
  • 淡水河谷宣布實施「塞拉多驕陽」項目 計劃2050年實現碳中和
    該項目是淡水河谷引領採礦業實現碳中和過程中的重要舉措,將為淡水河谷及其關聯公司的運營提供可再生並具有競爭力的能源。「淡水河谷將投資5億美元建設這一新太陽能發電廠,這符合公司到2025年和2030年分別使巴西境內和全球範圍內的運營用電100%來自可再生能源的目標。」
  • 日本可再生能源電力成本高、難購買實現碳中和目標阻力巨大
    業界普遍認為,日本此舉是希望通過能源政策調整為2050年完成碳中和目標掃清障礙,但該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始終面臨著發電成本高、併網難等瓶頸。「綠電」需求難以滿足事實上,昂貴的可再生能源電力,正在成為日本企業的「不可承受之重」,部分日企甚至有遷移海外的打算。
  • 水泥行業碳達峰、碳中和實現路徑
    碳達峰、碳中和成了2021開年熱詞。所謂「碳達峰」,簡言之就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長,達到峰值之後再慢慢減下去;針對排放的二氧化碳,要利用能源革命、節能減排、植樹綠化等各種方式全部抵消掉,這就是「碳中和」。
  • 全球哪些國家和地區設立了碳中和(淨零排放)目標?
    但經濟增長和對汽車需求的不斷增長,正給排放增加壓力。前州長傑裡·布朗在2018年9月籤署了碳中和令,該州幾乎同時通過了一項法律,在2045年前實現電力100%可再生,但其他行業的綠色環保政策還不夠成熟。
  • 日本2050年實現碳中和,需要節能、可再生能源、核電三管齊下
    10月26日,日本首相菅義偉在眾議院正式會議上發表了就職後首次演說,宣布以脫碳社會為目標,到2050年日本國內溫室氣體排放將達到「實質上為零」。日本在此以前只承諾到2050年減排80%,並在本世紀後半葉實現碳中和。
  • 日本碳中和困境:核能、可再生能源
    日本承諾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菅義偉政府為實現這個未來目標,正不斷努力解決近期出現的關鍵性問題。這反過來又引發了一場討論——到本世紀中葉,日本為獲取安全、穩定、可靠和綠色的能源,是需要更多的可再生能源,還是更多的核能?1、  碳中和目標
  • 「碳中和」是什麼意思?為何很多車企紛紛邁向碳中和?
    一時間,「碳中和」便成為各大車企爭相追捧的目標,前有大眾「2050年完全實現碳中和計劃」、保時捷祖文豪森工廠在製造純電動跑車Taycan的過程中實現碳中和,後有奔馳發布「雄心2039」計劃實現「碳中和」。那麼「碳中和」到底是什麼意思?要實現「碳中和」就意味著什麼?為什麼奔馳、大眾等所有的車企都爭相邁向「碳中和」呢?
  • 碳中和目標拉動各類應用
    「2019年全球碳排放330億噸,我國佔了100多億噸,且還沒有達峰,單位供電碳排放量也高於世界平均水平,實現我國提出的2060年『碳中和』目標任務艱巨。」在近日召開的「新基建·綠色投資」論壇上,國家能源局原副局長史玉波坦言,依靠現有路徑難以完成「碳中和」任務,亟需尋求新的路徑、取得較大突破,才有可能實現目標。
  • 繼中國之後,日本政府將宣布到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零排放
    據《日經亞洲評論》援引政府消息來源報導,繼中國宣布承諾到2060年實現碳中和後,日本政府很快將宣布到2050年把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至零的計劃。 目前科學定義的造成全球變暖的氣體主要有: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氯氟碳化合物等,而其中佔比最大的又是二氧化碳。
  • 碳中和下節能服務的多維解構——日本經驗與啟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售電網訊:總書記提出「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以來,碳中和的概念在能源行業引起了廣泛討論,包括發展可再生能源、碳市場機制、發展氫能等多個方面,但是「能效是第一能源」的理念需要得到更多重視。能效是最為經濟、對環境破壞最少、最為清潔的能源。
  • 奧迪致力於全面實現生產基地碳中和
    在「清潔生產」方面,奧迪實現了兩個重要裡程碑:2018年,生產奧迪e-tron車型的布魯塞爾工廠獲得碳中和認證。奧迪布魯塞爾工廠採取的主要措施有:轉型使用綠色電力,安裝大規模太陽能光伏系統(107,000平方米),使用經過認證的天然氣等可再生能源供暖,啟動碳積分認證項目以抵償當前不可避免的排放需求。儘管各地情況不盡相同,但在其他減排脫碳措施的加持下,上述三大核心舉措為其它生產基地提供了脫碳藍圖。
  • 日本執政黨敦促政府制定長期綠色投資計劃 菅義偉承諾2050年實現零...
    日本執政黨提交一份草案,要求政府大力發展綠色經濟。據路透社報導,周五的一份草案表明,日本執政黨將敦促政府制定一項十年的大型預算計劃,以促進綠色經濟投資。這也與日本現任首相菅義偉減少碳排放的計劃相符。執政黨自民黨在草案中表示,政府應該建立一個規模比肩全球水平的基金,以支持那些對綠色環保技術進行投資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