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宣布2050年實現碳中和目標 採取措施應對全球變暖

2020-11-23 中投顧問

  據英國《新科學家》雜誌網站報導,日本政府近日表示,將於2050年實現碳中和,「下一代」太陽能電池或能在日本實現這一目標的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日本新任首相菅義偉在他執政後的首場施政演講中宣布了上述目標,他對日本國會議員表示:「我們需要改變思維方式,積極採取措施應對全球變暖,這將變革我們的工業結構、經濟和社會情況,並帶來重大增長。」

  日本是世界上第五大碳排放國,日本此前的目標是到2050年將排放量減少80%,向英國和歐盟看齊,氣候分析師們將日本此前的這一承諾評為「嚴重不足」。

  美聯社在26日的報導中指出,儘管日本提出了上述雄心勃勃的計劃,但尚不清楚資源匱乏的日本將如何實現擺脫汙染性化石燃料的目標。

  日本能源供應嚴重依賴化石燃料。2011年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核事故後,日本的大部分電力由煤炭和天然氣提供。不過,在過去5年中,日本的太陽能發電迅速增長,菅義偉稱,「下一代」太陽能電池有助於該國實現新碳中和目標。

相關焦點

  • 文在寅:2050年實現碳中和目標
    10月28日上午,韓國總統文在寅在國會發表演講時宣布,韓國將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文在寅表示:「同國際社會一起,韓國政府將會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意味著能源供應將從煤炭轉向可再生能源,在轉型過程中,政府也會創造新的市場機會、新的行業發展和就業機會。」韓國的經濟體量在全球排名第12位,年度碳排放量為全球第7。
  • 全球碳減排注入強心劑,東亞三國宣布溫室氣體淨零排放時間表
    10月28日上午,韓國總統文在寅在國會發表演講時宣布,韓國將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同國際社會一起,韓國政府將會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意味著能源供應將從煤炭轉向可再生能源,在轉型過程中,政府也會創造新的市場機會、新的行業發展和就業機會。」文在寅說道。
  • ...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 專家:將對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產生積極影響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宋承傑):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前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期間提出,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一減排承諾引發世界矚目和國際社會的熱烈反響。義大利環保專家西爾維斯特裡尼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此舉將對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產生積極影響。
  • 日本「綠色增長計劃」擬2050年實現碳中和
    綜合法新社、路透社近日消息,日本25日公布了一項「綠色增長計劃」,其中包括在2030年代中期以電動汽車取代新型汽油動力汽車的目標,旨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並且每年產生近2萬億美元的綠色增長。        日本政府首次闡述了實現這一目標所涉及的內容,包括設定的臨時目標:到2050年,全國一半以上的電力來自可再生能源。
  • 繼中國之後,日本政府將宣布到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零排放
    據《日經亞洲評論》援引政府消息來源報導,繼中國宣布承諾到2060年實現碳中和後,日本政府很快將宣布到2050年把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至零的計劃。 目前科學定義的造成全球變暖的氣體主要有: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氯氟碳化合物等,而其中佔比最大的又是二氧化碳。
  • 全球哪些國家和地區設立了碳中和(淨零排放)目標?
    前州長傑裡·布朗在2018年9月籤署了碳中和令,該州幾乎同時通過了一項法律,在2045年前實現電力100%可再生,但其他行業的綠色環保政策還不夠成熟。 承諾性質:政策宣示 皮涅拉總統於2019年6月宣布,智利努力實現碳中和。
  • 日本宣布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淨零排放
    據路透社報導,當地時間10月26日,日本首相菅義偉發表就任後首次施政演說。他強調,將堅決防止疫情暴發,並在此基礎上重啟社會經濟活動,推動日本經濟早日復甦。菅義偉還宣布日本將在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淨零排放。  「應對氣候變化不再是經濟增長的制約因素。」
  • 碳中和,全球在行動:法國爭當國際舞臺「生態先鋒」
    參考消息網1月7日報導 (文/陳晨)  編者按 2020年9月,中國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不久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將「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確定為2021年重點任務之一。碳中和,就是淨零排放,是指人類活動排放的溫室氣體(主要是二氧化碳)與大自然吸收的溫室氣體相平衡,目的是維持大氣層中溫室氣體的濃度相對平衡,溫升不再發生變化。為應對氣候變化這一嚴峻挑戰,除中國外,歐盟、英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也紛紛設置碳中和目標實現時間表,一場全球綠色低碳轉型的大潮正在形成。
  • 2050年實現「碳中和」,歐盟就更高減排目標達成一致
    歐盟27國領導人11日在布魯塞爾舉行的峰會上就更高的減排目標達成一致,決定到2030年時歐盟溫室氣體排放要比1990年減少至少55%,到2050年實現「碳中和」。新華社發(歐盟供圖)經過徹夜討論,歐盟27國領導人通過了歐盟委員會關於提高實現「碳中和」中期目標的提議。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在社交媒體上表示:「在抗擊氣候變化的鬥爭中,歐盟居領先地位。我們決定,到2030年,歐盟溫室氣體排放將減少至少55%。」2014年歐盟設定了實現「碳中和」的中期目標,即到2030年歐盟整體溫室氣體排放量比1990年減少40%。
  • 日本討論溫室氣體減排長期措施 應對全球氣候變暖
    中國網7月5日訊 據共同社月5日報導,日本經濟產業省5日召開了旨在討論溫室氣體減排長期措施的專家會議。為了在確保經濟增長的同時採取應對全球氣候變暖的舉措,會議將制定促進可再生能源和節能領域投資及技術革新的措施。會議成員以經團聯和日本商工會議所等工商界和研究人員為主,最晚將在明年春季匯總意見。
  • 日本《綠色增長戰略》提出2050碳中和發展路線圖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近日,日本經濟產業省發布了《綠色增長戰略》,確定了日本到2050年實現碳中和目標,構建「零碳社會」,以此來促進日本經濟的持續復甦,預計到2050年該戰略每年將為日本創造近2萬億美元的經濟增長。
  • 日本可再生能源電力成本高、難購買實現碳中和目標阻力巨大
    業界普遍認為,日本此舉是希望通過能源政策調整為2050年完成碳中和目標掃清障礙,但該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始終面臨著發電成本高、併網難等瓶頸。「綠電」需求難以滿足事實上,昂貴的可再生能源電力,正在成為日本企業的「不可承受之重」,部分日企甚至有遷移海外的打算。
  • 碳中和目標拉動各類應用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業內指出,依靠現有路徑實現「碳中和」目標存在很大挑戰,需採取更強有力措施推動轉型進程。這一過程中將湧現出新產業、新增長點,撬動萬億元市場。「2019年全球碳排放330億噸,我國佔了100多億噸,且還沒有達峰,單位供電碳排放量也高於世界平均水平,實現我國提出的2060年『碳中和』目標任務艱巨。」在近日召開的「新基建·綠色投資」論壇上,國家能源局原副局長史玉波坦言,依靠現有路徑難以完成「碳中和」任務,亟需尋求新的路徑、取得較大突破,才有可能實現目標。
  • 深度|一文讀懂「碳中和」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火力發電網訊:2020年9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表示:「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爭取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 世界各國採取措施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暖
    全球氣候變暖已是不爭的事實,尤其是近50年來,氣溫上升的腳步在加快。據中國國家氣候中心劉洪濱博士介紹,過去100年全球地表平均溫度明顯升高,本世紀變暖幅度還會增大。最新觀測表明,1906—2005年全球地表平均溫度上升了0.74℃,20世紀後半葉北半球平均溫度可能是近1300年中最高的。
  • 在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的目標,國際社會需同心一致
    2020年原本是實現溫室氣體較2010年排放水平減少45%目標的收官之年,但疫情使全球氣候治理進程全面放緩。要在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的目標,時間並不充裕,國際社會需同心一致,加強合作。五年前,各國領導人推動達成應對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在實施過程中,國際社會廣泛支持和參與,但也遇到了不小的「逆風」。美國作為全球累計排放溫室氣體最多的國家,在氣候變化問題上卻極度消極,甚至退出協定。
  • 淡水河谷宣布實施「塞拉多驕陽」項目 計劃2050年實現碳中和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矯月12月2日,淡水河谷向投資者宣布將實施「塞拉多驕陽」項目,這是巴西國內最大的太陽能項目之一。該項目是淡水河谷引領採礦業實現碳中和過程中的重要舉措,將為淡水河谷及其關聯公司的運營提供可再生並具有競爭力的能源。「淡水河谷將投資5億美元建設這一新太陽能發電廠,這符合公司到2025年和2030年分別使巴西境內和全球範圍內的運營用電100%來自可再生能源的目標。」
  • 植萬億棵樹:應對氣候變化 貢獻中國碳中和目標
    樹木,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佳的碳捕獲與碳封存載體,對減緩溫室氣體排放,緩解氣候變化風險能夠發揮重要作用。因此推動再造林的遠大目標與行動顯得尤為重要,科學的指導並開展大規模植樹是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和可持續發展挑戰的最優方案之一。科研結果已證實,結合樹木的碳捕獲潛力在地球上合理的土地範圍內開展大規模的植樹造林活動,是以最低成本實現將全球氣溫升幅控制在 1.5℃內的最佳途徑之一。
  • 碳中和下節能服務的多維解構——日本經驗與啟示
    (來源:微信公眾號「奇點能源」來源:解力也 王康)01碳中和背景下的節能重任國際能源署(IEA)分析表明,對比既有政策情景和可持續發展情境(2℃溫控目標),能效與節能措施對2030年預期碳排放減少的貢獻達到一半,對2050年碳排放減少的貢獻達到
  • 碳中和目標確立 2021年風電發展將駛入快車道
    在2020年到2050年間,將有70萬億元左右的基礎設施投資被直接或間接地撬動。 在明確的碳中和目標之下,風電發展迎來了強確定性。據新華社消息,2020年12月1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氣候雄心峰會上通過視頻發表題為《繼往開來,開啟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新徵程》的重要講話,宣布中國國家自主貢獻一系列新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