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丞相相對於古代的國家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官職,它是對中國古代君主之下的最高行政長官的通稱或俗稱,並不是具體的官名。一般都是非常有能力的人,才能勝任這個職位。但是在西漢時期,有這樣一個人,他從皇上的車夫逐漸爬到了當朝丞相的位置,他就是衛綰。
衛綰原本是代郡大陵人,因為他懂駕車的技術,所以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成為了漢文帝的車夫。漢文帝在和衛綰相處的過程中發現衛綰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他不僅性格敦厚老實,而且還能熟練的駕車。就這樣,衛綰逐漸被漢文帝賞識。一開始衛綰只是在漢文帝身邊當一個貼身伺候的郎官,但是隨著漢文帝對衛綰的信任逐漸加深,他就把衛綰升為了中郎將了,這在當時來看可是一個不小的職位了。在漢文帝臨死之前,甚至還囑咐他的兒子要好好善待衛綰,由此可見漢文帝是真的很欣賞衛綰。
衛綰從一個車夫走向一國丞相這條路也不是一帆風順的,雖然漢文帝很喜歡他,但是漢景帝劉啟一開始並不怎麼喜歡他。因為在漢景帝還是太子的時候,曾經邀請過和漢文帝親近的大臣們去參加宴會,很多人都去了,只有衛綰稱病沒去,這讓漢景帝非常不滿。所以在漢景帝即位的一年多裡,對衛綰都不聞不問,衛綰辦事也一天比一天小心謹慎。
在有一次漢景帝前往上林苑的途中,命令中書郎衛綰作為護衛和他共同乘一輛車。漢景帝在回宮之後問衛綰,知不知道為什麼能和他共同乘一輛車,衛綰告訴漢景帝說,他只是代郡一個戲車的人,因為僥倖才被升為中書郎,並不知道為什麼。漢景帝又質問他當初為什麼不來參加他的宴會,衛綰說自己是真的病了,所以才沒來。漢景帝見衛綰態度誠懇,就想賞賜給他一把劍。誰知道衛綰說自己已經拿了先帝六把劍了,這次說什麼也不肯要了。這讓漢景帝非常驚訝,因為在當時,劍是可以拿來送禮和交換東西的物件,平日裡因為大大小小的事情總會用到的。而過了這麼多年,衛綰還留著漢文帝賞賜的那些劍。漢景帝並不太相信,就派人去把這六把劍從衛綰家裡取出來,沒想到還真的取來了,不僅如此,取來的那些劍都在鞘中,甚至沒有被人用過。通過這件事,漢景帝對衛綰的偏見也逐漸改變。在這裡我覺得,衛綰真的是一個非常重情重義的人,他能把把先皇給他的賞賜好好保存這麼多年,實在是不容易。
不僅如此,衛綰還是一個非常清廉的人。他從來沒有和別人發生過爭執,有功勞的時候也總是謙讓給別人。這也讓衛綰逐漸得到了漢景帝的欣賞,任命他為河間王太傅。在吳楚七國之亂時,朝廷下詔命令衛綰為將領,帶領軍隊討伐叛軍,因此立下了功勞,被升為中尉。後來又因為軍功,衛綰被封為建陵侯。
之後,太子劉榮受到母親的牽連,被漢景帝廢了太子之位,甚至還殺了他的外家親屬慄卿等人。當時衛綰和劉榮也有一點關係,但是漢景帝因為他年紀大了又德高望重,所以不忍心動他,就讓他告老還鄉了。
但是過了一段時間以後,漢景帝立了膠東王為太子,想要找個人好好教太子,就又把衛綰召回宮裡了,還任命他為太子太傅,升任御史大夫。五年後,又替代桃侯劉舍做了丞相。他在做丞相的這段時間裡,沒有什麼大的建樹,也沒有什麼大的過錯,和他的人一樣。漢景帝因為衛綰的老成和敦厚,一直對他比較尊重,賞賜了他很多的東西。
小編認為,衛綰之所以能做丞相和他個人的能力和品性都離不開關係。畢竟他是陪伴了三位帝王的人,如果沒有真才實學,他也不會得到重視。這就告訴我們看人不能只看對方成功的一面,也要看看別人成功在哪裡。
看了小編的文章,你有沒有明白一個車夫是如何當上丞相的?總而言之,衛綰真的很厲害,值得我們敬佩,也值得我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