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車夫是如何當上丞相的?衛綰真的很厲害

2021-01-13 歷史一起評

大家都知道,丞相相對於古代的國家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官職,它是對中國古代君主之下的最高行政長官的通稱或俗稱,並不是具體的官名。一般都是非常有能力的人,才能勝任這個職位。但是在西漢時期,有這樣一個人,他從皇上的車夫逐漸爬到了當朝丞相的位置,他就是衛綰。

衛綰原本是代郡大陵人,因為他懂駕車的技術,所以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成為了漢文帝的車夫。漢文帝在和衛綰相處的過程中發現衛綰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他不僅性格敦厚老實,而且還能熟練的駕車。就這樣,衛綰逐漸被漢文帝賞識。一開始衛綰只是在漢文帝身邊當一個貼身伺候的郎官,但是隨著漢文帝對衛綰的信任逐漸加深,他就把衛綰升為了中郎將了,這在當時來看可是一個不小的職位了。在漢文帝臨死之前,甚至還囑咐他的兒子要好好善待衛綰,由此可見漢文帝是真的很欣賞衛綰。

衛綰從一個車夫走向一國丞相這條路也不是一帆風順的,雖然漢文帝很喜歡他,但是漢景帝劉啟一開始並不怎麼喜歡他。因為在漢景帝還是太子的時候,曾經邀請過和漢文帝親近的大臣們去參加宴會,很多人都去了,只有衛綰稱病沒去,這讓漢景帝非常不滿。所以在漢景帝即位的一年多裡,對衛綰都不聞不問,衛綰辦事也一天比一天小心謹慎。

在有一次漢景帝前往上林苑的途中,命令中書郎衛綰作為護衛和他共同乘一輛車。漢景帝在回宮之後問衛綰,知不知道為什麼能和他共同乘一輛車,衛綰告訴漢景帝說,他只是代郡一個戲車的人,因為僥倖才被升為中書郎,並不知道為什麼。漢景帝又質問他當初為什麼不來參加他的宴會,衛綰說自己是真的病了,所以才沒來。漢景帝見衛綰態度誠懇,就想賞賜給他一把劍。誰知道衛綰說自己已經拿了先帝六把劍了,這次說什麼也不肯要了。這讓漢景帝非常驚訝,因為在當時,劍是可以拿來送禮和交換東西的物件,平日裡因為大大小小的事情總會用到的。而過了這麼多年,衛綰還留著漢文帝賞賜的那些劍。漢景帝並不太相信,就派人去把這六把劍從衛綰家裡取出來,沒想到還真的取來了,不僅如此,取來的那些劍都在鞘中,甚至沒有被人用過。通過這件事,漢景帝對衛綰的偏見也逐漸改變。在這裡我覺得,衛綰真的是一個非常重情重義的人,他能把把先皇給他的賞賜好好保存這麼多年,實在是不容易。

不僅如此,衛綰還是一個非常清廉的人。他從來沒有和別人發生過爭執,有功勞的時候也總是謙讓給別人。這也讓衛綰逐漸得到了漢景帝的欣賞,任命他為河間王太傅。在吳楚七國之亂時,朝廷下詔命令衛綰為將領,帶領軍隊討伐叛軍,因此立下了功勞,被升為中尉。後來又因為軍功,衛綰被封為建陵侯。

之後,太子劉榮受到母親的牽連,被漢景帝廢了太子之位,甚至還殺了他的外家親屬慄卿等人。當時衛綰和劉榮也有一點關係,但是漢景帝因為他年紀大了又德高望重,所以不忍心動他,就讓他告老還鄉了。

但是過了一段時間以後,漢景帝立了膠東王為太子,想要找個人好好教太子,就又把衛綰召回宮裡了,還任命他為太子太傅,升任御史大夫。五年後,又替代桃侯劉舍做了丞相。他在做丞相的這段時間裡,沒有什麼大的建樹,也沒有什麼大的過錯,和他的人一樣。漢景帝因為衛綰的老成和敦厚,一直對他比較尊重,賞賜了他很多的東西。

小編認為,衛綰之所以能做丞相和他個人的能力和品性都離不開關係。畢竟他是陪伴了三位帝王的人,如果沒有真才實學,他也不會得到重視。這就告訴我們看人不能只看對方成功的一面,也要看看別人成功在哪裡。

看了小編的文章,你有沒有明白一個車夫是如何當上丞相的?總而言之,衛綰真的很厲害,值得我們敬佩,也值得我們學習。

相關焦點

  • 衛綰車夫出身,卻為何能夠逆襲人生,成為萬人之上的宰相?
    其中有一個人的身世最為奇特,他居然是車夫出身,這個人就是衛綰。一個小小的車夫,憑什麼能官至宰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呢?衛綰代郡大陵人,是西漢大臣,官至丞相。漢文帝時,因為駕車技術很厲害受到漢文帝喜愛,成為了漢文帝的司機,後來逐漸升為中郎將。漢景帝時期,吳楚七國之亂爆發,因為平定七國之亂立下不少功勞,升任中尉,加封為建陵侯,拜太子太傅、御史大夫。
  • 衛綰忠厚老實,被封為丞相,轅固生因研究儒學聞名
    孝景皇帝後元六年,公元前一四三年秋天八月孝景皇帝徙封御史大夫衛綰為丞相。丞相衛綰是代郡大陵人氏,在孝文帝在位的時候,衛縮因功升遷為中郎將,衛綰為人非常純厚。在孝景帝為太子之時,皇上曾經讓他的左右大臣到太子那裡去飲酒,但是衛綰卻稱病不行。
  • 我是老司機衛綰,本是無能之人卻讓我當丞相,確實有點為難了
    01本人衛綰,漢武帝第一任丞相,性別男,身高不詳,血型不詳,出生年月不詳,死的時間倒是記得很清楚,是公元前131年。這個時候,大漢王朝已經從漢景帝手裡傳到了漢武帝手裡。遙想當年,漢武帝劉徹登基稱帝的時候才16歲,正是娶媳婦生娃的好年紀,等到我死的時候,他已經繼位了十個年頭了,從一個毛頭小子成長為西漢帝國的絕對領袖,我身為長輩,看到他這樣的成長,十分欣慰。而我親愛的徹徹,他一生54年在位期間,一共任用了13位丞相,我十分有幸能夠成為第一位,這對我來說是莫大的殊榮,不過徹徹好像不太喜歡我,在他繼位的當年,就把我撤職了。
  • 將軍忘給車夫分肉,兩軍開戰時車夫把他拉去敵營,從此誕生一成語!
    今天要給大家說的故事,便是一則「得罪小人」的實例,公務繁忙的將軍忘了給自己的車夫分羊肉吃,車夫便心生怨恨又是如何處理車夫的? 時間回到春秋戰國時期,那時候各個諸侯國相互攻伐,戰爭此起彼伏,從未斷絕,公元前607年,鄭國決定攻打宋國,宋國得知消息後,派出大將軍華元迎戰,這個華元,可不是一位普通人物。
  • 秦漢歷史的小常識:丞相和相國是不是一個官的兩種叫法?
    究竟該如何判斷這段文字的含義呢?辦法恐怕還要從考證秦國的丞相制度入手。《史記·穰侯列傳》載:(昭王七年),秦果免樓緩而魏冉相秦。(昭王十五年)魏冉謝病免相,以客卿壽燭為相。其明年,燭免,復相冉,乃封魏冉於穰,復益封陶,號曰穰侯。
  • 諸葛亮當上丞相後,他做的事情和當年的曹操當上丞相有些相似
    而這個危機怎麼可能是個頭呢,自從劉備出兵討伐東吳,在夷陵之戰被大敗之後就說明再也沒有機會去這麼做了,因此劉禪首先遵循自己父親的意思封諸葛亮為丞相,這時候還自己加封了諸葛亮為武鄉侯並且領益州牧,當時蜀國全局就益州和漢中,劉禪後來講漢中也劃為益州的管轄範圍之內,雖說是益州牧意思也就是管理全國了,諸葛亮當上丞相之後非常用心。
  • 聊齋志異中很有爭議的一篇故事,到底是真屍變,還是車夫的陰謀?
    這是一篇比較驚悚的小說,如果配上現在的音響效果和電腦特效的話,這篇短篇小說在視覺和聽覺體驗上來說,絕對可以算得上是一個驚悚大片。看得出這篇故事蒲松齡老先生是用了全心投入才寫出了這樣的故事,實在難得啊!不過在這篇驚悚故事的情節裡,越來越多的讀者發現了一個問題:這真的就是一場屍變?
  • 上饒鉛山一位三輪車夫的打油詩!精彩!
    昨日下午3時,我從家裡出發去可以搭乘公交班車的黃岡山路口,這段路程大約一公裡左右,驕陽似火,我頂著烈日走了不到200米,從我身後過來一輛自裝馬達的電動三輪車,車夫頭髮花白,大概年過花甲。我招手上車,坐在有紅篷布的後座上,非常舒適,迎面風來,也不覺得暑熱難當。
  • 《代嫁丞相》漫畫多處複製粘貼,粉絲調侃歡樂多
    前段時間,因為主筆三拾太太生病,《代嫁丞相》漫畫進入了停更期。經歷了兩周停更,《代嫁丞相》漫畫終於再次更新了!闊別已久,再次相見,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之前的劇情呢?而這次漫畫更新之後,開了彈幕的小夥伴一定都對「複製粘貼」這個詞特別的眼熟吧!一起來看看是怎麼回事吧!
  • B站「微博化」,鬼畜文化沒落,丞相葛平的時代已經過去
    以前的B站是一個二次元的世界,所有二次元的小夥伴都可以成為這個B站之中的一員,成為小夥伴。在這個網站之中不管是誰都能夠找到自己的同好,找到自己喜歡的東西。所有小夥伴都認為,這裡一定是二次元的「天堂」。結果發現,抱有這種想法真的是太年輕太天真了,B站雖然一直向站內的用戶保證不會嵌入廣告,不會變質。但B站始終需要資金來運營,需要盈利,需要有資金收入,它始終商業化了。
  • 文化漫談:從「將相本無種」,談「丞相」與「宰相」區別
    而得益於古裝影視劇的熱播,「丞相」、「宰相」也成為了我們日常生活中最為熟知的「相」,但另一方面也正是由於這些古裝照的不嚴謹,讓很多人都傻傻分不清「丞相」、「宰相」之間的區別,都以為「丞相」與「宰相」是一回事,事實上兩者之間有著相同之處,但不同之處也頗多。
  • 三年瀟灑快活,卻能載入史冊的丞相,他是何許人也?
    在中國歷史上,除了明朝清朝以外,其他朝代都設立了丞相或者宰相這個職位。只是朝代不同稱呼不同,但是所負責的事務和地位基本都一樣,那就是王權之中的扛霸子。文武百官的頭頭,僅在皇帝一人之下,甚至有些朝代皇帝的權力都要受到丞相的制約。
  • 曹參雖然高居丞相之位,卻待人平和,對官員更是盡心盡責
    導讀:他高居丞相之位,卻待人平和,對官員更是盡心盡責曹參是歷史上非常有名的賢能的丞相之一,他寬厚待人,從來不因為小事而遷怒別人,這樣的作風使得很多人都對他讚賞有加,有時候有一些官員會做一些壞事,但是這些壞事對大家的傷害不大,他不但不去計較,還幫忙隱瞞
  • 《天道》:如何成為一個厲害的人,不妨從你的思維開始提高
    誰也不是一出生就天生是很牛X的人,也沒有人天生就是失敗者;不否認世上真的有一些天才,但絕大多數厲害成功者都來自於後天的堅持,學習,提高,培養和努力訓練。電視劇《天道》開場有一段劇情,男主角丁元英和一位朋友討論哲學,丁元英有句話講的非常有道理:你可以說北京是中國的城市,但不能說中國的城市是北京!
  • 將軍分羊肉沒給車夫,兩軍交戰時被拉去敵營,誕生一成語流傳至今
    將軍分羊肉沒給車夫,後來兩軍交戰時被拉去敵營,最後還誕生了一個成語,流傳至今。春秋戰國時期,有一個人叫華元,華元的出生地是宋國都城商丘,並且華元還是宋戴公的第五世子孫。他作為王公貴族,還在政治軍事方面有一些自己獨到的見解,他自己是有能力的,所以也得到了宋文公的器重。
  • 一個人是否真的厲害,是由氣場決定的!
    更何況,常言道,一個人活的時間越長,見的人越多,他所明白的道理自然也就越多,這句話是具有一定的根據的。就拿老王來說吧,由於他處的階級本身就不低,而且他已經40歲了,認識的人本就很多,所以,他識人辨人的能力自然要比一般人強很多。在現實生活當中,很多人都不知道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厲害,他們總喜歡去聽他說些什麼,其實這是最不可靠的根據。
  • 唐僧的母親被強盜霸佔18年,外公作為大唐丞相,為何毫不知情?
    一是殷開山堂堂一個丞相,竟然讓女兒拋繡球選親,要拋到一個傻子,也讓她女兒出嫁嗎? 二是一個丞相的女兒出嫁後,要隨丈夫遠行,就是不派保鏢前呼後擁,那也得派幾百親兵護送,哪能讓一個水賊隨便把女婿殺了
  • 竇太后的侄子竇嬰,平定叛亂立大功,景帝卻不認為他能做丞相
    西漢王朝是一個繞不開外戚勢力這個話題的王朝。漢文帝繼位後,其皇后竇氏也是盡力扶持竇氏家族的人。竇嬰就是竇太后堂兄的兒子,也就是竇太后的侄子。在漢文帝時期,竇嬰被派往吳國任國相,但是因病被免職了。到了漢景帝繼位,竇嬰就又被啟用了,任用他為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