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的外部環境中,太陽的變化起到了主導因素。只要太陽發生劇烈的變化,不僅僅是地球,連整個太陽系的行星和衛星都會受到波及,因為太陽在太陽系的影響實在太大了。前段時間,美國國家海洋和氣象局對外公布,太陽可能在四月份的時候會進入另一個新周期。而如今地球已經進入了五月,你能明顯感受到太陽的變化了嗎?不少廣東的朋友都會大呼天氣太熱了,然而這還不是太陽劇烈變化的表現。
國外權威雜誌《新科學》曾刊登了一份關於太陽情況的報告,該報告指出,和太陽周圍的恆星相比起來,太陽簡直安靜得可怕。這讓不少天文學家有理由認為,太陽只是出現了短暫的異常,發生在其它恆星身上的「太陽風暴」很大機率也會發生在太陽身上。因此,人類對太陽進行動態觀測是有必要的。從天文研究情況來看,太陽大約每隔11年就會出現一次較為劇烈的太陽運動,而有科學家稱今年恰好是出現太陽活動的周期年,至於會發生什麼也只有時間才能給出答案。
對於太陽風暴,人類最關心的還是它會對地球造成什麼影響。實際上,太陽風暴對地球自身的構造影響甚微,但是對生存在地球表面的生物來說影響重大,尤其是人類。根據歷史資料記載,早在150年前地球就遭遇了一次「超級太陽風暴」,據說那一次導致了當時許多西方國家新興的電報系統陷入了長時間的癱瘓。根據當時電報人員的描述,他們在收發電報的時候能夠明顯感受到強大電流的衝擊。
幸運的是,那時候人類尚未進入電氣時代,否則對全人類造成的損失則要更大。那麼,如果「超級太陽風暴」時隔150年後再次發生的話,會對現在的人類造成什麼影響呢?筆者認為這種打擊是多方面和深層次的,因為人類社會已經演化到高度依賴電子通訊設備了。
首先,太陽風暴會直接作用在地球的大氣層上,除了擾動大氣成分之外,還可能破壞臭氧層。我們知道,臭氧層相當於地球最外層的保護層,幫助地面生物格擋住大量宇宙射線。但人類在上個世紀中後期開始不斷上演破壞臭氧層的行為,導致臭氧空洞的出現。因此,嚴重的話,太陽風暴會將原本的臭氧空洞撕裂開來,讓地表部分地區暴露在宇宙射線中,人類也無法倖免。
其次,是對全球通訊設備的影響。目前,密密麻麻繞著地球飛行的多是通訊衛星,它們作為比臭氧層還要靠外的層次,首當其衝受到太陽風暴的影響。幸運的話,通訊衛星只是暫時停止工作,不幸的話就直接報廢。
難以想像,如果全球都陷入了沒有網絡可以用、沒有電話可以打,那人們的生活節奏一定會被打亂了,社會秩序也很可能遭到波及。除了以上所述之外,太陽風暴對地球的影響很難完全概括到,人類只能在逆風中成長。
(全部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