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和醫療分隊的官兵們為SOS兒童村的孩子們贈送禮物
央廣網10月24日消息(郭曉寧)當地時間10月23日下午15時,在聯合國日到來之際,中國第二十三批赴剛果(金)維和醫療分隊的官兵們,來到位於布卡武市的SOS兒童村,開展愛心共建活動,這也是醫療隊官兵到達任務區一個多月首次看望兒童村的孩子們。
「爸爸!媽媽!……」當天,當身著迷彩服的中國軍人們剛出現,孩子們就用不太標準的中文,揮舞著雙手喊起來,原本安靜的兒童村一下子沸騰起來。
官兵們首先在兒童村工作人員的陪同下,參觀了孩子們的教室、足球場、校園等等場所,聽取了對兒童村歷史現狀的介紹。
中國維和醫療隊官兵正在教授孩子書法
「感謝你們這麼多年給予孩子們親人般的關心和愛護,你們的到來給兒童村帶來了無限的幸福和快樂...」愛心共建活動在兩國的國歌聲中拉開序幕,村長西西卡表達了對中國維和軍人多年來幫扶工作的感謝,並與官兵們一道,現場為孩子們贈送了書包、文具、足球等精美的禮物。
現場,通過吉他彈唱、踢毽子、踢足球、玩籃球等活動,官兵們與孩子們熱情互動。同時,帶來了「文房四寶」為孩子們表演中國書法,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書法文化引發了孩子們極大興趣,紛紛躍躍欲試。
孩子們被心理醫生謝嵩源吉他彈唱的音樂聲所吸引
「中、國!」13歲的薩傑在副隊長閆作劍的指導下,邊拼讀邊完整的寫下了這兩個字,露出開心的笑容,小心翼翼的問道:「我喜歡中國,能把這個毛筆送給我麼?」
「當然可以!那你要好好練習,下來我來的時候,可要考你的喲。」閆作劍與他拉鉤立誓,薩傑一雙純真的大眼睛裡寫滿了渴望,他堅定的說:「謝謝,等我長大了,我要到中國去。」
醫療分隊閆作劍副隊長代表維和醫療隊全體官兵表達對兒童村孩子們的美好祝福
在分隊心理醫生謝嵩源旁邊,也圍著一群孩子,他的吉他彈奏聲吸引著孩子們一起哼唱,孩子們開心的笑容和有節奏的哼唱極具感染力,謝嵩源感慨的說:「音樂無國界,也許就是我們這一個小小的善舉,就能在孩子心裡種下一個根,為他的成長帶來溫暖和力量。」
在SOS 兒童村工作人員的介紹下參觀教室和教學設施
兒童村的工作人員馬修已接待過眾多批次的中國維和軍人,他介紹說,「這十幾年來,幾乎每批中國維和官兵都會定期到兒童村,給孩子們無償提供物資援助和醫療救助,只要一看到中國軍人,孩子們就明白是中國的親人們又來了,很多孩子都想長大以後去中國看看,希望你們能多多為孩子們教授中文,為他們打開視野,更多得了解中國。」
中國維和醫療分隊的官兵們與孩子們一起玩踢毽子遊戲
據了解,剛果(金)布卡武市SOS兒童村成立於1989年,是剛果(金)最早建立的孤兒收養慈善機構,收養了150多名因戰亂、疾病和飢餓失去父母或被遺棄的孤兒。早在2005年,中國維和部隊就與兒童村結成 「對子」,一批批的維和官兵將這一傳統延續下來,與孩子們建立了深情厚誼,許多孩子都有一個遠在東方的「中國爸爸」「中國媽媽」。
活動現場官兵們與孩子們合影留念
分隊副隊長閆作劍介紹說,分隊將延續以往傳統,在一年的任務期中,通過愛心捐贈、醫療援助、互動交流等形式,傳遞和平友善,傳播中國文化,致力於為兒童村的孩子們創造一個更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