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不易,請隨手關注!
作者:毅品文團隊大水牛,無授權禁轉
動亂背景
剛果金,是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地區之一。剛果民主共和國地處非洲中部,和坦尚尼亞、安哥拉等國為鄰,西部有一部分海岸線連接大西洋。這個國家的礦業資源豐富,已知的礦業有鑽石、黃金和相當一部分石油資源。然而,這個國家的經濟相當糟糕。2018年,根據媒體公布的信息,剛果金的人均GDP只有507美元。這個國家的主要以農業和採礦業為主要經濟收入。然而它的糧食一直不能自給,基礎工業也十分薄弱。
(剛果金在世界地圖上的位置。參考圖)
該國政府曾經是老卡比拉總統一手統治,然而他在2001年在辛巴威遇刺身亡,兇手是自己的下屬軍官。情急之下,老總統的兒子小卡比拉匆匆從國外回國繼位總統職位,並繼續家族統治。小卡比拉在老總統在位期間就一直是得力助手,1998年他在中國國防大學接受高級指揮官課程培訓。但老總統在1998年起就一直培養這個小兒子在軍隊中的地位。小卡比拉接任總統以後在2002年和2005年還訪問過我國。
(小卡比拉在《時代》雜誌封面)
但小卡比拉的統治沒有起色,他的國家和經濟仍然一如既往。從他接任總統的那一天起就和國內的其他政要、政黨派別矛盾不斷。國家貧窮落後和政局不穩造成連續幾年國內衝突不斷。
中國的介入
我國從1961年開始和剛果金建交,1972年兩國關係正常化。2011年開始,中國和剛果籤訂了協議,進行互惠互利合作。中國在剛果的投資不斷增加,中方主要在電信、礦業和木材加工上進行投資。2018年,根據公開數據僅僅1-10月雙邊貿易額就達到65億美元。
但剛果當地的政局不穩影響著總體,中國應聯合國和當地政府邀請,多次派遣維和工兵團和警衛隊伍前往剛果金進行維和任務。因為當地不但有中資企業的設備財產和企業員工的安全需要保護,當地華僑人身安全也需要保護。剛果金政府更需要維和軍團進行當地正常社會秩序維護。
(剛果金難民,多數人遭遇兵災,被搶劫和槍殺。他們不得不離開家園)
(憤怒的當地民眾向其他國家的維和部隊投擲石頭,因為他們怪罪這些人沒有盡責保護平民百姓,而僅僅是在一邊說空話,看熱鬧)
(剛果金M23運動組織,該組織是反政府組織,夾雜不少土匪。他們強拉壯丁挖礦和魚肉百姓。災難的根源來自這裡)
2012年4月起,剛果東部省份地區一個叫「M23」的組織發動武裝叛亂事件。戰火迅速向首都和大城市地區蔓延。騷亂活動層出不窮,中國維和部隊就是在這種環境下突然遭遇了戰事。雖然中國官兵們都是入伍多年的戰士,但他們都習慣了國內的和平環境。從非洲機場下了飛機那一瞬間就給這些官兵來了個下馬威:機場上荷槍實彈的士兵,到處是鐵絲網和彈痕密布的建築物。這裡的氣氛立刻讓中國官兵們緊張起來,但和後來發生事情相比,這實在不算什麼。中國維和部隊主要由100多名工兵團隊和警衛隊伍組成一線崗位隊伍,他們的駐紮地點就在剛果金的東部地區。這裡是動亂的根源地,這裡有M23反政府武裝組織、政府軍、還有一些打家劫舍的散兵遊勇,可以說情況十分複雜。戰亂中,當地民眾的生命難保財物損失更是家常便飯,聯合國維和部隊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維護當地的和平秩序於環境。
(中國維和團隊和當地民眾合影,我們帶來的是和平的希望。我們是行動堅定者不是說空話的)
(中國維和部隊轉運剛果金傷員進行治療)
命令和任務
由於武裝衝突時有發生,剛果金的全國80%的兵力都集中在該國的東北地區,衝突程度可見一斑。2013年1月5號晚上10點,聯合國特派團一名中國鍾姓中校(這裡因為工作保密原因只使用他的簡稱)接到通知:附近的一座城市芒巴薩發生激烈交火事件,現在情況不明,要求維和部隊進行武裝巡邏並查明具體情況。鍾後來回憶,命令是要求隊伍進行武裝巡邏而不是與當地的反政府武裝進行交火,但隨著戰局的發展,部隊逐步介入武裝衝突。
1月6日早上,中國維和隊伍編隊出發。隨隊伍出發的還有一些西方記者和特派軍官。一開始,馬路上還只有一些零散的難民。但隨著路程的前進,迎面而來的人群逐漸增多,很多人騎著摩託車攜家帶口。維和部隊的官兵們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這些人都是逃難的。攔住了難民,向他們打聽情況得知城裡大部分地區已經被反政府武裝組織佔領,目前還在交火中。目的地十分危險,難民們勸官兵們不要繼續前進了。繼續前往城市是維和使命也是上級命令,軍人是以服從命令為天職的。和難民道別以後,隊伍繼續前進。此時已經接近交戰區域,槍聲開始此起彼伏,路上還看見潰敗的政府軍士兵。一些人還帶著戰友的屍體,屍體的腳就明顯露在外面搖晃著,危險已經十分靠近了!
部隊下午抵達MANDIMA村,這裡到處都是槍聲。自動武器發射的聲音如同中國過年的爆竹一樣連天響。有人用武器向維和部隊的車隊射擊,鍾中校下意識的伏下身子躲避。子彈就擦著黃土掃射過來,那一刻大家都被對方的掃射打蒙了。鍾意識到自己身上的防彈衣和頭盔都不足以保證生命安全。
幸好向他們射擊的這幫人馬可能是一些土匪而已,消極應付了一陣維和士兵的反擊以後,這些人就不知蹤影了。
武裝介入!
趕走了這些土匪以後,鍾和一起協同巡邏的孟加拉維和部隊指揮官協商下一步事宜。此時維和隊伍已經獲得一些零星的情報,可供隨後的行動作為參考。維和軍團的參謀軍官們從武器裝備和敵我情況以及作戰原則上制定出了作戰方案。
(中國維和軍官和孟加拉軍官一起在營區布防)
(孟加拉士兵手持八一式步槍和我軍官兵在崗哨上進行交流)
(中國和孟加拉維和部隊進行聯合作戰演練)
首先是裝備,雙方敵我裝備差距比較大。維和軍團在這方面非常有優勢的,更妙的是孟加拉的部隊都是裝備中國造的武器,從63式裝甲運兵車到12.7MM機槍和八一式自動步槍。士兵和軍官都有接受過我國培訓,協同作戰完全沒問題。物資補給方面也沒問題,因為這附近就有一個聯合國控制的機場,可以獲得戰區司令部輸送過來的物資給養。從情報分析上看,這股佔據城市的土匪僅僅是一夥流寇而已,主要目的還是搶劫財物為主,沒有政治方面的訴求和發展。
作戰原則和目的就是幫助政府軍清剿這些武裝組織,儘量減少人員傷亡。
但此時,西方國家的維和軍官和記者小隊就起了分歧。因為剛才的騷擾襲擊已經把他們都嚇破了膽子。並且特派員軍官堅持說自己的任務僅僅是負責觀察和匯報,並不是武裝幹預。他們沒興趣也不會介入當地戰局。但我國維和指揮官則認為必須適度介入,維持區域和平,於是經過一番爭吵以後,這些人離開了團隊返回營地。
此時,中國裝甲車發揮出了重大效果,依靠裝甲車,維和部隊與當地政府軍迅速取得聯繫,之後維和軍團向市區的反政府武裝組織控制的區域發動進攻。當中國制裝甲車向土匪的陣地發起衝擊以後,對方立刻抵抗不住。經過幾次進攻,反政府武裝組織開始陣線崩潰。他們多數人開始逃跑出市區,兩個多小時的戰鬥以後,政府軍基本控制了市區。下午5點整,後續的聯合國維和軍團與增援開始陸續進城參與防禦作戰。
從1月6日晚上8點開始到1月8日為止,戰役進入第二個階段。也就是防禦和清剿市區殘敵的階段。整個防區分為內外兩層區域,政府軍主要負責外部防禦區域,維和軍團負責內線防禦。這個時期內,剛果金政府軍還要在市區內進行抓捕殘敵工作。1月8日下午,當地戰區司令和政府軍陸軍司令趕到當地開會研討下一步作戰。
維和軍團在這個期間就做起了人道主義救援工作,他們將十來名受傷的政府軍士兵送到布內亞地區進行治療。
1月9日,戰役進入追殲階段。但是因為當地屬於密林地形,剿匪作戰仍然十分危險。很多地方仍然埋伏著武裝人員進行偷襲。
整個戰役階段,一共擊斃敵軍7人,俘虜20人,我方維和部隊則零傷亡。戰役結束以後,當地民眾對維和部隊改變了看法,到處都是對他們的歡呼聲。受此勝利鼓舞,剛果金政府軍的士氣也為之大振。政府高層和當地政要也紛紛到芒巴薩當地慰問和感謝維和部隊。
(63式裝甲車裝備過孟加拉維和部隊。因為我軍十分熟悉這款戰車,且孟加拉武器多數是中國裝備。一起協同作戰是沒問題的)
聯合國授權,武裝幹預
然而故事還沒有結束,2013年3月28日,戰役結束的2個月以後,聯合國通過了2098號決議。會議決定,組建一支3千多人的幹預作戰旅。這支部隊根據會議精神,它的作戰原則是動用武力保護平民,並維護和平環境。正是由於中國和孟加拉的維和行動勝利加速了該決議的通過。從此開始,聯合國維和行動突破「中立」瓶頸,開始向「適度幹預」政策方向轉變。此後,剛果金政府軍在聯合國幹預旅的支援下陸續攻佔了M23組織的據點,2013年年底該組織宣布投降。
(維和團軍官和其他國家人員一起協同營區布防)
(聯合國幹預作戰在剛果行動)
有人常說中國軍隊長期沒有經歷過實戰,可能戰力已經退化。但是在非洲的此事證明,我軍不但可以打,而且在陌生地區的遭遇戰還能打贏。不僅如此,中國的維和軍團行動還維護了世界和平環境。參考資料《維和行動》有什麼意見,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請支持毅品文團隊的各種原創文章及實體書,獨立專業有種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