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再出力,可通過胸部X光片檢測新冠

2020-12-03 科技行者

上周,美國西北大學研究人員宣布,他們成功開發出一款新型人工智慧(AI)放射學工具,能夠通過胸部X光片檢測出COVID-19感染跡象。

此項研究已經發表在《放射學》雜誌上,並指出該系統「對2214張測試圖像進行了分類,準確率為83%。」

▲ 圖為一位成年健康男性的胸部X光片數位化樣片,中央處的以及大小正常,且肺部輪廓清晰可辨

研究論文資深作者Aggelos Katsaggelos博士在報導中指出,「我們的目標並不是替代常規測試,X射線造影是一項常規、安全且廉價的診斷方法。」

另一位主要作者Ramsey Wehbe博士也解釋道,「常規的COVID-19測試往往需要幾小時甚至幾天時間才能得出結果,而AI技術並不足以確定對方是否已經感染。但如果能夠使用這種算法標記患者,則至少可以在獲得測試結果之前加快分類速度。」

正如Katsaggelos所提到,這種通過初步篩查以判斷哪些患者需要隔離的方案本身,已經足以給急診科醫師帶來巨大的效率提升。在本次疫情流行高峰期間,以口罩為代表的個人防護設備已經在全球成為首批低價供應的防疫物資。但根據觀察,仍有不少已經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並沒有做好自我保護措施,因此可能加劇這種疾病的蔓延。實際上,不少醫護人員由於物資緊張而被迫重複使用防護設備進行病患護理。根據疾控中心發布的數據,到目前為止,已經有近238000名醫護專業人士接觸COVID-19病毒,並有841人因感染而不幸去世。

▲ 圖為患有潛在大葉性肺炎患者的胸部X光片

同時,這篇期刊文章還討論了對這項技術的深入考量:「此前的臨床研究表明,COVID-19肺炎在胸部造影學層面上顯示出一定特徵,但仍有高達56%的有症狀患者、特別是在其早期患病階段,很可能擁有看似正常的胸部X光片。因此,醫學造影不技術不適合用於「排除」疾病。此外,對COVID-19病患進行的成像實現發現,大部分結果都具有非特異性表現,即與其他病毒性肺炎存在特徵重疊。因此,胸部成像不應用作COVID-19的診斷工具,但仍可在早期識別潛在病患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包括幫助對病患進行分類以及感染控制。」

這篇報導還警告稱,「當然,也有一部分COVID-19病患不會表現出任何症狀,包括在胸部X光片中不存在任何異常。在病毒感染的早期階段,很多患者的肺部未出現任何異常。」在這類情況下,這一AI放射學工具可能發揮不了多大作用。

儘管如此,正如研究作者們所強調,「我們認為該算法能夠自動標記可疑的胸部影像以實現對患者的隔離及進一步診斷,通過自動標記患者病情,醫療機構可以有效預防病毒感染者不必要地擴大接觸範圍。」

事實上,如果進一步對這款篩選工具進行測試,並最終證明其有效、安全、可行並擁有一定程度的可擴展性,那麼它完全有望切實幫助醫療工作者減輕抗疫負擔。

相關焦點

  • 美國研發AI放射學工具,通過胸部X光檢測新冠
    打開APP 美國研發AI放射學工具,通過胸部X光檢測新冠 科技行者 發表於 2020-12-03 15:00:37 上周,美國西北大學研究人員宣布,他們成功開發出一款新型人工智慧(AI)放射學工具,能夠通過胸部X光片檢測出COVID-19感染跡象。
  • 胸部CT與胸部正位X光哪個好些?我們應該先做選擇?
    如果胸腔內出現囊性的腫塊,大量鈣化灶時,單純做個B超時會看到有大量的陰影,為了能夠確保診斷準確性,一般都會會建議患者做一次CT檢測或是胸部x片,這兩種都算是比較有針對性的影像學檢測。胸部CT和胸部正位x光片哪個更好?兩種胸部檢查方法具體區別?
  • 她憑1張10年前的鋇餐x光片,排除肺癌
    這是一位52歲女士,10年前做過直腸癌根治手術,五一春遊感冒了,咳嗽、胸悶,過來拍了胸部x光片: 我們請她取來鋇餐x光片,常規做鋇餐時會有一個肺部點片圖像,也許會有參考價值:
  • 胸部X光檢查的原理和適應症
    胸部X光檢查適應於哪些症狀呢?雖然,並非所有症狀都可以做X光檢查。但是,胸部X光的適應症還是較廣的。在這裡就與大家相互學習普及一下胸部X光檢查的原理和適應症,一起來了解了解吧。胸部X光檢查的原理在所有的X光檢查中,胸部X光檢查是最簡單的一種,它可為心臟與左右肺之間的縱隔等器官的疾病提供許多的資料。
  • 憑咳嗽聲就可檢測出新冠患者?MIT研發可辨別新冠病毒AI模型
    普通的新冠病毒患者在得病之後會伴隨咳嗽、流鼻涕、發燒等症狀,他們往往較為容易追蹤和檢測;相反沒有明顯症狀的患者卻能夠隱藏在人群中很難被識別,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有沒有患病。然而 MIT 似乎找到了高效識別無症狀患者的方法。
  • 施毅: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核酸檢測的意義、問題與對策——阻擊新冠...
    同時,大量病人等待檢測,結果又沒有預想的那麼可靠,不得以武漢市有臨床醫生呼籲用胸部CT「代替」病毒核酸檢測。這並不代表核酸檢測不重要,而是在疫情嚴重情況下存在一些問題,會影響病情的判斷,用胸部CT基本上判定為新冠肺炎有利於治療,而不是胸部CT真的可以替代病毒核酸檢測。
  • 科普 | X光、CT、核磁共振…你了解嗎?
    我們在醫院檢查的時候,有的醫生會說:你先拍個x光,查出來有必要我們再拍個ct。這讓很多小夥伴們一頭霧水:為什麼照了x光,還要照ct?為什麼不能直接拍ct呢?為什麼有時候要做昂貴的核磁共振呢?這些令人一頭霧水的問題,今天我們一一解答。
  • 渭南市婦幼保健院PCR實驗室通過驗收可獨立開展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工作
    為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健全醫院「及時發現、快速處置、精準管控、有效救治」的常態化防控機制,有效提升疫情防控檢測能力,渭南市婦幼保健院積極推進PCR實驗室建設,通過專家指導組驗收正式投入使用,可獨立開展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工作。
  • 端子拔出力試驗機 螺釘拔出力測量儀
    端子與螺釘也是一種金屬材料,拔出力是檢測的一種標準,電子拉力機就是專門檢測這樣標準。端子是蓄電池與外部導體連接的部件,端子多指接線終端,接線端子,種類分單孔,雙孔,插口,掛鈎等,從材料分,銅鍍銀,銅鍍鋅等,它們的作用主要傳遞電信號或導電用。
  • 科普 | X光、CT、核磁共振 究竟哪個能把你看透?
    我們在醫院檢查的時候,有的醫生會說:你先拍個x光,查出來有必要我們再拍個ct。這讓很多小夥伴們一頭霧水:為什麼照了x光,還要照ct?為什麼不能直接拍ct呢?為什麼有時候要做昂貴的核磁共振呢?這些令人一頭霧水的問題,今天我們一一解答。
  • 美國FDA緊急授權:通過唾液樣本檢測新冠病毒
    「壓力下的創新」、「患者可在醫療衛生機構中自行檢測,將減少醫務人員的暴露並節省個人防護裝備」[1]。 根據美國FDA公布的緊急使用授權書,羅格斯大學通過抽取60位疑似感染新冠病毒患者的唾液標本和鼻咽拭子樣本,對該方法的準確性進行測試,發現其結果與鼻咽拭子的結果匹配度達100%。FDA表示,如果唾液中的新冠病毒檢測結果為陰性,還應通過其他標本類型的檢測來確認。
  • 何潤東手臂受傷,曬手掌x光片,受傷仍堅持鍛鍊手腕力量
    文/娛樂新行家何潤東雖然平時曝光率並不是特別的高,但是大家都知道人家是老牌演員了,演了很多經典的角色,尤其是一些武打片裡面給人的感覺特別的有氣場非常的霸氣,不過這麼多年拍戲也是讓他受了很多的傷。這不就在日前他再次曬出了自己手掌的x光片,從這張x光片裡面可以明顯的看出,他的手背上的骨頭已經完全的骨折了,這個痕跡可以說是特別的清晰,另外還有一張x光片裡面則是已經做過手術,進行了相關的固定之後,不過明顯的可以看出這裡面有一些螺絲之類的,估計是想要將骨頭重新的固定住吧。
  • 《自然》:新算法可合併檢測新冠樣本,比單獨檢測便宜20倍
    英國《自然》雜誌22日發表一項傳染性疾病相關研究,科學家團隊報告一種利用少量檢測對大量人口進行新冠病毒感染篩查的數學方法。這種方法非常適合於大規模監測感染情況,與此同時,其有助於降低大規模檢測費用,在無法負擔大量檢測的低收入國家可能特別有益。快速識別和隔離新冠病毒感染者是控制該病毒傳播的重要策略。檢測病毒RNA的PCR檢測非常準確,但每次檢測費用約為30美元至50美元。
  • 新冠檢測新方法:用咳嗽聲診斷無症狀感染者,準確率達100%
    有數據顯示,世界50%新冠(COVID-19)病例由無症狀感染者傳染。近日,麻省理工學院(MIT)研究團隊聲稱其利用AI開發了一種無症狀感染檢測新方法。有意思的是,該方法利用的是人的生物特徵——咳嗽聲。
  • 新冠檢測新方法:MIT用咳嗽聲診斷無症狀感染者,準確率達100%
    有數據顯示,世界50%新冠(COVID-19)病例由無症狀感染者傳染。無發燒、乏力、頭暈等明顯特徵的無症狀感染者,已在不知不覺中成為新冠病毒傳播和復發的最大威脅。近日,麻省理工學院(MIT)研究團隊聲稱其利用AI開發了一種無症狀感染檢測新方法。有意思的是,該方法利用的是人的生物特徵——咳嗽聲。
  • 新冠病毒抗體檢測為何越來越重要
    新華社北京4月9日電 新聞分析:新冠病毒抗體檢測為何越來越重要  新華社記者彭茜 郝亞琳  輕輕扎破手指,取一滴血,滴在檢測卡樣本孔內並滴加稀釋液,15分鐘後便可通過觀察反應線出現與否,判斷自己是否曾感染新冠病毒。
  • AI幫人類登上火星、抗擊新冠病毒,為倫敦交響樂團譜寫樂曲
    目前,為了了解宇宙的起源,科學家們正在對2萬億個星系進行分類,同時也在探索新冠病毒和癌症治療藥物的分子結構。正如這段最新視頻中所述,AI也有「藝術的一面」。它既可以像Bob Ross一樣作畫,又能夠幫助倫敦交響樂團譜寫演奏樂曲(該樂團演奏了一首由循環神經網絡譜寫的主題伴奏音樂)。
  • 最新研究:新冠患者生精細胞上發現病毒!或可通過性傳播?JAMA:病毒...
    而在上述會議上,瑞金醫院院長寧光指出在新冠肺炎患者生精細胞上發現有病毒侵蝕,顯示性傳播可能也是新冠病毒的傳播途徑之一。性傳播一般是指性病的直接傳染和間接傳染,也就是通過性行為進行傳播或者由父母親傳給胎兒。此前,也有研究團隊從性傳播角度對新冠病毒進行了研究,把觀察對象定為感染新冠的女性患者群體。
  • 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到底檢測了啥?
    新冠疫情發展至今,已成全球之勢,中國的疫情基本已得到控制,亦有能力幫助其他國家,援助各種醫療資源,例如醫護人員、口罩、檢測試劑、呼吸機等。而3月23日,西班牙媒體報導了一則「西班牙衛生部購買了新冠病毒快速檢測假試紙」的新聞,其中西班牙一家試驗室聲稱其從中國購買的新冠病毒快速檢測試劑有效率僅為30%,跟宣稱的80%準確率相去甚遠。在這風口浪尖,還有企業敢賣假貨?
  • AI算法可快速診斷新冠肺炎患者 準確度與資深胸放射科醫生相當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科技日報北京5月20日電 (記者張夢然)運用人工智慧(AI)算法檢查胸部CT影像和病史,可以快速準確地診斷新冠肺炎患者。提高檢測新冠病毒的速度與準確度,是當前迫切所需的。目前多採用的方法是新冠病毒特異性逆轉錄聚合酶鏈式反應(RT-PCR)。檢測最長需要兩天才能完成,而且可能需要反覆檢測才能排除潛在的假陰性結果。醫學界認為胸部CT掃描是診斷新冠病毒疑似感染病例的有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