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幻覺與彩虹奧秘丨色彩的歷程

2020-11-29 澎湃新聞

嗨,朋友,你知道顏色會騙人嗎?

不信?來眼見為實一場吧。

「眼前的黑不是黑,你說的白是什麼白」,歌詞誠不欺我也。

但黑白灰色調或許不那麼明顯,那麼來試試尋找海灘落日下那隻消失的海鷗吧?

 

哈哈,不要懷疑,這真的不是剪輯遊戲,關於色彩的詭計在日常事物如紅綠燈上也屢試不爽哦。

 

色彩和大腦之間產生的奇妙反應還不止於此,要知道色彩也是可以「憑空」產生的——

 

是不是很神奇?

這是博主Zach King關於「色彩幻覺」的小短片,展示了他日常魔術中利用顏色進行欺騙的一些原理。

色彩的神奇魅力由此可見一斑。

事實上,從牛頓通過三稜鏡發現七色光以來,人類對於色彩的特性和原理一直進行著持續的探索。

 從工業主義到印象主義 

19世紀後半葉,隨著新技術、新發明的不斷湧現,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是1840年生產的便攜顏料盒。

1841年,美國畫家約翰·戈夫·蘭德發明了可以擠壓的管狀油彩。

這種儲存顏料的方式很快在英國流行開來,並由溫莎牛頓公司進行了改良,在顏料管的頂端添加了螺旋蓋。

管狀顏料的誕生看似簡單,然而在此之前,畫家在創作之前不得不費時、費力地準備顏料,並把顏料裝在由豬膀胱製成的小袋子裡以備使用。

 

管狀顏料具有方便攜帶、易於使用的特點,它的出現對畫家的作畫方式和作畫場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尤其改變了法國的繪畫史。

從19世紀60年代開始,莫奈、德加、雷諾瓦、畢沙羅等一批畫家走到室外,開始將光線作為繪畫的主題。

這些在戶外創作的畫家通常下筆很快,以期捕捉並表現轉瞬即逝的光影效果。

例如克勞德·莫奈以大量描繪睡蓮和乾草堆的相同主題的作品而著稱。

在他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景物在一天不同時間及不同光效下的外貌。

 

這幅1874年創作的《坐在長椅上的女人》色彩鮮豔,筆觸寫意,是典型的印象派風格。

得益於當時顏料製作工藝的發展,印象派畫家可以用市面上新興的顏色豐富的人造顏料精確地將他們的所見所想表現在畫布之上。

雖然他們在創作時所依據的色彩理論不乏爭議,但這些作品反映了當時的色彩趨勢。

 走入黑暗:關於美的科學 

德國化學家米歇爾·尤金·謝弗勒爾是19世紀末歐洲最重要、最具影響力的色彩理論家。

 

他在1839年出版的色彩圖集中以多個橢圓形展示了深淺不一的灰色,並將這些橢圓形排列成花朵形狀表現色彩和諧。

他曾做過巴黎自然歷史博物館化學教授沃克蘭的助手,而後者發明了多種顏料和染料,鎘黃就是其中一例。

之後,謝弗勒爾接替了沃克蘭化學教授的位置。

19世紀20年代,哥白林掛毯廠聘請謝弗勒爾調研該廠的染色劑質量,並解決編織掛毯色彩不夠鮮豔的問題。

經過調查,謝弗勒爾意識到,問題並不在染料質量上,而在於彩色羊毛的編織和排列方式。

 △這張插圖展示了基本的色彩交互原理。

正是從此處得到啟發,謝弗勒爾制定了色彩的「同時對比法則」。

這一理論成為繼牛頓光學色彩理論之後最重要的色彩理論,對設計、繪畫、科學、建築及製造等不同領域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這是謝弗勒爾1839年出版的色彩圖集中的插圖,由他繪製的含有小折頁的72等分色輪圖。

與其他色彩研究者不同,謝弗勒爾關注的是人眼如何感知色彩,而非色彩本身的物質特點。

「當同時觀察相鄰的兩種顏色時,它們將互相襯託產生強烈的對比效果」。

從科學到藝術:色彩理論與印象派誕生

謝弗勒爾的理論對19世紀晚期的許多畫家,特別是印象派和後印象派畫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些畫家將染色羊毛的色彩應用轉移到畫筆和畫布上。

這其中,尤以法國畫家喬治·修拉對色彩與光學的融合技巧分外著迷。他認真研習了謝弗勒爾及其他學者的色彩理論,甚至摘抄了其中的部分內容。

最終,修拉在不斷實踐中形成了其標誌性的點彩法(或分色法),即以細小的純色筆觸在畫面上緊密地排列,組合形成完整的作品。

不過,修拉更願意將自己的繪畫風格稱為「色光主義」。

通過研究修拉的作品及其存世的調色板,我們可以推斷出他對光學非常感興趣,作品中的風景及人物都凸顯了光線與色彩的變化。

比如在著名的《阿涅爾的浴場》一畫中,修拉就結合了光學理論與色彩表現。

 

修拉的調色板反映了他在上色過程中有條不紊的方法。

例如在修拉使用過的一個方形調色板上,他從調色板的頂端開始,由上到下整齊排列著深綠色系、紅色系和黃色系顏料,每種顏色都混入了不同比例的白色,展現出同一顏色明度的變化。

 

作為明度參照,每種顏色的下方都有一塊白色顏料。

調色板上的顏料排列整齊,呈現出精緻的幾何美感,這也是修拉作品的一大特色。

 

修拉於1890年繪製的《海景》。

他將謝弗勒爾的彩色圓點轉變成了點彩技法,並在很大程度上借鑑了謝弗勒爾的光學色彩理論。

在這幅1890年繪製的《海景》中,修拉嘗試以純色布點的方式實現光學混色。

他甚至在畫面中添加了畫框,並呈現出印象派畫家的一貫特點,即捨棄黑色。

畫面中面積不大的深色區域完全由不同顏色混合而成,而其作用也是為了襯託畫面中央的明亮區域。

 文森特·凡·高:絢麗的色彩世界 

19世紀很少有畫家像文森特·凡·高一樣以如此執拗的態度對待色彩,同時對色彩理論進行積極探索。

凡·高繪畫的高產期正值大批新型人工合成顏料湧入市場的時候。

這些前期調配好的管狀顏料有些很便宜、有些有毒,還有的化學性質並不穩定,不過它們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顏色十分鮮豔亮麗。

 

藉助凡·高存世的調色板,我們可以一窺他的繪畫風格:調色板上大畫筆的筆觸痕跡清晰可見,顏料並不按順序特定排列,畫家在調色板上就完成了大部分的調色。

在選擇顏色時,凡·高並不遵循寫生對象的真實色彩,而是依賴自己的直覺——也就是按照自己的心情或主觀感受來描繪周圍的世界,而非還原真實面貌。

他曾購入夏爾·勃朗於1867年出版的色彩理論著作《藝術法則:建築、雕塑、繪畫》。

勃朗的理論頗具批判性而發人深省,他認為色彩是藝術創作中一個難以駕馭的元素,闡述了色彩的互補性和對比效果。

 

凡·高很明顯受到了這一觀點的影響,在他1886年前後創作的多幅代表作中,我們看到他的繪畫風格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 

之前的作品偏寫實風格,色彩黯淡,而之後的作品極具表現力,用色也完全脫離了寫實主義。

在短暫的餘生中,凡·高一直保持著對色彩的熱情,狂熱而迅速地創作了大批極具鮮明特色的作品。

 

凡·高於1888年創作的《自畫像》展示了他的色彩觀點。在大膽的藍色和橙色互補色相互映襯下,色彩比現實中更為鮮豔生動。

在畫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凡·高直接將純色擠到了畫布上,通過不斷地塗抹和混色,最終將不同顏色糅合成一幅精妙的作品。

凡·高通常在開始作畫之前就已經對作品如何用色有了明確的計劃,此外,他還常常對某些顏料的特點發表評論。

他認為白色和黑色都稱得上是顏色,而且「它們的對比就如紅色和綠色一樣強烈」。

 

在評價著名的繪畫主題——星空時,凡·高這樣說:

「在我看來,夜晚的顏色要比白天豐富得多,包含最為濃重的紫色、藍色和綠色。

如果你仔細注視空中的繁星,會發現它們有些閃耀著檸檬黃色的光芒,有些閃耀著粉色、綠色或勿忘我藍色的光芒。

這樣說來,描繪星空絕不只是在藍黑色背景上畫些白點那樣簡單。」

 調色板為鑑:藝術家的用色習慣 

調色板可以如鏡子一般,折射出畫家的繪畫風格及個性特點。

通過凡·高的例子,我們發現通過研究調色板不僅可以了解當時市面上流行的顏料和畫材, 還可以一窺畫家們的用色偏好。

有時候,調色板還可以洞察一件傑出藝術作品的創作過程。 

與在顏料盒中排列好的色彩相比,調色板上的顏色排列更具個人特色,可準確地反映畫家在繪畫時如何即時調配色彩。

歐仁·德拉克洛瓦的調色板

在法國浪漫主義畫家歐仁·德拉克洛瓦的調色板上,我們看到他將幾十種預先調配好的顏色整齊地排成了3列。

 

此處展示的歐仁·德拉克洛瓦的調色板,其上的顏色很明顯按照嚴格的順序排列,展示了呈微妙變化的色調。

通過這樣整齊的色彩排列,可以推斷畫家在創作時就如何運用色彩進行了周密的安排。

德拉克洛瓦以善於調配新顏色而著稱,他也非常樂於探索不同色彩組合所產生的效果。

在1850年的日記中,德拉克洛瓦將調色板稱為他的「藝術靈感之源」,「那些整齊排列在調色板上的、鮮豔而對比強烈的顏色,就足以點燃我的藝術激情」。

 

他這樣排列顏色很可能並非出於實際創作的考慮,而是給自己提供一組視覺樣板,以便參考。

埃德加·德加的鮮豔調色板

此處展示的法國畫家埃德加·德加的調色板符合人體工學,可以在繪畫時輕輕地卡在臂彎處。 

 

埃德加·德加的調色板雖不如德拉克洛瓦的排列整齊,但也獨具美感,調色板右側大量的白色頗為引人注目。

德加通常被視為印象派代表畫家,他也確實和很多印象派畫家都是朋友。

然而德加不僅像其他印象派畫家一樣熱愛室外創作、關注稍縱即逝的光影和印象,他還傾注了大量精力研究和模仿早期大師的繪畫技法。

德加以刻畫臺前幕後的芭蕾舞者而著稱,這些芭蕾舞者通常以特別的姿態出現,沐浴在明亮的光線之中。人物形象的輪廓是模糊的,從而使畫面增加了動感。

顏色在德加手中成為微妙而有力的工具,為畫面注入了別樣的氛圍與亮度。

 

這塊調色板展示了德加頗為隨意又不乏規律的調色方式:

油彩的排列顯然是明確、有序的,而德加的調色過程則頗為隨意,調色板上經過調配的色彩呈微妙的對比。

調色板上最顯眼的顏色就是白色,而大量白色的運用也是德加作品呈獨特的光亮感的原因所在。

卡米耶·畢沙羅的肖像畫調色板

法國印象派畫家卡米耶·畢沙羅的調色板非常與眾不同,這似乎是畫家對調色板概念的一種有趣詮釋:

承載著形象化藝術的繪畫工具本身也可以是一件藝術品。

畢沙羅將木質調色板視為畫布,並沒有考慮將調色板上的指孔或彎曲處變為構圖的一部分,而是直接在上面繪製了一幅鄉村圖景。

 

卡米耶·畢沙羅的調色板就是他對色彩排序的一次嘗試。它使我們了解到畫家將純色排列在畫板邊緣的使用方法。

畫面中,廣闊的藍天下農民正駕著車在田間勞作。

不過,他也考慮到了調色板本身的功能屬性,在畫板的頂部和側面擠了幾坨顏料,包括紅色、藍色、黃色、白色以及棕紫色,還有綠色,幾乎與樹冠融為一體。

在創作這幅作品的時候(約1878-1880年),畢沙羅正在鑽研自己的繪畫風格,僅用少數幾種原色、間色及白色創作。

所以雖然這幅作品並非正式作品,但我們仍能從中看到畢沙羅的色彩選擇和運用技巧。

雖然這幅在調色板上創作的作品頗為另類,但實際上畢沙羅的做法反映了當時社會的一種潮流,即藝術收藏家委託畫家繪製或從畫家手中購買調色板,作為投資或裝飾之用。

 

這幅作品是受巴黎一位餐廳老闆M. 拉普拉斯委託創作的,拉普拉斯向畢沙羅支付了50法郎,這甚至超過了畢沙羅小幅油畫的常規價格。

畢沙羅還因此興奮地寫信告訴了克勞德·莫奈(^_^),只是不知道莫奈是否也受委託創作過類似的作品。

勒布倫戴著草帽的優雅自畫像

將視線轉向稍早之前的18世紀,我們會發現當時的畫家非常關注對寫生對象精確而帶有象徵意味的描繪。

 

在伊莉莎白·路易斯·維熱·勒布倫於1782年創作的《戴草帽的自畫像》中,我們看到畫家在畫面中自信地展示了她創作所用的畫筆和調色板。

畫中人物的姿勢經過了理想化處理,裝扮也非常時髦,雖然連衣裙頗為松垮樸素,但耳環與衣服高級的面料卻暗示著她是一位富有的成功女性。

這幅作品中的每一個細節都經過了精心打磨,散發著優雅之感。

 

畫中調色板上的顏料排為整齊的兩行,她的很多作品都有調色板上的藍色調。

勒布倫的作品不僅技法嫻熟、極具品位,畫面中的各種顏色也巧妙地互相呼應:

調色板上的粉色同畫家衣服的顏色相呼應,而草帽上各種花草的顏色則幾乎與調色板上的顏色完全一致。

保羅·塞尚結構化的自畫像

​​​​​​

僅僅在100年後,保羅·塞尚就在1890年創作的《拿調色板的自畫像》中用調色板如實反映了他所偏愛的顏色。

 

與勒布倫的自畫像相比,塞尚的作品頗具未經修飾的粗獷之感。然而這幅作品又是如此鮮活有力,生動表現了邁入19世紀後期藝術領域激進的新思潮。

在其多幅作品中都有非常突出的綠色調陰影,綠色佔據了調色板上包括上緣在內的大部分區域,很明顯塞尚在調色板上調配了顏色更深的綠色。

他在作品中用到的這些綠顏料很可能是毒性極強的翡翠綠和鉻綠。

除此之外,在調色板主體呈現棕色和赭色,還有小塊的黃色和紅色顏料分列兩端。

塞尚筆下非自然的色彩極具表現力,而對畫面結構及穩定感的關注使他形成了與同時代印象派畫家不同的繪畫風格。

在這幅作品中,塞尚就展示了大師級的技巧,通過對線條和色彩的有力控制,使畫面中的人物與調色板構成了強有力的

視覺結構。

 

畫中人物筆直的姿態、畫框的邊緣、調色板的水平線以及調色板和畫架構成的對角線都增加了畫面的穩定感。

其中尤以調色板的位置最為特別,與畫架及畫的邊緣構成了完美的直角。 

塞尚將調色板完全面向觀眾,使它看起來仿佛一幅畫中畫。

這個調色板既可以視為畫家的藝術宣言,又如護盾般為畫家提供了保護。

《色彩的歷程:18世紀以來的探索與應用》

 《色彩的歷程:18世紀以來的探索與應用》

[德] 亞歷山德拉·洛斯克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有書至美

2020年6月

人類的視覺與色彩密不可分。本書介紹了從18世紀牛頓對光和色彩研究的經典巨著《光學》發表之後,人們對色彩的認知與應用的歷程。伴隨著人類對色彩科學與理論的探索,顏料、印刷、攝影、工業等技術的突破,人類發展的歷程中出現了印象派、野獸派等畫家們絢麗的藝術作品,留下越來越精美的彩色書籍,服裝和生活用品也更多彩……

從色彩科學和理論發展為切入點,呈現其對繪畫藝術、書籍、服飾、家居、建築等領域的影響。本書記錄了人類與科學、藝術的迷人互動,是任何從事設計師、藝術工作者的色彩指南,同樣會吸引所有對多彩的自然和生活、裝飾和環境充滿激情的人。

相關焦點

  • 探索彩虹背後的奧秘,美麗絢爛的彩虹是怎樣形成的?
    根據各種色光的性質,從高到低依次可以將從紅到紫的各種色光射到我們的眼睛裡,這樣就形成了美麗的彩虹。經過仔細觀察,我們會發現彩虹既有鮮豔多彩的,也有暗淡朦朧的。同時也並不是每一場大雨過後都會出現美麗的彩虹,這是因為彩虹的明暗和寬度與空氣裡水滴的大小有關。雨滴越大,彩虹帶越窄,色彩越鮮明;雨滴越小,彩虹帶越寬,色彩越暗淡。
  • 為什麼彩虹是彎的?色彩又是從哪來的?
    炎熱的夏季,一場大雨,天空開始放晴後,我們經常會發現天空出現了一條彎彎的、連續的彩色光帶,也就是咱們俗稱的「彩虹」。就如為什麼天空是藍色的一樣,人們對於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的現象,很少會主動發出疑問。但話又說回來了,天空藍色是由於大氣分子對光的散射作用,那麼彩虹為何彎曲,又為何擁有七彩顏色呢?
  • 彙編童年色彩,茂名第一條彩虹塑膠跑道落地!
    天上有彩虹,地下有彩道。彩色是孩子的繽紛樂園,是啟發孩子無限想像的溫床。何不在孩子尚年幼時,建造一個彩色樂園,讓孩子們在彩色的世界裡學習、成長呢?現在,茂名油城小學在校內建設了省內第一條彩虹跑道!把彩虹般的顏色塗抹在運動賽道上,讓孩子們盡情釋放活潑愛動的天性,讓學校充滿更多的歡聲笑語!飽和的色彩、豐富多樣的顏色碰撞,每一條塑膠跑道專屬一種顏色,在運動時也絕不單調的視覺體驗。相對於一種顏色的塑膠跑道,這樣亮眼奪目的多彩顏色,不僅更吸引6-12歲年齡段的小學生們,還激起了成人的童心。
  • 世界上色彩最豐富的樹皮
    你知道世界上色彩最豐富的樹皮屬於什麼樹嗎?那是彩虹桉樹,聽名字就知道它色彩繽紛。
  • 小米9彩虹色機身是噱頭?看完這幾點,就明白什麼叫極致色彩!
    最後還是發布會後讓我們明白,原來是彩虹色,嗯?彩虹色是什麼鬼?難以形容的全息幻彩官方稱呼--全息幻彩,實際上就機身整體色彩而言,小米9分為紫和藍兩個版本使用了這種顏色處理工藝。與眾不同的地方在於:當光線從機身背部掠過,機身的色彩就開始了魔術般的變化,基礎的底色(藍或紫)之上開始跳躍起五彩斑斕的彩虹色。
  • 地球色彩最豐富的樹:彩虹桉樹高度可達70米
    彩虹桉樹學名「剝桉」,也被形象地稱之為「棉蘭老島口香糖」 彩虹桉樹已被引入南美洲、馬來西亞、斯裡蘭卡、中國以及其他國家。北京時間4月2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彩虹桉樹學名「剝桉」(Eucalyptus deglupta),也被形象地稱之為「棉蘭老島口香糖」,是在北半球發現的唯一一種桉樹。成為「唯一」還不足以彰顯其非凡之處,除此之外,這種高度可達到70米的樹還憑藉其豐富多彩的顏色著稱樹類家族。它的樹皮擁有黃色、綠色、橙色甚至於紫色等多種顏色。「彩虹」這個名字也正是源於這種奇特的特徵。
  • What is 經典藍丨2020年度色彩,流動的溫柔
    共青團的經典藍   能夠穩定人心的色彩   財浙的經典藍   是以歲月為載體的色彩,是一條看得見的銀河。   她流淌過青年夢中那些無端柔情的詩行   流進了最最溫柔的四年光陰本身   -END-   院大學生新聞傳媒中心 出品   審核丨尤一磊
  • 奇遇繽紛色彩 杭師大實驗室裡環保小衛士探索物質世界奧秘(1/10)
    今天的實驗室探秘之旅中環保小衛士們進行了「色彩變變變」實驗,在杭師大「綠之翼」環境保護協會大學生講師的帶領下學習了色彩變化背後的物理知識。  「任何物體對光都有選擇性吸收或者反射作用,就如同花有各種顏色,這是自然選擇的結果。」大學生講師許雪瑩說道。
  • 彩虹系列科學小實驗,和孩子一起玩轉色彩
    彩虹系列的小實驗,一直都受到小朋友的歡迎。色彩繽紛又充滿魔力趣味。下面我們繼續來玩轉色彩吧。想要了解更多創意實驗,請關注我哦!彩虹塔小朋友聽過雞尾酒麼?我們就自己動手做一杯像雞尾酒一樣的彩虹塔吧。準備材料:玻璃杯、食用油、洗潔劑、酒精、色素、攪拌棒、水參考步驟:1、在玻璃杯倒入適量的洗潔劑,再滴入幾滴色素用攪拌棒攪拌均勻,在杯子底部形成一層綠色。2、取小半杯水,在水裡滴入幾滴紅色色素配置成紅色水溶液,順著攪拌棒緩慢倒在綠色分層上面。3、將食用油順著攪拌棒緩慢倒在紅色分層液面上。
  • 8大彩虹色彩般甲蟲 堪稱「活寶石」(組圖)
    【搜狐科學消息】 據英國《新科學家》雜誌報導,甲蟲是地球上有著500萬至3千萬年進化史的動物,許多甲蟲展現出其驚人的彩虹般色彩,堪稱「活寶石」。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艾尼斯勒·希戈及其同事通過研究了解到了甲蟲如何產生如此美麗色彩的機理,發現此光學效果是由光子晶體和複雜的反射機制共同產生的,正好以下圖片所示。
  • 【色彩大全】什麼色彩是好的色彩?
    合理的色彩就是好的色彩 合理的色彩就是好的色彩。天底下沒有所謂難看或者髒的顏色,只有放錯地方的顏色。 要把他放對地方,首先你要考慮的是合理性的問題。
  • 吳霜:用色彩治癒2020
    我的作品色彩豐富,有時尚感,這樣的風格或許更適合在上海展出。感謝艾特藝術給了我這個寶貴的機會,能在上海這座魅力的城市舉辦了我的個人畫展,可以讓上海的觀眾了解我和我的藝術。」 受疫情影響,2020年對許多人來說是黯淡的一年,全球經歷了前所未有的考驗。
  • 赤橙黃綠青藍紫,好一片色彩
    在這個非灰即黑的地方,難得看見這麼齊全的色彩,雖然這些色彩是天上彩虹的色彩,但是在這裡從來沒有看見過彩虹,現在卻在別的物體上看見了,很鮮豔,很引人注目,但是也很遙遠,至少自己要是走過去的話需要很長很長的時間。
  • 獻給色彩懷疑論者的《色彩理論設計指南》
    ▲紐約藝術家用彩虹覆蓋圖片,因為有了大量的色彩,一切都會變得更好  所以今天,要給大家來一次色彩理論的速成課。藝術家、化學家、地圖製作者、詩人,甚至昆蟲學家……每個人似乎都有自己的色彩理論,通常伴隨著精心製作的彩色圖表。  下面,我們將討論色彩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技巧。
  • 2021汽車行業色彩流行趨勢預測
    在安全帶或內飾鑲板上運用明亮的色調,從而以一種更具商業性且易於定製的方式將色彩引入。幾乎無縫的外觀造型進一步凸顯這一特色,因此色彩的濃度也達到極致。Kia06丨黃色色塊單單使用一種色彩可以更強烈地傳達出一種信息。沒有其他配色分散注意力,所有的焦點都會集中在主色上。
  • 彩色視覺:如何看見色彩
    《色彩的秘密生活》是一部如彩虹般絢爛的色彩寶典:10大色系,75種顏色,從尋常的金黃到鮮為人知的天芥紫,將每種顏色的歷史娓娓道來!揭秘色彩背後的奇聞逸事:從人類文明、科學藝術到坊間八卦。
  • 探索攝影色彩基礎知識中的奧秘
    什麼是色彩?色彩有什麼特性?雖然如此司空見慣,卻是攝影術最基礎、最實用的東西,希望通過本文對色彩簡短的技術介紹,大家能對色彩有一定的了解,為日後學習攝影,在攝影道路上能夠取得更大進步打下堅實的基礎。
  • 認識色彩穿對色彩
    想有出眾的穿衣搭配,色彩是重要的一項元素。 想用好,就要先了解。 世界上任何東西,其形象和色彩都會影響我們的感情。某一種色彩或色調的出現,往往會引起人們對生活的美妙聯想和情感上的共鳴。這就是色彩視覺通過形象思維而產生的心理作用。每種色彩都有不同的色彩心理、色彩語言。
  • 色彩美學基礎 | 色彩的構成與色彩的混合
    一、認識色彩1、 光與色彩。我們平時常見的白色太陽光,實際上是由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單色光組成的。3、 色彩的成色原理光原色:光源發出的有色光直接進入視覺系統,例如:霓虹燈,檯燈,燭火等。透過色:光源穿過透明或半透明的物體之後再進入視覺系統的顏色。表面色:物體表面反射出來的光的顏色。
  • 色彩的解讀—紫色
    原標題:色彩的解讀—紫色 圖A:圖片中雙臂大大張開的小人兒仿佛在說比如,我們猛一看圖B中的彩虹會感覺比較歡快,然而地面卻被塗成了紫色。地震的發生會導致大地晃動,或許他是要用紫色來表現大地在地震中所受到的衝擊。此外,彩虹當中的紫色部分和紫色的花也都非常顯眼。孩子在畫畫時用到的餓紫色究竟有什麼含義呢?迄今為止,人們圍繞這一點開展了多項研究。有的調查結果顯示,「代表抑鬱沉悶的心情,或有過不幸遭遇的孩子」,而有的則表明,「情緒上的不安導致身體機能的不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