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南昌11月15日電(王凱豐)受「專利壁壘」和「商業模式」影響,國內印表機市場一直鮮有國產廠商身影。「缺乏核心技術使得行業新生企業難有突破口。」江西宜聯科技董事長黃埔軍一語道破。作為國產印表機民營企業,宜聯科技注重自主生產能力建設,著力實現從晶片到整機的全自主智慧財產權攻堅,力推「列印服務化」網際網路商業新模式,正成為國產印表機行業的新生力量。
手握核心技術 擁有百項專利
走進佔地10萬平方米的宜春市袁州區宜聯科技產業園,百餘名工人正在生產車間的流水線上有條不紊地裝配零部件,在包裝車間,一臺臺國產印表機從這裡打包裝箱,發往全國各地。
根據國際數據公司(IDC)數據報告顯示,今年第二季度,中國列印設備市場出貨量排名前五的廠商分別是惠普、愛普生、佳能、兄弟和聯想。
「缺乏核心技術,關鍵零部件依賴進口,而硒鼓、碳粉盒、墨盒、晶片等印表機組件的專利一直被國外印表機廠商掌控。」作為宜聯科技的創始人,黃埔軍在印表機行業摸爬滾打了近十年,「國外印表機廠商通過申請十幾萬項技術專利,使得我國印表機企業規避和投入研發新技術的成本巨大,絕大部分廠商難以承受。」
「專利壁壘」和「商業模式」成為壓在國產印表機製造廠商頭頂的兩座大山。據介紹,為把核心技術攥到自己的手裡,從2012年至今,宜聯科技累計投入數億元進行科技研發,完成了從晶片到整機的全自主智慧財產權攻堅,研發出共享型雷射印表機、一體機、雷射列印複印複合機等全系列機型,成為一家擁有100多項專利和完整自主生產能力的製造企業。
宜聯科技通過在江西宜春市建立產業園,實現了從貼片到注塑、從軟體到硬體、從零部件到整機以及近90%的核心零部件本地生產、本地總裝,形成專業印表機生產企業集群和完整的配套產業鏈。
「宜聯科技產業園力爭在2018年實現生產雷射印表機100萬臺和700萬套硒鼓的生產目標,三年內年產雷射印表機400萬臺、雷射印表機耗材5000萬套的整體製造能力。」黃埔軍表示,截至目前,園區已經為當地創造了1000多個就業崗位。
改變商業模式 力推「共享列印」
業內人士介紹,目前,印表機行業普遍採取「低價賣機器+高價賣耗材」的模式實現盈利。長期來看,用戶在耗材上的支出遠遠超過印表機本身,這給印表機廠商帶來了持續利潤。
「為防止用戶使用第三方低價耗材,印表機廠商通常會在產品中添加晶片,使其只適配原廠耗材,在售後服務條款中註明如使用非原廠耗材引起故障不予保修等。」黃埔軍介紹。
與傳統模式不同,宜聯科技將「賣服務」作為主要抓手,提出「列印服務化」的網際網路全新商業模式,推出「硬體免費、服務打包」新理念,無償向用戶提供硬體及耗材,並提供一系列服務打包方案,支持用戶通過宜聯智能充值列印管理系統實現列印按張或按月付費,讓「共享列印」走進生活。
據統計,該模式可降低用戶30%以上列印成本,同時簡化設備採購流程,提升採購透明度。2018年3月,宜聯登陸京東電商平臺,開始針對C端用戶全網銷售。在今年的京東618購物節上,由宜聯科技生產的國產印表機——宜聯黑白雷射印表機,進入印表機銷量排名前三。
自主研發晶片 建安全「防火牆」
隨著行動裝置的普及和企業辦公無紙化的發展趨勢,在網際網路時代,聯網設備的信息安全隱患始終是繞不開的問題。聯網的印表機、路由器,都可能成為被黑客利用的「後門」,藉以竊取機密和隱私。
「印表機的內部晶片具有記憶功能,可以通過硒鼓回收、信息讀取等手段將晶片中的數據進行還原。目前國內印表機市場被外國品牌佔據,使信息安全存在極大隱患,研發自主可控的底層晶片,保證列印信息安全需求迫切。」黃埔軍介紹。
作為國產印表機品牌的代表,宜聯科技通過不斷的努力、攻關和投入,於2015年研發出了自主可控的底層晶片,實現軟體環境和生產環境可控。同時,宜聯科技還通過集成的服務網絡對廢舊硒鼓實施回收,研發出高於平均市場容量2倍的硒鼓,實現硒鼓的回收再利用,大幅減少耗材消耗量。
在萬物互聯的趨勢下,印表機不只是辦公工具,更是智能辦公的重要環節。依託資本力量和研發平臺,2018年,宜聯與京東便利店等渠道商籤訂戰略框架協議,向全國百萬家京東便利店等零售終端,分步投入百萬臺不同型號的自助印表機,以建立專業的自助列印網絡和碎片化內容輸出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