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的生力軍

2020-09-12 李軍鋼

科學家生活在尊重科技的時代,是幸福的。我們尊重科學家,是因為我們對科學家寄予了厚望。那麼,怎樣很好地讓科學家們實現我們的厚望呢?很好地發揮科技生力軍的作用,是我們贏得科技高地的重要保障。

誠然,科技工作是腦力勞動,年齡越大的人的知識和經驗越豐富,越寶貴。但是,創新是科技工作的第一動力,科技界裡沒有創新力、論資排輩的怪現象嚴重阻礙了科技的發展。要想科技的大發展,就首先要消除沒有創新力、論資排輩的怪現象,很好地發揮科技生力軍的作用。科技生力軍就是科技界的年輕人。

毛主席曾在接見蘇聯留學生代表的時候,說:「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是的,青年人朝氣蓬勃,充滿活力,思維活躍,許多青年人創造了人間奇蹟,像李政道、楊振寧、華羅庚、李四光等科學家都是在年輕的時候建立了科技功勳。歷史上也是這樣的,周瑜指揮赤壁之戰的時候才三十多歲,諸葛亮出任劉備的軍師的時候才二十八歲。今天科技界的年輕人也是這樣的。

但是,科技界論資排輩的怪現象嚴重阻礙著年輕人活力的發揮。有的資歷深、沒有創新力的人佔據著重要位置,主宰著科技的發展方向,科研物資優先配給他,他卻一事無成。而富有創新力的年輕人卻缺乏應有的位置、權力和科研物資,因而充沛的活力難以很好地發揮出來。

所以,我們應很好地發揮科技界年輕人生力軍的作用,消除論資排輩的怪現象,用創新力這把尺子丈量每位科技工作者,不論年齡大小、資歷深淺,只要創新力強,就給予相應的位置、權力和科研條件。

相關焦點

  • 年輕,就要做強國「生力軍」——青春在創新中閃光
    新華社北京11月6日電 新華社記者胡喆、董瑞豐國家的出路在創新,科技的未來在青年。面向「十四五」和二〇三五,我國規劃部署的12方面重大任務中,「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全麵塑造發展新優勢」列在首位。無奮鬥,不青春!青年一代,是國家重大科技工程的「生力軍」,更是勇立潮頭的創新「弄潮兒」,在普通卻不平凡的崗位上綻放別樣光彩。
  • Arm對外宣布人工智慧(AI)平臺新增重要生力軍
    打開APP Arm對外宣布人工智慧(AI)平臺新增重要生力軍 發表於 2020-02-13 07:11:00 Arm於2月11
  • 青年人才成為創新生力軍
    顯示出青年科技人才正逐步成長為全省科研的骨幹力量,成為科技創新的生力軍。2019年度獲獎的科技成果多點開花,集中表現了貴州科技成果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大局,著力源頭創新,聚焦「三大戰略」及民生福祉,較好體現了科技創新價值導向,更加聚焦於經濟社會發展重大需求和國民經濟主戰場。圍繞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科學問題,著力源頭創新。
  • 「新時代的發改人,勇於擔當的生力軍」 這個研討會意義重大!
    研討會側記:我們是新時代的發改人 我們是勇於擔當的生力軍秋天是豐收的季節。8月27日,北京月壇南街38號,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四大會議廳和兩個分會場座無虛席,一場充滿理性與活力的研討會正在這裡舉行。會場高朋滿座,專家匯聚,100位全委代表組成觀眾投票席位,歷經20載的國家發展改革委中青年幹部經濟研討會煥發出新時代的活力。研討會現場。
  • 中國加快極地探秘步伐 年輕生力軍助力極地考察強國建設
    中國加快極地探秘步伐 年輕生力軍助力極地考察強國建設  【解說】越來越多的年輕力量參與到中國極地考察工作中,助力中國邁向極地考察強國。  中國加快極地探秘步伐 年輕生力軍助力極地考察強國建設  【解說】越來越多的年輕力量參與到中國極地考察工作中,助力中國邁向極地考察強國。北京時間10月27日,在長春參加2017中國極地科學學術年會的與會專家普遍認為,中國極地工作在不斷取得新進展,但是相較極地強國尚存差距,未來要注重培養更多的年輕後備軍。
  • 寧國市新型職業農民成為鄉村振興生力軍
    據統計,2014年至今,該市共培育新型職業農民1600餘人,並逐漸成長為鄉村振興的生力軍。 陳振宇是返鄉創業的大學生,2011年回村種植葡萄,因專業不對口經歷許多挫折,一度有放棄的念頭。2014年,陳振宇參加了該市首批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班,學到了豐富的理論知識並掌握了果園管理、合作社建設等經驗。
  • 南大環境:公司在長江大保護工作中積極發揮生力軍作用
    公司回答表示,我司深入貫徹總書記生態文明思想,在長江大保護工作中積極發揮生力軍作用,如招股說明書中介紹了「南京市星輝社區長江岸邊堆放固廢危險特性鑑別項目」「長江(江蘇段)區域突發環境事件風險評估及應急響應體系項目」「長江流域某公司船舶洗艙水接收轉運處置服務」等部分代表性項目。
  • 廣東新舊動能轉換勢頭明顯 戰略性新興產業正成為創新生力軍
    深圳南山區,優必選的研發人員人手一臺機器人隨時測試,這裡是「中國矽谷」最核心區域之一;廣州國際生物島,病理分析師正用電腦進行切片篩查,這個島被譽為「生物科技CBD」,剛剛拿下9個國際級項目;東莞松山湖,中國(東莞)散裂中子源成功通過驗收,填補了國內脈衝中子應用領域的空白……  科技創新亮點紛呈,靠的是廣東始終把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作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具體實踐和重大舉措
  • 科學網—微生物:土壤健康的「生力軍」
    其實,土壤中棲息的數量巨大的微生物是消除土壤環境汙染、恢復土壤健康、重建生態系統過程中不可或缺又無法替代的生力軍,它們將在汙染農田修復、安全農產品生產和可持續的農田生態系統構建中發揮巨大作用。
  • 創意PK 科技「鬥法」 看長沙大學生創新創業顯神通
    紅網時刻長沙11月21日訊(記者 姚宇超)把秸稈變廢為寶,成為可用於通訊電子設備的新型導熱材料;機器人能深入水下300米,識別並自主捕撈海參,讓漁民不再冒險……11月21日,由長沙市科技局承辦的長沙市第十七屆大學生科技創新創業大賽決賽在嶽麓科創港舉行。來自國防科技大學、中南大學、湖南大學等27所高校的38支創業團隊現場「鬥法」。
  • 創意PK 科技「鬥法」看長沙大學生創新創業顯神通
    紅網時刻長沙11月21日訊(記者 姚宇超)把秸稈變廢為寶,成為可用於通訊電子設備的新型導熱材料;機器人能深入水下300米,識別並自主捕撈海參,讓漁民不再冒險……11月21日,由長沙市科技局承辦的長沙市第十七屆大學生科技創新創業大賽決賽在嶽麓科創港舉行。來自國防科技大學、中南大學、湖南大學等27所高校的38支創業團隊現場「鬥法」。
  • 當「好奇青年」遇上「硬核科技」
    參會人員七成是45歲以下青年科學家、科技桂冠第16次「拋向」青年學者、高校學子與兩院院士面對面交流、天馬行空的「菠蘿科學獎」向好奇心致敬……近日,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系列活動在浙江溫州舉行,「硬核科技」與「好奇青年」碰撞出金石鏗鏘,也點亮了年輕學子的科學夢想。
  • 陝西科技青年李建峰:讓超導材料實現國產化
    在科教資源富集、創新綜合實力雄厚的陝西,大批青年科技工作者正在成為三秦大地乃至國家創新發展的中堅力量和科技創新隊伍中最具活力的生力軍。4月15日,在陝西稀有金屬科工集團西部超導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超導線材車間裡,李建峰正在檢查設備作業記錄。
  • 科技水密碼再獲科研榮譽
    眾所周知,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推動行業科學進步,離不開科技創新的支撐引領。日前,在「2020年中國香料香精化妝品行業科技大會暨第十三屆學術研討會」上,丹姿集團科研創新中心斬獲優秀研發團隊、科技領導獎等多項榮譽,企業科技硬核實力再次得到印證,為「科技水密碼」等品牌建設發展提供強力支撐!
  • 北理工開放日:爆炸科技國家重點實驗室免費參觀
    北理工開放日:爆炸科技國家重點實驗室免費參觀 2017-05-20  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學院教授馮順山為大家做了題為「爆炸科技在國防和國民經濟中的應用」的通俗易懂的報告。
  • 聲碩科技簡介
    聲碩科技簡介 電腦業鉅子比爾.蓋茲曾說:「語音科技不但是Windows的未來, 更是整個電腦界的未來!」 聲碩科技承接了「金聲三號」的技術,並將之商品化, 推出了國內第一套辨識率高、界面友善的「說亦通」中文聽寫系統, 在資訊市場上一炮而紅; 在加入了一批臺大科技生力軍之後,於1998年5月正式成立聲碩科技, 並且隨即推出第二代的「說亦通」, 以高達90% 的語音辨識率,連續於1998、1999年臺灣的資訊軟體展
  • Ivy Bridge生力軍 Core i3-3220性能測試
    Ivy Bridge生力軍 Core i3-3220性能測試 出處:快科技 2012-09-13 09:56:57     作者:鯤鵬 編輯:鯤鵬[爆料] 收藏文章
  • 做網際網路+新時代創新創業的生力軍
    原標題:做網際網路+新時代創新創業的生力軍 項目合伙人王悅介紹,目前南京先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產品已被熊貓電子、國家電網、蘋果無線充電供應鏈等大客戶認可並籤訂供貨合同,擁有了一定訂單規模,預計明年每個月都能達到百萬元級別營收。 雖然產品一出生就是國際先進水平,但南京先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卻與王鵬創業團隊成員一樣,很是年輕。 2016年3月成立,首期投資400萬元,團隊成員多為南京大學學生。
  • 把論文寫在防疫一線 將成果應用到戰「疫」中 西安科技生力軍抗疫...
    快速行動為戰勝疫情提供科技支撐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後,為了發揮我市科技資源優勢,有效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1月28日,市科技局緊急下發了《關於徵集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新技術新產品的通知》,面向各研究機構、生物醫藥類科技企業等徵集具有明確效果的新技術、新產品,以提升我市應對防控治療能力
  • 推進科技強院 101名專家入選四川省農科院「百人計劃」
    人民網成都11月30日電 (朱虹)11月30日,四川省農業科學院舉行科技人才「百人計劃」大會暨首屆青年科學家論壇,會上宣布了獲得四川省農業科學院「百人計劃」專家名單並為入選專家頒發證書。「今年,我們在全院正式啟動『百人計劃』評選,遴選出101名專家,其中首席科學家11名、領域科學家29名、青年領軍人才61名,意在進一步培養優秀中青年科學家,打造一流科研隊伍,弘揚好科學家精神,聚焦鄉村振興和農業高質量發展,聚焦全省『10+3』產業體系建設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效特色農業帶建設,為擦亮四川農業大省金字招牌提供有力科技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