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尋找火星上的生命,NASA決定用人工智慧自動探索、但有較大爭議

2020-09-05 小宇看事件

NASA已允許遠程車載計算機指導其他星球上的生命搜尋。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的科學家宣布了新智能系統的首批成果,該系統將安裝在太空探測器中,能夠從巖石樣本中識別生命的地球化學特徵。允許這些智能系統選擇要在地球上進行分析的內容和告訴我們的內容,將克服在遙遠的星球尋找生命時如何在遠距離傳輸信息的嚴格限制。該系統將在2022/23 ExoMars任務中首次亮相,然後在太陽系中更遠的物體上更全面地實施。


這是太空探索中的一個有遠見的步驟。這意味著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將從人類參與幾乎所有空間事物的想法轉變為計算機配備智能系統,並且他們經過訓練可以做出一些決定並能夠優先傳輸最有趣或時間緊迫的信息。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GSFC)行星環境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強調了擁有用於行星探索的智能儀器的必要性:將數據發送回地球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這意味著科學家不能進行任意數量的實驗或分析任意數量的樣品。通過使用AI對收集後的數據進行初步分析,然後再將數據發送回地球,NASA可以優化接收到的數據,從而大大提高了太空飛行任務的科學價值。


NASA訓練了人工智慧系統,以分析來自火星有機分子分析儀(MOMA)的數百種巖石樣品和數千種實驗光譜,該儀器將登陸火星內部2023年ExoMars Rosalind FranklinRover。MOMA是基於質譜儀的最先進儀器,能夠分析和鑑定巖石樣品中的有機分子。通過對巖石樣本的分析,它將搜索火星表面和地下的過去或現在的生活。送往火星的系統仍將大部分數據傳回地球,但以後太陽系的系統將獲得自主權,以決定返回地球的信息。


最初的結果表明,當系統的神經網絡算法處理未知化合物的光譜時,可以將其分類為高達94%的準確度,並與以前看到的樣本具有87%的準確度匹配。它將進一步完善,直到被納入2023年任務。

從這些無人任務中獲得的是數據,其中很多在不同的環境中,跨越數億公裡的數據發送可能會非常具有挑戰性,並且成本非常高;換句話說,帶寬是有限的。需要確定發送回地球的數據的優先級,但是我們也需要確保這樣做不會浪費重要的信息。這導致我們開始開發智能算法,該算法現在可以幫助科學家分析樣品以及有關後續操作的決策過程,而從長遠來看,可以對數據本身進行分析的算法將能夠調整和調整儀器以進行下一輪操作,而無需動搖迴路,並且只會將最有用的數據傳輸到家裡。


該團隊使用來自初始實驗室測試的原始數據和基於地球的MOMA儀器來訓練計算機識別熟悉的模式。當接收到新的原始數據時,該軟體會告訴科學家先前遇到的樣本與該新數據匹配。

任務將面臨嚴格的時間限制。在火星上作業時樣品僅會在流動站中保留最多幾周,然後流動站將樣品轉儲並移至新的鑽孔位置。因此,如果需要重新測試樣品,則需要快速進行,有時需要24小時。將來探索諸如歐羅巴之類的木星和土衛二和土衛六等土星的衛星,將需要在現場做出實時決策。有了這些衛星,地球發出的信號可能需要5到7個小時才能到達儀器,所以這不會像控制無人機那樣具有即時響應。需要賦予儀器自主權以便快速做出決定以達到科學目標。


從火星傳回的數據非常昂貴,而隨著著陸器離地球越來越遠,數據變得越來越昂貴。「來自火星的火星車的數據所花費的成本可能是手機數據的100,000倍,因此需要使這些數據儘可能地具有科學價值。


行星飛行任務的主要挑戰之一是將數據送回地球-既費時又費錢。在火星上旅行時間延遲約為20分鐘,而在太陽系中所走的距離越遠,這一延遲就越大。考慮到任務的壽命有限,科學家們必須對選擇要帶回的數據非常挑剔。這些結果肯定看起來很有希望;擁有更大的自主權是確保返回數據有用的一種方式。

相關焦點

  • 萬字詳解NASA毅力號火星任務:尋找生命,開啟往返火星第一步
    其任務是尋找形成於 35 億年前的火星三角洲 Jezero 火山口上的古代微生物生命跡象,收集和存儲可能包含外星生命最初證據地質樣本
  • NASA毅力號直播攻略來了!萬字長文詳解火星任務:直升機飛行測試、尋找生命跡象、開啟往返火星第一步
    其任務是尋找形成於 35 億年前的火星三角洲 Jezero 火山口上的古代微生物生命跡象,收集和存儲可能包含外星生命最初證據地質樣本,並有朝一日將其帶回地球。登陸另一顆行星、尋找古代生命的跡象、收集樣本,每一項任務都將非常困難。這些挑戰正是美國宇航局在「為火星車命名」競賽中從 28000 個候選名字中選擇「毅力」這個名字的原因。特別是在冠狀病毒大流行期間,啟動前的幾個月需要創造性地解決團隊合作問題。
  • NASA毅力號火星開直播,開啟生命探索
    其任務是尋找形成於 35 億年前的火星三角洲 Jezero 火山口上的古代微生物生命跡象,收集和存儲可能包含外星生命最初證據地質樣本,並有朝一日將其帶回地球。預計火星著陸時間為 2021 年 2 月 18 日。
  • NASA 噴氣推進實驗室 Chien : 人工智慧在太空探索中的終極考驗是...
    和以往相比,利用機器人探索太陽系尋找生命跡象的最大困難就在於,它們無法像人類一樣有效地進行直觀甚至創造性的決策。人工智慧方面的最新進展有望縮短這個差距——目前還沒有計劃派遣人類去探索火星的地下洞穴,或者在木衛二Europa的冰冷水域裡尋找熱液噴口。
  • ​火星上究竟是否有生命,「火星2020」會揭開真相嗎?
    儘管官方報告稱其沒有提供明顯證據,但至今仍有科學家沒有放棄火星生命假說,更有甚至提出了驚人的假設——「火星蘑菇」。究竟誰是誰非,或許毅力號的探尋之旅將給我們答案。撰文 | 小葉2020年地球命運多舛,但災禍沒有阻擋住人類探索太空的腳步。
  • 火星上是否有生命?「火星2020」能否揭開半個世紀前實驗真相
    儘管官方報告稱其沒有提供明顯證據,但至今仍有科學家沒有放棄火星生命假說,更有甚至提出了驚人的假設——「火星蘑菇」。究竟誰是誰非,或許毅力號的探尋之旅將給我們答案。撰文 | 小葉2020年地球命運多舛,但災禍沒有阻擋住人類探索太空的腳步。
  • 火星上疑似拍到「人骨」,難道上面有生命?NASA科學家解答!
    自從人類首次登陸外太空後,對地外生命存在深信不疑,從科學角度上來看,地外生命存在的概率,竟然達到了90%左右,雖然迄今為止沒有找到任何關於它們的蹤影,可是科學家們沒有就此放棄尋找,由於人類科技限制只能通過探測器,代替人類去往其他星球上。
  • ​火星上是否有生命?「火星2020」能否揭開半個世紀前實驗真相
    考察火星上的生命蹤跡是此次探索的一個重要科學研究任務之一。雖然火星上沒有「火星人」,但是否存在低級或者原始生命形式,能否為解釋生命起源提供思路,一直是科學家們孜孜以求的問題。在火星生命探索的歷史上,要屬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經驗最為豐富,此前他們並沒有給出特別明確的說法。可是,卻有科學家始終堅持說Yes。
  • 尋找火星生命跡象!NASA「毅力」號將執行迄今最明確的天體生物學任務
    另外 3 個探測車均由 NASA 於 21 世紀發射到火星表面,初衷都是研究這顆紅色星球適宜生命居住的可能性。但實際上,它們過往所執行任務的重點,都不是有針對性地去解決該問題,而是研究了火星表面水的演變史,探索該星球上本有可能演化出生命的組成部分。與過往不同,「毅力」號會直面這一問題,在被認為曾是遠古火星最宜居的地區尋找生命跡象。
  • NASA在火星上發現「蘑菇」,難道真有生命體?引發全球爭議
    最近,NASA在火星上面的好奇號火星車向地面傳回了引起大家爭議的照片,在照片裡面我們能夠清晰地看見火星的地表上面有一些類似於蘑菇一樣的物質,這些物質長在火星的地址表面,就像是植物一樣。這張照片一經公開,立馬引起了全世界相關人士的關注,大家紛紛提出質疑,這種物質究竟是什麼?難道這也側面說明了火星上面是由生命存在的嗎?
  • NASA毅力號直播攻略來了!萬字長文詳解火星任務
    其任務是尋找形成於 35 億年前的火星三角洲 Jezero 火山口上的古代微生物生命跡象,收集和存儲可能包含外星生命最初證據地質樣本,並有朝一日將其帶回地球。在為期至少一個火星年(約 687 個地球日)的主要任務期間,「毅力」號對耶澤洛隕石坑的探測將解決火星探測的高度優先科學目標,包括有關火星上生命潛力的關鍵問題。火星車的天體生物學任務將搜尋古代微生物生命的跡象,描述地球的氣候和地質特徵,並為將來返回地球收集樣本。毅力號還將收集有關應對未來人類火星探險挑戰的技術知識,並證明其可行性。
  • NASA將允許計算機在太空探測中自主決策,尋找外星生命
    而隨著火星探測器越來越先進,收集上來海量數據,將它們統統傳回地球,等待人類指令再做行動,顯然大費時間和金錢。能否讓計算機在火星上自己做主呢?在當地時間6月25日舉行的戈爾德施密特大會上,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了太空探測器新一代智能系統的首批成果。
  • 詳解NASA最新火星車尋找生命之旅
    毅力號火星車將在那裡尋找過去火星生命存在的跡象。  隨著這臺價值24億美元的最新型火星車踏上徵程,美國宇航局將著手回答一個自從天文學家用望遠鏡看到紅色行星那一刻就一直縈繞至今的問題:在我們地球身旁的這顆行星上,現在或曾經有沒有生命?  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的副項目科學家Ken Williford說:「我們的策略是深挖歷史,深挖到火星與地球更為相似的時期。
  • 2020年夏,3個太空探索項目加緊啟動,尋找火星上古代生命的跡象
    科學家認為,四十億年前,兩顆行星都有孕育生命的潛力,但火星的大部分歷史都是一個謎。來自美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中國的新火星探測器將於今年夏天發射。他們的目標不是尋找火星生命-科學家們認為現在那裡什麼也無法生存-而是尋找過去生命形式的可能痕跡。這些龐大而昂貴的計劃可能徒勞無功。
  • NASA 2020火星任務,探索生命之謎
    對於距離地球最遠達4億公裡的火星究竟有沒有外星生命,一直是天文學家極力想探索的目標。 在今年七月底,NASA即將對探索火星計劃跨出超大的下一步啦!想要證明火星上有生命存在,現在最關鍵的一步就是找到生命存在的直接證據了。火星上有水? 冰層之下的液態鹽湖。不過,這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要找到這樣的證據,要有夠厲害的偵測裝置,在火星上偵測到能夠證明生命存在過的合適樣本,並正確地分析後,我們才能真正證明火星曾有生命存在過。
  • 火星上存在生命之源「水」!火星上存在生命跡象?
    人們對於宇宙的探索從未停止,我們對於地球以外的行星探索也是如此,我們利用各種技術手段在探索著未知的星球。在探索未知事物的同時我們也在尋找著一個能夠向地球一樣的星球,成為我們的第二星球。就猶如電影《流浪地球》,《星際迷航》一樣,經過科學家的預測多年後地球將會毀滅,尋找另一個能夠滿足人類生存的星球是十分必要的事情。而根據目前科學的研究來看,有可能能夠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除地球外還有一個神秘的星球。
  • NASA堅毅號啟程奔赴火星,本屆火星賽季圓滿落幕
    而好奇號作為一個已經馳騁火星近8年的super star,它的繼任者自然也給了我們許多難以言說的親切感,仿佛一位認識很久的老朋友,在娓娓展示著人類對火星的探索是如何薪火傳承的。△好奇號 vs 堅毅號,八年過去了。素材來源:NASA/JPL-Caltech堅毅號的目標是繼續探索火星的地質和氣候環境,尋找火星過去的微生物痕跡。相比於好奇號,堅毅號升級和替換了哪些黑科技?
  • 火星上有生命嗎?
    是因為火星在視覺上呈現為橘紅色是因為地表廣泛普遍的分布著氧化鐵的造成的,它使火星呈現出一種紅色的外觀,在肉眼可見的天體中獨具一格。火星地表沙丘、礫石遍布且沒有穩定的液態水,火星南半球是古老、充滿隕石坑的高地,北半球則是較年輕的平原。火星已被無人飛船探索。1964年11月28日,由NASA發射的水手4號是第一個訪問火星的太空飛行器,於1965年7月15日最接近該行星。
  • NASA不間斷火星探索23年
    ,它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最可能存在地外生命的。MSSS火星奧德賽1999年2次火星任務的失敗,給火星探索蒙上陰影。「堅毅號」核動力火星車與好奇號等以往的火星探測任務不同,它將會搜尋火星上宜居環境的跡象,同時尋找古代微生物存在的線索,並且收集巖石樣品,用密封罐儲存起來,以便被未來任務的太空飛行器帶回地球。
  • NASA究竟如何選擇火星登陸點的?
    位於NASA華盛頓總部的火星探測計劃首席科學家Michael Meyer認為:「你不能說,『這裡有十個還不錯的登陸點,我們一個個去試』,因為每個任務僅有一次機會,你必須做出準確的選擇!」北京時間2016年7月16日凌晨1點,NASA科學家為大家詳細講解火星2020任務,並回答了網友們的大量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