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夏,3個太空探索項目加緊啟動,尋找火星上古代生命的跡象

2020-09-03 掌橋科研


火星現在可能被認為是貧瘠,冰冷的沙漠,但是地球最近的鄰居曾經有過生命嗎?

這個問題已經使科學家們忙了幾個世紀並且激發了科幻想像力。

科學家認為,四十億年前,兩顆行星都有孕育生命的潛力,但火星的大部分歷史都是一個謎。

來自美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中國的新火星探測器將於今年夏天發射。

他們的目標不是尋找火星生命-科學家們認為現在那裡什麼也無法生存-而是尋找過去生命形式的可能痕跡。

這些龐大而昂貴的計劃可能徒勞無功。但是天體生物學家說,紅色星球仍然是我們尋找其他星球生命記錄的最大希望。

法國航天局CNES總裁讓-伊夫·勒加爾(Jean-Yves Le Gall)在本周與記者舉行的電話會議上說,火星「是唯一有機會發現外星生命痕跡的具體行星,因為我們知道數十億年前它是可居住的」。

勒·加爾(Le Gall)是美國宇航局(NASA)進行的「火星2020」探索性探測器的建築師之一,該探測器計劃於7月底發射,屆時地球和火星距離地球和火星的距離將最接近兩年。

這個耗資超過25億美元的項目是最新的也是技術最先進的項目,旨在揭示火星的深層秘密。

但這並不孤單,因為重新激發了對太空探索的熱情。

關於火星探索的事兒

對紅色星球(火星)的科學探索始於17世紀。

1609年,義大利伽利略(Galileo)伽利略(Galilei)用原始望遠鏡觀察了火星,並因此成為第一個將新技術用於天文學的人。

50年後,荷蘭天文學家克裡斯蒂安·惠更斯(Christiaan Huygens)使用自己設計的更先進的望遠鏡繪製了該行星的第一張地形圖。

天體物理學家弗朗西斯·羅卡德(Francis Rocard)在最近的文章《火星最新消息》中寫道,與「荒涼,空蕩的」月球相比,火星長期以來似乎具有被微生物潛在居住的潛力。

但20世紀出現了挫折。

在20世紀60年代,當人類登上月球的競賽正在加速,向著令人眼花繚亂的「巨大飛躍」邁進時,迪安·希區柯克和詹姆斯·洛夫洛克對在火星上發現生命的希望感到沮喪。

他們的研究分析了地球的大氣,尋找化學不平衡,氣體相互反應,這將暗示生命。

洛夫洛克對法新社說:「如果沒有反應,那麼那裡可能沒有生命,就化學而言,火星的大氣層是完全不活躍的。」

他們的結論在十年後得到了證實,當時維京登陸者採集了大氣和土壤樣本,結果顯示這個星球已經不可居住了。

火星計劃基本上暫停了20年。

然後在2000年,科學家們做出了一個改變遊戲規則的發現:他們發現水曾經流過它的表面。

這一誘人的發現重新點燃了人們對火星探測的潛在興趣。

科學家們仔細研究了溝壑、溝壑的圖像,在火星表面尋找液態水的證據。

10多年後的2011年,他們終於找到了它。

Rocard說,「跟隨水,跟隨碳,跟隨光」的策略已經有了回報。

CNES的天體生物學家Michel Viso對法新社說,自從發現水以來,每一次任務都帶來了「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火星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死氣沉沉。」。

美國最新的一款火星車將於明年2月著陸,該車在發射後經過了6個月的旅程。

這項調查可能是迄今為止最令人期待的。它的隕石坑曾經是45公裡寬的三角洲。

富含沉積巖,如粘土和碳酸鹽巖——地球上保存化石痕跡的同類型巖石可能是一個寶藏,或許不是。

羅卡爾問道:「我們知道水曾經流過,但問題是:流了多久?我們甚至不知道生命在地球上出現需要多長時間。」

如果這次任務能夠把這些巖石帶回地球,他們可能會給出長期困擾科學家的問題的答案。

但他們至少要等10年才能得到分析結果。

維索說,結果很可能是「一堆線索」,而不是一個明確的答案。

一開始科學家們也在考慮一個更為深刻的問題。如果火星上從來沒有生命,那為什麼不呢?

歐洲航天局發言人豪爾赫·瓦戈說,對這一問題的回答可以豐富我們對地球上生命如何發展的理解。

由於地核以下板塊構造的變化,在35億年前,在這裡很難找到任何生命的蹤跡。

瓦戈說,火星沒有構造板塊,因此有可能在那裡保存著40億年前「地球上永遠找不到」的生命跡象。

如果最新的火星計劃未能找到古代火星生命的跡象,那麼總有更多的領域需要探索。

土星和木星兩個衛星的Encelade和Europe分別被認為是有前途的競爭者,儘管達到目標仍然是科幻小說而不是現實。

(編輯:LHF)

相關焦點

  • 尋找地球和火星上古代生命跡象的新方法
    火星2020任務,包括向火星派出名為「恆心」的漫遊車,以尋找該星球過去的生命的證據。還將收集30億年歷史的巖石樣本,地球科學家認為這些樣本可能包含火星上古老的生命跡象。後來,美國宇航局將執行一項任務,以檢索這些樣本,以便地球上的研究人員可以查看它們是否確實包含古代生命的跡象。
  • 目標是尋找「古代生命」的跡象
    據美國ABC電視臺7月30日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已於7月30日北京時間19點50分成功發射「毅力號」火星車,以探索火星上的生命跡象。火星車預計於2021年2月著陸於火星表面。美國航天局局長吉姆·布裡登斯汀在周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我們現在正處在新冠病毒大流行的特殊時期,但事實上我們一直在堅持,保護了這項任務,因為它非常重要。」 他表示,這輛車的名字「毅力」是由一位來自維吉尼亞州的七年級學生起的。
  • "毅力"號已啟程 將尋找火星上的生命跡象
    美國宇航局(NASA)7月30日發射了最新的火星探測器,將尋找火星上的生命跡象,並為人類有朝一日登陸火星考察鋪路。這也是本次火星探測窗口期內發射的第三枚探測器,前兩枚探測器分別由阿聯和中國發射。這是NASA歷史上迄今為止最複雜的太空探測器,用來尋找火星上古代微生物的跡象,研究其氣候和地質狀況,收集和存儲火星巖石和土壤樣本。&34;,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局長布萊登斯汀星期三說。
  • 3項火星任務將於7月啟動 中國天問1號發射有太多未知秘密
    七月是火星的月份。本月準備向紅色星球發射三個任務,其中包括美國宇航局的汽車大小的恆心漫遊者,它將尋找古代火星生命的跡象,並收集樣本以備將來返回地球。3項火星任務將於7月啟動 中國裡程碑發射有太多未解之謎一周多後,第二個火星任務的是中國,我國將陸續進行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發射。7月23日,中國有史以來首次自主完成的火星飛行任務,即「天問1號」,計劃升空於2021年3月5日的抵達火星。
  • 三大火星探測器奔向火星:路程已過半將尋找外星生命
    飛船上還有一塊紀念牌,紀念那些冒著生命危險幫助新冠患者的醫護人員。「毅力號」火星任務的一個關鍵目標是天體生物學,包括尋找古代微生物生命的跡象。 探測器將記錄火星的地質和過去的氣候,為人類探索這顆紅色星球鋪平道路,並將是首個收集和隱藏火星巖石和風化層(破碎的巖石和灰塵)的任務。
  • 美國NASA將直播發射「毅力號」火星車,尋找生命跡象
    據美國廣播公司新聞網7月30日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將於30日美國東部時間上午7:50(北京時間19點50分)發射「毅力號」火星車,以探索火星上的生命跡象。發射過程將通過美國NASA官網直播。火星車預計於2021年2月著陸於火星表面。
  • SpaceX創下太空冒險新歷史 尋找遠古生命跡象 人類探測器遠徵火星
    他準備每年建造100艘「星際飛船」,每當地球與火星軌道同步時,就把10萬人送上火星。阿聯的「希望」號和中國的「天問一號」,分別於2020年7月20日和23日發射,開始7個月飛向火星的航程。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毅力」號則在今夏火星探測窗口期完成了第三次發射。
  • 新年伊始,火星探索進入新階段,地外生命探索再登高峰
    21世紀10年代時期火星探測取得了長足的進步。2020年剛剛到來,各國爭相發出消息表示準備探索火星,未來十年火星探索將進入新的階段,並且可能也會給人類帶來一些令人振奮的消息,新階段不僅僅意味著對人類火星的探索,更意味著人類對「紅色星球」火星的生命的研究,這使地外生命的探索再次爬上了高峰。
  • 尋找生命跡象「毅力號」踏上火星之路
    這是一項雄心勃勃的長期項目的一部分,該項目旨在將第一批火星巖石樣本帶回地球,以分析古代生命的證據。今年夏天,在世界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火星發射中,美國宇航局不屈不撓地驅使著一枚強大的阿特拉斯五號火箭進入了晴朗的清晨天空。中國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上周取得了先機,但這三個任務都將在經過7個月、3億英裡(4.8億公裡)的旅程後於2月份抵達目的地。
  • 萬字長文詳解火星任務:直升機飛行測試、尋找生命跡象、開啟往返火星第一步
    其任務是尋找形成於 35 億年前的火星三角洲 Jezero 火山口上的古代微生物生命跡象,收集和存儲可能包含外星生命最初證據地質樣本,並有朝一日將其帶回地球。在為期至少一個火星年(約 687 個地球日)的主要任務期間,「毅力」號對耶澤洛隕石坑的探測將解決火星探測的高度優先科學目標,包括有關火星上生命潛力的關鍵問題。火星車的天體生物學任務將搜尋古代微生物生命的跡象,描述地球的氣候和地質特徵,並為將來返回地球收集樣本。毅力號還將收集有關應對未來人類火星探險挑戰的技術知識,並證明其可行性。
  • 中國又啟動了重要計劃!探索火星研究地心,揭開地球生命之謎
    ,因為在很多人眼中,如果說太陽系還有第二個適宜人類居住,或者有可能產生生命的星球,那麼火星當仁不讓,自從人類航天科技發展之後,探索火星就被提上日程,而我國也在今年七月,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送上太空。
  • 40億年前,古代火星比地球更適合居住,地球生命來源於火星嗎?
    40億年前,火星表面擁有河流、湖泊甚至是海洋,一些天體學家認為古代火星或許比地球更適合生命生存,甚至地球生命就是從火星移民而來。火星40億年前開始「死亡」?火星發生劇變的起點,就是火星失去全球磁場的時候。
  • 美國發射「毅力」號火星車 將探索火星生命跡象
    新華社華盛頓7月30日電(記者譚晶晶)美國「毅力」號火星車30日從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升空,前往火星尋找可能存在過的生命跡象。美國航天局直播畫面顯示,美國東部時間30日7時50分(北京時間19時50分),「毅力」號火星車搭乘的美國聯合發射聯盟公司「宇宙神5」型火箭發射升空。約1小時後,「毅力」號與火箭分離。
  • 萬字詳解NASA毅力號火星任務:尋找生命,開啟往返火星第一步
    其任務是尋找形成於 35 億年前的火星三角洲 Jezero 火山口上的古代微生物生命跡象,收集和存儲可能包含外星生命最初證據地質樣本
  • 火星上有生命嗎?140年探索史:火星人臉非人造,六大目標成焦點
    自19世紀以來,人類就一直痴迷於在這顆紅色星球上尋找生命,但是火星上真的存在生命嗎?究竟有哪些基於科學的基礎分析能夠支持這個假設呢?讓我們回顧下人類140年的火星探索史,對現有的火星研究進行一次梳理吧。1877年,義大利天文學家喬瓦尼·斯基亞帕雷利將他出瞳直徑21.8釐米的望遠鏡對準了神秘的火星盤。這臺望遠鏡是當時最好的望遠鏡之一。
  • 2020太空競賽正式開啟,多國探測器齊發火星!
    2020年7月,新一輪太空競賽正式開啟,多國探測器將陸續升空目標直達火星。阿聯「希望號」北京時間 2020 年 7 月 20 日凌晨 5 點 58 分,阿聯首顆火星探測器 「希望」號於日本鹿兒島縣種子島航天中心發射升空。
  • 從火星到月球,一個忙碌的太空探索之年
    美國航天局副局長託馬斯·楚比興表示,「毅力」號是美國航天局迄今為止最宏大的火星車探測任務,主要任務是尋找火星上是否存在過生命跡象。為找到答案,任務團隊為「毅力」號在耶澤羅隕石坑著陸做了最充分準備,這個區域也是有史以來探測器登陸火星最艱難的區域。2021年,各國也將開啟一個忙碌的太空探索之年,將有什麼重大太空探索項目值得我們的期待呢?
  • 火星和地球差不多,但地球的生命,能否幫助我們,找到火星生命?
    隨著一系列新的火星探索任務到來,新的線索或將開始浮出水面。在地球上,從撒哈拉沙漠到南極洲冰凍的冰川,生命在很大範圍內得以生存。火星表面與地球其中的一些地方有相似之處,所以如果我們能在地球上的這些地方找到生命,那麼它可能也適合在火星上生存。
  • 火星上存在生命之源「水」!火星上存在生命跡象?
    人們對於宇宙的探索從未停止,我們對於地球以外的行星探索也是如此,我們利用各種技術手段在探索著未知的星球。在探索未知事物的同時我們也在尋找著一個能夠向地球一樣的星球,成為我們的第二星球。就猶如電影《流浪地球》,《星際迷航》一樣,經過科學家的預測多年後地球將會毀滅,尋找另一個能夠滿足人類生存的星球是十分必要的事情。而根據目前科學的研究來看,有可能能夠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除地球外還有一個神秘的星球。
  • 詳訊:美國發射「毅力」號火星車 將探索火星生命跡象
    新華社華盛頓7月30日電(記者譚晶晶)美國「毅力」號火星車30日從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升空,前往火星尋找可能存在過的生命跡象。美國航天局直播畫面顯示,美國東部時間30日7時50分(北京時間19時50分),「毅力」號火星車搭乘的美國聯合發射聯盟公司「宇宙神5」型火箭發射升空。約1小時後,「毅力」號與火箭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