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載有「毅力號」火星探測器的聯盟阿特拉斯五號火箭從41號發射臺升空
有史以來最大、最先進的火星探測器「毅力號」、一輛裝有攝像機、麥克風、鑽頭和雷射的汽車般大小的飛行器,於周四發射升空,前往這顆紅色星球。這是一項雄心勃勃的長期項目的一部分,該項目旨在將第一批火星巖石樣本帶回地球,以分析古代生命的證據。
今年夏天,在世界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火星發射中,美國宇航局不屈不撓地驅使著一枚強大的阿特拉斯五號火箭進入了晴朗的清晨天空。中國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上周取得了先機,但這三個任務都將在經過7個月、3億英裡(4.8億公裡)的旅程後於2月份抵達目的地。
據介紹,以鈽為動力的六輪火星車抵達火星後,將向下鑽取並收集微小的地質樣本,這些樣本將在2031年左右在一種涉及多個太空飛行器和國家的星際中繼競賽中帶回國內。這一項目的總成本超過80億美元。
美國宇航局科學任務負責人託馬斯·祖布欽宣布這次發射是「人類首次往返另一個星球的旅程」的開始。
除了潛在地回答科學、宗教和哲學這一最深刻的問題之外,還有沒有地球以外的生命存在或曾經存在過?這次任務將為太空人最早在2030年代到達火星鋪平道路。
「我們稱機器人為「毅力」是有原因的。因為去火星很難,」美國宇航局局長吉姆 布裡登斯汀在升空前說。「在這種情況下,這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困難,因為我們是在疫情大流行期間這樣做的。」
升空後不久,「毅力號」意外進入安全模式,一種保護性的冬眠,溫度讀數觸發警報。但項目副經理馬特·華萊士後來說,飛船的狀態似乎很好,溫度回到了適當的範圍內,美國宇航局可能會在一天左右的時間內將其調回正常巡航狀態。
美國是唯一一個安全地將太空船送上火星的國家,正在尋求第九次成功登陸火星,這已被證明是類似百慕達的太空探索的三角地帶,世界上一半以上的火星飛行任務都已燒毀、墜毀或以失敗告終。
中國正在向這個軌道發射一個探測。阿聯,一個新進入外層空間的國家,有一個軌道飛行器正在飛行中。
這是航天史上最大的一次火星踩踏事件。在地球和火星之間飛行的機會每26個月才出現一次,因為這時行星位於太陽的同一側,並且儘可能的接近。
儘管發射前20分鐘發生了4.2級地震,但發射還是在早上7點50分準時發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