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導,一路朝著紅色星球前進的「毅力號」,如今已經飛行超過2.35億公裡,一切都在順利進行之中,大約明年2月18日,它就會抵達火星大氣層,並進行火星表面的著陸、探測等一系列工作。
「毅力號」去火星做什麼?
早在上世紀70年代,NASA就成功發射了可以在火星上著陸的探測器,如今幾十年過去了,NASA在火星上的探測器也越來越多,那麼,為何還要不斷發射新的探測器呢?
其實,這是因為伴隨著人類科學技術的發展,新型火星探測器,都要比上一代更加先進,攜帶的儀器等,也可以在火星上探測更深的地方,去尋找火星上更多的謎團。
拿「毅力號」來說,它這次去往火星,主要是研究火星的氣候環境、地質狀態,並且採集火星的巖石和土壤樣本,之後會帶回地球,供科學家們分析研究,幫助人類更深入的去了解這顆紅色的星球。
此外,「毅力號」最重要的一個任務,就是去火星上尋找生命的跡象。這裡的生命跡象可以是2個方面:一是遠古火星生命化石;二是火星上仍然存在的生命。
從目前科學家們對於火星的研究來看,火星上很可能誕生過微生物,我們都知道,在地球上,微生物也是最古老的居民,大約35億年前,微生物就已經出現了,而且一直到今天,它們仍然無處不在,即使是極端惡劣的環境中,也有微生物的身影。
所以,雖然火星如今貧瘠又一片死寂,但是由於在火星上已經發現了一些冰下湖,所以,不排除火星上仍然有微生物存在,除了「毅力號」,「天問一號」的任務之一,也是尋找可能存在的火星生命。
人類登陸火星的「敲門磚」
雖然在20世紀末,當時的科學家相信,人類進入21世紀,用不了多久就可以移民火星,不過一直到今天,除了探測器登陸過火星,人類仍然沒有踏上這顆紅色的星球。
火星距離地球實在是太遠了,即使是近地點,也需要在太空中孤獨的飛行6-7個月的時間,同時,人類目前的技術還不夠完善,探測器的著陸成功率,仍然不足50%,人類貿然前往火星,很可能有去無回。
不過,如今NASA的載人火星登陸,已經提上日程了,明年2月份「毅力號」成功著陸後,等於為人類正式啟動了火星登陸計劃。
等到「毅力號」採集樣本平安返回地球後,NASA將發射無人飛船去往火星,一切順利的情況下,2030年,NASA的太空人就會正式啟程,從地球出發,去往火星。
當然,在這之前,NASA還有一個目標,那就是重返月球,由於地球去往火星太遙遠,所以,NASA也計劃在2028年之前,先將月球改造成人類的太空中轉站,這樣可以加大登陸火星的成功率。一切都在穩步進行中,一起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