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海峰
5月27日11時,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正式登頂珠穆朗瑪峰,並獲得了「世界高度」的最新答案。央視全程對登頂和測量進行了現場視頻直播,並通過5G和F5G光纖網絡,將整個過程呈現在觀眾面前。
2019年的電影《攀登者》,讓大家重溫了中國60年前登山的故事。其實,爬上珠峰之後,並不是測量工作就完成了。有那麼一群攀登者默默堅守在珠峰之上,長時間抵抗冰冷風雪的同時,需要持續在線工作,以保證登頂隊員的通信穩定與數據傳輸順利。
為保證這部分工作的順利進行,在今年的4月15日,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就攜手華為,正式將5G和F5G雙千兆網絡覆蓋到了珠峰之上。而為了讓在珠峰大本營中的科研人員體驗到更好的光纖千兆網絡服務,華為與中國移動一起,又將自家最新的OptiXstar千兆智能光貓部署到海拔5200米的營地,並將F5G千兆光纖網絡部署到了更高的6500米區域。
很多人好奇,在珠峰上建設5G和F5G光纖網絡有多難?價值又有多大?該網絡能不能夠保障「世界脊梁」的Wi-Fi體驗,讓攀登珠峰的人與外界、與家人隨時都能流暢的溝通呢?我們在此揭秘一下。
頂住嚴寒,F5G送來心靈的溫暖
眾所周知,珠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根據2005年中國測繪局公布的數據高度為8848.43米。珠峰地形複雜,其地面更是三分之一為冰川雪地,河谷多為沙石地,環境惡劣。
在攀登珠峰中遭遇不幸的人不少。比如1996年,羅布·霍爾和史考特·費雪帶隊的兩支探險隊,在攀登珠峰時遭遇了特大風暴,並造成8位登山者不幸喪生的災難。因此,珠峰之頂被無數登山者視為最高目標,又成為登山者最艱難的挑戰。
與此同時,還有許多在珠峰大本營等地工作的科研人員,長期待在珠峰,除了要克服高原寒冷和缺氧環境,他們還希望能有支持多人辦公、上網不掉線,以及可以使用VR、進行視頻直播最高清晰度流暢無卡頓的網絡。
但是,攀上珠峰都極不容易,帶著諸多複雜設備建網更是極其困難。而且珠峰的極端環境,對F5G千兆寬帶網絡設備,包括千兆光終端、光接入、光傳輸設備提出了更為嚴苛的要求:一是要能支持在超低溫、高海拔、低氣壓環境下持續可靠工作;二是要綠色節能設計降低整體功耗,滿足珠峰現場電源功耗管控要求。
一邊是車輛上不去,只能靠犛牛運載物資與設備的惡劣外部環境;一邊是關係著登山者生命和信息通訊的網絡保障——中國通信人沒有退縮,選擇迎難而上,在珠峰上建設5G基站、部署F5G光纖寬帶網絡。
據了解,為了高質量地保障珠峰駐地人員的日常通信、企業辦公需求,此次中國移動選擇了基於華為黑科技的智簡全光網解決方案(10G PON + Wi-Fi 6),實現了珠峰營地的 F5G 光纖網絡全面覆蓋。
其中,基於華為的千兆智能光貓,實現了 5300米珠峰大本營的高質量的Wi-Fi全覆蓋,實測速率達到 1.43Gbps,可滿足現場多用戶同時進行直播報導、視頻通話、高清視頻點播等類需求。
這就像是給珠峰安裝上了「直播攝像頭」,一方面讓在珠峰的人們也能夠通過網絡與家人聯絡,分享自己的喜悅,遙寄思念,及時通報前方情況;另一方面,也讓珠峰之上的人們也能感受到5G與F5G時代的來臨,體驗到科技帶來的便捷。
千兆智能光貓如何支撐珠峰複雜業務需求?
為了克服在珠峰建設網絡不能通過機械等重型運輸安裝設備的困難,運營商與華為公司陸續派出上百餘名員工負責建設與維護保障,並在海拔5300米、5800米、6500米海拔高寒區域新增鋪設光纜25公裡。
但是讓筆者好奇的是,在被白雪覆蓋、亂石堆砌的嚴苛環境下,這些設備,包括千兆智能光貓、大量的光纖等,是如何滿足要求,實現1.43Gbps的高速可靠網絡?
經過問詢,筆者得知,此次支持運營商部署F5G網絡的千兆光貓,就是華為的OptiXstar千兆智能光貓。記得該產品伴隨著Wi-Fi6技術應運而生,在今年3月30日正式問世。發布不到半個月的時間,運營商與華為就敢將該產品帶到了珠峰之上。而現在,該光貓已經穩定工作1個多月,承載著多種大流量業務。
在光貓發布會上,華為專家曾介紹過該光貓的三大特點:
第一,超千兆帶寬,業務0卡頓。在珠峰大本營上狂風呼嘯,氣候寒冷,是一個極其惡劣的環境。但是在這種環境之下,華為OptiXstar千兆智能光貓依靠其160MHz超大頻寬,在實際測速時,依然保證了高達1.4Gbps以上的下載速度。
要知道我們很多家庭還使用的是100Mbps寬帶,這個測速結果表明,華為光貓即使是在超低溫、高海拔的珠峰,依舊保持高品質的Wi-Fi速率。中國移動選擇和華為攜手一起來打造在珠峰之上光纖千兆網絡的原因,已經顯而易見了。
第二,高增益天線,Wi-Fi多「穿」1堵牆:據了解,華為OptiXstar千兆智能光貓所採用的Wi-Fi 6技術,加持了高增益天線和Wi-Fi 6智能抗幹擾算法,讓Wi-Fi信號覆蓋範圍更加廣闊,讓信號完美覆蓋珠峰大本營。同時,該光貓結合Wi-Fi 6的OFDMA(Orthogonal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正交頻分多址)和優化的MU-MIMO技術來支持更優的多用戶體驗。
畢竟,珠峰多人同時連網需求旺盛,而該光貓早有準備,可支持超100位用戶終端同時連接和傳輸數據,降低了設備排隊等待的時延,讓多個用戶均能夠享受到高速帶寬帶來的光纖千兆網絡優質體驗,即便是珠峰,也能保證視頻通話等實時業務不卡頓、不掉線。
第三,綠色環保,節約能耗相當於每年多種1棵樹。攀登珠峰的人都要進行全面的培訓,而培訓的一個重要課程就是環保——要保護珠峰的自然環境。華為OptiXstar系列光貓具有業界領先的智能休眠機制,光貓會根據流量的使用情況,自動進入不同功耗的工作機制。
當Wi-Fi處於流量高峰期,光貓會全力以赴,保障多用戶連接的情況下,保證用戶高質量的網絡體驗;而當流量使用較少時,光貓進行休眠狀態,功耗降低20%。能夠降低電量,減少本就稀缺的珠峰電力負荷。
其實,在珠峰部署網絡,是一次嚴格的考試。平時眾多企業推出的千兆光貓,說得再好,也只有在嚴苛環境下頂得住的,才算優秀。華為OptiXstar系列光貓經受住了珠峰的考驗,可以預見,該光貓自然也會在全球更多嚴苛的環境下,貢獻自己的科技能力。
珠峰新高度與家寬新高度同時刷新
中國通信人在世界海拔最高的珠峰部署5G和F5G光纖網絡,投資成本高,難度大,很多人懷疑其價值。但在筆者看來,生命無價,有信號和網絡,能帶來的救援、科考等價值顯而易見,而且,讓駐守人員能與家人隨時高清視頻,獲得內心溫暖,也是一種基於人文關懷的獨特價值。
另一方面,此次建網,不僅是為了滿足珠峰之上的人們對網絡的需求,更是將家庭寬帶帶上了新高度,標誌著F5G商用進入新時代——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網絡需求,任何艱難困苦都不能阻擋人類探索的腳步。
記得2003年,當時中國登山隊在珠峰峰頂使用中國行動網路打通了電話,並用簡訊宣告了這一喜訊。同時中國移動全球通還發布了一張海報:「往上走,即便一小步也有新高度」。這或許就是中國運營商依然將更完善的通信網絡建設到珠峰的原因。
熟悉中國通信發展歷史的人會知道,我們早期的通信網絡十分落後,只能購買昂貴的國外設備,90年代買個「大哥大」手機要花費上萬元;安裝一部座機要付出大幾千元,還得排隊;至於家庭高速寬帶,只有價格高昂的企業專線。
40年來,中國光通信人不斷努力,讓落後的ADSL撥號升級到光纖寬帶接入,讓256Kbps的落後網速提升數千倍到1000Mbps,讓少有寬帶覆蓋的中國大地,擁有全球覆蓋最好的光網,讓數億用戶和大量企業暢享高速光寬業務。
如今進入了5G與F5G同時發力的「雙5G」時代,中國通信人依然沒有停止腳步。在線教育、在線辦公和雲VR/遊戲等新興家庭業務,對家庭網絡提出了更高帶寬、更強信號、更多連接的高品質要求。所以,整個光通信產業在光終端、光設備等多個層面持續精心技術攻關和創新,讓光通信產業表現出強大生命力。
這其中,我們有必要再提下華為。眾所周知,華為將構造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作為公司願景,而光接入領域更是堅持這一信念,不斷前進。中國的攀登者不斷向上攀爬只為更好研究珠峰,而華為不斷向高難度技術山峰攀登,只願給人們帶來更好的體驗。
筆者觀察:向上捅破天,向下扎到根
此次F5G在珠峰登頂,在中國光通信發展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在筆者看來,面對外部複雜的形勢,中國科技圈更要「向上捅破天,向下扎到根」——向上要持續投入,要敢於想像,培養強大的創新能力;向下提升市場滲透率,產業合力推動Wi-Fi 6千兆光貓的普及,構建新基建的重要基礎,豐富人民工作生活,帶動應用和數字經濟高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