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化騰:一味抄襲戰勝不了競爭對手,企業要學會創新!

2021-01-12 網際網路大視件

前段時間,谷歌一個內部員工說的火了,他說,谷歌的創新性已經喪失了,現在一味只會模仿競爭對手,抄襲微信,facebook各種。抄襲微信?馬化騰露出迷之微笑!相信很多人都會覺得不可思議,堂堂微信。只有的份,哪裡可能被人抄襲!

不過說實話,微信確實不止一次被抄襲,不僅被前面說到的谷歌,facebook也被暴曾抄襲微信。還有國內的一些產品,其實都有微信的一些影子。

其實就抄襲而言,國內許多產品之間都存在這些現象。就騰訊的微信來說,很多人都說微信抄襲了米聊,如果不是騰訊這一抄襲行為,估計現在就是米聊的天下了。

馬化騰也曾對記者發表過這樣的言論,令人拍手叫「絕」!

「抄襲與模仿,戰勝不了對手,一定要有自己的創新,從最初的創意到最後的產品,一定要做出別人沒有的東西,就已微信來說,公眾號,朋友圈這些都是創新,當大家在做同樣的事情時,你做的比別人出色,有足夠的創新能力,這就不是抄襲。」

這個社會,充斥了許許多多人形形色色的想法,很多時候,你想到的東西,別人早已想到,甚至已經去做了,這個時候你應該怎樣?選擇放棄還是堅持做到底呢?

騰訊認為別人做的自己也可以做,而且是創新地做,做到比別人更好,至於這種行為是不是抄襲,我認為不管是一篇文章還是一個產品,只要有自己的內容,創新,這就算不上抄襲了。

關於抄襲這件事,你們怎麼認為呢?歡迎留言!

相關焦點

  • Facebook內部信鼓勵員工抄襲:只為打壓競爭對手
    CNBC今天撰文稱,Facebook應對Snapchat挑戰時似乎只懂得一味抄襲對方的功能,這讓人想起當年的微軟必應,但歷史經驗表明,這種模式很難奏效。Facebook應對Snap的方式與其他科技公司面對新對手時採取的方法完全一致——盡其所能地複製Snap的核心功能,然後通過渠道和營銷打壓對手。
  • Facebook抄襲TikTok 美媒:他們抄襲競爭對手「歷史悠久」
    隨著中國公司字節跳動開發的流行短視頻app TikTok不斷遭到美國政府無端的打壓,一些競爭不過TikTok的美國企業也開始借著美國國內這一政治勢頭,採取了一些極為卑鄙的手段搶奪TikTok的市場。
  • 企業必看:如何通過數據分析方法「搞定」企業的競爭對手?
    圖1 競爭對手分析路線圖一個企業的策略如果是根據競爭對手策略來制定的話,這個企業是沒有持續性的,每個企業策略應該具有企業自身的特色。分析競爭對手的目的是為了解對手,洞悉對手的市場策略等。我們可以用競爭對手分析的五個層次來說明,如圖2所示。
  • 企鵝皇帝馬化騰身價究竟幾何
    微軟有MSN,網易又做了「網易泡泡」,新浪弄了個UC,淘寶出了汪汪——各大門戶和商務網站都有了自己的通訊工具,分去了騰訊不少用戶,馬化騰當然著急。所以,QQ他爸當然要反擊,就算所有人都叫他「模仿者」,就算對手惹得他罵出了髒話,他還是要沿著這條路走下去,把別人好的模式借鑑過來,然後,更重要的是,超越他們。
  • 馬化騰:微信名字是我隨便想的 最初就是個郵箱
    我們很早就說要做一個電腦公司,那時候的電腦公司就是幫人家組裝,把零件裝成電腦再銷售,就這麼簡單。後來我發現,在華強北幹這個活的人,都是那些不是很熟悉這個行業的、可能只有初中文化、小學文化的人,但是市場經驗很豐富。我們大學計算機專業畢業的,可能還做不了。後來我說,既然競爭不過,我們還是到企業去鍛鍊一下,再想創業的事情。
  • 競爭對手分析第一大要素:分析對手的未來目標
    分析競爭對手的目標是制定分析框架,確定每位競爭對手可能採取的戰略及其性質和成功率,每個競爭對手對其他企業採取的一系列可行的戰略做出的反應以及每個競爭對手應對行業變化和整體環境變化的情況。需要 確立複雜的競爭對手分析框架來回答下列問題:企業在行業內的競爭對手是誰?要採取怎樣的措施?競爭對手戰略行動的意義是什麼?我們將如何應對?
  • 李品熹:打敗你的,永遠不是競爭對手
    11年前,我和我們的董事長創辦了這個企業,如今已經打造了探魚、撒椒、蔡瀾越南粉、蔡瀾港式點心四個品牌。這麼多年以來,越是投身其中,我們越是對餐飲行業充滿敬畏。餐飲行業看起來門檻不高,但都是非常精細的活,要做好很不簡單。但比較幸運的是,我們在打造品牌上走的彎路少一點,所以今天來和大家一起來分享我們的心得。希望我們一起在餐飲這條路上走得更輕鬆,更踏實一點。
  • 競爭對手的數據分析方法
    圖1 競爭對手分析路線圖一個企業的策略如果是根據競爭對手策略來制定的話,這個企業是沒有持續性的,每個企業策略應該具有企業自身的特色。分析競爭對手的目的是為了解對手,洞悉對手的市場策略等。和競爭對手相比本企業覆蓋了293個城市,廣度不錯,但是深度只有2283個客戶,低於2644的平均值,偏低,和競爭對手A相比渠道深度差距相當大。
  • 馬化騰 腳踏實地的鸚鵡螺代表騰訊的創新觀
    創新是發展的源泉。  據報導,在第二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前夕,馬化騰接受了專訪,他認為,中國網際網路企業能夠崛起,最主要的原因是基於本土消費者的創新。也就是充分地理解中國用戶的特點和發展方式,開發出真正適合中國網民的應用和服務,持續地對用戶產生價值。
  • 影兒集團官宣起訴超模呂燕 反訴呂燕公司不正當競爭
    「抄襲」衣款一事,影兒時尚集團4月30日官宣,認為呂燕多次「碰瓷」,旨在為其服裝品牌謀取知名度,表示將起訴超模呂燕及其公司通過不正當競爭手段謀取利益,侵害影兒時尚集團名譽權,並提出巨額索賠。影兒時尚集團指出,眾所周知,衣服是由眾多設計和面料細節所構成,任憑一兩處相同或相似,就輕率指責影兒時尚集團抄襲,已經對影兒時尚集團品牌形象造成惡劣影響。聲明中,影兒時尚集團還提出,在無任何法律依據影響下,中國服裝企業應該彼此尊重,為中國時裝行業走向全球貢獻智慧和力量,而不是捕風捉影式的相互傷害,通過打壓或貶低競爭對手,來抬高自身品牌,盼望雙方良性競爭,停止不當競爭行為,共同維護中國時裝行業形象。
  • 創業公司如何應對大公司抄襲
    有經驗的創業者在決定創業前,一定會做SWOT分析(企業戰略分析),來思考如何應對潛在對手的競爭,其中就包括來自大公司的競爭。 此時,選擇創業方向很重要,要讓大公司不願意抄襲,或者讓它的資源和品牌優勢不容易發揮出來。怎樣能讓大公司不願意抄襲呢?很簡單,挑一個小一點兒的目標市場,因為目標市場有多大,就決定了將面臨的競爭對手會有多強。對於網際網路行業來說,如果你的目標用戶上億,就算大公司剛開始沒有注意到,但總有一天會發現,並成為你的競爭對手。相反,如果你的目標用戶只有幾百萬,對方往往會覺得市場太小,不值得投入。
  • 水星家紡涉嫌抄襲巴寶莉、愛馬仕 家紡零售競爭進入白熱化
    7月22日,北京商報記者試圖通過水星家紡官網電話向對方進行採訪,對方客服人員表示不清楚事情情況。截至發稿前,向企業郵箱發送的採訪需求未得到回覆。 根據天眼查信息顯示,水星家紡是水星控股集團下屬主要成員企業,成立於2000年,專注於家用紡織品行業,旗下擁有「水星」「百麗絲」兩個家紡品牌。
  • 水星家紡涉嫌抄襲巴寶莉、愛馬仕,家紡零售競爭進入白熱化
    華與華是中國戰略營銷品牌諮詢公司,為企業制定戰略,服務領域包含藥品、日化、食品、文具、快消品、房地產等多個行業。線下門店業績承壓對於水星家紡是否涉嫌抄襲,矽谷創新教練、太和智庫研究員唐興通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水星家紡是否抄襲很難確定。
  • 馬化騰語錄:騰訊沒有一天可以高枕無憂
    我也相信,堅持走下去,網際網路新時代的晨光就在不遠的前方。——摘自《馬化騰:網際網路新時代的晨光》一文4、不要老覺得你的公司大了,其實如果看一個具體的業務,和其他任何公司沒有任何的優勢,所以一定要把這個心態壓下來,像小公司那樣靈活,才有可能獲得成功。
  • 微信支付寶或迎兩個新對手,馬雲馬化騰終於有了危機感
    美團和滴滴,同為全國數一數二的靈活就業平臺,但是在沒有盈利之前,這兩個企業在結算的時候只能藉助微信和支付寶。雖說為企業的業績增長提供便利,但每年各家企業都需要給支付寶和微信繳納「過路費」,要不然王興也不會因為支付寶的費率高,直接取消支付寶的結算通道。公開的資料顯示,微信支付寶在國內的行動支付市場佔比超過94%,說兩家企業壟斷了行動支付行業也不為過。
  • 基耶利尼談當年被蘇牙咬:我欣賞他,要擊敗對手必須學會聰明
    近日,尤文中後衛基耶利尼回憶了2014年世界盃上被蘇亞雷斯咬的經歷,他表示自己很欣賞烏拉圭前鋒,並認為想要擊敗對手必須學會聰明。基耶利尼說道:「我欣賞蘇亞雷斯的求勝欲,如果失去了這個特點,他就會是一名普通的前鋒了。
  • 馬龍,要樹立強烈的欲望,戰勝困難,實現雙滿貫目標
    三是技術需要創新遇到的困難。馬龍的技術全面,正反手攻防轉換速度快,正手連續拉球能力強,劈長擺端技術好和發球接對方擰拉技術好。隨著年齡的增大和主要對手對馬龍技術特點的研究熟悉,馬龍贏得越來越吃力,甚至有時輸球給外國選手,這就需要馬龍嘗試新技術和尋求新突破。四是來自樊振東的挑戰。
  • 競爭規則——達維多定律:及時淘汰,不斷創新
    美國昇陽電腦公司 美國的昇陽電腦公司也是一家以不斷淘汰自己產品和不斷創新取勝的公司。它以企業的運作速度為核心成功地確立了自己的整個競爭戰略。 自從1982年創立以來,公司通過一系列的火速創新以及雷厲風行的企業運作機制逐漸發展壯大。
  • 【人人圓桌】第七期:小團隊如何面對大公司的抄襲
    圓桌開始後,幾隻大個兒的產品汪展示出了健碩的肌肉,這都是他們十年磨一劍辛勤勞作的成果,大家認為遇到這種情況,需要對抄襲公司的產品進行競品分析,對方雖然是抄襲,但一定也會有自己的特點和優勢,先要了解對手的想法和態度,才好針對性的解決問題。產品上線一年多,擁有百萬用戶,十萬月活,一定是解決了用戶某一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