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化騰語錄:騰訊沒有一天可以高枕無憂

2020-12-06 donews

騰訊董事局主席馬化騰(資料圖)

「在資本市場上,我是一個企業家;在技術領域,我是一個工程師。」技術出身的馬化騰更喜歡後者的角色,因為測試公司的產品是他最大的愛好。他認為,不管已經出現了多少大公司,不管一家公司的贏利狀況有多麼喜人,人類依然處於網際網路時代的黎明時分。

在他看來,一個「鼓勵分享、平臺崛起」的新的網際網路時代即將到來,靠單一產品贏得用戶的時代已經過去、渠道為王的傳統思維不再吃香。如何鑄造一個供更多合作夥伴共同創造、供用戶自由選擇的平臺,才是網際網路新時代從業者需要思考的問題。

以下為馬化騰的經典語錄部分整理:

1、不管已經出現了多少大公司,人類依然處於網際網路時代的黎明時分,微微的晨光還照不亮太遠的路。在這個行當裡,不管一家公司的贏利狀況有多麼喜人,也隨時面臨被甩出發展潮流的風險。——摘自《馬化騰:網際網路新時代的晨光》一文

2、一個新的網際網路時代即將到來。這將是一個鼓勵分享、平臺崛起的時代。靠單一產品贏得用戶的時代已經過去、渠道為王的傳統思維不再吃香。在新的時代,如果還背著這些包袱,那就等於給波音787裝了一個拖拉機的馬達,想飛也飛不起來。如何鑄造一個供更多合作夥伴共同創造、供用戶自由選擇的平臺,才是網際網路新時代從業者需要思考的問題。

這個新時代,不再信奉傳統的弱肉強食般的「叢林法則」,它更從崇尚的是「天空法則」。所謂「天高任鳥飛「,所有的人在同一天空下,但生存的維度並不完全重合,麻雀有麻雀的天空,老鷹也有老鷹的天空。決定能否成功、有多大成功的,是自己發現需求、主動創造分享平臺的能力。——摘自《馬化騰:網際網路新時代的晨光》一文

3、從去年年底開始,我就一直在思考,如何能將騰訊打造成一個供更多合作夥伴自由創業、供更多用戶自由分享的開放平臺。這是一個「摸著石頭過河」的過程,它需要騰訊內外都改變心態,用更加開放的大腦去迎接變革。這段時間來,我們已經擁有了一些經驗,也總結了很多教訓。無論如何,我相信,這是一條正確的道路。我也相信,堅持走下去,網際網路新時代的晨光就在不遠的前方。

——摘自《馬化騰:網際網路新時代的晨光》一文

4、不要老覺得你的公司大了,其實如果看一個具體的業務,和其他任何公司沒有任何的優勢,所以一定要把這個心態壓下來,像小公司那樣靈活,才有可能獲得成功。

——馬化騰在Techcrunch北京大會的發言

5、20歲之前我是一個非常內向的程式設計師,可能管幾個人小團隊的頭,跟在座很多開發者一樣。我周邊的人,我父母,包括我自己不認為我會開一家公司,管一個企業,因為怎麼看我都不像這樣的人。我唯一的資本是我寫過幾萬行C語言的代碼,也接過幾個項目。

但我很想創造一個產品有很多人用,但是原來的公司沒有辦法提供這樣一個環境,似乎只有自己開公司才能滿足這個要求,所以我才被迫選擇開一個企業。當然也會帶來很多問題,因為我發現做一個企業頭半年好像不用寫任何代碼,全部寫投標用的資料,說我們有這個軟體我們能開發什麼,事實上我們當時一行軟體都沒寫。

——馬化騰在Techcrunch北京大會的專訪

6、我們在創業之前和之後我們都有閱讀很多的文章,特別是來自美國矽谷的文章,我們也看到很多翻譯者從美國矽谷翻譯了很多當時創業的書,都非常的立志,而且我們也非常嚮往。但中國的環境,確實覺得這個還很遙遠,我們想第一步還是要生存,你出去怎麼辦,下一個月的工資和房租怎麼解決,你一年內的收入來自於哪裡。那時候沒有風險投資,也沒有說靠一個概念大家會搶著投錢,根本沒有這個環境,而且是比較務實和比較低調的做事情。長期以來我們都是堅持這個風格。

——馬化騰在Techcrunch北京大會的專訪

7、我最近在微博上發表了對賈伯斯的逝世談到了一些事情,我覺得他是我的偶像,他在創新,科技產品和藝術上的結合是讓人非常感動,不知不覺覺得這個是你要學習和奮鬥的目標,我們要學習他很多創新的理念,對很多產品體驗極值的要求,最終創造出一個打動人心的產品,讓所有人覺得這個產品太好了。我覺得這種被認可的滿足感,不是財富能夠給予的,而是你真正能夠做一個打動人心和深受喜愛的產品,這是很多企業家應該追求的,也是我希望學習的一個方向。

——馬化騰在Techcrunch北京大會的專訪

8、從一個網際網路發展到現在其實是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對騰訊來說也是發展12年,也是一輪,發展中存在相當多的問題。這些事情從本質來說,它實際上剛才講一個市場的有序競爭和一個叢林法則,可能不遵守這種法制社會用技術的手段來解決這樣一個衝突的問題。

——馬化騰在「2010(第八屆)中國企業競爭力年會」的演講

9、做企業不能考慮自己本身你的生意好,你的菜有口碑了,其他的事情我們不管了。我們現在看到一個企業的發展,特別是網際網路行業從非常幼小行業做了15年,慢慢成了各個行業都已經有相當多比較好企業存在這樣一個階段的時候,就要開始考慮未來產業發展的問題了。比如說你這個階段如果說只有兩三家特別好,其他家都衰敗了,或者是這個街的治安不好,對整個街的產業來說是有影響的。沒有食客跑到街治安不好的地方,專門找到你的店,這個店是無力的生存,一定要靠周圍的環境。

這個事情給我們帶來很大的教訓和反思,過去我們往往是看這個服務很好,我的用戶有需求,為什麼不能提供給他呢,其他人都做了,門戶都做了,為什麼我騰訊不能做,我一做了就是壟斷了。用戶有需求,不管怎麼樣我都要提供給他。

——馬化騰在「2010(第八屆)中國企業競爭力年會」的演講

10、網際網路的發展是中國改革開放的一個縮影,騰訊的成功有很多因素,但改革開放的歷史機遇是我們最大的財富。如同打開了一扇扇大門,改革開放給了中國人重新打量認識世界的機會,也給了那些血液躁動的年輕人創業成長的機會。

——摘自《人民日報》12月22日《中國網際網路正處於變革前夜--專訪騰訊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馬化騰》一文

11、網際網路是個變化很快的行業,競爭非常激烈。12年來,我最深刻的體會是,騰訊從來沒有哪一天可以高枕無憂,我們每天都如履薄冰,始終擔心某個疏漏隨時會給我們致命一擊,始終擔心用戶會拋棄我們。

因此,我們一直奉行的信條是「一切以用戶價值為依歸」。我認為,這是騰訊能夠一路走來、發展壯大的原因,也是網際網路經濟的核心要素之一。

——摘自《人民日報》12月22日《中國網際網路正處於變革前夜--專訪騰訊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馬化騰》一文

12、關於中國網際網路的可持續發展,我還是要強調一個良好的產業發展環境的重要性,只有「陽光下的競爭及合作」,用戶及消費者才能最終受益,產業也才能進入良性發展的軌道。

——摘自《人民日報》12月22日《中國網際網路正處於變革前夜--專訪騰訊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馬化騰》一文(以上語錄均據公開資料整理)

相關焦點

  • 馬化騰發布騰訊超級大腦,騰訊雲AI服務全面免費接入!
    馬化騰還透露,微信團隊在研發一套車載全語音交互的微信系統,希望未來車載模式能夠更智能。最後,騰訊雲總裁邱躍鵬宣布騰訊雲新一輪大降價,AI應用服務免費接入!今天,馬化騰又提出「三張網」的概念,即:人聯網、物聯網、智聯網。騰訊過去最強的是人連接人,現在企業用戶和機構用戶成為雲平臺使用者,騰訊要從C端拓展到B端和G端。馬化騰舉了兩個拓展中很好的例子。
  • 馬化騰 腳踏實地的鸚鵡螺代表騰訊的創新觀
    據報導,在第二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前夕,馬化騰接受了專訪,他認為,中國網際網路企業能夠崛起,最主要的原因是基於本土消費者的創新。也就是充分地理解中國用戶的特點和發展方式,開發出真正適合中國網民的應用和服務,持續地對用戶產生價值。  他強調,「創新不是『炫技』,也不是製造一時的熱點爆款,提出幾個抓眼球的概念,而是對解決問題腳踏實地的堅持。
  • 騰訊CEO馬化騰:將開放微博API服務 正在籌備
    騰訊董事會主席兼CEO馬化騰(騰訊科技配圖)馬化騰在騰訊微博透露:將來會開放API(騰訊科技配圖)騰訊科技訊 8月2日消息,騰訊董事會主席兼CEO馬化騰近日在微博中透露,騰訊微博將會開放API服務,目前正在籌備當中。
  • 騰訊回應馬化騰卸任財付通法定代表人:正常調整
    首頁 > 快訊 > 關鍵詞 > 騰訊最新資訊 > 正文 騰訊回應馬化騰卸任財付通法定代表人:正常調整
  • 感受下 馬化騰攜騰訊眾高管齊跳創造101主題曲
    12月12日消息,在2018騰訊員工大會上,騰訊公司主要創辦人、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馬化騰攜手騰訊眾高管一起跳創造101主題曲。這非馬化騰第一次上臺演出,在今年年初騰訊年會上,馬化騰還化身嘻哈Boy,架著墨鏡,戴著金色BOSS項鍊深情演唱了一曲《至少還有你》。
  • 騰訊匿名社交App燈遇交友上線 馬化騰到底是什麼打算
    騰訊的崛起靠的就是QQ,之後進入移動網際網路時代,QQ又把微信推了起來。這也是為何騰訊能一直穩坐國內即時通訊行業龍頭老大的原因。即便是後來阿里、小米,甚至是移動出手,都沒能將騰訊打下來。2019年初張一鳴、羅永浩、王欣集中發難,也沒有能撼動微信的地位,這足以說明微信的實力。
  • 騰訊超級大腦發布!馬化騰要用三張智能網絡,打造AI in All通用作業系統
    今天(5月23日),騰訊在廣東省會廣州召開雲+未來峰會,騰訊董事會主席馬化騰對外闡釋了在雲、大數據和AI時代浪潮下,騰訊的謀篇布局。去年騰訊雲+峰會上,馬化騰曾總結提出「在雲端利用AI處理大數據」的關係論。
  • 被計算機耽誤的"天文學家"馬化騰,到底如何延續自己的科學夢?
    這個叫馬化騰的15歲深圳初三學生宣稱他是全校第一個看見了哈雷彗星的人。他拍下照片,還興奮地寫了一篇觀測報告,投寄到北京,結果獲得了觀測比賽的三等獎,得到 40 元的獎金,日後成了億萬富翁的馬化騰甚至沒有意識到,這是自己賺到的第一筆錢。對於少年馬化騰而言,天文是唯一的課餘愛好。
  • 3,2,10,150,4.5……這串數字銘記了馬化騰是如何帶領騰訊馳援抗疫
    而另一大巨頭馬化騰在第一時間捐了3億,當時曾有人說3億太少,沒想到不久就被狠狠打臉——幾天後馬化騰再次出手,設立2億元戰疫開發者公益聯盟資金池,支援戰疫技術開發者。還沒等大家反應過來,馬化騰第三次出手,宣布追加10億元基金,為抗擊疫情助力。至此,騰訊總共捐贈了15個億,在企業抗疫錄上名列前茅。
  • 馬化騰說騰訊有「四大神獸」 象徵粵商精神
    大會迎來海內外1000多位粵商出席,他們當中,既有眾多老一輩的知名企業家,也有許多年輕新生代年輕企業家,包括馬化騰、董明珠、李東生、王傳福等。本屆大會的主題是「弘揚粵商精神,引領創新發展」。』在這些明星企業家的發言中,務實、創新與實體經濟成為關鍵詞。
  • 騰訊啟動碳中和規劃,馬化騰表示要更為關注企業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騰訊啟動碳中和規劃,馬化騰表示要更為關注企業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2021-01-12 19: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企鵝皇帝馬化騰身價究竟幾何
    作為騰訊的創辦人,馬化騰經常都會基於市場減持騰訊的股份。聯交所數據顯示,他持有騰訊的長倉股份只有2.09億股,約佔公司11.52%,但以騰訊昨日收市價計算,馬化騰身家最少有348億元,這還未計他所收取末期息的8,395萬元。相對其他內地IT公司的領導層,馬化騰絕對屬於低調的一人。
  • 騰訊馬化騰2020年度總結:堅守正直的信仰 讓連接創造價值
    騰訊董事局主席兼CEOI馬化騰在騰訊出品的年度特刊《三觀》中撰寫了前言,談到了馬化騰在2020年的個人思考。騰訊《三觀》以一年為單位,記錄騰訊的成長和主要變化,以下是馬化騰的2020年度總結全文:不管時代怎麼改變,在商業世界裡有一些基礎的原則是不會變的。比如說為用戶創造價值,去一線發現問題。騰訊已經走過了22年的歷程,我們積累了自己的企業文化。
  • 騰訊馬化騰、商湯科技湯曉鷗等六位大佬深度解讀人工智慧的過去...
    馬化騰認為,人工智慧演化的第一步肯定會成為人類的幫手,成為人類研究和解決下一代技術時的一個重要的助手。但AI在怎麼發展都是戰術性的,是一種支持和幫助。比較複雜的戰略以及沒有多次重複規律的領域,還是離不開人腦的判斷。未來計算機和信息科學都會在生物科學以及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產生很大的作用。從騰訊方面來說,AI是發展的方向之一。他認為,在足夠垂直的細分領域裡還是有機會的。
  • 騰訊入股財新:馬化騰相中胡舒立什麼 3年內IPO?
    最近,因為與騰訊的一筆交易,59歲的胡舒立再次成為中國傳媒界的焦點。這個因對資本市場了解和報導而聞名的媒體人,正在努力尋求成為這個市場的一部分。引入騰訊馬化騰想從胡舒立手中得到的其實不是內容,而是品牌、影響力和高端人群,這些正是騰訊缺乏的資源。
  • 馬化騰作序的《超級連接》,是騰訊智慧零售的「戰地筆記」
    至於究竟有哪些企業受益於騰訊智慧零售,又以何種方式克服不利因素實現蝶變,其中的玄機就在馬化騰、湯道生、林璟驊作序,騰訊智慧零售團隊操盤創作的新書《超級連接》之中。1、「聽見炮聲的人」才能決定零售戰爭走向瞬息萬變的零售戰場,唯有「讓聽見炮聲的人指揮戰鬥」是一成不變的真理。
  • 馬化騰登頂中國首富:一個性格內向的人,是如何成功的?
    3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學畢業後,馬化騰並沒有馬上創業,而是進入一家叫潤迅的公司擔任程式設計師。一幹就是5年。直到1998年從潤迅辭職,自己創辦了騰訊公司。關於創辦騰訊公司的初衷,馬化騰說:「我不是商人,也不做商業公司,我所做的是技術服務。我的家人對我的評價就是書呆子,這我也認同。我對倒買倒賣的那些東西一竅不通而且也沒有絲毫興趣。」
  • 張小龍神話已破滅 馬化騰該接管微信了
    為什麼建議馬化騰接管微信,因為馬化騰才是微信真正的老大,而且他對微信的感情與張小龍不同,只要對騰訊整體有益的,馬都會認真考慮,不存在牴觸情緒。張小龍的微信使命告一段落,若您老人家覺得疲勞的話,那該放手時就放手吧,您完全可以帶著您的廣州研究院去探索更多的新奇產品,現在還管理微信這攤子事兒太累了,功成身退的去做其他產品或許能更輕鬆。
  • 早報:馬化騰談注資特斯拉 是為未來考慮
    【科技早餐】●馬化騰提及投資特斯拉:對未來發展很關鍵   近日騰訊公司對外發布了新一季度的財報,而在財報之後的股東大會上騰訊公司CEO馬化騰也解答了股東們的一些問題。很多人對於騰訊入股特斯拉這一舉動感到好奇,馬化騰表示公司注資特斯拉是為了未來的發展考慮的,希望能夠緊貼科技的潮流。【點擊詳情】Z點評:騰訊目前並沒有與特斯拉進行合作,不過在馬化騰眼裡,這是筆長期投資。
  • 騰訊十年投資漫遊
    不知道天文發燒友馬化騰有沒有看過這部經典電影,這兩項未來技術現在已經進入了騰訊的投資視野中。即使在如此小眾的太空領域,騰訊都扶持了兩支優秀團隊,一個關於月球無人機計劃,一個專注於小行星採礦項目。這似乎就是騰訊龐大投資版圖的某種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