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計算機耽誤的"天文學家"馬化騰,到底如何延續自己的科學夢?

2020-11-13 月讀數聯


1986年4月11日,時隔 76 年之後,哈雷彗星拖著絢爛而神秘的長尾巴,準時地重新出現在地球的上空。


這個叫馬化騰的15歲深圳初三學生宣稱他是全校第一個看見了哈雷彗星的人。他拍下照片,還興奮地寫了一篇觀測報告,投寄到北京,結果獲得了觀測比賽的三等獎,得到 40 元的獎金,日後成了億萬富翁的馬化騰甚至沒有意識到,這是自己賺到的第一筆錢。


對於少年馬化騰而言,天文是唯一的課餘愛好。



熱愛科學的火苗並沒從未在心中熄滅


童年在海南島最南端的八所港度過的他,幾乎每個夜晚都會沉浸在海港繁星如織的夜空中。


據財經作家吳曉波在《騰訊傳》中描述,14歲生日時,少年馬化騰向家裡索要一臺準專業級、八釐米口徑的天文望遠鏡。當時這臺望遠鏡價格不菲,要700元,相當於他父親四個月的工資。


父親馬陳術日後回憶稱,起初他們堅決拒絕,直到有一天馬化騰的媽媽翻他的書包,發現馬化騰在日記本裡寫著"父母扼殺了一位天文學家的夢想","於是咬咬牙,還是給他買了"。


造化弄人,酷愛天文的少年最終沒有能成為一名天文學家,而是走了另外一條路,在1998年11月11日創立了一家網際網路公司。冥冥中的命運讓中國少了位優秀的天文學家,卻多了名商業巨子。


很多年之後,騰訊公司的董事會決定送給他一件禮物,最終他們選擇的也是一臺天文望遠鏡的模型。



在馬化騰的微博裡,他依然像當年那個少年一樣,有著對天文狂熱的信仰。



因為找到土星環而得意。


為天文新發現而驚喜。



在2019年春節期間,國內科幻電影《流浪地球》的聯合出品方能看到騰訊的身影,馬化騰以"資深天文愛好者"發表了觀後感, 《流浪地球》也讓他回憶起了小學時看的鄭文光科幻小說《飛向人馬座》。"當時給了我無盡的想像力,以致胡亂手繪宇宙飛船內部設計圖。


科學夢的延續,2020年燒腦科學周來襲


現在,作為世界互聯巨頭的騰訊早已在各方面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活。但對馬化騰而言,30年前的天文夢,或者說科學夢卻從未忘記,而是格局和意義更大。


馬化騰闡述天文對自己的影響時,說過這樣一段話: "我喜歡天文,它讓我覺得自己很渺小,可能我們在宇宙當中從來就是一個偶然。所以什麼事情仔細想一想,都沒有什麼大不了的,遇到挫折時能夠穩定心態,想得更開。我覺得自己的天文愛好對企業創業與發展幫助特別大。"

如今月活用戶超11億的微信,微信2012年~2018年一直都在用"藍色彈珠"作為啟動畫面,那是阿波羅 17 號上的太空人,用一臺 80 毫米鏡頭哈蘇照相機拍下的真實照片,也是第一張能清晰地拍到地球發亮一面的照片。


今年,騰訊更是再度發起了"騰訊科學周",以騰訊科學WE大會、騰訊醫學ME大會、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X-Talk四場大會為核心。按照馬化騰的說法,希望讓科學家成為聚光燈下的焦點,讓科學成為一種新時尚,助力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的發展。



或許下一個馬化騰、下一個馬雲、賈伯斯,下一個馬斯克……就在這些接收基礎科學輻射的年輕一代中間。

相關焦點

  • 馬化騰登頂中國首富:一個性格內向的人,是如何成功的?
    馬化騰就像詩聖杜甫,勤勤懇懇,低調內斂。詩仙詩聖,一向齊名。碰巧的是,在剛剛公布的胡潤排行榜上,兩位大佬還以2900億並列第一。相對於他們的財富數字,我更感興趣的是:一個性格內向的人是如何成功的?在這一點上,馬化騰給我們做出了榜樣。如果你也是個性格內向的人,那就認真讀一下這篇文章。
  • 如何評價馬化騰昨夜在知乎上提的這個靈魂拷問?
    這不是典型的知乎式提問,它的經典句式是「如何評價xxx?」本文的標題就是一個範例。馬化騰的提問像丟到深海的魚餌——更像是給1024程式設計師節送上的節日問候——迅速吸引了一群大魚小魚的圍觀,有網友驚呼:「沒想到大半夜居然看到馬化騰本人的提問。」
  • 花四個月的工資給馬化騰買天文望遠鏡,你會為孩子特別愛好買單嗎
    馬化騰無疑是成功的,從穿越PC時代的人手一個「QQ」,再到今日成為國民應用的「微信」,都凝聚著這個騰訊掌門人的心血與智慧,關於馬化騰,我們不聊產品,也不說財富,就談談他的家庭,天文望遠鏡13歲正讀初二的馬化騰隨家人從海南遷至深圳 ,後轉入深圳中學,那時候的馬化騰是個酷愛天文的少年,14歲的馬化騰在生日時候,希望家裡送給他一臺準專業級八釐米口徑的天文望遠鏡,當時要700元,相當於他父親四個月的工資。
  • 回答馬化騰-虎嗅網
    沒有人小瞧馬化騰的號召力,但這次知乎提問的熱度之高還是令人驚訝——截止24日下午5點,已有26338名關注者,被瀏覽1707513次,獲得了956個答案。馬化騰為什麼要提這個問題?這個問題體現出了騰訊面臨的什麼困境?
  • 企鵝皇帝馬化騰身價究竟幾何
    1989年-1993年,就讀於深圳大學計算機專業。1993年深大畢業,進入潤迅通信發展有限公司,從專注於尋呼軟體開發的軟體工程師一直做到開發部主管。1998年,創辦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被稱為「QQ之父」,「企鵝帝王」。網絡上能賺錢的事情都讓馬化騰做全了。
  • 善世分享:馬化騰到底說了什麼?竟瞬間引來HR圍觀?
    01 馬化騰到底說了什麼? 據善世了解到,馬化騰說的是,「在網際網路這個快速迭代的行業,企業的發展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作為一家22歲的公司,我們如何繼續成長,回顧過去這特殊的一年,我有一些感悟。」 馬化騰把他的感悟總結為四個要點,我們進一步歸納為「四看」: 1、向內看——用本能去捕捉用戶價值 馬化騰說,用戶需求複雜多變,有時用戶自己很難清楚地表達到底需要什麼。
  • 馬化騰:微信名字是我隨便想的 最初就是個郵箱
    在這次對話中,馬化騰提到了不少有趣的話題,比如他很喜歡天文和科幻;自承當年如果報考清華計算機系,很可能考不上。馬化騰稱喜歡天文對工作或者思考創新創業沒有直接影響。但喜歡天文,會覺得自己很渺小。所以什麼事情仔細想一想,都沒有什麼大不了的,這對自己遇到挫折時能夠穩定心態,想得更開。
  • 被耽誤的物理學家?張朝陽當場推算解量子力學,不愧是麻省學霸
    馬雲畢業於杭州師範大學。而且是復讀了兩年才考上。馬化騰是考上了二本深圳大學。一個被網際網路企業耽誤的物理學家。本來可以成為一代著名物理學家,卻在網際網路這個泥坑裡掙扎了二三十年,最終跌落神壇。 看到張朝陽能夠當場推算量子力學方程,別說別人不服氣,就是那些名牌大學物理系畢業的學生也絕對服氣,你要知道張朝陽已經大學畢業30年了,還能當場退出量子力學方程,這說明張朝陽的確太厲害了。
  • 3D列印科學夢|煙臺中小學生習作園地
    在這樣的道路上走著,我們更應該加倍努力學習,學習更多的知識,這樣才會離自己的科學夢越來越近,才會讓自己在科學的海洋裡揚帆起航,才會讓自己在科技的天空中自由翱翔,3D列印,正在一點點、一步步的列印我的科學夢。
  • 以動漫帶幼教 阿U讓更多孩子重拾「科學夢」
    以動漫帶幼教 阿U讓更多孩子重拾「科學夢沒吹氣氣球自己變大了!」在白馬湖主會場B館1樓的阿U展館裡,一群小朋友面對剛剛完成的實驗成果,發出驚嘆。這是在阿U科學小課堂裡的一個實驗,白醋與蘇打發生化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  為了參加阿U科學小課堂,不少小夥伴早早地排起了隊,生動、新奇、直觀的教學方法,讓孩子們大呼過癮。  在展區一側,《阿U學科學》的動畫片吸引了很多小朋友駐足觀看。
  • 「光影科學夢」科學家精神電影——中科院何林講述「錢學森的故事
    2020年「光影科學夢」科學家精神電影全國科普場館巡映活動專題講座的故事」10月8日,「光影科學夢「光影科學夢」活動由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指導,中國科學技術館和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科普場館特效影院專業委員會主辦
  • 馬雲、馬化騰隔空激辯:人工智慧會摧毀人類嗎?
    基於此,馬雲認為,人類千萬不能把自己看得太高,很多事情對人類來講很難,但對機器來說是非常容易不過,馬化騰一方面表示在人工智慧方面加大投入的舉措,另一方面也向外界傳遞了自己的擔憂。「人工智慧是一個跨國跨學科的科學探索工程,正在將人類的認知推向更快更高更強,但目前人類對人工智慧等新科技的未知仍然大於已知,」馬化騰表示,要做到AI向善,就要努力讓人工智慧實現可知可控、可用可靠,這是騰訊的課題,也是一個需要全世界共同面對的課題。
  • 馬化騰的提問:未來十年哪些基礎科學突破會影響網際網路科技產業?
    這不是典型的知乎式提問,它的經典句式是「如何評價xxx?」 馬化騰的提問像丟到深海的魚餌——更像是給1024程式設計師節送上的節日問候——迅速吸引了一群大魚小魚的圍觀,有網友驚呼:「沒想到大半夜居然看到馬化騰本人的提問。」
  • 馬化騰每天刷 Leetcode?代碼你打算寫到幾歲?雷軍、張一鳴都曾寫過...
    前幾天,一張未證真偽的截圖流傳,圖中顯示馬化騰幾乎每天都會在 Leetcode 上提交代碼。截圖還貼出一個 Leetcode 帳戶地址。該地址的頭像已從馬化騰的照片換成騰訊 logo,暱稱也從"馬化騰"改為"ponyma"。但這是否是馬化騰本人的帳號不得而知。
  • 到底有外星人嗎?美國天文學家一針見血,說出了自己的觀點
    那麼,在科學家的心裡,外星人到底存在不存在呢? 據統計,大約有一半的UFO事件其實都是火流星或者一些天體,這些現象對於天文學家們來說司空見慣,而公眾受限於知識範圍就很容易誤認為是UFO。正因如此,Impey也明確表示自己從未見過UFO,或許是在常人眼中算是UFO的現象,在他眼裡不過是尋常之事吧。除了這些天文現象之外,還有很多UFO其實都是人造物品。
  • 如何才能成為一名天文學家?
    他是文藝復興時期的天文學家,也是第一個提出全面的日心宇宙學的人。日心宇宙學否定了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圖源:Google你想知道需要什麼樣的學校教育才能成為一名天文學家嗎? 許多人想成為一名天文學家,但不知道如何開始。 沒有別的辦法能做到,除了接受大量的教育。
  • 騰訊匿名社交App燈遇交友上線 馬化騰到底是什麼打算
    在推出貓呼、輕聊、有記、朋友之後,馬化騰於近日又推出了一款名為燈遇交友的匿名社交平臺。騰訊的手已經有了QQ和微信,為何還要再繼續推出社交App呢?而且馬化騰一口氣就推出了5款應用,這也表明了騰訊在向新的社交領域進行探索的決心。那麼,馬化騰到底在打什麼算盤呢?騰訊推出的燈遇交友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
  • 童年的馬化騰、馬斯克和賈伯斯,居然有這樣一個共同的愛好
    但「科學」到底是什麼?科學家到底在做什麼?他們卻並不了解。馬化騰的望遠鏡馬化騰從小就是個天文愛好者,至今他還在訂閱雜誌長大後的馬化騰還曾發出了「網際網路是不是很像一個不確定的、正在爆炸的星系」的感慨。設想,如果賈伯斯小時候沒有在家附近的NASA研究中心見到計算機,他的人生或許會完全不同。
  • 天文學家是如何工作的?
    在4000多米高的山上,你只能獲得相當於海平面60%的氧氣,這讓集中精力成了一件難事,難上加難的是我們的工作時間是晚上的6:30到第二天早上6:30,對於外行人而言很難想像天文學家是怎麼這樣經年累月的堅持工作。還好,我們並不一直都這樣。電影電視裡的天文學家似乎都是在望遠鏡裡生活,日復一日的在夜幕降臨之時仰觀星河記錄數據。事實上,大多數的天文學家觀星的時間並不長。
  • 到底有外星人嗎?美國亞利桑那大學天文學家說出了自己的觀點
    那麼,在科學家的心裡,外星人到底存在不存在呢? 據統計,大約有一半的UFO事件其實都是火流星或者一些天體,這些現象對於天文學家們來說司空見慣,而公眾受限於知識範圍就很容易誤認為是UFO。正因如此,Impey也明確表示自己從未見過UFO,或許是在常人眼中算是UFO的現象,在他眼裡不過是尋常之事吧。除了這些天文現象之外,還有很多UFO其實都是人造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