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4月11日,時隔 76 年之後,哈雷彗星拖著絢爛而神秘的長尾巴,準時地重新出現在地球的上空。
這個叫馬化騰的15歲深圳初三學生宣稱他是全校第一個看見了哈雷彗星的人。他拍下照片,還興奮地寫了一篇觀測報告,投寄到北京,結果獲得了觀測比賽的三等獎,得到 40 元的獎金,日後成了億萬富翁的馬化騰甚至沒有意識到,這是自己賺到的第一筆錢。
對於少年馬化騰而言,天文是唯一的課餘愛好。
熱愛科學的火苗並沒從未在心中熄滅
童年在海南島最南端的八所港度過的他,幾乎每個夜晚都會沉浸在海港繁星如織的夜空中。
據財經作家吳曉波在《騰訊傳》中描述,14歲生日時,少年馬化騰向家裡索要一臺準專業級、八釐米口徑的天文望遠鏡。當時這臺望遠鏡價格不菲,要700元,相當於他父親四個月的工資。
父親馬陳術日後回憶稱,起初他們堅決拒絕,直到有一天馬化騰的媽媽翻他的書包,發現馬化騰在日記本裡寫著"父母扼殺了一位天文學家的夢想","於是咬咬牙,還是給他買了"。
造化弄人,酷愛天文的少年最終沒有能成為一名天文學家,而是走了另外一條路,在1998年11月11日創立了一家網際網路公司。冥冥中的命運讓中國少了位優秀的天文學家,卻多了名商業巨子。
很多年之後,騰訊公司的董事會決定送給他一件禮物,最終他們選擇的也是一臺天文望遠鏡的模型。
在馬化騰的微博裡,他依然像當年那個少年一樣,有著對天文狂熱的信仰。
因為找到土星環而得意。
為天文新發現而驚喜。
在2019年春節期間,國內科幻電影《流浪地球》的聯合出品方能看到騰訊的身影,馬化騰以"資深天文愛好者"發表了觀後感, 《流浪地球》也讓他回憶起了小學時看的鄭文光科幻小說《飛向人馬座》。"當時給了我無盡的想像力,以致胡亂手繪宇宙飛船內部設計圖。
科學夢的延續,2020年燒腦科學周來襲
現在,作為世界互聯巨頭的騰訊早已在各方面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活。但對馬化騰而言,30年前的天文夢,或者說科學夢卻從未忘記,而是格局和意義更大。
馬化騰闡述天文對自己的影響時,說過這樣一段話: "我喜歡天文,它讓我覺得自己很渺小,可能我們在宇宙當中從來就是一個偶然。所以什麼事情仔細想一想,都沒有什麼大不了的,遇到挫折時能夠穩定心態,想得更開。我覺得自己的天文愛好對企業創業與發展幫助特別大。"
如今月活用戶超11億的微信,微信2012年~2018年一直都在用"藍色彈珠"作為啟動畫面,那是阿波羅 17 號上的太空人,用一臺 80 毫米鏡頭哈蘇照相機拍下的真實照片,也是第一張能清晰地拍到地球發亮一面的照片。
今年,騰訊更是再度發起了"騰訊科學周",以騰訊科學WE大會、騰訊醫學ME大會、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X-Talk四場大會為核心。按照馬化騰的說法,希望讓科學家成為聚光燈下的焦點,讓科學成為一種新時尚,助力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的發展。
或許下一個馬化騰、下一個馬雲、賈伯斯,下一個馬斯克……就在這些接收基礎科學輻射的年輕一代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