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馬化騰昨夜在知乎上提的這個靈魂拷問?

2020-11-23 虎嗅APP


馬化騰正在為改善騰訊的形象努力。


昨夜,大概凌晨12點左右,沉寂知乎3年多的馬化騰突然在上面提了一個問題,涉及基礎科學:「未來十年哪些基礎科學突破會影響網際網路科技產業?產業網際網路和消費網際網路融合創新,會帶來哪些改變?」


這不是典型的知乎式提問,它的經典句式是「如何評價xxx?」本文的標題就是一個範例。


馬化騰的提問像丟到深海的魚餌——更像是給1024程式設計師節送上的節日問候——迅速吸引了一群大魚小魚的圍觀,有網友驚呼:「沒想到大半夜居然看到馬化騰本人的提問。」



在這個問題提出不到1個小時,就有幾個人洋洋灑灑幾千字寫出來了,顯然是提前備好了,這或許是知乎運營的結果。這些精心準備的回答還是很見水平的,至少對基礎科學不是很懂的人,這些人的回答足以解答馬化騰的部分困惑。


在回答他的問題之前,我們有必要先搞清楚馬化騰為何突然冒泡知乎。


知乎最近搞了個「網際網路洞見者」的活動,從10月24日起,邀請10位網際網路頂尖人物(知乎上這麼說的)發問,全民思考、回答。


顯然,作為中國網際網路公司的代表人物之一,同時也是知乎的投資者之一,馬化騰當仁不讓地成為第一個被邀請來提問的網際網路大佬。


至於接下來還會有哪些人被邀請來參加就不知道了,不知道會不會有馬雲。有一點可以肯定,接下來一段時間,知乎上又要熱鬧一陣兒了,此處暫且不表。


接下來要解決的問題是,馬化騰的問題為什麼聚焦的是基礎科學。近一年來,他本身應該是有很多困惑的。


有跡可循的是,馬化騰過去幾年一直以個人的名義參與捐贈了「未來科學大獎」、「科學突破獎」——


未來科學大獎是中國大陸第一個由科學家、企業家群體共同發起的民間科學獎項,設立於2016年1月17日,共設「生命科學」「物質科學」和「計算機與數學獎」三大獎項,單項獎金100萬美元,其中「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由馬化騰與其他三位企業家共同認捐,期限為10年。


他參與的科學突破獎則歷史更久遠一些,成立於2012年,由俄羅斯億萬富翁尤裡·米爾納夫婦設立,現由谷歌聯合創始人謝爾蓋·布林、Facebook聯合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夫婦、騰訊公司聯合創始人馬化騰等企業家共同贊助,說白了這是個拿錢刷存在感的獎項,但它對科學家的基礎研究的鼓勵和支持是實打實的。


一個禮拜前的10月17日,今年的科學突破獎剛剛揭曉,一共7個獎項——4個生命科學獎、2個基礎物理獎、1個數學獎——頒給了嬰兒死亡主要遺傳因素治療、超解析度成像、一種新型電子材料以及其他重大突破。其中,來自哈佛大學和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的華裔科學家莊小威獲得生物領域的大獎(詳見虎嗅文《「科學突破獎」獲得者莊小威的學霸人生》)。


馬化騰曾表示:「基礎科學是技術進步的基石,我相信科學突破獎將鞏固全球科研人員和數學家之間溝通的橋梁,促進東西方交流。從物理,生命科學到數學,國際科學界讓全世界更加緊密的聯繫在一起。」


他曾自稱是一個有科學家夢想的企業家,眾所周知的一個典故是他中學時喜歡夜觀天象,於是父母給他買了一臺天文望遠鏡。


最近的一個例子是,他參與捐贈的西湖大學剛剛於10月20日在杭州——馬化騰商業上的競爭對手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的家鄉——宣布成立,這是中國第一所由社會力量舉辦、國家支持的新型研究型大學,其計劃3年後有1200名博士研究生到來,8年後擴大到5000人。


西湖大學的歷史責任主要聚焦於培養基礎科學人才,目前主要成立的學科包括物理、化學、工程、信息、生物、基礎醫學等學科,它的七位發起人之一、原清華大學副校長、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說:「大學之大,不在大樓之大,而在大師之大。」


施一公曾獲第二屆「未來科學大獎」之「生命科學獎」,有意思的是,李彥宏、沈南鵬、張磊、丁健是該項獎的捐贈人,而馬化騰、丁磊等4人則是「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的捐贈人。結果生命科學獎獲得者跟「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捐贈人走在了一起。


這可能與馬化騰跟清華的關係源遠流長有關。公開的信息顯示,馬化騰是清華大學經管學院顧問委員會成員之一,而清華大學的諸多活動上我們也經常看到馬化騰的身影。


儘管騰訊一直被外界認為是一家遊戲公司、一家社交網絡公司,但從來沒有人認為騰訊是一家技術公司。騰訊在遊戲、社交領域獲得的巨大成功,成功掩蓋了它在其他方面的投入和作為。


事實上,騰訊內部過去幾年成立了一些實驗室都跟基礎科學有關,除了比較出風頭的AILab實驗室,還有量子實驗室,以及今年3月份剛剛成立的機器人實驗室Robotics X,這些實驗室聚集了一大批海內外高校的科學家,來推動基礎科學的進步。


但就我個人的觀察而言,過去幾年,騰訊做的最酷的一件事是從2013年開始舉辦的騰訊WE大會,每年騰訊會在11月邀請全球各地的頂級科學家與會分享他們的科學發現和前沿思想,去年WE大會邀請霍金做了開場的視頻演講,此舉成為絕唱,世上再無霍金。


這個大會最值得稱道的是它不是一場商業性質的活動,而是發現探索改變未來的各種可能,激發創新精神,這正是中國企業界目前急需也急缺的。去年,騰訊還與國際頂尖科學出版集團自然科研達成了戰略合作。


話說,過去半年多,騰訊進入了一個痛苦的時期,內外交困之下,騰訊在9月30日宣布進行史上第三次大的組織架構調整,試圖調整騰訊這艘巨輪的航向,這個話題已經被人嚼爛了,此處不再咀嚼。


作為這艘超豪華巨輪的掌舵者馬化騰同時肩負著改善騰訊形象的使命。


接下來,我們還是關注一下知乎網友對馬化騰半夜發出的靈魂拷問的回答,這裡揀幾個有代表性的。


一位備註信息為新加坡國立大學電子及計算機工程系博士的知乎網友「霍華德」說:


我是基礎科學悲觀主義者,基本和大劉劉慈欣持一個態度:基礎科學已經停滯太久。低垂的果實已經被採集殆盡,高懸的果實如受控核聚變不知道要多少代價才能採到,其成本甚至可能遠遠高於人類社會的總財富。


1. 新材料、新能源材料、納米材料未來十年內並不會改變世界


對的,我說的就是你,石墨烯,二維材料,還有各種花式納米材料。大概率未來十年,主要的半導體材料依然是矽及部分III-V族材料。那些吹捧納米材料石墨烯二維材料替代矽工業的都不會得逞。摩爾定律已經終結,大概率半導體製程會停留在三納米,可能往3D發展,但高昂的研發成本,估計蘋果都承擔不起,大概率無人消費得起,將陷入停滯。


那計算機的算力是否會增長停滯呢?答案是不會,因為後面有我看好的一些方向。


2. 異構計算大有可為


GPU在深度學習領域大放異彩之後,大家突然意識到我們並不需要更小更多的電晶體就可以實現成百上千倍的算力提升,我可以通過改變晶片的架構來增強特定任務的算力,而不再只是依靠通用的cpu計算。所以近年來,各種異構計算AI晶片大放異彩,而未來這個趨勢會愈演愈烈,更多的異構晶片可能會投入戰場,來加速各式各樣的計算機應用。


3. 量子計算並不遙遠


未來十年量子霸權大概率成真,如果你仔細觀察近幾年量子計算機的發展,量子比特數每年翻一番,像極了當年半導體晶片誕生時的摩爾定律,谷歌微軟阿里騰訊等大公司紛紛加入戰場,當商業公司入局,往往釋放著一個信號,這東西真的可能快成了。量子計算機的發展,必然在某些方面,帶來巨大的算力提升,如密碼破解,廣泛使用的rsa密碼恐怕要更新換代嘍,必然對網際網路行業造成巨大衝擊。此外,量子計算與人工智慧的結合,可能造就更強大的AI。量子計算與計算物理計算化學結合,可能帶來新的基礎科學革命與突破,讓我們拭目以待。


被點讚最多的則是知乎網友「半佛仙人」的回答,他提到了斯格明子霍爾效應與網際網路數據存儲:


「斯格明子」是未來磁存儲技術的基礎。斯格明子的間距可僅為幾納米,與此同時,現代硬碟的磁疇最少為100納米。


基於該效應的理論原理,下一代儲存技術已經在研發之中,當前實驗的效果,可以實現比上一代的NAND晶片性能更強,密度比DRAM內存高40倍,讀取速度快100倍,寫入速度快1000倍,耐久度高1000倍,200平方毫米左右的單晶片即可實現TB級存儲,還具備結構簡單、易於製造等優點。


這裡說的NADN,就是已經被吹上天的剛剛量產的最新固態硬碟技術。


簡而言之,該領域基礎科學的突破,將讓網際網路數據垃圾海嘯晚來起碼50年,受該技術的影響,大數據,人工智慧,雲計算等網際網路產業,才有了繼續發展的硬體支持。


這就是基礎科學發展的威力,基礎科學的能力就是探索人類的認知邊界。


基礎科學在當今社會往往被應用科學所吊打,因為很多人都不理解基礎科學的重要性。


如果沒有電磁理論的麥克斯韋方程,我們就不會有收音機、電視機、手機、GPS。我們甚至不會有網際網路和有線電視,因為電纜光纖的設計也要靠麥克斯韋方程。


如果沒有量子理論的薛丁格方程,我們就不會有半導體工業,進而也不會有半導體器件、集成電路、電子計算機、手機、電視機、LED照明,以及一切電子儀器設備。


如果沒有凝聚態物理發現的巨磁阻效應,我們硬碟的容量將最多是4GB,而不是現在看到的TB級別。


華為佔盡5G先機的polar,也是應用了土耳其科學家的基礎科學突破。


騰訊為了能將自己的數據賦能全業務,也自建了基礎科學實驗室,各大高校挖人,每年投入的資金不設上限。


沒有意識到基礎研究重要性的企業,會失去未來,例如中興。


歐美至今長達幾十年的晶片壟斷,就是因為其基礎科學研究領先於我國,我國在應用層做的再好,一旦基礎層被封鎖,就失去了意義。


遊樂場設計再多好玩的項目,一旦給你斷了電,就不會再有人來。


我們輸不起。


所以我們不得不,也必須大力投入基礎科學,基礎科學的投入是需要幾十年不間斷,這裡面需要政府,也需要社會資本,政府上百億砸進晶片領域,馬化騰本人幾十億贊助成立西湖大學,各個大學都在做青少年基金,大家已經看到了這個現實。


失去應用,失去很多;失去基礎,失去一切。


這是我們必須面對的未來。


至於如何評價馬化騰昨夜在知乎上提的這個靈魂拷問,keso老師應該會寫一篇吧。

相關焦點

  • 源自馬化騰的靈魂拷問 未來十年幹啥最有前途
    01被網友玩壞的「靈魂拷問」未來十年哪些基礎科學突破會影響網際網路科技產業?產業網際網路和消費網際網路融合創新,會帶來哪些改變?       就在上周的新創網絡節1024程式設計師節日晚間,騰訊董事局主席兼執行長馬化騰在知乎上的一則問答瞬間引起了網絡的廣泛關注。
  • 回答馬化騰-虎嗅網
    馬化騰六年磨一問。在1024程式設計師節到來前,闊別知乎六年的馬化騰提了兩個問題:未來十年哪些基礎科學突破會影響網際網路科技產業?產業網際網路和消費網際網路融合創新,會帶來哪些改變?ID為ponyma的這位用戶上一次在知乎提問還是2012年5月,當時他問:整個人類處於網際網路發展的哪個階段?下一個十年,網際網路升級的大致方向在哪裡?沒有人小瞧馬化騰的號召力,但這次知乎提問的熱度之高還是令人驚訝——截止24日下午5點,已有26338名關注者,被瀏覽1707513次,獲得了956個答案。
  • 馬化騰的提問:未來十年哪些基礎科學突破會影響網際網路科技產業?
    ——咔嚓題記 昨夜,大概凌晨12點左右,沉寂知乎3年多的馬化騰突然在上面提了一個問題,涉及基礎科學:「未來十年哪些基礎科學突破會影響網際網路科技產業 這不是典型的知乎式提問,它的經典句式是「如何評價xxx?」 馬化騰的提問像丟到深海的魚餌——更像是給1024程式設計師節送上的節日問候——迅速吸引了一群大魚小魚的圍觀,有網友驚呼:「沒想到大半夜居然看到馬化騰本人的提問。」
  • 知乎網際網路十問洞見科技未來,馬化騰首問引發網際網路思潮
    知乎「網際網路洞見者」線上活動,由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馬化騰率先發問:「未來十年哪些基礎科學突破會影響網際網路科技產業?產業網際網路和消費網際網路融合創新,會帶來哪些改變?」。沒有人小瞧馬化騰的號召力,但這次知乎網友們討論的熱度之高還是令人驚訝——截至26日上午10點,該問題在知乎已有超過8萬名關注者,被瀏覽超過1000萬次,並且收到了近3000多個回答。
  • 回答馬化騰知乎提問:一些基礎科學的停滯制約了產業的發展
    馬化騰近日在知乎上進行了提問,未來十年哪些基礎科學突破會影響網際網路科技產業?我們無從而知,但電池和半導體領域可能在未來十年難以突破。圖/Reuters騰訊董事會主席兼CEO馬化騰近日在知乎上進行了提問。馬化騰問道,「未來十年哪些基礎科學突破會影響網際網路科技產業?
  • 馬化騰知乎發問:基礎科學研究和產業網際網路成關注焦點
    騰訊科技訊 10月24日凌晨,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執行長馬化騰在知乎上提出了一個問題 2012 年,知乎曾與騰訊網際網路社會研究中心合作發起「網際網路十問 – 尋找中文網際網路思想者」活動,邀請了 10 位國內外科技網際網路領域大咖,以網際網路發展為思辨方向提出十個問題。當時騰訊董事會主席兼CEO馬化騰作為十位受邀嘉賓之一參加活動,並在知乎提問「整個人類處於網際網路發展的哪個階段?下一個十年,網際網路升級的大致方向在哪裡?」,獲得了網友的熱烈回應。
  • 知乎問答:如何評價一個人的優缺點?
    【針織灼見】洞察生活智慧 作者:王姑娘在知乎收到問題邀請,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就此簡單對優缺點來做一點自我的認識。「優缺點」這個詞本身就帶有某種區分和評判的味道。什麼是真正的優?什麼是真正的差?優點和缺點的評判永遠是第三者的角度給出的結論,是對於社會人是否符合社會規則和大眾道德標準的評判。用優點和缺點來評價一個人是狹隘的,或者說只是對一個人處於表層的認知。
  • 知乎科研圓桌發起「靈魂拷問」:要頭髮還是要科研?
    如何構思出好的科研 idea?在教職與科研之間如何抉擇?在外深造還是回國發展?這些問題,都決定了一個科研人員的走向和去處。科研之難,豈止於有發無發?為了撥開遮在科研人員面前的迷思,幫助他們翻越更多的「高山」,3月22日,知乎聯合科技領域媒體「賽先生」,共同發起「科研有點難」知乎圓桌活動。
  • 澳前外交官"靈魂拷問":為什麼針對中國?
    澳前外交官"靈魂拷問":為什麼針對中國?霍格:不出意料地,澳政客和媒體在國內表現出一種歇斯底裡,但是他們並沒有說出我們如何才能「站起來,維護國家權益」。美、英等國公開對澳大利亞表示支持,只能說明澳大利亞的國家利益已經被交予別國。正如許多人指出,澳大利亞在於中國的任何衝突中必敗。「我們可能不喜歡這件事,但我們不能假裝不是這樣。」
  • 知乎最冷知識:當吃貨遇上外星人
    這些問題,絕對不是個人杜撰,而是來自於一群腦洞大出天際的知乎網友。當然,問題只是「引線」,而爆點卻隱藏在那些一本正經的「解答」中。吃一小勺電子會怎麼樣?很多人都會自詡吃貨,懷揣一顆吃遍天下的雄心,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吃點「科學」的東西?比如說電子,那會是一種怎樣的滋味呢?「Esure」用極其科學的態度,問答了這個問題。
  • 2020年度十大靈魂拷問之一了解下
    2020年度十大靈魂拷問之一了解下時間:2020-08-25 14:32   來源:經驗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所以愛會消失對不對什麼意思什麼梗?2020年度十大靈魂拷問之一了解下 所以愛會消失對不對這是2020年度十大靈魂拷問之一,這句話火爆了全網,那麼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馬化騰每天刷 Leetcode?代碼你打算寫到幾歲?雷軍、張一鳴都曾寫過...
    前幾天,一張未證真偽的截圖流傳,圖中顯示馬化騰幾乎每天都會在 Leetcode 上提交代碼。截圖還貼出一個 Leetcode 帳戶地址。該地址的頭像已從馬化騰的照片換成騰訊 logo,暱稱也從"馬化騰"改為"ponyma"。但這是否是馬化騰本人的帳號不得而知。
  • 東北萌娃吵架,姐姐靈魂拷問弟弟,令人捧腹!
    >東北萌娃吵架,姐姐靈魂拷問弟弟,令人捧腹!:17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近日,一個短視頻萌翻了眾多網友:一對東北姐弟進行了可愛的童言對話,弟弟曰:「我跟你相同」,還沒完全展開,姐姐來了「靈魂拷問
  • 靈魂拷問!憲法成長史你了解多少?
    靈魂拷問!憲法成長史你了解多少?來自憲法日的靈魂三問!今天我們帶您一起走近憲法!憲法歷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召開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於1949年9月29日頒布,具有臨時憲法的作用。
  • 自由的靈魂是什麼?自由的靈魂拷問是什麼
    顯然,如果自由都能「綱舉目張」了,自由定義理論都能密切聯繫實際了,那麼,這個自由定義就是科學的定義了。什麼是科學?小編認為,科學就是在一定時間,一定範圍和一定條件下被人們充分認可的觀點。——摘自百度百科小編認為,自由之所以沒有科學的,令人充分認可的定義,就是因為他們的自由定義的「綱」不能密切聯繫實際存在和使用的自由詞彙「目」,從而使得這個自由之「網」漏洞百出,從而使得自由這個「網」沒有用。那麼,自由的科學定義又是什麼呢?本篇小編就探討一下自由的科學定義。
  • 「知乎十問」 ,一部中國網際網路的進化史
    【獵雲網(微信:ilieyun)】11月23日報導10 月 23 日,馬化騰以自己在知乎上名為馬化騰的提問迅速吸引了大量知乎用戶的圍觀,截至目前,該問題吸引了十萬的人的關注、千萬次的瀏覽和 3K+ 回答。
  • 垃圾分類靈魂拷問又來了:老鼠粘屬於什麼垃圾
    部分家庭可能會購買蟑螂、蒼蠅,甚至老鼠強力粘,那麼,垃圾分類靈魂拷問又來了:這些使用過的蟑螂粘、蒼蠅粘、老鼠粘是什麼垃圾?垃圾分類查詢平臺似乎搜索不到結果。周到君諮詢了一下官方,回答說是:可以投入幹垃圾桶內。▼蟑螂粘不是有害垃圾?
  • 這是兒子對她的靈魂拷問
    疫情暴發以來   奮戰在武漢「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   為了工作,為了家人   全部住在了醫院   他們平時是如何休息的?
  • 馬化騰登頂中國首富:一個性格內向的人,是如何成功的?
    我一直有這個感覺:馬雲就像詩仙李白,天賦異稟,瀟灑飄逸。馬化騰就像詩聖杜甫,勤勤懇懇,低調內斂。詩仙詩聖,一向齊名。碰巧的是,在剛剛公布的胡潤排行榜上,兩位大佬還以2900億並列第一。相對於他們的財富數字,我更感興趣的是:一個性格內向的人是如何成功的?在這一點上,馬化騰給我們做出了榜樣。
  • 想買電動新能源,先試試能否抗住這波靈魂拷問!
    剔除那些限行、限購的城市,如果大家想要購買新能源汽車,先試試能否抗住這波靈魂拷問! 一級拷問:能否承受更換電池的價格?考慮到很多廠家針對電池衰減有質保,所以才把更換電池的問題算作是一級拷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