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網際網路十問洞見科技未來,馬化騰首問引發網際網路思潮

2020-12-06 環球網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10月24日,誰也沒有預料一場關於網際網路未來十年發展的大討論迅速被引爆。知乎「網際網路洞見者」線上活動,由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馬化騰率先發問:「未來十年哪些基礎科學突破會影響網際網路科技產業?產業網際網路和消費網際網路融合創新,會帶來哪些改變?」。沒有人小瞧馬化騰的號召力,但這次知乎網友們討論的熱度之高還是令人驚訝——截至26日上午10點,該問題在知乎已有超過8萬名關注者,被瀏覽超過1000萬次,並且收到了近3000多個回答。

3000多個回答中,不乏來自網友專業的內行見解。在目前的高贊答案中,「數據存儲」是許多人關心的方向。目前的最高贊則來自「半佛仙人」,他的核心觀點為:「斯格明子」是未來磁存儲技術的基礎。斯格明子的間距可僅為幾納米,與此同時,現代硬碟的磁疇最少為100納米。基於該效應的理論原理,下一代儲存技術已經在研發之中,當前實驗的效果,可以實現比上一代的NAND晶片性能更強,密度比DRAM內存高40倍,讀取速度快100倍,寫入速度快1000倍,耐久度高1000倍,200平方毫米左右的單晶片即可實現TB級存儲,還具備結構簡單、易於製造等優點。簡而言之,該領域基礎科學的突破,將讓網際網路數據垃圾海嘯晚來起碼50年,受該技術的影響,大數據,人工智慧,雲計算等網際網路產業,才有了繼續發展的硬體支持。這就是基礎科學發展的威力,基礎科學的能力就是探索人類的認知邊界。

此外,電池也成為了許多知乎答主的吐槽重點。用戶「蘇莉安」認為,電池技術「卡整個IT行業的脖子太久了」,成為網際網路在硬體擴張上的累贅。但就算給電池十年的時間,也未必能突破現有的瓶頸。

不出所料,參與回答馬化騰這個問題的除普通網友和專業從業者外,也不乏科研領域的大咖。著名海歸學者,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前院長,終身講席教授饒毅也撰寫回答,參與討論。他在回答中認真地表示:AI(人工智慧)與NI(自然智能)值得關注。相較於人工智慧,NI有著AI目前不可能相比的優點,也有不如AI的方面。例如,AI的發展迄今(和今後很長時間)將依賴於NI;又如,NI目前耗能遠低於AI。針對NI的基礎研究促進了AI的發展。目前,我們對NI的理解還很有限,希望對NI的基礎的、根本的突破能夠進一步推動AI的發展,特別是,目前的AI到一定時候會有調整(所謂泡沫破裂),之後NI的基礎進步也可能帶來二十年後再一次AI的進步。

於此同時,馬化騰為何尤為關注「基礎科學」也引發了大眾好奇。據媒體報導,從小就是天文愛好者的馬化騰, 過去幾年一直在加大對基礎科學的支持和投入。近年來,馬化騰多次參與未來科學大獎的活動,並成為捐贈人。馬化騰表示,「基礎科學是技術進步的基石,我相信科學突破獎將鞏固全球科研人員和數學家之間溝通的橋梁,促進東西方交流。從物理,生命科學到數學,國際科學界讓全世界更加緊密的聯繫在一起。」

25日提問來自今日資本創始人兼總裁徐新。她還有著一個更加響亮的稱號:「投資女王」。投出過網易、京東、大眾點評等眾多公司的經歷,讓她在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史上留下了充滿了傳奇色彩的故事。而她本次在知乎上提出的問題,顯示出其女性特有的敏銳:「算法源於大數據,而大數據源於我們每一個人,那我們是不是應該擁有主導數據的權利?」這一充滿哲學思考的問題,不但橫跨科學技術與社會人文,也引發了眾多知乎網友的思考和爭論。

而《三體》的作者,知名科幻作家劉慈欣提出的問題則極具現實意義,卻極其犀利:「IT 和網絡技術發展正日益消弭距離的障礙,這種趨勢是否會減慢甚至停止城市化的進程,或漸漸消融現有城市?」。這一命題在全球城市化進程大張旗鼓推動的現實背景下也顯得格外醒目。

僅僅三天的時間,馬化騰、徐新、劉慈欣三位大咖的提問就在知乎乃至中文網際網路中掀起了一輪思辨未來的小風暴。這不得不讓人更加期待:接下來還會有哪些大咖,提出怎樣的精彩問題?

過去十年,是網際網路留在人類歷史上最濃墨重彩的十年;未來十年,則屬於未知。知乎的「網際網路洞見者」讓頂級的商業領袖、高級知識分子、各領域專業人才齊聚一堂。通過與數以千萬的普通網友近距離討論、思辨,引發出對未來十年網際網路發展的思考,這無疑是中國網際網路界的一大幸事。十人、十問、話十年,希望這場討論能夠引導我們掀開未來十年網際網路發展的朦朧面紗。

相關焦點

  • 「知乎十問」 ,一部中國網際網路的進化史
    「PonyMa」的 ID 發問:「未來十年哪些基礎學科突破會影響網際網路科技產業?產業網際網路和消費網際網路融合創新,會帶來哪些改變?」馬化騰的提問迅速吸引了大量知乎用戶的圍觀,截至目前,該問題吸引了十萬的人的關注、千萬次的瀏覽和 3K+ 回答。
  • 與大咖一起啟發「思想者洞見」 知乎用「十問」再叩未來之門
    2012 年,知乎與騰訊網際網路社會研究中心合作發起「網際網路十問 – 尋找中文網際網路思想者」活動,邀請了 10 位國內外科技網際網路領域大咖,以網際網路發展為思辨方向提出十個問題,引發了無數中文網際網路網民飽含預見性的觀點和見解。
  • 馬化騰知乎發問:基礎科學研究和產業網際網路成關注焦點
    騰訊科技訊 10月24日凌晨,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執行長馬化騰在知乎上提出了一個問題:「未來十年哪些基礎科學突破會影響網際網路科技產業?
  • 人類知識洞見讓網際網路有了「魂魄」
    中國日報網11月21日電(記者 王旭泉) 從10月24日開始,網際網路問答社區知乎連續邀請了十位科技網際網路領域的頂尖人物,提出十個極具前瞻性的問題,激發全民思考,洞見網際網路未來,並頃刻間引發強烈的關注並超高人氣的回答。
  • 2018請回答:與網際網路洞見者一道,預見人類與文明的未來
    哪些基礎科學的突破會影響網際網路科技產業?技術加快文明演化,人類的演化可能出現大分流嗎?……」在知乎發起的「網際網路洞見者」活動中,十位科技網際網路領域的大咖向所有人提出了十個發人深省的問題。而這些問題不僅關乎技術與未來,也關乎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
  • 馬化騰的提問:未來十年哪些基礎科學突破會影響網際網路科技產業?
    馬化騰的提問:未來十年哪些基礎科學突破會影響網際網路科技產業? ——咔嚓題記 昨夜,大概凌晨12點左右,沉寂知乎3年多的馬化騰突然在上面提了一個問題,涉及基礎科學:「未來十年哪些基礎科學突破會影響網際網路科技產業
  • 馬化騰好奇哪些基礎科學突破影響未來網際網路 網友腦洞大開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10月24日,騰訊CEO馬化騰時隔6年再次在知乎上提問,引發網友對基礎科學及網際網路的熱烈討論。接下來的幾天,包括投資人徐新、科幻作家劉慈欣在內的「大咖」,也將在該平臺拋出各自的問題,與網友一同展望網際網路行業的未來。
  • 回答馬化騰知乎提問:一些基礎科學的停滯制約了產業的發展
    馬化騰近日在知乎上進行了提問,未來十年哪些基礎科學突破會影響網際網路科技產業?我們無從而知,但電池和半導體領域可能在未來十年難以突破。圖/Reuters騰訊董事會主席兼CEO馬化騰近日在知乎上進行了提問。馬化騰問道,「未來十年哪些基礎科學突破會影響網際網路科技產業?
  • 遊俠KK 再訪知乎 叩問人類未來的模樣
    蘋果創始人賈伯斯、《黑客帝國》導演沃卓斯基兄弟、《少數派報告》導演史匹柏,馬化騰、雷軍、張小龍等行業大咖都是他的粉絲。此次KK在知乎的提問,也是他一直關注的科技與人文的博弈話題。當機器足夠智能之後,它們是否會取代人類?在《技術想要什麼》一書中,Kevin Kelly曾隱晦地做過一個類比,「人創造了技術,技術發展到了一定程度,被造物要求造物主給他同樣的權利,什麼權利?
  • 如何評價馬化騰昨夜在知乎上提的這個靈魂拷問?
    馬化騰正在為改善騰訊的形象努力。昨夜,大概凌晨12點左右,沉寂知乎3年多的馬化騰突然在上面提了一個問題,涉及基礎科學:「未來十年哪些基礎科學突破會影響網際網路科技產業?產業網際網路和消費網際網路融合創新,會帶來哪些改變?」
  • 回答馬化騰-虎嗅網
    馬化騰六年磨一問。在1024程式設計師節到來前,闊別知乎六年的馬化騰提了兩個問題:未來十年哪些基礎科學突破會影響網際網路科技產業?產業網際網路和消費網際網路融合創新,會帶來哪些改變?ID為ponyma的這位用戶上一次在知乎提問還是2012年5月,當時他問:整個人類處於網際網路發展的哪個階段?下一個十年,網際網路升級的大致方向在哪裡?沒有人小瞧馬化騰的號召力,但這次知乎提問的熱度之高還是令人驚訝——截止24日下午5點,已有26338名關注者,被瀏覽1707513次,獲得了956個答案。
  • 點擊烏鎮,洞見未來——從第六屆網際網路大會看智能互聯新趨勢
    新技術新趨勢呼嘯而來,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網際網路迎來更加強勁的發展動能和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透過烏鎮峰會之窗,可以窺見世界經濟的未來之光,感受網際網路帶給中國經濟的澎湃動能。除了熱熱鬧鬧的網際網路直觀體驗,一批影響未來的硬核科技在烏鎮揭開面紗。大會期間,一項極具前沿感的議程——世界網際網路領先科技成果發布活動備受矚目。最終評選出的年度15項代表性科技成果,已經或將要為人類生活、科技進步、經濟發展、社會變革賦予強大動力。比如,清華大學類腦計算研究中心研發的天機晶片,是世界首款異構融合類腦計算晶片。
  • 馬化騰:網際網路+像電的發明 改變人類生活生產方式
    ,騰訊董事局主席兼CEO馬化騰表示,網際網路+最像是電的發明,一種新的能源的普遍應用,徹底改變了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提升了人類改變世界的能力。網際網路+就是一種能力,而產生這種能力的能源是因為「+」而激活的「信息能源」。馬化騰表示,作為推動社會、生產發展的主要動能,信息能源是靠「網際網路+」激活,「網際網路+」的核心是「連接」——連接一切,才能徹底引爆和激發信息能源的力量。「網際網路+」的三大特徵是「連接性、開放性以及去中心化」。
  • 「羅漢堂」十問是未來與創新之問
    6月25日和26日,羅漢堂攜手達摩院和湖畔大學舉行2019數字經濟年會,包括6名諾貝爾獎得主在內的全球200多位業界翹楚受邀參加,集體票選商議出數字經濟時代最關乎人類未來的十大問題。 十大提問,涵蓋治理風險、技術鴻溝、創新邊界、科技倫理等數字經濟各個方面,幾乎囊括當下人們所關注的最主要議題。諸如,「我們是應該先控制風險,還是先迎接數位技術?」「數位技術會擴大鴻溝,還是會讓世界變平?」
  • 馬化騰所說的全真網際網路 高通敲開了它的大門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馬化騰所說的全真網際網路 高通敲開了它的大門作者:白楊 幾天前,騰訊董事局主席兼CEO馬化騰在公司內部的年度特刊中寫的話引發了行業熱議,他說,「一個令人興奮的機會正在到來,移動網際網路十年發展,即將迎來下一波升級,我們稱之為全真網際網路
  • 世界網際網路大會,馬雲、馬化騰等「大咖」們都聊些啥?
    世界網際網路大會,馬雲、馬化騰等「大咖」們都聊些啥? 原標題:   第四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將世界網際網路「大咖」們再次雲集於美麗水鄉烏鎮。
  • 網際網路大佬的而立往事:馬雲賣襪子、馬化騰拿不出1000塊錢……
    03將網際網路帶回中國馬雲赴美考察網際網路和馬化騰做工程師的這幾年,正是網際網路開始進入中國的關鍵時期。在那個時候,最早的網絡系統叫「惠多網」,這是一種電子布告欄建站程序,通過電話線聯接,以點對點的方式轉發信件,是技術愛好者自行搭建的一個替代性通訊網絡。高峰時期,惠多網在全國範圍內擁有上百個站點,用戶達上萬人。
  • 獵雲早報:第四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召開;馬雲提出未來網際網路將從有到...
    本屆大會主題是「發展數字經濟促進開放共享——攜手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全球網際網路大咖們將圍繞數字經濟、前沿技術、網際網路與社會、網絡空間治理和交流合作等五個方面進行探討交流,設置了分享經濟、人工智慧、網際網路精準扶貧、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國際合作等20個分論壇。本次大會不僅有丁磊、馬化騰、雷軍等眾多國內網際網路大咖參會,還吸引了蘋果CEO庫克、谷歌CEO皮查伊等國外高科技領軍人物。
  • 未來30年,網際網路將「從有到無」?5G+AIoT將成為超級網際網路
    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一年一屆,而網際網路、數字經濟、人工智慧等早已滲透到了我們日常生活的角角落落。未來30年,網際網路將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5G的登場,會帶來哪些新商機?數字經濟為我們解決了哪些問題?
  • 從烏鎮「熱詞」看數字「熱量」——在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洞見未來科技...
    來烏鎮,看未來。作為京杭大運河流經節點,浙江烏鎮受「水網」潤澤逾千年;運河流淌2500年後,以網際網路之名的「烏鎮之約」再次匯聚世界目光。數度繁華的烏鎮「香市」時光輪轉,桑蠶、戲班變幻為「網際網路之光」上炫酷的科技博覽;相比民俗中活躍的攤販,數字連接起的參與者更難以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