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自然進化融入了技術進化,這個世界上有了第七類生命——technium(擁有技術的人)。近日,一個白鬍子美國老人在知乎發問:「技術加快文明演化,人類的演化可能出現大分流嗎?在這個關鍵臨界點,我們想要選擇成為怎樣的人類?」這個看似溫和,實則不羈的天才預言家,正是《連線》雜誌的創始主編Kevin Kelly。
當自然進化融入了技術進化,這個世界上有了第七類生命——technium(擁有技術的人)。近日,一個白鬍子美國老人在知乎發問:「技術加快文明演化,人類的演化可能出現大分流嗎?在這個關鍵臨界點,我們想要選擇成為怎樣的人類?」這個看似溫和,實則不羈的天才預言家,正是《連線》雜誌的創始主編Kevin Kelly。
憑藉深邃的思想和敏銳的洞察力,Kevin Kelly在全球科技圈享有極高的知名度,甚至被視為「網絡文化」的發言人和觀察者。蘋果創始人賈伯斯、《黑客帝國》導演沃卓斯基兄弟、《少數派報告》導演史匹柏,馬化騰、雷軍、張小龍等行業大咖都是他的粉絲。
此次KK在知乎的提問,也是他一直關注的科技與人文的博弈話題。當機器足夠智能之後,它們是否會取代人類?在《技術想要什麼》一書中,Kevin Kelly曾隱晦地做過一個類比,「人創造了技術,技術發展到了一定程度,被造物要求造物主給他同樣的權利,什麼權利?就是像造物主一樣的權利。技術想要什麼?技術想和人一樣。」這是凱文凱利給我們的回答。但如何讓人性和技術平衡演化?是Kevin Kelly在知乎留給中國網友的問題。
這一關乎未來人類模樣的探討,引發了知乎上眾多網友的思想爭鋒。哈佛大學醫學院博士後韓東燃認為,人類是一種弱小的存在,隨著技術的發展,人腦所佔的支配權將越來越少。而如果人腦能夠與電腦得以共存,那麼人類的分化就會出現:一類人將與電腦一起貢獻智力,一同開拓宇宙;一類人則將被動接受信息,把優化的結果加以執行。
電影編劇、導演張小北則在自己的答案中彰顯出一名影視從業者的非凡想像力。在他看來,移動網際網路正在快速改變全球大部分人口的生活方式,人類實際上已經處於某種賽博化生存方式的前夜。未來,傳統意義上需要通過漫長素質教育獲得的能力,甚至是遺傳獲得的天賦,都可以用軟硬體結合的方式固化進人體,「永生」也將可能存在。
起點作者瘋魔大校則從著名科幻小說家劉慈欣的中篇小說《贍養人類》出發,結合現實數據與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得出「人類很有可能會出現大分流」的結論。每一位答題者對於人類的未來都有不同的暢想,但他們幾乎無一例外地認同,Kevin Kelly所提出來的是一個非常宏大的問題,足夠一本書的分量。
實際上,這已經不是Kevin Kelly首次在知乎發聲。早在2012年,他就曾受邀參加知乎攜手騰訊共同發起的「網際網路十問」,當時他提出的問題是關於網際網路英雄的特質。人類利用技術改造自然界的能力超過了地球改造人類的能力,需要網際網路英雄來引領;而現在是技術元素改造人類的能力超過了人類改變技術元素的能力,需要網際網路全民去平衡。技術不只是閃閃發亮的硬體,更是所有智慧的創造物和不以物質形態的存在,不斷探索相互之間各種可能的連結、聯繫的概念和思想。
未來,或許技術將作為一種有意識的生命體而存在,當技術越來越「人性」,人類該如何順勢而為,做好迎接他們的準備。天才預言家Kevin Kelly的兩次發問,不僅是時間上的跨越,更是網際網路與人類世界發展的跨越。不變的是,知乎始終是其叩問未來的策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