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知識洞見讓網際網路有了「魂魄」

2021-01-13 中國日報網

中國日報網11月21日電(記者 王旭泉) 從10月24日開始,網際網路問答社區知乎連續邀請了十位科技網際網路領域的頂尖人物,提出十個極具前瞻性的問題,激發全民思考,洞見網際網路未來,並頃刻間引發強烈的關注並超高人氣的回答。

在知乎官方所公布的提問嘉賓中,有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馬化騰,「投資女王」徐新、創新工場CEO李開復,科幻作家劉慈欣,美國科技思想家凱文·凱利以及美國版知乎創始人亞當·安捷羅(Adam D' Angelo)等十位「大伽」紛紛亮相登臺。他們在知乎上拋出了十個重磅話題,也引來了眾多網友的「奇思妙想」回復。

10月24日,馬化騰以ponyma的用戶名發出了「網際網路洞見」的第一問題。圖片來源:知乎網站截圖

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馬化騰率先發問:「未來十年哪些基礎科學突破會影響網際網路科技產業?產業網際網路和消費網際網路融合創新,會帶來哪些改變?」。參與回答問題的除普通網友和專業從業者外,也不乏科研領域的大咖。

對於創新工場CEO李開復提到了有關人工智慧的問題,「你理想的未來AI時代什麼樣?未來25年內,各行業、個人生活會有哪些變化?我們該如何準備?」僅有專業的人工智慧研發的人士做出了非常專業的回覆,還有不少知乎用戶從心理學、失業率以及法律等角度做出思考和預測,

美國版知乎創始人亞當·安捷羅(Adam D'Angelo)有關「對於美國網際網路企業來說,中國網際網路企業有哪些值得學習之處?」問題,則讓中國網友瞬間變成「導師」,分析中美市場和用戶以及文化的差異,講述兩國網際網路發展模式的區別,要相互取長補短。

在為期一個月的「網際網路洞見」問答活動中,10個問題擁有了「超高」的人氣。第一個提問的馬化騰問題有超過10萬名關注者,瀏覽量超過1300萬次,並且收到了近3000多個回答。最後一個提出問題的知乎創始人周源的問題有在6000多的關注者,瀏覽量也近超1000萬。可見熱度持續不減。

AI無法「替代」人類的知識互動

網際網路到移動網際網路,從BBS到社交網絡,「網絡社區」一直是一個獨特的現象,網際網路和移動網際網路「充斥」著各種不同的聲音,同時也充滿著「人氣」。提問者與回答者之間的互動源自於對問題的思考以及對回答的二次反饋,甚至是回答者的自省過程。。這一類的問題沒有所謂的「正確答案」,也不存在客觀的評判標準。

問與答之間,是一種思考和反饋的過程,是創新思維不斷碰撞出火花的過程。這個過程是為了達到終極答案而持續演化的階段,並非一時一刻的結性。回答者的思考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局限性和片面性,但每一個回答都在一定程度上成為後來者回答的「接力棒」,成為後續回答者思考的基礎,或借鑑,或引伸,或升華,或反對,或顛覆。「欲辯欲明」或許就是這樣一種狀態。

人與人之間的「知識互動」則會由於相互之間存在思維的差異性和多樣性而形成某一種知識成為「星星之火」,得到迅速的擴散。

「知乎」確實是一個很奇特的存在。這種知識問答社區似乎總是呈現出一種對知識和文字的積極的互動狀態,甚至可以是人類知識生產與進化的縮影。而這正是人類思維和「人工智慧」之間最大的「差距」所在。要知道,在這個極度推崇「人工智慧」的時代,「人工智慧」的深度學習以及算法似乎完全超越了人腦的極限,甚至在很多領域超過了人類,能以高效的方式解決人類需要投入大量時間和資源才能解決的問題。有越來越多的「人工智慧」或機器人進入到與人的交流和對話當中。機器客服、智能客服,語音助手等等,它們似乎都在替代以往人與人的交流模式,滲透到了人類的日常生活之中。可能甚至有一天,「人工智慧」與人類的交流會成為一種主要的交流方式。

知乎評出的十位「網際網路洞見者」。圖片來源:知乎

至少目前看來,「人工智慧」只是幫助人類來解決一些需要耗費時間和精力的問題,提升解決問題的效率。可是,它現在似乎還只是處理在「學習」階段,還不能如人類那般思維,也不能創造新知識,創造人類需要卻還沒有的知識。正是如此,人類沒有必要過於焦慮「人工智慧」替代人類的威脅,而是讓它做好人類的助手,促進人類對世界的不斷認知。

知乎的這種問答社區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對抗」機器「搬運知識」的模式。同時,它也讓人們面對網絡機器「掌控」局面,有了一種很有效的「反制」手段。也就是說,有了人類活動痕跡,在網絡組成的虛擬世界「母體」(Matrix)裡,就有了「魂魄」,而且是人類的魂魄,有了生機和生命力,達到了人類與機器之間的微妙平衡。

相關焦點

  • 《洞見》:打開人類的認知真相
    2500多年前,釋迦摩尼對人性根本狀況做了深刻洞察,體察到自然選擇對於人類思想的限制。2500年後,現代科學對人腦的認識、對進化心理學的理解,印證了佛學的道德主張和精神追求,都是基於和現代科學一直的對人性的洞見。
  • 想像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從伽利略到愛因斯坦的50個科學洞見
    「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則可以囊括整個世界。」這個洞見精準地契合了愛因斯坦異於常人的偉大形象,同時也間接為本書提供了書名。儘管沒有人能明確指出這句話是愛因斯坦於何時何地說的,但大多數人依然很贊同這個觀點。
  • 為什麼我眼中這些內容是優秀的:有趣有料有洞見
    這個號主打的數據分析是類似網際網路黑市、網際網路地下生態、底層的匿名的用戶之類。 很長見識。 我不知道這號的運營者是誰。 王劍的角度 東方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王劍的個人號,專講金融業,不可避免的,大量內容屬於網際網路金融。 很專業。 我非常喜歡他的行動支付恩仇錄系列,一共三篇。
  • 點擊烏鎮,洞見未來——從第六屆網際網路大會看智能互聯新趨勢
    處理器是整個計算產業的基礎,有「芯」才有力。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技術的進步,各領域對計算力的需求倍增,網際網路數據中心增長迅猛,隨之也帶來能耗的急劇上升。大會發布的領先成果,瞄準的正是高算力、低能耗。「網際網路的迭代推動人類社會進入全面感知、可靠傳輸、智能處理、精準決策的智能時代。預見這些變化,正是世界網際網路領先科技成果發布活動的宗旨。」
  • 安泰洞見 | 產業網際網路仍處於非常早期的發展階段
    安泰  洞見  今年上半年,我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恢復增長都取得了階段性成績,在全球大國經濟體中做出了表率和榜樣  這就是產業網際網路發展的典型案例。  任何一個節點的改造都能帶有巨大的效率提升和市場機遇  2017年,國務院辦公廳曾發布《關於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積極鼓勵供應鏈創新和產業網際網路的發展,並給出了六點保障措施,包括:積極開展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示範、積極開展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示範、加強供應鏈信用和監管服務體系建設、推進供應鏈標準體系建設、加快培養多層次供應鏈人才
  • 洞見
    原標題:洞見   技術  我們今天講的5G、物聯網、AI等本質上都是技術。但是,技術本身不產生商業價值。
  • 遇到驚嚇魂魄不全者的一個簡單收魂法
    民間常有丟魂、失魂、魂魄不全之說,相傳受驚嚇,遭遇事故,或者衝撞鬼神,都有可能令部分魂魄失散。後果如何?嚴重者昏迷不醒,或在平常的學習生活中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思考力下降,運勢、事業也受影響。三魂七魄之說,中國自古有之,雖然佛法中,至少在顯宗未見提及這方面的知識,但是在藏傳佛教裡,也有類似的說法。註:一個經常遇到掉魂的的簡單處理方法,當你走路時踩空等類似嚇一跳的情況下很容易掉魂,立刻說,某某元神歸位。這樣就會回歸了。
  • 凱文·凱利|無懼未來——關於「技術學習」的5個洞見
    假如你已經成為了智慧型手機的「重度使用者」,那麼恭喜你,在接下來的5000天,你還將有很多機會繼續學習新技能,畢竟,一切才剛剛開始……湖畔問教,與您分享凱文·凱利在首屆東錢湖教育論壇上的演講,一起了解一下關於「技術學習」(Techno Learning)的5個洞見。
  • 問中國鬼文化的101個趣味問題:問吧 ——魂魄是如何共同變幻的?
    反映和主宰生產活動的尼有:『谷尼』(谷鬼)、『夏尼』(獵鬼)等。」當然,隨著文化的進化,拉祜族已劃分出尼(鬼)的不同種屬,但將人鬼、物鬼統一在「尼」的名稱之下,仍反映出早期社會人鬼不分的初始狀態。鬼魂觀念從靈魂觀念中分化出來,成為與自然物靈魂相區別的一各特殊的靈魂,是人類文化的不斷進化,特別是人類自身認識不斷深化的結果。
  • 推演洞見未來
    美國開展推演服務決策工作最成功的公司之一——博思艾倫諮詢公司曾說:「如果你是決策者,假如有一架望遠鏡,可以在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之前、在付出血的代價或者遭受巨大資產損失之前,觀察到行動實施的後果,無論組織或者機構的規模大小,也不論是戰爭還是非戰爭的事態,這樣的望遠鏡,你不需要嗎?」
  • 知乎網際網路十問洞見科技未來,馬化騰首問引發網際網路思潮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10月24日,誰也沒有預料一場關於網際網路未來十年發展的大討論迅速被引爆。知乎「網際網路洞見者」線上活動,由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馬化騰率先發問:「未來十年哪些基礎科學突破會影響網際網路科技產業?產業網際網路和消費網際網路融合創新,會帶來哪些改變?」。
  • 淺談網際網路思維(二)——網際網路發展觀
    基於個人水平有限,這篇文章三種人適合看:熱愛或困於思考的人、入門級別的網際網路從業者、對網際網路感興趣的同學們。今天主要是想介紹兩個網際網路的觀念,可以結合企業轉型來介紹。這兩個觀念對我很有啟發,希望你也能有所收穫。
  • 「知乎十問」 ,一部中國網際網路的進化史
    這是知乎繼2012年再次發起的活動「網際網路洞見者」。在 2012 年,移動網際網路正在興起,這種全新的網際網路生態衝擊了人們的生活和神經。當時,知乎則邀請了馬化騰、張小龍、王小川等行業知名人士對網際網路的趨勢進行了「洞見式」的提問,對未來幾年的網際網路行業的發展進行了啟迪。
  • 洞見未來 預見生機 2019中國勞動力管理大會圓滿落幕
    十大議題中,既有從前瞻趨勢出發的人力資源未來思考,也有企業在人力資源創新與數位化轉型方面的成功實踐,更有圍繞管理賦能與領導力培養的理念分享。 【前瞻趨勢】未來已來,我們已在。在日益錯綜複雜的環境中,快速的變化成為不變的主題。唯有洞察未來、前瞻思考,才能實現敏捷轉型、有力破局。
  • 網際網路對人類社會的意義,人工智慧究竟是什麼?兩者之間的關係
    人工智慧和網際網路之間有沒有聯繫,人工智慧技術為什麼在近年才爆發?網際網路對於人類社會的意義什麼是網際網路?網際網路始於1969年,最初是美國為了防備蘇聯研究出的軍用阿帕網,後來逐漸演化為網際網路。隨著科技的發展以及計算機的普及,網際網路對整個社會的影響逐步提高到一種絕對重要的地位,人類依靠網際網路從而達到知識共享、信息共享目的,當今社會發展速度遠超以往任何時代,都和網際網路的高速發展脫不開關係。
  • 網際網路對人類社會的影響
    從尋找配偶到與社會其他成員交流,人類許多最基本的活動現在都在虛擬領域進行。這些日常工作正在適應這種超現代的生活方式。這篇出現在世界雜誌上精神病學作者來自牛津大學,該報告研究了一些大腦成像研究的結果,以評估關於網際網路如何影響我們大腦的一些主要假設。結論性的有證據表明,我們的在線生活方式正在改變大腦中與注意力,記憶力和社交技能相關的區域。
  • 鬼壓床請泰國魂魄勇管用嗎?什麼功效?是不是陰牌?會不會反噬?
    有個牌友是易感體質,曾經有段時間,晚上睡覺經常會發生鬼壓床(這也許跟她曾經有供養陰牌有關),一開始我建議她把家裡的正牌放在床頭邊,鬼壓床的次數減少了,但是還是會。一般的正牌都有闢邪的功效,但闢邪功效的強弱跟督造佛牌的師傅相關,這裡不做討論。再後來,我建議她恭請一尊魂魄勇試試。沒過幾天,她就給我了很好的反饋,以下是她的原話。
  • 網際網路時代如何促進知識共享?
    網際網路促進知識經濟的原因很多。在我看來,其實質原因是「知識消費」的經濟性更好,提高人們從事「知識生產」的積極性。具體因素很多。最直接的原因是知識在網際網路上共享,能夠讓知識的價值倍增。間接的原因包括:網際網路帶動大數據,讓「知識消費成本錢降低」;網際網路帶動智能化,讓機器自動、反覆地用知識,從而再次「讓知識的價值倍增」。
  • 2018請回答:與網際網路洞見者一道,預見人類與文明的未來
    伴隨技術不斷進化,人類與科技的關係也一直是個常看常新的話題。  網際網路是我們所處這個時代最具發展活力的領域,也是人類社會所面臨的最大變量之一。「當 IT 和網絡技術日益消弭距離的障礙。這種趨勢對城市化的進程會有什麼影響?大數據源於我們每一個人,那我們是否擁有主導數據的權利?科技帶來進步,但人類個體也面臨著信息過載,各行各業和個人生活都可能發生哪些變化?
  • 電影《一些怪人》:醜陋和脂肪之下的熾熱魂魄
    電影《一些怪人》:醜陋和脂肪之下的熾熱魂魄 2017-09-152017年09月15日 14:26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參與互動    醜陋和脂肪之下的熾熱魂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