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3 10: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原創 鞠峰 觀察者網
這兩天,一幅展現澳大利亞軍人暴行的CG漫畫,急得澳總理親自下臺對線,也牽動了世界輿論場。在澳媒對中國「口誅筆伐」的時候,澳大利亞前任外交官、前駐聯合國官員卡文·霍格(Cavan Hogue)發出了不同的聲音。
12月2日,卡文·霍格在澳政論網站「Pearls and Irritataions」發文,題為《大象和老鼠》(The elephant and the mouse)。文章認為:與中國發生爭端,澳大利亞一定會輸,不管我們對此有再多批評聲音也不能改變事實。必須改變衝動的強硬外交政策轉而冷靜面對事實。澳大利亞需要思考的是,為什麼會與中國產生摩擦?澳大利亞現在應該怎麼辦?
霍格文章截圖
卡文·霍格指出,在中國人看來,那副作品(@烏合麒麟《『正義之師』》)是一幅漫畫,而不是用修圖軟體「造假」。討論那幅作品與《查理周刊》描繪「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畫哪個「性質突出」,就偏離了重點。
霍格:不出意料地,澳政客和媒體在國內表現出一種歇斯底裡,但是他們並沒有說出我們如何才能「站起來,維護國家權益」。美、英等國公開對澳大利亞表示支持,只能說明澳大利亞的國家利益已經被交予別國。正如許多人指出,澳大利亞在於中國的任何衝突中必敗。「我們可能不喜歡這件事,但我們不能假裝不是這樣。」
霍格認為,澳大利亞已經在許多事情上「過分地惹怒中國」,完全沒有必要這麼做。最初,澳大利亞不理智地討好川普,要求美國調查新冠病毒的起源;之後又實施了若干明顯針對中國和中國企業的「國家安全」舉措。
霍格還提及:我們關注中國的涉港和涉疆問題,但是選擇性忽略了其他國家出現的問題。
「為什麼針對中國?」作者問。美國只會在口頭上支持澳大利亞,繼續鼓吹澳大利亞支持美國幹涉中國事務,僅此而已。
值得補充的是,美國方面目前確如作者所說,對澳大利亞發出聲援,並無實際行動。
作者說,如果他是中國人,他不會認真對待(澳大利亞的)那些批判,而中國確實不在意。霍格稱,自己曾在大學裡叫跨文化交際的課程,這門課的基本是:無論你是否接受,你都必須了解其它文化,而不是根據自己的文化來理解別人所說的話或者所做的事。現在,太多對中國發表評論的人,都會在這門課上掛掉。
作者拋出問題:我們應該怎麼做?我們怎麼能對中國產生影響?中國如何看待中澳關係?一味指責中國毫無意義,澳大利亞不要自欺欺人、認為中國需要澳大利亞和澳大利亞需要中國的程度一樣。
最後,文章呼籲澳政府和公民更加冷靜地面對現實,理性思考。
近年,澳大利亞屢當「反華排頭兵」,炒作涉港、涉疆、華為議題。12月2日,澳大利亞工黨領袖阿爾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抨擊這屆澳大利亞政府要為中澳關係「破裂」負責。
被稱為「中國通」的澳大利亞前總理、前外交部長陸克文也喊話莫裡森政府,在處理中澳關係上,「學學日本的外交手段,」。
來源|觀察者網 文/鞠峰
熱點視頻推薦��
��
原標題:《澳前外交官"靈魂拷問":為什麼針對中國?》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