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定義續航標準!臺鈴用節能技術喚起對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靈魂拷問!

2020-11-24 千龍網

來源標題: 重新定義續航標準!臺鈴用節能技術喚起對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靈魂拷問!

一度電跑多遠,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節能電動自行車?

在電動車新國標落地實施一周年的關口,「跑得更遠」的臺鈴再次喚起了行業對技術升級和製造升級的靈魂拷問,尤其是對電動車續航裡程的話題,更是成為廣大業內人士和電動車消費群體熱議的話題。

業內權威人士表示,「跑得更遠」的臺鈴正在用技術對傳統電動車續航進

行重新定義,這對於電動車行業未來以核心技術為驅動的高質量發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一度電」的背後是臺鈴引領電動車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擔當

3月23日,中國質量認證中心發布了《摩託車和電動自行車節能認證規則》。同日,作為電動自行車節能實施依據的《電動自行車節能認證技術規範》(以下簡稱「《技術規範》」)正式啟用。而臺鈴作為兩項規定的起草單位之一,也是行業唯一參與起草的企業代表,全程參與了兩項規定的前期調研、實驗、起草、編撰等整個流程的工作。

而在此之前,臺鈴已經連續兩年發布了相關的權威文件。

2018年南京展,臺鈴正式發布《中國電動車節能白皮書》,首次以文件的形式喚起行業和消費者對「用節能省電技術強化電動車續航裡程」的概念認知,引領行業進入到「節能新時代」。

2019年天津展,臺鈴發布了行業史上首份科技藍皮書,為電動車行業指明了向智能化、鋰電化、節能化、輕量化、新型動力化五大方向發展的趨勢,成為行業科技創新發展的重要參考資料。

而連續深耕電動車節能技術領域的背後,是身為頭部品牌的臺鈴對電動車行業未來走向的思考。尤其在電動車新國標落地實施一周年的節點上,更加凸顯了臺鈴以技術為驅動引領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決心與擔當。

「一度電」的背後是臺鈴用技術重新定義電動車續航的強大自信

決心與擔當的底氣,源自於跑得更遠的臺鈴在電動車節能技術的全面領先。

事實上,「節能」的話題在電動車行業並不新鮮,但其中不乏魚目混珠、濫竽充數者,只是將「節能」作為自己的營銷噱頭,通過累加電池容量、慢速跑等方式實現整車續航裡程的提升,真正意義上的節能產品並不多見。

而臺鈴專注節能技術研發多年,目前已經擁有了包括省電核心技術在內的540多項各類專利,並且推出了大名鼎鼎的臺鈴雲動力系統。相對於一般產品,臺鈴獨創的雲動力系統以提升電能使用效率為目的,通過技術突破加強電量能效的方式達到更加節能、更遠續航的使用效果。

 從雲動力1.0到2.0、再到目前正在使用的雲動力3.0系統,臺鈴獨創的雲動力系統在不斷地迭代中已經成為了電動車節能技術的代表,成為臺鈴「跑得更遠」品牌戰略定位的堅實技術支撐,並且成功斬獲了「2019年中國科技創新發明成果獎」,積極推動整個電動車產業綠色節能減排工作的不斷突破,甚至受到了聯合國環境署的重點青睞,成為其全球電動出行項目的重點合作夥伴。

在臺鈴的倡領和強大的品牌號召力之下,已經越來越多的電動車消費者開始重新審視電動車的續航裡程問題,並且重新評估電動車產品的科技含量,「跑得更遠騎臺鈴」已經深入人心!

可以說,臺鈴在用自己強大的技術實力重新定義了傳統的電動車續航課題,對於其他企業而言無疑具有非常寶貴的啟示意義。

「一度電」的背後是臺鈴對國家節能環保號召的有力響應

有媒體曾經算過這樣一筆帳:目前國內電動車保有量大約在2.8億輛左右,如果其中有1.4億臺電動車與臺鈴的節能標準一致,則全年可以省下的電量為123.76億kWh,全年可節省電費84.15億元。

眾所周知,近年來國家正在持續、有力推行節能環保政策落地,將綠色出行交通產業上升為國家戰略層面的高度,最近更是專門出臺文件延長了對綠色交通產業的政策扶持期限。

而臺鈴身為中國電動車行業的頭部品牌,以及少有的全球性品牌,通過倡領節能技術的方式來引領綠色交通產業的技術升級,堪稱是對國家節能環保號召最有力的回應,也為民族製造企業的綠色發展之路指明了方向。

可以預見的是,在像臺鈴這樣的企業帶動之下,中國電動車行業將有望從價格戰的紅海中回歸到技術研發和工業製造的初心,迎來高質量發展的全新時代!

一度電跑多遠,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節能電動自行車?

在電動車新國標落地實施一周年的關口,「跑得更遠」的臺鈴再次喚起了行業對技術升級和製造升級的靈魂拷問,尤其是對電動車續航裡程的話題,更是成為廣大業內人士和電動車消費群體熱議的話題。

業內權威人士表示,「跑得更遠」的臺鈴正在用技術對傳統電動車續航進

行重新定義,這對於電動車行業未來以核心技術為驅動的高質量發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一度電」的背後是臺鈴引領電動車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擔當

3月23日,中國質量認證中心發布了《摩託車和電動自行車節能認證規則》。同日,作為電動自行車節能實施依據的《電動自行車節能認證技術規範》(以下簡稱「《技術規範》」)正式啟用。而臺鈴作為兩項規定的起草單位之一,也是行業唯一參與起草的企業代表,全程參與了兩項規定的前期調研、實驗、起草、編撰等整個流程的工作。

而在此之前,臺鈴已經連續兩年發布了相關的權威文件。

2018年南京展,臺鈴正式發布《中國電動車節能白皮書》,首次以文件的形式喚起行業和消費者對「用節能省電技術強化電動車續航裡程」的概念認知,引領行業進入到「節能新時代」。

2019年天津展,臺鈴發布了行業史上首份科技藍皮書,為電動車行業指明了向智能化、鋰電化、節能化、輕量化、新型動力化五大方向發展的趨勢,成為行業科技創新發展的重要參考資料。

而連續深耕電動車節能技術領域的背後,是身為頭部品牌的臺鈴對電動車行業未來走向的思考。尤其在電動車新國標落地實施一周年的節點上,更加凸顯了臺鈴以技術為驅動引領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決心與擔當。

「一度電」的背後是臺鈴用技術重新定義電動車續航的強大自信

決心與擔當的底氣,源自於跑得更遠的臺鈴在電動車節能技術的全面領先。

事實上,「節能」的話題在電動車行業並不新鮮,但其中不乏魚目混珠、濫竽充數者,只是將「節能」作為自己的營銷噱頭,通過累加電池容量、慢速跑等方式實現整車續航裡程的提升,真正意義上的節能產品並不多見。

而臺鈴專注節能技術研發多年,目前已經擁有了包括省電核心技術在內的540多項各類專利,並且推出了大名鼎鼎的臺鈴雲動力系統。相對於一般產品,臺鈴獨創的雲動力系統以提升電能使用效率為目的,通過技術突破加強電量能效的方式達到更加節能、更遠續航的使用效果。

 從雲動力1.0到2.0、再到目前正在使用的雲動力3.0系統,臺鈴獨創的雲動力系統在不斷地迭代中已經成為了電動車節能技術的代表,成為臺鈴「跑得更遠」品牌戰略定位的堅實技術支撐,並且成功斬獲了「2019年中國科技創新發明成果獎」,積極推動整個電動車產業綠色節能減排工作的不斷突破,甚至受到了聯合國環境署的重點青睞,成為其全球電動出行項目的重點合作夥伴。

在臺鈴的倡領和強大的品牌號召力之下,已經越來越多的電動車消費者開始重新審視電動車的續航裡程問題,並且重新評估電動車產品的科技含量,「跑得更遠騎臺鈴」已經深入人心!

可以說,臺鈴在用自己強大的技術實力重新定義了傳統的電動車續航課題,對於其他企業而言無疑具有非常寶貴的啟示意義。

「一度電」的背後是臺鈴對國家節能環保號召的有力響應

有媒體曾經算過這樣一筆帳:目前國內電動車保有量大約在2.8億輛左右,如果其中有1.4億臺電動車與臺鈴的節能標準一致,則全年可以省下的電量為123.76億kWh,全年可節省電費84.15億元。

眾所周知,近年來國家正在持續、有力推行節能環保政策落地,將綠色出行交通產業上升為國家戰略層面的高度,最近更是專門出臺文件延長了對綠色交通產業的政策扶持期限。

而臺鈴身為中國電動車行業的頭部品牌,以及少有的全球性品牌,通過倡領節能技術的方式來引領綠色交通產業的技術升級,堪稱是對國家節能環保號召最有力的回應,也為民族製造企業的綠色發展之路指明了方向。

可以預見的是,在像臺鈴這樣的企業帶動之下,中國電動車行業將有望從價格戰的紅海中回歸到技術研發和工業製造的初心,迎來高質量發展的全新時代!

相關焦點

  • 臺鈴為你解讀電自節能認證新規
    新國標時代,在整車質量被嚴格限制的前提下,不斷優化節能省電技術,成為提升電動自行車續航裡程的關鍵突破口。但是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電動自行車領域都缺乏統一的節能認證標準。想要判斷電動自行車是否節能省電,行業需要有一個權威的「標尺」。
  • 臺鈴,省電跑更遠!2021「跑得更遠」駛入全新賽道
    作為電動車行業的技術創新標杆,自2004年成立至今,臺鈴一直依託科技創新,在節能、智能化道路上行穩致遠,用實際行動將電動車行業推向世界新高度。十餘年的深耕細作,使得臺鈴真正掌握了節能省電的核心科技,獨創的「雲動力系統」獲得國家發明專利,電能轉化的效率行業領先;同時,臺鈴也是行業首家實現1次充電600裡產品量產的品牌,長裡程類產品銷量行業領先;並且臺鈴還是全行業唯一榮獲國家節能產品認證的品牌....
  • 臺鈴,十七年技術化嬗變
    「科技成就夢想」是臺鈴創立17年來的企業經營哲學,在公司每一步、每一年的發展中,通過自主創新、研發,臺鈴將自己打造成了科技產品、科技企業的形象。根據臺鈴披露,公司現有600多項專利技術,這些技術均在不同歷史階段演化形成。
  • 年度收官大戲,臺鈴最新科技即將曝光!
    而臺鈴作為這個領域的佼佼者,真正的掌握了續航持久核心技術的企業,一次次刷新著刷新電動車續航記錄。據業內人士透露,臺鈴在本月20號即將又有大的動作,而在其官方網站上倒計時海報來看,此次的技術更迭,又將震驚整個產業鏈!
  • 自由的科學定義是什麼?自由的靈魂是什麼?自由的靈魂拷問是什麼
    顯然,如果自由都能「綱舉目張」了,自由定義理論都能密切聯繫實際了,那麼,這個自由定義就是科學的定義了。什麼是科學?小編認為,科學就是在一定時間,一定範圍和一定條件下被人們充分認可的觀點。——摘自百度百科小編認為,自由之所以沒有科學的,令人充分認可的定義,就是因為他們的自由定義的「綱」不能密切聯繫實際存在和使用的自由詞彙「目」,從而使得這個自由之「網」漏洞百出,從而使得自由這個「網」沒有用。那麼,自由的科學定義又是什麼呢?本篇小編就探討一下自由的科學定義。
  • 有顏值跑得遠 臺鈴超能N8火爆上市
    基於對消費者痛點的精準洞悉,電動車行業技術領導品牌——臺鈴確立了全新品牌主張「省電·跑更遠」,為電動車用戶提供了新的出行解決方案。同時,「一次充電,雙倍裡程」的臺鈴超能系列新品,以單場銷量超過30萬臺的成績刷新了記錄。
  • 石嘴山市高耗能行業發展與節能分析
    國家統一把工業大類行業中的以下六個行業列為高耗能行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當前,石嘴山市正處於工業結構調整攻堅期、轉型發展與高質量發展推進期,高耗能行業在石嘴山市經濟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同時,較快的能耗增長也給節能降耗工作帶來了一定壓力。
  • 臺鈴,省電跑更遠!三項重量級品牌營銷獎項收入囊中
    金旗獎,創辦於2010年,遴選引領公共關係創新發展、彰顯公共關係在社會政治、商業生活中獨特價值的經典案例,通過優秀案例展示公共關係影響力價值,推動商業繁榮和社會進步。每年一度的金旗頒獎典禮也成為全球傳播界交流盛會,有來自國際、國內知名品牌主、高校、媒體、專業機構、4A專家共聚一堂,共同推動全球傳播業的創新、融合、發展,搭建全球傳播人分享、連結、交流平臺。值此盛會,臺鈴作為行業唯一受邀企業參與其中,再次迎來摘金時刻,在公關營銷領域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 星恆鋰電池續航裡程屢創新高,多少公裡才是他的極限?
    2020.6.18 星期四佛 山主角:星恆&臺鈴;事件:臺鈴清騎搭載48V24Ah星恆鋰電池廣東佛山挑戰賽;戰績:最遠續航127.5公裡!138.8km、130.5 km近期業內續航挑戰賽較為盛行,包括雅迪、愛瑪、臺鈴、新日、綠源在內的一眾搭載了星恆鋰電的電動車大品牌尤其熱衷於此,道理很簡單,好馬配好鞍,搭載了優異的電池才能最大程度發揮出自己車子的性能。
  • 祁俊:構建新發展格局 促進工程機械行業持續高質量發展
    以卡特彼勒、小松、現代、神鋼、沃爾沃、鬥山、馬尼託瓦克、特雷克斯、利勃海爾、川崎精密等為代表的外商在華投資企業抓住國內市場機遇,不斷提升在華業務比重和對周邊市場的輻射能力,發揮資金和技術優勢,踐行節能減排、綠色環保發展理念,成為我國工程機械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
  • 源自馬化騰的靈魂拷問 未來十年幹啥最有前途
    01被網友玩壞的「靈魂拷問」未來十年哪些基礎科學突破會影響網際網路科技產業?產業網際網路和消費網際網路融合創新,會帶來哪些改變?馬化騰在知乎深夜提問的行為,在騰訊股價出現大幅波動的背景下,被很多媒體渲染成了「靈魂拷問」。
  • 標準 |「千克」將重新定義
    國際度量衡委員會(CIPM)計劃在2018 年 11 月召開大會,對質量單位「千克」 進行重新定義,改用普朗克常數測量值為基準。
  • 想買電動新能源,先試試能否抗住這波靈魂拷問!
    關於汽車電動化,就目前的市場環境來看,已經是不可阻止的發展方向了。當然,現階段支持內燃機的車友更多,燃油車也還沒到氣數耗盡的時候,但是從各種因素來看,內燃機被淘汰也只是時間問題。 未來的問題我們不討論,大多數消費者搖擺不定的是買燃油車還是電動新能源。
  • 地球之巔極限挑戰,臺鈴1次充電0故障跑117公裡!
    昨日,以「致敬攀登者 跑得更遠」為主題的臺鈴世界之巔極限挑戰賽圓滿成功。凱拉、戰銳在極限環境下1次充電0故障跑117公裡的出色表現,深受中國登山協會及媒體的稱讚。臺鈴用一場震撼全球的極限賽事向攀登者致敬,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國電動車品牌的實力與魅力!
  • 標準化助力行業高質量發展——橋隧專業標準規範介紹系列報導(三)
    新標準的制定是對原標準進行的補充、修改和完善,提升其適用性和可操作性,反映了橋隧行業技術發展的最新成果。高質量的標準是行業高質量發展的保證,在《交通強國建設綱要》「打造一流設施、一流技術、一流管理、一流服務」的戰略引領下,公路橋梁專業以標準高質量發展為核心,完善標準體系,加強標準內涵,提升質量效益,注重創新驅動,促使理念落地。
  • 政策「春風」助推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
    而針對當前鋼鐵行業發展趨勢和存在的問題,接下來,我國將發布一系列政策文件,推進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  當前,我國民營鋼鐵企業發展平穩,主要指標優於全國平均水平。前三季度,民營鋼鐵企業粗鋼產量為4.98億噸,同比增長5.8%,佔全國總產量的比重達到62.8%。全聯冶金商會統計的重點民營鋼鐵企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6.8%。
  • 【高質量發展】2020年安裝行業BIM技術應用成果初評會在神州集團召開
    2020年安裝行業BIM技術應用成果評價初評會在神州集團文藝廳成功召開。BIM分會副秘書長季華衛對今年申報的作品進行了分析,希望通過成果評價發現和挖掘行業BIM技術應用水平的優秀項目,有力地推進BIM技術在安裝工程中的深入落地應用,促進機電安裝企業科技創新和行業技術進步。會議還宣布了初評專家、成果分組情況,以及成果評價原則和工作紀律。
  • 2018年絕熱節能材料行業發展總結及行業分類分析
    2018年絕熱節能材料行業發展總結及行業分類分析(一)絕熱節能材料行業現狀1-9月,絕熱節能材料行業總體運行平穩。行業規模以上企業692家,比去年增加50家,營業收入470億元,同比增加19.2%,利潤總額26.1億元,同比減少0.1%。
  • 智庫|張永生:以生態文明新思維重新定義黃河流域發展
    高質量發展必須超越傳統工業文明理念。現有對高質量發展的討論,更多的是強調高技術、高效率、產業升級、高附加值,以及生態環境質量等,或者大體上將發達的工業化國家的經濟視為高質量發展。這種意義上的高質量,當然非常重要,但卻未能超越傳統工業文明理念。現有發達國家的發展模式,本質上不可持續,其福祉效果也不如人意,更多只是「傳統效率」意義上的高質量,並不能完全成為中國高質量發展的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