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鈴,十七年技術化嬗變

2021-01-08 經理人網

「科技成就夢想」是臺鈴創立17年來的企業經營哲學,在公司每一步、每一年的發展中,通過自主創新、研發,臺鈴將自己打造成了科技產品、科技企業的形象。根據臺鈴披露,公司現有600多項專利技術,這些技術均在不同歷史階段演化形成。

■ 文 / 沈偉民 鍾冬全

距離結束2020年度還餘1個月,深圳臺鈴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臺鈴」)創始人、總裁姚立公開宣布,臺鈴已在2020年度前11個月實現了年初制定的500萬臺銷量目標,並且在此基礎上,提出了2021年的銷量大目標——保底800萬臺,衝擊1000萬臺!

對比2019年實現的逾300萬臺的銷量,意味著臺鈴2020年度的銷量增幅達到了67%,也意味著,在2021年保底增速為60%,理想增速則為100%。

事實上,以臺鈴的銷量數據,對標雅迪、愛瑪、新日、小刀等四家主要競爭公司的銷量,後四家公司

在過去的兩年來,都最低保持了60%以上的銷量增速。因此,是否確保「60%」的增速比,可被視為電動行業整車頭部品牌角逐市場排名的一根紅線,如果低於紅線,就會掉隊。

「電動車 ① 整車品牌的競爭,再延續幾年後,頭部企業集中愈發明顯,大部分中小品牌將進入最後的生死選擇。這種情況就像當初的中國家電業的競爭,留在市場的優勢品牌,只有海爾、美的和格力等代表品牌。」姚立表示。

在姚立看來,「60%」的增速比,只是臺鈴的底線,他希望是增加、增加、增加,每年超出預期,甚至出現100%!

那麼,臺鈴如何一方面確保自己現有優勢,同時又能以更大優勢,實現一輪跨越式發展?

轉型

根據工商信息,臺鈴創立於2004年。在此之前,包括廣東省在內的全國各地,相繼出臺了禁限摩的通知和規定,這對於一批製造摩託車(燃油)的中小企業來說,到了該退場的時候了。此時,創辦摩託車生產企業多年的姚立開始思考:退場後,有什麼出路?

從摩託車生產轉移到電動自行車——這是姚立的選擇。表面上看,從對技術有略高要求的摩託車,下移到電動自行車,應該沒有多少技術壁壘和難度,姚立在當時對前景充滿了樂觀。

不過,姚立很快發現,事實卻並非想像中的那樣美好。「和生產摩託車一樣,生產電動車樣需要配套的供應鏈,但是當時電動車還在萌芽起步階段,相應的供應鏈要麼就是缺貨,要麼就是無法達到我們配套的要求,大量的配件甚至還粗製濫造。」在企業創辦的第二年。姚立就在內部提出了一個口號:「科技成就夢想!」

但是,具體如何用科技成就夢想呢?從產品戰略上,姚立提出了一個思考問題:臺鈴到底要造出什麼樣的車?

臺鈴首先是排查了消費者需求,最後得出一個結論就是,能跑起來,且沒有故障。這句話聽起來簡單,但是按照當時國內電動自行車的工業水平,卻很難實現和滿足。

姚立認為,國內電動車工業水平低下的問題,主要和這個產業相關科技研究的缺乏有關。於是,姚立通過當時的深圳科技局,建立了一個叫做「高性能電動車」的研究項目,利用深圳當地的科技人員和知識資源,逐漸形成了一系列生產和改進技術,並將之運用於臺鈴和配套的供應鏈企業。

「今年,我在廣東湛江出差,在路上還發現有人騎著一輛我們當時生產的電動自行車,」姚立表示,算起來,這輛車的車齡都超過了15年以上。

彼時的全國市場上,電動車還處於供不應求的時期。期間的電動車企業,一部分和臺鈴一樣,由原摩託車行業轉型而來,一部分是核心供應鏈廠家殺入行業等等。因此,市場上產品突然冒出無數的品牌,但產品質量良莠不齊的問題,一方面困擾消費者,一方面也使得行業進入初輪淘汰賽——競爭持續到20072010年左右。

馳騁

20072010年時期的電動自行車行業,進入了歷史上第一次高峰期。

此時,一方面,全國的電動車供應鏈及生產核心基地基本定型,沿從北到南,主要布局在天津、江蘇、浙江、廣東等四大區域,其中的核心城市則是天津,是為全國最大自行車生產及配套基地;江蘇無錫則為全國最大的電動車生產及配套基地。另外,還包括浙江台州、廣東東莞、深圳等中等規模的生產和配套、科技研發中心。

另一方面,電動車品牌開始由分散向集中化發展。所謂的「集中化」,是部分品牌通過全國布局方式而實現的。在這一階段,有些品牌比較思想保守,固守在自己的所謂優勢市場,拒絕全國擴張,這為他們日後的衰弱埋下了隱患,而包括臺鈴在內的現有頭部品牌,則在該階段中,幾乎全部實施了相對擴張戰略,通過拉長產品線、異地投資建廠、建擴建經銷網絡等等,迅速搶佔了全國布局的先機。當然,擴張戰略中,也蘊含了風險因素。

在臺鈴內部,將公司20072009年的階段稱為「馳騁」。這段時期,公司從深圳出發,相繼將生產基地落子無錫、天津,從而正式進駐中國電動自行車兩個最大的市場。

「在投資策略上,我們是先投資一個基地,等到這個基地產出盈餘現金流,然後再投資下一個。早期投資無錫、天津基地,是這樣的策略;之後,投資成都、東莞、廣西等地,也是這樣的策略,這將最大程度避免或控制了投資風險。」姚立表示。

現在回顧來看,由於長期實施擴張戰略,使得一批率先選擇這一戰略的電動車企業,以自生的現金流,通過合理運用於擴大再生產及市場布局,不僅贏得了如今的產能大戰的先機,同時也奠定了在全國各地的品牌競爭基礎。所以,今天的競爭和市場格局,其實早在20072010年就已經埋下伏筆。

值得注意的是,在實施擴張戰略的同時,這些打全國牌的廠家,還在積極投入研發和打造各自的升級,開發了一些特殊行業的車款,並在此期間積累技術後,推廣到其他產品系列中。

對於普通消費者而言,會認為「跑得更遠、省電更多」可能關鍵在電池能力上,但姚立解釋,這只是一部分,並非全部。

「『跑得更遠、省電更多』涉及到內部控制系統以及外觀工業設計。」姚立表示,除了電池本身的續航能力之外,電機和控制系統相當關鍵。另外,還需要引入物理學知識和專業,對每款車型的風阻進行計算,同時,對輪胎的摩擦力、輪轂的材質和軸承結構進行科學研究等等,這些綜合因素構成了電動自行車的總續航能力。

姚立的解釋,對此前輿論對電動自行車產業的粗淺認識是一個有力的回應。一個叫做「維修視界」公號,曾發文稱「相比家電行業,電動車行業更低端,缺少壟斷核心技術」。但是,事實是否如此?

以臺鈴的黑科技「雲動力技術」為例,看看其在科技創新上的能力和表現:「雲動力技術」是通過雲存儲、雲計算和雲處理技術,實現電動車遠程控制、模塊運行、多元化應用的增值使用價值,同時運用雲服務平臺,提供智能生活服務。其獨創動力單元模塊,自動檢測車輛動力運行狀態,智能切換電機的最佳效率輸出和最技術壁壘。

更遠

「科技成就夢想」不是臺鈴放在檯面上的口號,而是在公司每一步的發展中,呈現出真正的結果。根據臺鈴公開披露,公司現有600多項專利技術,這些技術均在不同歷史階段演化形成。

「在創業初期,我們調查認為,消費者有『能跑起來,且沒有故障』的訴求。其實,這一基本訴求依然沒有改變。」姚立表示。

對於消費者的洞察,除了公司自己的判斷,臺鈴還委託第三方調研機構取證。也因此,臺鈴對於如今的電動車產品發展方向和使用,做出這樣的總結:跑得更遠、省電更多。

所謂「跑得更遠」,直接挑戰的就是電動車續航裡程這一核心問題,也正是市場競爭的賣點。

「我們最早做產品的時候,就認為電動車的續行裡程是最大的課題,但是由於當時消費者對於電動自行車認識不足,在購買的時候,普遍還是注重產品的外觀設計和顏色,只有大約25%的消費者會注重續航裡程,這些人群主要是快遞和外賣人員。」姚立解釋,在具體調查快遞和外賣人員的需求中,發現這部分人群還有另一個訴求就是充電問題,希望少充電,多跑裡程——這一訴求,其實涉及到省電節能的技術。

最開始的時候,臺鈴為包括順豐在內的快遞公司以及外賣公司的騎手們,通過有關技術的調整和升級,開發了一些特殊行業的車款,並在此期間積累技術後,推廣到其他產品系列中。

對於普通消費者而言,會認為「跑得更遠、省電更多」可能關鍵在電池能力上,但姚立解釋,這只是一部分,並非全部。

「『跑得更遠、省電更多』涉及到內部控制系統以及外觀工業設計。」姚立表示,除了電池本身的續航能力之外,電機和控制系統相當關鍵。另外,還需要引入物理學知識和專業,對每款車型的風阻進行計算,同時,對輪胎的摩擦力、輪轂的材質和軸承結構進行科學研究等等,這些綜合因素構成了電動自行車的總續航能力。

姚立的解釋,對此前輿論對電動自行車產業的粗淺認識是一個有力的回應。一個叫做「維修視界」公號,曾發文稱「相比家電行業,電動車行業更低端,缺少壟斷核心技術」。但是,事實是否如此?

以臺鈴的黑科技「雲動力技術」為例,看看其在科技創新上的能力和表現:

「雲動力技術」是通過雲存儲、雲計算和雲處理技術,實現電動車遠程控制、模塊運行、多元化應用的增值使用價值,同時運用雲服務平臺,提供智能生活服務。其獨創動力單元模塊,自動檢測車輛動力運行狀態,智能切換電機的最佳效率輸出和最大轉速兩種狀態。該專利有效攻破了行業長裡程和強動力無法同時存在的技術壁壘,該系統可以降低電動車的能耗,提高電池的使用壽命。

具體來說,在電機方面,雲動力專用高能效電機,可達93%效率轉化,測試在同等電池容量下,加配雲動力系統的車輛比普通電動車續航提升20公裡;在控制器方面,運用高精度矢量控制器進行高速超前換相,確保定子繞組的磁場與轉子磁場始終保持大扭力值角度,提高轉子扭力即電機動力;在電池方面,雲電池內置納米級晶片,同時採用增容包、聚能網和防凍牆記憶合金技術。

為了充分展現以「雲動力技術」為核心的科技,2020年10月21日,臺鈴通過旗下一款「豹子超能版」的車型(電動摩託)在河南洛陽實地跑測,在只充一次電的情況下,居然跑出了656.8公裡的最遠續航裡程,因此,該款車型不僅刷新了行業紀錄,還獲得了吉尼斯紀錄認證(可查詢吉尼斯紀錄官網)。

按照一次運行656.8公裡的長距推算,如果臺鈴「豹子超能版」充滿一次電,每天運行20公裡,差不多一個月就不用充電。這意味著,臺鈴將「跑得更遠」和「省電更多」進行整合解決了。

基於電動摩託上搭載的這項「黑科技」,會被技術遷移、運用到臺鈴的電動車系列車款上。

臺鈴在科技上的創新,也為行業樹立了標杆。「規模化競爭固然是現階段的手段,但長期以往,還是看哪一家的科技能力更強。」姚立表示。

從早期的初級競爭,到區域競爭,再到跨區域的全國競爭,到如今更大的規模化和科技競爭,現在很快將進入資本化競爭。不說海外資本市場,此前已經3次衝擊A股IPO的愛瑪,在2020年底前已經順利過會(本刊截稿前)。這意味著,在A股票市場,繼新日在2017年上市之後,電動車行業在時隔3年之後,又將迎來新的上市公司,而愛瑪上市後,對於同一梯隊的臺鈴將是利好。

姚立透露,臺鈴一定會向資本市場衝擊,由「產品跑得更遠」變成「企業跑得更遠」。

(註:① 兩輪電動車。寬泛概念是指,安裝有可充電電池或其他電動推動馬達的摩託車、自行車、平衡車、滑行車及其他裝有兩輪的出行或娛樂速度型工具。基於讀者閱讀和理解便利,本刊本期主要的電動車,指電動車自行車、電動摩託車、電動輕便摩託車。②臺鈴的產品線含有電動自行車、電動輕便摩託車、電動摩託車及鋰電車等產品,本文主要涉及臺鈴的產品,無特指的,均為其電動車產品。)*本文首發於《經理人》2021年01月刊

相關焦點

  • 年度收官大戲,臺鈴最新科技即將曝光!
    而臺鈴作為這個領域的佼佼者,真正的掌握了續航持久核心技術的企業,一次次刷新著刷新電動車續航記錄。據業內人士透露,臺鈴在本月20號即將又有大的動作,而在其官方網站上倒計時海報來看,此次的技術更迭,又將震驚整個產業鏈!
  • 臺鈴,省電跑更遠!2021「跑得更遠」駛入全新賽道
    其中,跑得更遠的臺鈴電動車,更是憑藉一連串出人意表的高光表現,向全球展現了「中國臺鈴,世界高度」的卓絕風採。作為電動車行業的技術創新標杆,自2004年成立至今,臺鈴一直依託科技創新,在節能、智能化道路上行穩致遠,用實際行動將電動車行業推向世界新高度。
  • 臺鈴,省電跑更遠!三項重量級品牌營銷獎項收入囊中
    年底臨近,臺鈴越戰越勇,在2020年的尾聲,臺鈴接連斬獲大獎,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強悍實力與品牌自信!近日,在品牌營銷的權威評選活動中,臺鈴高光不斷:第27屆中國國際廣告節上,臺鈴榮獲「年度案例獎(整合營銷案例)」,同時臺鈴電動車攜手山東齊魯頻道《小溪辦事》8周年融媒創新傳播方案獲得「媒企合作案例 IP營銷金獎」;在2020金旗獎頒獎盛典上,中國臺鈴,世界高度——登頂珠峰項目也斬獲殊榮,被授予「市場公關類案例金獎」!
  • 淺論中國十七年電影中的女性知識分子形象
    本文通過對十七年電影女性形象的分析來認識女性在五四運動接受新思潮的影響後對自我意識的認知和自我價值的追求。 關鍵詞:十七年電影; 女性知識分子形象; 意識形態構建 一、中國十七年電影的含義及其產生背景 首先,中國電影在繼承三、四十年代進步電影和解放區革命文藝兩方面傳統的基礎上,開始了新的徵程,1949~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共十七年,簡稱「十七年」,其發展特點是:艱難曲折、大起大落。
  • 2020最催淚微電影:臺鈴,致敬城市中每一位擺渡英雄!
    9月29日,以「在一起 跑得更遠」為主題的臺鈴致敬逆行英雄暨抗疫報告微電影《擺渡英雄》首映盛典(以下簡稱:首映盛典)圓滿舉辦。現場,臺鈴抗疫報告微電影《擺渡英雄》全球首映。
  • 臺鈴電動車加盟也有「售後!「鈴星計劃「第二期圓滿落幕
    今年,臺鈴電動車捷報頻傳,南京展財富峰會上臺鈴加盟訂貨再創新高,以「決勝19 跑得更遠」為主題的決戰季財富峰會也在各省市相繼落地、捷報頻傳。一個品牌能夠吸引加盟的原因有很多:企業實力強、品牌勢能高、科研創新投入大、銷量口碑皆豐收等等,而除了這些優勢外,臺鈴還具備另一大優點:對經銷商全面扶持,讓經銷商無憂加盟。
  • 臺鈴用節能技術喚起對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靈魂拷問!
    而臺鈴作為兩項規定的起草單位之一,也是行業唯一參與起草的企業代表,全程參與了兩項規定的前期調研、實驗、起草、編撰等整個流程的工作。而在此之前,臺鈴已經連續兩年發布了相關的權威文件。尤其在電動車新國標落地實施一周年的節點上,更加凸顯了臺鈴以技術為驅動引領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決心與擔當。「一度電」的背後是臺鈴用技術重新定義電動車續航的強大自信決心與擔當的底氣,源自於跑得更遠的臺鈴在電動車節能技術的全面領先。
  • 地球之巔極限挑戰,臺鈴1次充電0故障跑117公裡!
    昨日,以「致敬攀登者 跑得更遠」為主題的臺鈴世界之巔極限挑戰賽圓滿成功。凱拉、戰銳在極限環境下1次充電0故障跑117公裡的出色表現,深受中國登山協會及媒體的稱讚。臺鈴用一場震撼全球的極限賽事向攀登者致敬,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國電動車品牌的實力與魅力!
  • 臺鈴「鈴星計劃」第二期圓滿落幕,人才戰略助力鈴跑未來!
    [摘要]12月26日,為期4天的臺鈴「鈴星計劃」第二期在臺鈴東莞基地圓滿結束。在臺鈴人力資源部和商學院的統籌組織下,20多位新晉業務人員參加了本次培訓。 12月26日,為期4天的臺鈴「鈴星計劃」第二期在臺鈴東莞基地圓滿結束。
  • 中國十大電動車品牌排行榜前三甲 臺鈴電動車異軍突起加速領跑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電動車最新資訊 > 正文 中國十大電動車品牌排行榜前三甲 臺鈴電動車異軍突起加速領跑
  • 有顏值跑得遠 臺鈴超能N8火爆上市
    基於對消費者痛點的精準洞悉,電動車行業技術領導品牌——臺鈴確立了全新品牌主張「省電·跑更遠」,為電動車用戶提供了新的出行解決方案。同時,「一次充電,雙倍裡程」的臺鈴超能系列新品,以單場銷量超過30萬臺的成績刷新了記錄。
  • 想買適合一家人騎的車,就選臺鈴電動車獅子家族系列產品!
    自然界的百獸之王—獅子,勇不可當,威震四方而強大的獅子族群,便是草原的霸主他們威風凜凜、身手敏捷、機智聰穎、勇猛果敢……每一隻獅子都肩負著壯大家族的使命2020電摩系列靈感,圍繞家族化設計語言設計風格、體態造型、動力配置均展示座駕威猛姿態衍生出臺鈴獅子家族系列電摩
  • 臺鈴為你解讀電自節能認證新規
    近日,由臺鈴參與起草,中國質量認證中心權威發布的《電動自行車節能認證技術規範》正式啟用,讓電動自行車節能認證有了一個標準答案!核心的節能標準:一度電可以跑75公裡2019年4月份,新國標規定電動自行車整車質量不得大於55KG,這意味著單純依靠增加電池組來提升續航能力的方式不再奏效。
  • 發掘「十七年」文學理論的價值
    發掘「十七年」文學理論的價值 2017年01月19日 17:01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馮憲光 字號 內容摘要:「十七年」文論是中國社會主義文學理論建設的開端,在探索過程中也有曲折和失誤。
  • 關於「十七年文學」的評價問題
    二  現在我要說的是:無論是對「傷痕文學」與「反思文學」的肯定,還是對「先鋒文學」與「晚生代」的頌揚,都意味著對「十七年文學」的否定和貶抑。實際上,在人們肯定「傷痕文學」和「反思文學」時,「十七年文學」和「文革文學」,始終是一個參照,當然是否定意義上的參照。
  • 禹欣泰臺鈴電動車電池漏液 更換二級維護電池不予續保
    齊魯網訊 近日,濟南市民崔女士通過齊魯網《陽光連線》向記者反映:在禹欣泰購買的深圳臺鈴電動車電池出現漏液情況,更換的"二級維護電池"不予續保。對此記者進行了採訪。
  • 「十七年」科幻:從幻想到現實的中國速度
    「十七年」時期的中國科幻總是與各種既定的標籤捆綁,使得「十七年」時期的中國科幻深陷於不知其然也不知其所以然的泥沼中,逐漸顯現出被塵封的「孤島」感。實際上,「十七年」時期的中國科幻雖然表現形式特殊,但它們均是根植中國文化土壤、描繪中國人物、講述中國故事、傳達中國砥礪奮進精神的作品。
  • 葉山林:十七年蟬
    他們連連擺手,"不,不,那些是普通的,我說的是那種在地下要蟄伏十七年才會出來一次的特別的傢伙,它們出來的時候可是一大盛況哦!"《Reflection#11》 紙本水彩 15 X 22 inch  原來這十七年蟬又名周期蟬,只出現在美國東海岸地區,是一種穴居十七年才能化羽而出的蟬。
  • 從《人民文學》看「十七年」文學政治圖譜
    從《人民文學》看「十七年」文學政治圖譜  「這就像沈從文說的,以前是『思的年代』,現在是『信的年代』。」  「《人民文學》是中國文學第一刊,在『十七年』時期(1949-1966),它既是文學創作的一個演示臺,也是文學運動的晴雨表。在這個意義上,它幾乎就是整個當代文學的縮影。」中國社科院研究員、文學評論家白燁說。  2009年底,《人民文學十七年》一書面市,通過梳理《人民文學》在「十七年」時期的發展歷程,探討了當時發生在該刊物上的一系列文學事件對整個文學發展的深遠影響。
  • 寫文:十七年蟬
    相傳北美洲一種穴居十七年才能化羽而出的蟬。幼蟲在地底蟄伏17年始出,爾後附上樹枝蛻皮,然後交配。雄蟬交配後即死去,母蟬亦於產卵後死。也就是說,這種蟬的一生99%的時間都是在黑暗中度過。它們在地下蟄伏長達17年,然後才破土而出,爬到樹上,褪去外殼,長出翅膀,然後放聲響徹這綿綿夏日。等秋風一吹,它們就要告別這人世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