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山林:十七年蟬

2021-01-15 博雅書院人文視窗


前幾日在紐約"OntheVerge" 畫展上,一對美國夫妻指著我的畫,興奮的問我:"你畫的是我們這裡每十七年才出來狂歡一次的蟬嗎?"我十分不解,說"難道不是每年夏天都有出來歡歌的蟬嗎?"他們連連擺手,"不,不,那些是普通的,我說的是那種在地下要蟄伏十七年才會出來一次的特別的傢伙,它們出來的時候可是一大盛況哦!"

《Reflecion#8》紙本水彩 15 X 22 inch  我懵了,文化的差異又一次狹路相逢,激烈的碰撞了一下。我的畫室坐落在聖路易斯郊區住所的地下室一隅,平時畫畫聽到的是鳥語蟬鳴,看到的是鬱郁山林,想到的是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中國古代蟬文化歷史悠久,古人把蟬蛻看作羽化成仙,寓有輪迴之意的蟬紋最早出現在商周的青銅器上,漢代侍中以蟬為冠飾,取其居高食露,精潔可貴之意。可這個十七年蟬究竟是個什麼東東?

《Reflection#11》 紙本水彩 15 X 22 inch  原來這十七年蟬又名周期蟬,只出現在美國東海岸地區,是一種穴居十七年才能化羽而出的蟬。它們在地底蟄伏,每十七年一個輪迴,規模巨大,盛況空前,幾百億隻蟬一起破土而出,高歌狂歡,慶祝它們短暫而絢麗的最後數周的生命。一個土生土長的華盛頓人甚至會根據周期蟬來計算自己的生命,在十七年蟬於1970年再次出現後,美國搖滾歌星鮑勃·迪倫為它們的陣勢所感動,於是寫了一首歌《Day of the locusts》歌頌出世的這些蟬類的祖輩。

《Reflection#20》 紙本水彩 15 X 22 inch  紐約人的意外解讀令人欣喜不已,仿佛我的畫又衍生出別的非同尋常的意義,我想無論是古人圖騰崇拜的蟬還是紐約的十七年蟬,它們都是生命輪迴的象徵,文化背景的不同導致我們的千差萬別,但是對生命的讚美卻又不謀而合。而繪畫始終是極具個人色彩的藝術,它私密得更像日記,承載著畫者獨特的個人經驗和體悟, 我的《鏡像系列》就是這樣充滿個人痕跡的作品,期待在具有不同視角和人生經驗的觀者面前呈現出別樣的風景。

《Reflection#5》 紙本水彩 15 X 22 inch

《Reflection#15》 紙本水彩 15 X 22 inch

《Reflection#9》 紙本水彩 15 X 22 inch

《Reflection#2》 紙本水彩 15 X 22 inch

《Reflection#21》 紙本水彩 15 X 22 inch

《Reflection#24》 紙本水彩 15 X 22 inch

          《figure#32》 紙本水彩 11 X 15 inch

         《figure#23》 紙本水彩 11 X 15 inch

         《figure#24》 紙本水彩 11 X 15 inch

  《figure#21》 紙本水彩 11 X 15 inch

【作者簡介】葉山林,博雅書院•藝術鑑賞群北美主群群友。1990-1994年  湖北美術學院附中1994-1998年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本科1998-2001年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碩士,師從杜大愷教授2001-2006年 北京服裝學院講師2006至今為自由畫家,現旅居於美國聖路易斯市代理畫廊:紐約 Jim Kempner Fine Art ,密蘇裡州哥倫比亞市Sager Braudis Gallery


(博雅書院群友原創,轉載務請註明作者及出處。)

人文科學文史薈萃

詩歌散文小說傳奇

寓言故事段子小品

繪畫攝影自然風光

 風物工藝藝術欣賞

中國學子博雅書院集群人文藝術交流展示平臺;

本刊編委會和主要編審人員,由中國高校名校學子學人自由組合而成 。

長按以下二維碼關注。



Long-press QR code to transfer me a reward

感謝支持,下一篇更精彩!

As required by Apple's new policy, the Reward feature has been disabled on Weixin for iOS. You can still reward an Official Account by transferring money via QR code.

相關焦點

  • 寫文:十七年蟬
    自打入夏以來,天氣炎熱,每日一大早,蟬聲便會從窗外挺拔疏朗的梧桐樹枝間傳來,此起彼伏,連綿不斷,直至傍晚,仿佛要將這仲夏不眠不休地打造。就是這麼些在枝頭上毫不起眼的小東西,竟然響徹一整個夏天!相傳北美洲一種穴居十七年才能化羽而出的蟬。幼蟲在地底蟄伏17年始出,爾後附上樹枝蛻皮,然後交配。雄蟬交配後即死去,母蟬亦於產卵後死。
  • 蕎麥和十七年蟬
    我倆搖搖頭,蕎麥繼續說,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不能被除盡的數就叫質數,蟬的幼蟲只在質數年鑽出泥土,因為質數的因數少,不同年份的蟬在鑽出泥土時,可以防止和更多同類一起爭奪領土和食物,還可以最大程度的錯開與天敵大規模相遇的機率。裡則林說,太深奧了。 蕎麥說,舉個例子吧。北美洲有一種蟬,生命周期非常長,有十七年。
  • 十七年蟬
    >
  • 十七年蟬的第十五個夏天
    十七年蟬說。同時緊緊貼著樹根的邊緣。「等待什麼?」蚯蚓從沒見過這麼沉默的十七年蟬,「如果餓了,我就吃草根;如果困了,我就在泥土中睡覺;下雨天,我就到草地上散步;太陽出來了,我就在樹葉下和螞蟻聊天……等待是什麼?是一種美味的食物還是一場不用擔心斷裂的好夢?」蚯蚓只能活一個夏天,當然無法理解一隻蟬十七年在地下要忍受的寂寞。但蚯蚓有柔軟的身體和一顆淡藍色的跳動著的心。
  • 蟬存十七年,知鳴為一夜.
    蚯蚓第二次見到十七年蟬,他依舊維持著不變的姿勢,時間在他身上仿佛是靜止的,沒有留下絲毫痕跡。這次的蚯蚓聽說了十七年蟬和水姜的約定,知道他在等一朵花的盛開。十七年蟬有些許驚訝,蚯蚓告訴他風是傳遞消息的最佳助手。
  • 素數有哪些用途,北美洲有一種蟬,利用素數性質來巧妙躲避天敵!
    十七年蟬在大自然中,有些生物利用素數的性質,使得自身種群在競爭中處於優勢,比如北美洲的十七年蟬,還有十三年蟬。十七年蟬的生命周期為17年,幼蟲時期潛伏於樹根底下,每過17年後集體破土而出,長度約2.5cm,再進行交配和產卵。幾周後就會死亡。
  • 蟬的生死輪迴
             牠們已經等了十七年,在樹林裡,在我們的地下,在一個溫度達18度的傍晚,牠們的等侍即將結束。終其一生、牠們生活在地底,孤獨無依、年復一年、日復一日、也不知世間歲月幾何。
  • 蟬: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原創 詩書畫 東方衛視詩書畫每到夏末秋初的時候,我們總能聽到蟬的「叫聲」。和我們所熟悉的鳥鳴不同,蟬的發音器在腹部,而且只有雄蟬可以「鳴叫」。蟬的聒噪「叫聲」,顯得山林更加寂靜;鳥的動聽啼鳴,顯得山林更加清幽。這麼美好的地方讓我動了歸隱之心,我因多年厭倦遊宦生涯卻沒有歸隱而悲傷起來。「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這兩句詩以聲寫靜,通過「蟬噪」「鳥鳴」寫出了若耶溪兩岸山林的幽靜,成為千古傳誦的名句,被譽為「文外獨絕」。這首詩的作者是南朝詩人王籍。
  • 真菌操控下的「殭屍蟬」:即使腹部沒了,交配也不會停止!
    但這隻蟬仍然會日常飛行並且不斷試圖交配!研究人員在論文中稱,一種名為馬氏孢子菌的真菌感染了之後導致了這種行為怪異的蟬!博士研究員布賴恩·洛維特稱這種蟬被感染後,還在試圖交配導致其他蟬被感染而形成一大群殭屍蟬,這種令人毛骨悚然的行為比「恐怖電影還要令人不安」,馬氏孢子菌感染了蟬之後,蟬的腹部會漸漸將蟬的生殖器以及臀部和腹部吞噬,在最終脫落前
  • 蟬的壽命有多久?在地下待了那麼久,剛出來就被吃,你怎麼看?
    世界上共有蟬2000餘種,但大多數的蟬的生命周期在3-5年之間,有的更短一些。蟬的大部分生長時間都在地下,真正出土存活的時間很短暫,最長只有2個月的時間。蟬在出土之後,會羽化為成蟲,此時的蟬最為漂亮,身體呈淡淡的青黃色,非常柔軟,翅膀為透明狀呈現出微微的黃白色,這時候的蟬通常會倒掛著,讓自己的翅膀完全伸展開,軀體慢慢的變硬,待逐漸適應外部的環境之後,蟬就會飛走了,之後就是爬在樹杈間開始叫喚了。
  • 蟬說,樹木的破壞者
    蟬類動物雖種類繁多(世上已知的約有2000種),但形狀基本相同;兩對膜翅,頭部寬而短,具有明顯的額唇基就是其典型的「家族特色」。同時,蟬的複眼不大,位於頭部的兩側,但是視力卻相當好。正在羽化的蟬古人對蟬的居高飲露高度讚揚,關於蟬的詩句更是繁多,詠蟬三絕之一的唐代詩人虞世南就用「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 冷知識;美國的周期蟬、十七年蟬及魔方有多少組合等
    一,美國有一種周期蟬,它們的出現會遵循一定的周期,因此並不是每年都能見到它們。而且幾種周期蟬的間隔周期還不一致,有一些周期蟬甚至要間隔十多年才能看見。(趴在木柵欄上的周期蟬)二,北美洲有一種穴居十七年才能化羽而出的蟬。它們在地底蟄伏17年始出,爾後附上樹枝蛻皮,然後交配。雄蟬交配後即死去,母蟬亦於產卵後死。17年的睡眠,在醒來的兩周時間交配,然後死亡!大自然為何會進化出如此奇怪的生命!
  • 為什麼一到夏天樹上的蟬就叫個不停?終於懂了
    蟬依靠自己刺一樣的喙扎入樹木吸取液體,並不是像古人認為的那樣吃露水。蟬在昆蟲當中也是特立獨行的存在,只有卵、幼蟲和成蟲三個階段,因此所謂的蟬蛹實際是蠶蛹的誤傳,蟬在一生中是沒有蛹的狀態的。蟬的成蟲只有雄性會鳴叫,吸引雌性前來交配,大部分蟬在交配之後死去,所以只有夏天才會有蟬鳴。
  • 青島機場口岸首次截獲野生幼蟬猴
    央廣網青島8月17日消息(記者王朝朋 通訊員王雪嵋)日前,青島機場檢驗檢疫局工作人員在對來自日本大阪的SC8826航班進行查驗時,從一名中國籍入境旅客攜帶物中截獲幼蟬猴。經溝通了解,該批幼蟬猴系該旅客在境外自行捕捉的野生幼蟬猴,準備帶回國與家人朋友一同分享食用。
  • 黃蟬VS軟枝黃蟬
    現在讓我們一起解放雙眼,來玩玩找茬,認識一下‍黃蟬(Allamanda schottii)和軟枝黃蟬(Allamanda cathartica) 這對孿生小兄弟吧~遊戲即將開始,各位選手請做好準備喔!Ready? Go!!!
  • 一期一會 十七年蟬
    蟬這種在地表生命短暫的昆蟲,它的幼蟲期卻極為漫長。幼蟲蟄伏地下,吮吸樹根的汁液,北美洲蟬的一個品種,穴居十七年才能化羽而出。老一輩人講蟬的幼蟲是一種藥材,祛涼消火、清肝明目,還有消食化氣的功效。夏天小孩子體弱消化不良,便在夜間捉幾隻「爬蟬」煎炸了給他吃。
  • 觀荷、賞雨、望月、聽蟬:詩詞中的四大消暑神器
    泥根玉雪元無染,風葉青蔥亦自香。想得石湖花正好,接天雲錦畫船涼。作者想到自己家鄉石湖的荷花開得正是時候,燦若雲錦,應天蔽日,再置身那往來穿梭的遊船畫舫,這樣的意蘊,這樣的情境,真是自生涼意、醉在心裡了。
  • 軟枝黃蟬 | 蟬發一聲時
    華南露天栽植的黃蟬花以夏季花期最盛,冬季蟄伏。這次在泰國見到他們,黃蟬恰好遇上蟬鳴,好不熱鬧。【 軟枝黃蟬 Allamanda cathartica 】 夾竹桃科 Apocynaceae >> 黃蟬屬據說,黃蟬花的花苞像蟬蛹,開花的過程恰似金蟬脫殼。黃蟬花因此得名。
  • 軟枝黃蟬
    南方的城市園林綠化一直不缺黃蟬,黃蟬有兩兄妹:硬枝黃蟬和軟枝黃蟬,而硬枝黃蟬直接就叫黃蟬。顧名思義,它們最大的區別是枝條的硬和軟,軟枝黃蟬最大的特徵是「枝條柔軟,披散,還帶有蔓性」。可是,要是你僅僅理解到這點,那就進入死胡同了,因為硬和軟的測量方式呢?能量化麼?不能。軟枝黃蟬特點是半直立灌木,蔓性藤本,花形較大,喇叭狀亮黃色。硬枝黃蟬特點是直立灌木,花形較小,似漏鬥狀,顏色有點橙黃色比軟枝黃蟬顏色要深很多,中心有紅褐色條斑。總之,花朵小顏色深的是硬枝黃蟬,花朵大顏色淡的是軟枝黃蟬。
  • 上遊•文薈丨夏蟬的一生 · 生存策略丨為什麼蟬的生命周期全是...
    蟬的一生幾年到十幾年不等,而出現在陽光下的日子卻僅僅只有一個夏天,其他的時間都潛伏在黑黢黢的土壤中,在暗無天日中養精蓄銳。它們在漫長的歲月中苦熬到性成熟,參與交配,延續生命,然後很快便死去。為什麼蟬選擇這麼一種生活方式呢?自然界中,幾乎所有的動物都可以捕食蟬,這其中就包含我們人類,所以,躲進土壤中,能讓蟬獲得更多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