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蟬

2021-01-15 草根敘事

不記得是在什麼時候看過一點關於蟬的資料,記得資料中說蟬要在地下蟄伏四年才能從地下鑽出羽化成蟬,完成繁殖後代的使命後便死亡。當時感到非常驚訝,蟬竟然要在無邊的黑暗中苦苦等待四年方能迎來短暫的光明。


前幾天看電視時看到中央10臺播的一個片子,在這個片子裡我第一次看見也是第一次聽說了「十七年蟬」。那是一個頗為壯觀的場面,似乎聽從了號令一般,無數蟬的幼蟲破土而出,迅速的攀附到地面上垂直的物體,蛻去外皮,鑽出長著翅膀的成蟲。剎那間,整個森林沸騰了,這裡成了蟬的天下,到處都是那些扇動翅膀的精靈。在經歷了漫長的十七年的等待後,它們終於迎來了光明,迎來了繁衍子孫後代的機會。然而這樣的場面不會持續太久,一段時間後,一切都會歸於沉寂。雄蟬交配後即死亡,雌蟬也會在產卵後結束它們既漫長又短暫的生命。那同樣是一個悲壯的場面,地上鋪了厚厚的一層蟬的屍體。也許這就是十七年蟬為大自然所做的唯一貢獻 ——為森林好好的施了一次肥。接下來又是一個十七年的輪迴,又是一次漫長的等待。


看完節目後我對這種生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上網百度了一下十七年蟬。科學家至今不清楚蟬為何每隔17年才會出現一次的原因,科學家也無法解釋為何蟬的生活周期是如此漫長。 但幾乎可以肯定的是,它遵守的是大自然物種生存的最高法則。由於它們長期蜇伏於地下,因此很難成為其它動物的食物。可一旦它們破土而出,進行交配時,它們會成為所有東西(包括人)的獵物。只是由於它們數量過於龐大,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證它們繼續「生兒育女」。


動物不會像人一樣地思考,它們所做的一切皆源於本能。然而做為一個人,面對這種生物我無法平靜。 我首先想到的是十七年蟬生存的意義。雖然關於生物的知識我知之甚少,但是在我的印象裡生物界中生存得如此沒有意義的似乎不多。它們僅僅是為了繁衍而生存,它們的生存無意義到無法把它們歸結為是益蟲還是害蟲的地步。如果一個人活到這種地步,實在是太可悲了,然而誰又敢說在我們的生活中沒有這樣的人呢?


雖然覺得十七年蟬的生存沒有價值,但我又不得不佩服這種小生物的耐心和毅力。十七年啊!一個呱呱墜地的新生兒,也已成長為翩翩少年。十七年中,一個人沐浴了多少陽光,享受了多少關愛,品嘗了多少美味,和同伴一起分享了多少快樂!十七年蟬呢,它們如何在地下度過漫長的十七年時光?它們在無邊的黑暗中等待的,僅僅是幾天的光明。更可悲的是光明的來臨,也意味著死亡的迫近。

作者簡介:周彥清,教師。現居吉林松原。


敬請點擊標題下方的藍色字體「草根敘事」關注本號。小編將每天為你奉上一篇佳作。

歡迎投稿。投稿郵箱:hnyyyj@qq.com



相關焦點

  • 蟬存十七年,知鳴為一夜.
    十七年蟬的一生都在等待,守護著一個恆久的約定。在生命的伊始,他曾與一粒水姜的種子承諾,十七年後的夏天,水姜將綻放最芳香的花朵,而他將在漫長的蟄伏結束時發出此生最鳴亮的叫聲。等待是煎熬的,十七年蟬的世界充斥著無聲的寂寥,以及無邊無際的黑暗和冰冷。
  • 十七年蟬的第十五個夏天
    十七年蟬的第十五個夏天黃玉潔十七年蟬寂寞成長著,在地下。
  • 十七年蟬,竟然用自己的生命周期,控制著天敵鳥類的數量
    十七年蟬也叫周期蟬,是目前已知的生命期最長的昆蟲。在北美洲的東部,看起來很平靜的一天,在地下潛伏了17年的周期蟬,將在今天晚上破土而出,周期蟬是北美洲特有的品種,它們出生後幼蟲會在地下生存17年,然後在夏季大量出現。它們會爬上距離最近的樹木,褪去它們的外皮。
  • 一期一會 十七年蟬
    13年有一部國產動畫《夏蟲國》。便取自莊周的這句典故。片長17分鐘,敦煌畫風的手繪,用了一萬多塊石膏板。故事講的是夏蟲國國民只有三季度生命,春生秋死。據他們的史書記載,冰是這個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可誰也沒見過。將軍、力士、墨斗先生三個人,於是踏上尋冰之旅。
  • 冷知識;美國的周期蟬、十七年蟬及魔方有多少組合等
    一,美國有一種周期蟬,它們的出現會遵循一定的周期,因此並不是每年都能見到它們。而且幾種周期蟬的間隔周期還不一致,有一些周期蟬甚至要間隔十多年才能看見。(趴在木柵欄上的周期蟬)二,北美洲有一種穴居十七年才能化羽而出的蟬。它們在地底蟄伏17年始出,爾後附上樹枝蛻皮,然後交配。雄蟬交配後即死去,母蟬亦於產卵後死。17年的睡眠,在醒來的兩周時間交配,然後死亡!大自然為何會進化出如此奇怪的生命!
  • 葉山林:十七年蟬
    前幾日在紐約"OntheVerge" 畫展上,一對美國夫妻指著我的畫,興奮的問我:"你畫的是我們這裡每十七年才出來狂歡一次的蟬嗎
  • 美國居民庭院爬出大量稀有蟬:潛伏17年交配後相繼死去
    這種蟬名叫「十七年蟬」,在美國中東部地區常見,它們在地下蟄伏17年才爬出地面,之後爬上樹枝蛻皮,然後交配。公蟬交配後即死去,母蟬亦在產卵後死去,大約持續6周。孵化出的幼蟲會在地底下再生活17年,也有部分是13年,然後才會破土而出。但17年蟬對生態也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 蟬的壽命有多久?在地下待了那麼久,剛出來就被吃,你怎麼看?
    有一種蟬的生命周期最長,那就是周期蟬,僅分布於北美地區。有生命周期為13年的,就叫它十三年蟬,有生命周期是17年的,就叫它十七年蟬。什麼是周期蟬呢?顧名思義就是周期性地出現,其它時間不會出現,這與我們平時所見到的蟬不同。我們日常生活中見到的蟬,比如2020年見到的蟬是2017年孵化(出生)的,2021年見到的蟬是2018年孵化的,2022年見到的蟬是2019年孵化的,所以每年都可以見到同種的蟬掘土而出。
  • 蟬災開始在美國肆虐,每畝地爬出25萬隻,每隔17年現身一次
    根據新華社5月25日的報導,在美國維吉尼亞州和卡羅萊納州的部分地區,如今正遭遇「蟬災」的肆虐,場面絲毫不比蝗災遜色。根據數據顯示,在受災最嚴重的地區,一畝地中就爬出來大約25萬隻蟬,而且更加驚人的是,這些蟬的出現非常有規律,平均每隔17年,就會準時出現一次。
  • 素數有哪些用途,北美洲有一種蟬,利用素數性質來巧妙躲避天敵!
    十七年蟬在大自然中,有些生物利用素數的性質,使得自身種群在競爭中處於優勢,比如北美洲的十七年蟬,還有十三年蟬。十七年蟬的生命周期為17年,幼蟲時期潛伏於樹根底下,每過17年後集體破土而出,長度約2.5cm,再進行交配和產卵。幾周後就會死亡。
  • 為什麼一到夏天樹上的蟬就叫個不停?終於懂了
    蟬依靠自己刺一樣的喙扎入樹木吸取液體,並不是像古人認為的那樣吃露水。蟬在昆蟲當中也是特立獨行的存在,只有卵、幼蟲和成蟲三個階段,因此所謂的蟬蛹實際是蠶蛹的誤傳,蟬在一生中是沒有蛹的狀態的。蟬的成蟲只有雄性會鳴叫,吸引雌性前來交配,大部分蟬在交配之後死去,所以只有夏天才會有蟬鳴。
  • 17年了:周期蟬Brood IX即將「攻陷」美國東海岸
    吵鬧的昆蟲究竟是一種無害的有趣之物還是完全讓人討厭的事物這得取決於人們所居住的國家地區和棲息在那裡的蟬的種類。據悉,在今年,維吉尼亞州、北卡羅來納州和西維吉尼亞州的人們將會比以往看到更多這樣的昆蟲。周期蟬的發育期較長,通常為十三年或十七年。這種類型的蟬有十多種,其中Brood IX自2003年就再也沒有出現過。
  • 走入蟬的世界:金蟬脫殼 一鳴驚人
    長期蟄伏,破土而出蟬是夏天才有的昆蟲嗎?「大家一般都這麼認為,但其實並不是的。在海南,其他季節也同樣有蟬,比如我們會形容春蟬的叫聲類似於『來了來了』,夏蟬是『熱死了熱死了』,秋蟬是『服了服了』。」蟬的生命過程一般會經歷以下幾個階段:開始時,產在樹葉上的蟬卵,在掉落到樹下形成幼蟲後,會在靠近樹根周圍土壤中打洞「潛伏」生存,靠吸取樹根汁液為食,3年至5年才能出土,然後經過羽化,成為成蟲。緊接著,成蟲在屈指可數的兩三個月時間內,努力完成交配、繁殖等「蟬生大事」後,便會走向生命的盡頭。
  • 蟬說,樹木的破壞者
    蟬類動物雖種類繁多(世上已知的約有2000種),但形狀基本相同;兩對膜翅,頭部寬而短,具有明顯的額唇基就是其典型的「家族特色」。同時,蟬的複眼不大,位於頭部的兩側,但是視力卻相當好。正在羽化的蟬古人對蟬的居高飲露高度讚揚,關於蟬的詩句更是繁多,詠蟬三絕之一的唐代詩人虞世南就用「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 「布魯德X蟬」瘋狂席捲美國東部15個州(組圖)
    不過,令人驚嘆的不僅是這種蟬的數量,還有這種蟬的生活習性。  (圖象) 此蟬,名為「布魯德X蟬」。英文名「BroodX」,意思是要等X年才孵化的蟬。這種蟬為北美洲獨有,只在美國東部大平原才能找到。這種蟬是當地體形最大、數量最多、孵化期也最長的一種蟬,孵化期長達17年。也就是在地下呆了17年後破土而出,然後在地面呆一個星期,交配產卵後就死去。
  • 海南周刊|走入蟬的世界 金蟬脫殼 一鳴驚人
    在海南,其他季節也同樣有蟬,比如我們會形容春蟬的叫聲類似於『來了來了』,夏蟬是『熱死了熱死了』,秋蟬是『服了服了』。」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副研究員閻偉介紹,我國蟬類有200多種,其中海南有20種-30種。
  • 蟬的一生3年在地下度過,出來七天就死,短暫的地上生活有何意義
    世界上已知的蟬有2000多種,分布在很多國家和地區,甚至就是大沙漠中也有蟬的存在。有些蟬十分罕見,有些蟬極為普通,例如十七年蟬,十七年才出現一次。但是不管哪一種蟬,都遵循這樣的一個大自然的規律,那就是首先要在地下度過漫長的歲月。
  • ...蛻變過程丨你以為蟬只有短短一個夏天的壽命?從卵到成蟲的...
    不同種的蟬會選擇它們出生後的第三、五、七、十一、十三或者十七年之後出土。因為這些年份都是質數,即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沒有別的約數的數。要知道蟬在天敵面前幾乎沒有防禦力,如果在同一年出生的蟬太多,它們不但會競爭養分,如果遇到天敵還容易全軍覆沒,所以它們選擇在質數的年份出生,這樣可以保證在同一年出土的蟬不會太多。
  • 蕎麥和十七年蟬
    我倆搖搖頭,蕎麥繼續說,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不能被除盡的數就叫質數,蟬的幼蟲只在質數年鑽出泥土,因為質數的因數少,不同年份的蟬在鑽出泥土時,可以防止和更多同類一起爭奪領土和食物,還可以最大程度的錯開與天敵大規模相遇的機率。裡則林說,太深奧了。 蕎麥說,舉個例子吧。北美洲有一種蟬,生命周期非常長,有十七年。
  • 蟬:為了這個夏天,我在黑暗裡等待了17年,你卻嫌棄我吵?
    其實蟬的一生也不算短暫了,不同種類的蟬,生命周期也不同。大部分蟬的生命周期是在4年,而北美洲卻有壽命長達17年的蟬,這種蟬在土壤裡面生活整整17年才會爬出來羽化成蟲。十七年蟬的這種奇特生活方式,為的是避免天敵的侵害並安全延續種群,因而演化出一個漫長而隱秘的生命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