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居民庭院爬出大量稀有蟬:潛伏17年交配後相繼死去

2020-12-03 驅動之家

據英媒報導,在美國俄亥俄州的曼斯菲爾德,一位名叫裡歇爾·斯瑪特(Richelle Smart)的母親拍攝下了自家院子中遍布蟬蛹的驚人畫面。

這種蟬名叫「十七年蟬」,在美國中東部地區常見,它們在地下蟄伏17年才爬出地面之後爬上樹枝蛻皮,然後交配。公蟬交配後即死去,母蟬亦在產卵後死去,大約持續6周

孵化出的幼蟲會在地底下再生活17年,也有部分是13年,然後才會破土而出。

但17年蟬對生態也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蟬鑿通道可以鬆軟泥土,使泥土通風,產下的卵能給大樹修剪枝葉,死去的蟬還能給土壤增添養分。

在裡歇爾拍攝的視頻中,她7歲的兒子正拿著掃帚和簸箕清理滿地的蟬,一旁的母親和妹妹則是嚇得不敢靠近。雖然這種和蝦一般大小的昆蟲沒有什麼危害,但是對於害怕蟲子的人來說,簡直像是在看恐怖片。

這樣的情況不僅僅發生在裡歇爾家,在整個俄亥俄州、西維吉尼亞州、維吉尼亞州的部分地區和賓夕法尼亞州都是如此。2015年,在德克薩斯州、俄克拉何馬州、密蘇裡州、內布拉斯加州和愛荷華州也都出現了十七年蟬。

相關焦點

  • 每英畝爬出25萬隻,美國17年蟬今年大爆發,數量不亞於蝗蟲過境
    最近有我國媒體轉載美國媒體的報導稱,美國大量17年蟬正破土而出,這個夏季美國來自這種蟲子的噪音是少不了了。生物學家多數認為是為了躲避鳥類的捕食,因為13和17年的周期很長,所以鳥類無法預測這些蟬什麼時候會大量鑽出地面,因此也無法進行時間分配組建大的鳥群捕獵它們,這樣當這些蟬大量鑽出地面的時候,鳥類就無法對它們的龐大種群展開大規模殺傷,所以這些蟬也就能更好的存活下來了。
  • 每英畝爬出25萬隻,美國17年蟬今年大爆發,數量不亞於蝗蟲過境
    金蟬又叫知了,其若蟲又叫知了猴,在我國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名稱,如果都寫出來的話,名稱估計得有上百個,這種昆蟲通常要在地下生活3~4年,長到足夠大之後爬出地面,這個時候它的動作很緩慢,很容易被人和其他動物捉到成為食物,如果能躲過被獵食,它們就會悄悄地褪去外皮變成蟬,這一過程就叫「金蟬脫殼」,等它舒展了翅膀晾乾身體外表,就可以展開雙翼飛翔於天空,鳴叫於樹林之間了,大約經過一個月的時間,雌雄間完成了交配和繁殖任務
  • 在地下蟄伏17年後,數十億隻蟬將於今夏在美國東海岸地區破土而出
    蟬是一種非常有趣的昆蟲,有些種類的蟬在地下待了很多年,最後才破土而出。一群在地下等待了長達17年之久的龐大蟬群即將出現在美國東海岸地區。
  • 蟬災開始在美國肆虐,每畝地爬出25萬隻,每隔17年現身一次
    不過在北美地區,卻有一種被稱作「十七年蟬」的奇葩昆蟲,它們的生命周期顆達17年之久,當然,絕大部分的時間裡都蟄伏在土壤之中,出現也是為了完成交配,然後在產卵後死去。在這次爆發蟬災的美國部分地區中,上一次蟬災的爆發則是在2003年-2004年之間,根據美國《今日美國報》的報導,專家估計今年蟬災的數量可能達到上萬億隻,受災嚴重的地區樹幹都已經被密密麻麻的「十七年蟬」包圍,不分晝夜的鳴叫,讓當地的百姓苦不堪言。「周期蟬」的來歷?
  • 冷知識;美國的周期蟬、十七年蟬及魔方有多少組合等
    一,美國有一種周期蟬,它們的出現會遵循一定的周期,因此並不是每年都能見到它們。而且幾種周期蟬的間隔周期還不一致,有一些周期蟬甚至要間隔十多年才能看見。(趴在木柵欄上的周期蟬)二,北美洲有一種穴居十七年才能化羽而出的蟬。它們在地底蟄伏17年始出,爾後附上樹枝蛻皮,然後交配。雄蟬交配後即死去,母蟬亦於產卵後死。17年的睡眠,在醒來的兩周時間交配,然後死亡!大自然為何會進化出如此奇怪的生命!
  • 蟬的生死輪迴
    在和弦中完成交配、當雌蟬產下卵之後、全部死去。隨即卵經過褪化完成重生、成蟲後隨即鑽入地下等待下一個十七年。也許這就是輪迴。當蟬首次出現時,他也許還是小孩,他結婚時,蟬會出現,他自己的孩子上中學時,它們會出現,到了他兒孫滿堂,即將退休時,它們會出現,而他到了暮年時,它們會再度出現。與蝗蟲不同,蟬不吃樹葉,只吸食樹的汁液。周期蟬總是潛伏於樹根處,17年後才破土而出。
  • 蟬說,樹木的破壞者
    蟬類動物雖種類繁多(世上已知的約有2000種),但形狀基本相同;兩對膜翅,頭部寬而短,具有明顯的額唇基就是其典型的「家族特色」。同時,蟬的複眼不大,位於頭部的兩側,但是視力卻相當好。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高度自喻,用蟬的形體、習性和聲音來暗示著詩人高潔清遠的品行志趣。實際上,蟬是害蟲顯然無疑的。蟬(成蟲)用針一樣的嘴巴插到樹木的枝幹裡,吸吮植物汁液來,把大量的營養物質與水分吸入自己的身體中維持生命。雌蟬交配後,還用它矛頭狀的產卵器插入幼嫩樹枝的木質部分裡面產卵,一插就是一個洞,在一個枝條上往往插成許多小洞。
  • 長期潛伏在地下數年,出土後卻活不過兩星期,蟬一生圖什麼?
    長期潛伏在地下數年,出土後卻活不過兩星期,蟬一生圖什麼?大家都知道,蟬是一種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比較常見的生物,每到夏季,就能夠聽到蟬鳴的聲音,總是能夠給我們枯燥的到夏天帶來一絲樂趣,而對於蟬比較了解的人來說,往往又會比較同情這一種動物,因為蟬的一生長期都會潛伏在地下,而出土之後的壽命卻不過短短的兩個星期,這也讓人不禁發問,蟬的一生到底圖個什麼呢?
  • 蟬在地下能夠活好多年,為什麼爬到地面只能活1個月?
    在若蟲期的結尾時,此時的蟬會從地表之下爬出土壤,通常情況下會在夜間進行,之後它們會在樹上蛻殼,成為成蟲期的蟬,也就是我們經常見到的知了猴。雖然成蟲期的蟬只能活1-2個月左右,但它們能夠在地底下待好多年。不同的品種壽命不同,一般比較常見到的都會在土中待上1年,3年,或者5年,甚至17年。
  • 30億隻蟬破土而出,美國17年蟬迎來大爆發,當地人苦不堪言
    對於美國東部地區的人們來說,今年的蟬鳴可能顯得不那麼友好。因為美國17年一度的蟬大爆發來臨了。在北美洲有兩種蟬,一種叫做13年蟬,一種叫17年蟬,這些蟬每隔13年或17年才會破土而出,享受一個短暫的夏天。而2020年的夏天,就是美國17年蟬大爆發的年份。
  • 致幻真菌控制「殭屍」蟬:讓蟬瘋狂繁殖,根本停不下來
    許多人誤以為,蟬的壽命只有一個月,它們會在幾十天裡從幼蟲羽化成成蟲,產卵、交配,然後死亡。實際上,蟬的一生中大部分時間以幼蟲形態穴居在地下。例如,中國蟬的穴居時間為3至7年,法國蟬的生命周期大多是4年。
  • 十七年蟬,竟然用自己的生命周期,控制著天敵鳥類的數量
    十七年蟬也叫周期蟬,是目前已知的生命期最長的昆蟲。在北美洲的東部,看起來很平靜的一天,在地下潛伏了17年的周期蟬,將在今天晚上破土而出,周期蟬是北美洲特有的品種,它們出生後幼蟲會在地下生存17年,然後在夏季大量出現。它們會爬上距離最近的樹木,褪去它們的外皮。
  • 真菌操控的「殭屍蟬」:即使屁股沒了,「交配」也不停止
    蟬生命周期中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地下度過的,小的時候大家經常捕捉的「美食」知了猴就是蟬的若蟲,只不過所處的階段馬上就要蛻變脫殼變成真正的蟬。每年夏季七八月份是蟬交配的季節,這個時候可以盡情的聽到清脆的蟬鳴。交配後雌蟬會把卵產在嫩枝條內,這些卵一般都會等到第二年才會孵化,之後成長一段時間逃出枝條,落到樹根處。這個時候它們會順勢鑽進地下,開始真正的成長之路。
  • 【科普】17年蟬
    17年前,它們在孵化之後就離開了樹,進入地下。自那以後,它們體內的「計時器」開始自動計算度過的年數。這就是生命周期長達17年的「17年蟬」,一種生活在北美地區的蟬。在17年的蟄伏中,幼蟲生活在地下30釐米或更深的地方,以美國東部森林落葉的根木汁液為食。
  • 真菌操控下的「殭屍蟬」:即使腹部沒了,交配也不會停止!
    但這隻蟬仍然會日常飛行並且不斷試圖交配!研究人員在論文中稱,一種名為馬氏孢子菌的真菌感染了之後導致了這種行為怪異的蟬!博士研究員布賴恩·洛維特稱這種蟬被感染後,還在試圖交配導致其他蟬被感染而形成一大群殭屍蟬,這種令人毛骨悚然的行為比「恐怖電影還要令人不安」,馬氏孢子菌感染了蟬之後,蟬的腹部會漸漸將蟬的生殖器以及臀部和腹部吞噬,在最終脫落前
  • 致幻真菌控制「殭屍」蟬:讓蟬瘋狂交配,根本停不下來
    與人類不同,給蟬的「懲罰」有些出乎意料——讓它們瘋狂交配,根本停不下來!Massospora 真菌植物病理學家 Matthew Kasson 在日前舉行的 2019 年美國微生物學年會(ASM Microbe 2019)上報告了這一發現。事實上,Massospora 真菌通過這兩種成分「挾持」了蟬,使它們成為了只會不停交配的行屍走肉。裸蓋菇素可以使蟬產生幻覺,而卡西酮則會抑制蟬的食慾,滿腦子都想著交配。
  • 上遊•文薈丨夏蟬的一生 · 生存策略丨為什麼蟬的生命周期全是...
    蟬的一生幾年到十幾年不等,而出現在陽光下的日子卻僅僅只有一個夏天,其他的時間都潛伏在黑黢黢的土壤中,在暗無天日中養精蓄銳。它們在漫長的歲月中苦熬到性成熟,參與交配,延續生命,然後很快便死去。為什麼蟬選擇這麼一種生活方式呢?自然界中,幾乎所有的動物都可以捕食蟬,這其中就包含我們人類,所以,躲進土壤中,能讓蟬獲得更多的生機。
  • 螞蟻交配後雄性多久便會死去?
    螞蟻交配後雄性多久便會死去?時間:2015-09-25 08:07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螞蟻交配後雄性不久便會死去 雖然螞蟻和黃蜂、蜜蜂一樣都屬於膜翅目,但是人們通常不認為螞蟻是一種會飛的昆蟲。螞蟻的交配活動是擁擠的,這與在空中飛舞的蜜蜂可不一樣。
  • 科普:北美17年蟬知多少
    新華社紐約6月28日電(記者袁悅 李暢翔)17年,剛出生的嬰兒可以成長為一位青年,奧運會至少可以舉辦4屆,而人們可能想不到的是,這也是北美壽命最長的蟬的生命周期。  2016年5月,在美國東部幾個州,一批蟄伏17年的蟬甦醒後破土而出。在某些地區,時隔十幾年突然出現大量的蟬,不失為一道奇景。
  • 美國打造手掌大小迷你無人機 靈感源自蟬(圖)
    美國打造手掌大小迷你無人機 靈感源自蟬(圖) 2015-05-17 12:41:38   中新網5月17日電 據外媒報導,美國軍方科學家近日打造出了一款迷你無人機,大小如手掌,猶如一臺長了翅膀會飛的手機。  報導稱,這部 「微型飛行器」的發明靈感來自蟬,因此就被取名為「蟬」。蟬在幼蟲時期會花上多年時間蟄伏地底,之後成群爬出土壤,羽化成蟲後交配產卵,最後掉落地面死亡。這個生命規律啟發了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