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又到了金蟬破土而出的季節,可能很多朋友都饞壞了,因為這種小東西經過油炸、幹煸等烹調方法做成美食,其味道實在是好極了,很多生在北方農村的朋友從小就沒少用它過嘴癮,說到這裡,可能很多朋友的哈喇子都要出來了。
金蟬又叫知了,其若蟲又叫知了猴,在我國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名稱,如果都寫出來的話,名稱估計得有上百個,這種昆蟲通常要在地下生活3~4年,長到足夠大之後爬出地面,這個時候它的動作很緩慢,很容易被人和其他動物捉到成為食物,如果能躲過被獵食,它們就會悄悄地褪去外皮變成蟬,這一過程就叫「金蟬脫殼」,等它舒展了翅膀晾乾身體外表,就可以展開雙翼飛翔於天空,鳴叫於樹林之間了,大約經過一個月的時間,雌雄間完成了交配和繁殖任務,其生命也就走到了盡頭。法國作家法布爾在其名著《蟬》中講到:四年黑暗下的苦工,一個月陽光下的享受,這就是蟬的生活!
不過並不是所有的蟬,都是在地下生活3~4年,北美洲就有兩種蟬,一種在地下生活13年,還有一種在地下生活17年。最近有我國媒體轉載美國媒體的報導稱,美國大量17年蟬正破土而出,這個夏季美國來自這種蟲子的噪音是少不了了。
據《今日美國報》5月13日報導,美國東海岸的北卡羅來納州、維吉尼亞州和西維吉尼亞州等地正迎來潛藏地下17年的蟬。維吉尼亞理工大學還對蟬的數量做了統計,其在一份新聞稿中說「最密集的地方平均每英畝土地大約有25萬隻蟬爬上地面」。維吉尼亞理工大學的昆蟲學家埃裡克·戴(Eric Day)則說「這些蟬密密麻麻地爬上了樹幹汲取著營養,巨大的鳴叫聲響徹天際,場面絲毫不亞於蝗蟲過境」,有人估計今年夏季美國17年蟬的出土總數量或可達成千上萬億隻。
由於生長和出土時間的不同,北美洲的這些蟬又被叫做「周期蟬」,生物學家們將它們分為不同的「群」,今年的周期蟬名為「9號群(Brood IX)」,這些蟬為何要形成出土周期?生物學家多數認為是為了躲避鳥類的捕食,因為13和17年的周期很長,所以鳥類無法預測這些蟬什麼時候會大量鑽出地面,因此也無法進行時間分配組建大的鳥群捕獵它們,這樣當這些蟬大量鑽出地面的時候,鳥類就無法對它們的龐大種群展開大規模殺傷,所以這些蟬也就能更好的存活下來了。
17年蟬喜歡在地面溫度約18攝氏度時破土而出,主要是在晚上,因為它們蛻變時溫度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不然無法正常蛻變,而且晚上的時候大部分鳥類都休息了,它們也能躲過被獵食。
這種17年蟬若蟲和我們常見的金蟬差不多,但顏色更白一點,它們成群結隊地從泥土裡爬出來,爬上樹木、蒿草、籬笆等,脫去外殼後為黑體、紅眼和黃橙色翅膀,但是個頭並不大,還不如我們常見的普通金蟬個頭更大一些。不過由於數量多,在這種蟬爆發的年份,由其造成的場景也是很恐怖的,它們飛起來遮天蔽日,落下的時候到處都是,場面如同蝗災爆發。
在我國,金蟬被認為是一種美味的食材,但是在美國,它們卻被認為是一種蟲害,美國人基本不吃這種昆蟲,而農場主則極為討厭這種吸食樹木汁液的蟲子,因為會禍害樹木或莊稼等,而且大多數人都很討厭它們在夏天發出的響亮的叫聲,所以大多數美國人並不待見這種昆蟲,他們可不像我們喜歡在晚上拿手電捉這種昆蟲,而是通常拿農藥直接噴,或者拿掃帚邊拍邊掃,然後當作垃圾處理掉。
但是我國的吃貨們或認為這樣的做法很不妥吧,這簡直是暴殄天物啊!如果能讓吃貨們用嘴巴幫助他們消滅這些害蟲,那可就真是兩全其美的事情了。
參考資料:
《新華網》5月28日文章《蟄伏17年 數百萬蟬美國破土而出》
《參考消息》5月15日文章《美媒:蟄伏17年的蟬將在美國東海岸破土而出》
《海外即時通》5月25日文章《潛伏17年終破土而出!美國多州知了成災,當地居民束手無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