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馬化騰隔空激辯:人工智慧會摧毀人類嗎?

2020-09-03 紫財經

世界人工智慧大會是國內業界最高級別的盛會之一,所有知名企業、大佬都不會放過這樣一個打造品牌領導力的機會,今年也一樣。

近日,阿里創始人馬雲、騰訊董事局主席馬化騰、特斯拉CEO馬斯克等商界領袖紛紛登上2020年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開幕式並發表了重磅演講。

非常有趣的是,馬雲、馬化騰的發言雖然均圍繞人工智慧而展開,但兩人的觀點卻截然相反,幾乎相當於在對AI的未來展開一場隔空激辯。

濟世良方?洪水猛獸?

馬雲在演講中引用了新冠疫情的例子,他對AI大唱讚歌:

「疫情沒有改變技術變革的趨勢,但是疫情加速了數位技術的變革,因為災難在逼迫我們創新。我們一位專家用肉眼看一個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的CT片子,需要15~20分鐘,後來中國的技術人員在很短時間內開發出的新冠CT,隱形的智能算法,機器看到一個疑似病例的片子只需要20秒,是肉眼專家效率的60倍。」

基於此,馬雲認為,人類千萬不能把自己看得太高,很多事情對人類來講很難,但對機器來說是非常容易,並堅信,「如果過去數位技術是讓生活變好,那麼今後數位技術是讓人類能夠更好地生存下去。」

不過,馬化騰一方面表示在人工智慧方面加大投入的舉措,另一方面也向外界傳遞了自己的擔憂。

「人工智慧是一個跨國跨學科的科學探索工程,正在將人類的認知推向更快更高更強,但目前人類對人工智慧等新科技的未知仍然大於已知,」馬化騰表示,要做到AI向善,就要努力讓人工智慧實現可知可控、可用可靠,這是騰訊的課題,也是一個需要全世界共同面對的課題。

騰訊營運長任宇昕作了進一步的補充,「人工智慧不但改變著人和機器的關係,而且也會帶來人與人關係的調整,是產業經濟中最大的變量,更是社會生活中最重要的未知數。」

透明人時代即將到來

作為大佬,馬雲、馬化騰的聲音總是倍受外界關注,值得注意的是,跟普通人一樣,大佬也會受到性格、眼界、利益等多種因素影響,可能會發出種種驚人之語,不是每一句話都是精華,有些發言甚至非常無腦,比如996是福報,比如商業本身就是最大的公益。

因此,在人工智慧這件事上,我更傾向於支持計算機專業畢業的馬化騰而非英語出身的馬雲,當一位技術專家已經公開發表一個可能影響到自身公司利益的觀點時,這個觀點尤其應該值得重視。

我們確實有理由對AI的前景與應用表示樂觀,但是,任何技術都暗含一定的風險,人工智慧的風險顯然要遠遠高於抗生素、轉基因、克隆。

事實上,這並非杞人憂天。

早在1950年10月,計算機科學之父、人工智慧之父艾倫·麥席森·圖靈就發表了一篇題為《機器能思考嗎?》的論文,在某種程度上對人們做出了預警。而社科界尤其科幻小說家、影視圈更是對此進行了曠日持久的討論,《機械公敵》、《終結者》、《黑客帝國》等多部影片甚至將人類與人工智慧之間的殊死對決搬上熒幕。

隨著人工智慧日益滲透我們的生活,這些爭論或許更加頻繁也更加現實。到了21世紀的今天,如果我們全盤否定AI,那很無知,反之,沒有一絲敬畏,一味大唱讚歌,恐怕也可能為禍不遠了。

今天,你我越來越多的數據都存放在網絡上,正在變成一個個透明人,這些數據若得不到妥善保管,其後果將是非常可怕的,我們與人工智慧的主要區別只在於物質載體,而計算機已經能夠合成越來越多的新物質了。


【紫財經】是一個鮮活有深度有溫度的科技財經自媒體,關注、轉發是最長情的表白!

相關焦點

  • 馬雲馬化騰李彥宏重聚,雷軍楊元慶王傳福激辯!一文覽盡智博會亮點
    劉鶴副總理還提出了智能化的四個方向:堅持增進人類福祉導向;堅持提高效率與創造就業等方面的平衡;堅持尊重和保護個人隱私;堅持維護倫理道德底線。馬化騰:產業競爭從 「單打」 變成 「雙打」本屆智博會上,除了劉鶴副總理,還有一些外國政要和國際組織負責人發表了講話。隨後,作為智能產業的參與者和實踐者,有不少業界大咖登臺發表演講。
  • 看馬雲、王健林、馬化騰的父親,就明白了
    人們常說「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在時代飛速發展的今天,把握住機遇通過自身努力而闖出一片天地的企業家不在少數,比如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萬達創始人王健林、騰訊創始人馬化騰等。不過,白手起家真的存在嗎?隨著大家接觸到的信息越來越多,不少人漸漸發現,很多被大家認為是「白手起家」的富豪,實際上卻有著「不一般的背景」,對此,很多人不禁發出疑問,難道「白手起家」是不存在的?看一下馬雲、王健林、馬化騰的父親,你就明白了。
  • 馬雲馬斯克激辯,他倆的腦洞湊不到一塊
    馬雲直言,人類不可能被機器控制,機器是人類發明的。根據科學,人從來無法創造一個比自己更聰明的動物。馬斯克立即反駁道:「我非常不同意你的看法。」馬斯克說,人類可以創造比我們更聰明的東西,他們並不一定要是人。比如過去下棋是聰明人才會下的,現在你的手機就可以下棋打敗世界冠軍。馬雲卻反問,為什麼要和機器下棋?「計算機只是人類創造的聰明的工具之一。
  • 當年拒絕馬雲馬化騰的行業大佬 如今卻背負十億賭資 太有意思了
    當年拒絕馬雲馬化騰的行業大佬 如今卻背負十億「賭」資 太有意思了。1999年,馬雲來到雷軍辦公室,希望雷軍能夠投資阿里巴巴。雷軍看馬雲其貌不揚,誇誇其談,就拒絕了馬雲;同樣是1999年,亞洲經濟危機,馬化騰的騰訊支撐不下去了,同樣找到雷軍,希望以100萬元的價格出售QQ,同樣被雷軍拒絕,並被雷軍認為其技術含量低。為什麼馬雲和馬化騰會找雷軍?
  • 馬雲套現430億,馬化騰套現56億,兩位首富釋放出什麼信號?
    但是事實證明,馬雲確實存在套現的行為,不然他這幾次減持股份根本沒有任何理由。那麼馬雲這樣做究竟是為了什麼呢?難道他突然間又對錢感興趣了?馬化騰套現56億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國內另一位馬姓富豪的做法,他就是與馬雲並稱為「二馬」的馬化騰。
  • 賺錢三大規律,馬雲抓住了人脈,馬化騰抓住了商機,你能抓住什麼
    但其實如果我們去總結東西方所有富豪的賺錢法門,我們會發現這些富豪賺錢有三大規律,不管是現在成功的馬雲,馬化騰,還是古來做出偉大事業的人,他們都懂得運用這三大規律。除了有好人品作保障,馬雲還給那些和自己一起創業的人帶去了夢想和前進的方向,由此馬雲得到了這些人的跟隨。後來給阿里巴巴做出重要貢獻的『十八羅漢』,就是馬雲起初最重要的『人力財富』。因為有了很多人的支持,馬雲才能取得今天的成就。這就是馬雲的秘訣。
  • 馬雲馬化騰等企業家掀起「頭腦風暴」
    會上,中國電子科技集團董事長熊群力、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馬雲、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馬化騰、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梁華等中國網際網路的重量級企業家發表了演講,為加快建設數字中國獻計獻策。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馬雲認為,在核心技術的突破上,中國需要一大批能夠擔當大任的企業引領技術變革。&nbsp&nbsp&nbsp&nbsp馬雲表示,今天中國只有BAT這樣的大的網際網路企業是遠遠不夠的,中國需要一大批超越BAT的大公司和超級公司。
  • 在這個關乎人類未來的大會上,馬雲,馬化騰,馬斯克說了啥?
    開幕式上,馬雲、馬化騰、馬斯克、李開復等大佬對人類未來說了些什麼?我們根據大佬們的演講全文進行了要點摘編。>聯合國數字合作高級別小組聯席主席馬雲人類對於人腦本身的了解極其有限,人類需要學會尊重、敬畏機器智能,機器必須要有自己獨特的思考和邏輯。 2.機器有智能,動物有本能,人類有智慧,我相信人類擁有的智慧是機器永遠都無法獲得的。
  • 福布斯發布2019年度中國富豪榜 馬雲居首馬化騰第二
    今年,馬雲蟬聯榜首。馬雲的財富從一年前的2387.4億元增長至2701.1億元。騰訊CEO馬化騰排名第2位,身家為2545.5億元; 恆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排名仍為第3位,身家為1958.6億元。馬化騰和許家印的排名與去年一致。400位上榜富豪的總財富比一年前增長了五分之一以上,增至9.12萬億元。
  • 馬雲、馬斯克首次同臺激辯:從AI、移民火星再到拯救地球
    對於馬雲的觀點,馬斯克表也示認同。馬斯克表示, 今後人工智慧會使得工作失去意義,建議人們去學工程、物理、藝術或者做一些和人互動的工作。要幫助74億人活得更好、更加健康馬雲提問馬斯克,在人工智慧幫助下人類壽命會有多長,人工智慧可以幫助環境可持續發展嗎?
  • "瞬間移動"並非妄想,量子隔空傳遞技術靠譜嗎?
    但即便如此,對於那些單個粒子來說,量子隔空傳輸(quantum teleportation)卻是一個非常真實的物理現象。日前,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實現將一個粒子從地球「隔空傳送」到了太空中的一顆衛星中。這樣說來,人類的「瞬移移動」有可能實現嗎?下面,我們來看看科學是如何來解答這一問題的。
  • 眾生相:馬雲和馬化騰為什麼取這兩個名字意思的終極瞎想!
    相信全中國十三億人都不知道馬雲和馬化騰為什麼叫這兩個名字?當然,除了他們倆哥們老爸之外。如今,從他們兩各自取得的成就來看,不得不感嘆,世事早有預言,名如其人,恰如其份!馬雲同志,姓「馬」,單名取一個「雲」字,字極簡,意極深,正如風清揚的獨孤九劍,耍來耍去就九板斧,卻千變萬化,屢見其效,這是屬於戰略級的武林高手了。
  • 隔空取水
    隔空取水 2020-07-21 16: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馬雲電話馬化騰QQ曝光 商業大佬們的名片長這樣
    、馬化騰QQ曝光,商業大佬們的名片原來長這樣  名片,古代稱之為「名刺」,又叫「名帖」,是向對方快速推銷自己的方式,更是商業交往的第一個標準官式動作。「海博」是英文hope(希望)的音譯,馬雲解釋為「大海一般博大的希望」。雖說是杭州成立的第一家專業翻譯機構,但當時的翻譯市場並不成熟,成立初期生意慘澹,付出與回報完全不成正比。  最艱難的時候,馬雲將原本就小的辦公室分出一半出租給別人當書店,還增加了販賣鮮花和小禮品等零售小生意,以此補貼翻譯社的運營費用。為了降低成本,馬雲還多次帶人前往廣州、義烏等地進貨。
  • 馬化騰馬雲並列中國首富;瑞幸「甩鍋」不管用,高管都將被調查
    (央視財經)疫情動蕩期間,企業家們的錢袋子縮水了嗎?【過去兩月全球百強企業家每人每天損失4億元,馬化騰馬雲並列中國首富】4月6日,胡潤研究院發布《疫情兩個月後全球企業家財富變化特別報告》,報告顯示,過去兩個月,全球百強企業家的財富減少12.6%,即2.6萬億人民幣,幾乎是這些企業家過去兩年半創造財富的總和,相當於每人每天損失4億多人民幣。
  • 2019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馬雲蟬聯榜首 馬化騰緊隨其後
    不久前卸任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開始專注公益事業的馬雲蟬聯榜首。騰訊CEO馬化騰以360億美元身家緊隨其後,恆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排名第三,身家為277億美元。今年該榜單上榜門檻為10億美元。400位上榜富豪的總財富從去年的1.06萬億美元增至1.29萬億美元。資料圖:阿里巴巴舉行20周年紀念晚會,馬雲在會上發言。
  • 世界網際網路大會,馬雲、馬化騰等「大咖」們都聊些啥?
    世界網際網路大會,馬雲、馬化騰等「大咖」們都聊些啥? 原標題:   第四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將世界網際網路「大咖」們再次雲集於美麗水鄉烏鎮。
  • 隔空傳物第一步已經實現?不過只能在量子領域實現,你們期待嗎?
    文/濤聲依舊隔空傳物第一步已經實現?不過只能在量子領域實現,你們期待嗎?不知道大家是否在科幻電影當中見過隔空傳物的情節呢?比如說一個人打開了一個造型奇特的傳送門,傳送門隨之散發出了光芒,然後那個人將物體扔了進去,鏡頭一轉,另一邊的人沒過幾秒就接收到了物體,這就是隔空傳物。那麼隔空傳物是否可以實現呢?
  • 人工智慧會取代人工翻譯嗎
    機器翻譯似乎越來越成熟,以至於許多語言學習者都發出了這樣一個疑問:人工智慧會取代人工翻譯嗎?翻譯人員將來會飯碗不保嗎?人工智慧會一定程度上取代人工翻譯,但是沒必要因此悲觀。這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機器可以做一些簡單的非文學翻譯,但是一旦翻譯內容複雜,翻譯準確度要求高,還是需要人工翻譯。一個商務合同涉及幾十個億的責任,沒有人敢用軟體翻譯後就直接籤字。
  • 《聲臨其境》首次隔空配音,王耀慶再失利,隔空求周濤擁抱
    但是這期節目竟然出現了隔空雲配音,更是令觀眾大飽眼福。上次節目中迎來了高耀光、郭麒麟、張光北和劉端端四位藝人,每個人的風格都不相同,但是實力都非常強勁,最看好的還是劉端端,雖然憑藉《慶餘年》中的二皇子火了,但是沒有想到劉端端在配音方面還有這麼強的實力,當時韓雪和王耀慶都喜歡劉端端的自帶變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