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空傳物第一步已經實現?不過只能在量子領域實現,你們期待嗎?

2020-12-03 科學探一探

文/濤聲依舊

隔空傳物第一步已經實現?不過只能在量子領域實現,你們期待嗎?

不知道大家是否在科幻電影當中見過隔空傳物的情節呢?比如說一個人打開了一個造型奇特的傳送門,傳送門隨之散發出了光芒,然後那個人將物體扔了進去,鏡頭一轉,另一邊的人沒過幾秒就接收到了物體,這就是隔空傳物。

那麼隔空傳物是否可以實現呢?我們先從微觀領域開始說起,量子是科學的高端領域,什麼是量子,就是某些特定的物理量當中跳躍式進行的最小的單位,這個單位代表的就是量子,量子有它自己的特殊性,這也衍生出了很多的比如量子力學,或者是量子光學的領域,不過在量子學領域,任何有形性質都有可以量子化的,而量子化指的是物理量的某個特定的數值,並不是任意的數值。

光子是第一個被發現可以瞬間傳輸的粒子,當然這也是相對的距離而已,一旦跨度衍生到了宇宙,光的速度就非常的慢了,不過即便如此,光的速度對於人類來說還是非常不可及的,1997年奧地利的一個研究小組發現了光子之間的兩字傳輸,這種傳輸可以在任何的距離中進行,關鍵的一點就是光沒有質量,這就意味著這個傳輸沒有任何的負擔,但是這也就代表著,不能傳輸任何的實際物質,所以沒有任何的作用。

在量子物理學當中,當一對電子待在一起的時間足夠長了,那麼即便這對電子分割的距離有多遠,只要對其中一個電子作出反應,另一邊的電子也會有反應,這個就是糾纏理論,在以前的試驗當中,科學家發現光的速度和距離夠了,但是無法進行物質傳輸,而物質傳輸如今只能實驗幾微米,可以說是忽略不計的,但是科學家奧姆施因克通過糾纏理論發現了一種叫做「糾纏交換」的技術。

簡單來說就是把一個實質的傳送擴展成為很多個量子隱形傳態,科學家們在實驗中用鐿離子做實驗,並且結合光子的糾纏,實驗非常的成功,當距離非常遙遠的時候,鐿離子的信息通過光子完成了傳送,這也就是「隔空傳物」的雛形。

不過非常可惜的是,這種科幻電影當中的功能,如今只能在量子領域當中才能實現,我們才踏上了第一步,未來還有更遠的路要走。

相關焦點

  • 神奇的「隔空傳物」來了―― 量子通信實現「裡程碑式」升級
    「隔空傳物」一度是我們幻想中存在的一種完美通信方式,但幾年前的「量子通信」已將它變成現實。之後研究人員通過使用可信「中繼節點」,又有效拓展了量子通信的安全距離。  近日,在線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篇《基於糾纏的千公裡級安全量子加密》的研究論文又告訴我們,人類已首次實現千公裡級的基於量子糾纏效應的量子密鑰分發――即量子通信已能實現「安全的千公裡無中繼節點地隔空傳物」。最神奇的是,這種信息傳遞中,即便傳遞信息的衛星遭遇劫持,依然能確保安全通信。
  • 隔空傳物與瞬移大法
    隔空傳物是說把一個物體瞬間移動到另一個地方,這事聽起來是天方夜譚,其實這裡邊涉及到物理學知識,量子力學有一個現象叫量子糾纏,假如我們能發明一個機器,把我們所要傳送的東西的組成粒子全部糾纏,那我們就可以操控這個東西了,但是問題來了?我們怎麼對這個東西實現糾纏態?我認為想要糾纏這個物體的組成粒子就像鑰匙開鎖一樣,需要強大的算力來破解這個密碼。
  • "瞬間移動"並非妄想,量子隔空傳遞技術靠譜嗎?
    題圖來自:視覺中國無論是在科幻小說中,還是在神學領域裡,有關「瞬間移動」的概念已經流傳了上千年了。雖然《星際迷航》系列電影的大火,也順帶著將「瞬間移動」的概念帶入到了主流觀眾的視線下,讓它變得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它其實早就已經在莎士比亞的《暴風雨》裡,在《一千零一夜》中的阿拉丁故事中,甚至在猶太教《塔木德經》(Jewish Talmud)裡就已經出現過了。
  • 「隔空投影」?中國「量子糾纏」領先世界,而「它」依然只是理論
    ,因此就在量子力學中誕生出了量子通訊這一領域。,但是光會傳遞信息,而量子糾纏不能傳遞信息,因此人們傳遞信息的途徑依舊只能用「傳統」的電磁波形勢。 其實,加密傳輸只是量子通訊的其中一個部分,在量子通訊的領域裡還有一個更加神奇的領域,那就是隱形傳送。
  • 量子計算機首次模擬實現「時光倒流」
    最近發表在《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期刊上的論文稱,一個由俄羅斯科學家引領的研究組利用量子計算機,模擬了「時光倒流」現象。據Futurism新聞網報導,莫斯科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MIPT)的研究者們在美國伊利諾州阿貢國家實驗室(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和瑞士合作者的幫助下,運行了數千次實驗,讓量子系統退回到幾分之一秒之前的狀態。實驗顯示,對於雙量子比特系統,恢復到初始狀態的機率高達85%;但是當他們增加系統的複雜性到三個量子比特時,機率降到約50%。
  • 靠腦機接口「隔空探物」,大腦植入晶片可實現「心靈感應」
    以「意念發功」、「透視看物」、「隔空探物」為代表的特異功能開始大行其道,各種能人異士層出不窮。最後竟然搞出來「意念操控飛彈」、「遠程發功滅森林大火」的鬧劇。那麼,人類能否通過大腦植入的這些裝置實現「隔空探物」的意念操控,也就是所謂「心靈感應」嗎?答案是可能實現,但問題是要實現哪一種?腦機接口成立的依據就在於,不像那些訴諸於神跡或者籠統歸因的假說,一來要找到具有高度相關性的因果,二來不能打百分之百的保票,承諾超出範圍的事情。
  • 科學家實現100公裡光子瞬移
    科學家們近日在量子通訊的奇異領域內實現了一項新的世界紀錄——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成功地將一束光在光纖中「瞬間傳送」了大約100公裡的距離北京時間9月25日消息,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報導,科學家們近日在量子通訊的奇異領域內實現了一項新的世界紀錄。
  • 量子力學已經在電網實現了全面的應用
    打開APP 量子力學已經在電網實現了全面的應用 馮優 發表於 2020-01-06 17:54:59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人類主觀意識裡玄妙的第六感和特異功能之外,量子理論作為數字時代的基石,已在電網領域得到實際應用,量子技術亦正在悄無聲息的改變客觀世界。 量子理論的研究和技術應用是全球前沿領域,目前主要有量子通信、量子計算、量子測量三大方面。量子通信是量子力學和經典通信相結合的產物,其安全性由海森堡測不準定理和不可克隆原理所保障,具有經典通信無法比擬的無條件安全性及對竊聽的可檢測性。
  • 100公裡光子瞬移成功實現 人體瞬移已不遙遠
    文/晨風科學家們近日在量子通訊的奇異領域內實現了一項新的世界紀錄。
  • 這種猜想可能將實現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大一統!
    現代科學有兩大支柱,一種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一種是無數量子大師創立的量子力學。在平常生活的領域中,牛頓三定律基本可以完美解決問題。但是當物體被放大到天體層面時,牛頓力學便呈現了局限性,需要相對論來補充了。
  • 量子計算為何又被稱為量子霸權,實現量子霸權對未來產生哪些影響
    什麼是「量子霸權」,為何要用霸權二字來形容計算機,量子霸權真有比核武器還大的制霸和威懾能力嗎,誰又能在這場事關國家命運的生死時速中率先實現真正實用化的「量子霸權」?2019年,谷歌在實驗室實現了53個量子比特的操控,宣布率先實現「量子霸權」。
  • 隔空移物——超聲波的懸浮術
    而日前,一支來自英國兩所大學的科研團隊研發了一種利用超聲波對物體進行非接觸移動的技術,這是真正可以實現隔空移物的懸浮術。目前,該技術只能移動豌豆大小的物體。這是基於一套由64個小揚聲器組成的陣列所構建出的聲音全息環境才實現的。通過調整這些揚聲器所產生的超聲波的參數來對環境中的物體產生相應的力學影響從而完成物體的隔空移動。此技術所採用的系統是世界上首個可運行於實驗室之外的聲波牽引系統。
  • 量子隱形傳態是什麼?在未來能否實現物質瞬間傳送嗎?
    量子瞬間移動到目前為止還僅僅停留在理論上。我們常說的量子隱態傳送(隱形傳態)技術就是以後瞬間移動的理論基礎。中科院如今已經可以將光子進行傳送了。但是能否傳遞大分子級別以上的宏觀物體不僅僅是個物理難題還是哲學難題。
  • 量子糾纏是如何實現的?量子糾纏的定義
    這就是量子糾纏,一個已經被證實的理論,你可能覺得很神奇,但是這個世界就是這麼神奇。  所以我曾經才寫過一篇文章《理解了「量子力學」,你會認為科學的盡頭是「神學」並不是空穴來風》。  在量子力學裡,兩個粒子在經過短暫時間彼此耦合之後,單獨攪擾其中任意一個粒子,會不可避免地影響到另外一個粒子的性質,儘管兩個粒子之間可能相隔很長一段距離,這種關聯現象稱為量子糾纏。  「量子糾纏」的應用有很多方面,如量子通信,量子計算機等,而且在現階段已經實現了其中的一部分,但由於受到周圍實驗環境的影響,還不得不進一步改善。
  • 中國科學院院士潘建偉:十年實現有量子通訊保障的網際網路
    據潘建偉介紹,我國量子密鑰相關技術已經有實際應用案例,而利用十年或者更長一點時間,將可實現有量子通訊保障的網際網路。量子通信傳統信息安全依賴於加密算法,不過隨著計算能力增加,傳統加密算法面臨挑戰,而具有不可分割性、不可測量性的量子通信相關技術,可能是未來用來解決信息安全的核心關鍵技術。
  • 量子傳送在13英裡內實現了90%的高精度 未來可能實現量子網際網路
    量子計算是一個引人入勝且有不斷發展的領域,最近又成為了熱門話題。量子計算是一種遵循量子力學規律調控量子信息單元進行計算的新型計算模式。雖然說從計算的角度來看,量子計算機只能解決傳統計算機所能解決的問題,但是從計算的效率上看,由於量子力學疊加性的存在,某些已知的量子算法在處理問題時速度要快於傳統的普通計算機。但量子計算機再怎麼發展,我們還是使用傳統的網際網路進行通訊。為了嘗試量子網際網路的可能,費米實驗室以及其他機構的科學家們一直在致力於將量子物理學應用在計算機網絡中,實現最終的量子網際網路目標。
  • 量子計算從實驗室走向工程實現
    9月12日,國內首個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在合肥上線。該平臺基於超導量子計算機「悟源」,向全球用戶提供真實的量子計算雲服務——  量子力學的理論自誕生到現在已經一百多年,近年來全球關於量子的科學技術不斷突破,量子時代離我們越來越近。量子計算,正是這奇偉瑰怪的量子世界的主角之一。
  • 《聲臨其境》首次隔空配音,王耀慶再失利,隔空求周濤擁抱
    《聲臨其境》這個節目自從開播以來,就受到各個年齡段的觀眾喜歡,從2018年開始,到現在已經有不少明星來參加這個節目了,最成功的應該就是韓雪了,不僅靠著實力在這個舞臺上一鳴驚人,在第三季更是做了導師嘉賓,可見觀眾對韓雪的認可和喜愛。
  • 量子計算機200秒完成的運算,最強超算需1萬年,谷歌實現量子霸權
    雖然我們的處理器大約需要200秒來採樣一百萬個量子電路實例,但是一臺先進的超級計算機將需要大約1萬年的時間來執行等效的任務。相對於所有已知經典算法而言,這種巨大的提速在實驗中實現了計算任務上的量子霸權,並預示了人們期待已久的計算範式的出現。
  • 從量子衛星到邁向深空,實現空間對話的光子究竟是什麼?
    你了解光嗎?我們生活的世界五彩繽紛,全部是靠光的作用。同時,光也是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和空間通信的重要基礎。那麼,光子如何在空間量子通信裡得到應用?今後在深空探測裡還會有什麼應用呢?2017年6月,我們的工程團隊向全世界宣布,我們已經圓滿地完成了所有的科學實驗,量子衛星完成任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