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濤聲依舊
隔空傳物第一步已經實現?不過只能在量子領域實現,你們期待嗎?
不知道大家是否在科幻電影當中見過隔空傳物的情節呢?比如說一個人打開了一個造型奇特的傳送門,傳送門隨之散發出了光芒,然後那個人將物體扔了進去,鏡頭一轉,另一邊的人沒過幾秒就接收到了物體,這就是隔空傳物。
那麼隔空傳物是否可以實現呢?我們先從微觀領域開始說起,量子是科學的高端領域,什麼是量子,就是某些特定的物理量當中跳躍式進行的最小的單位,這個單位代表的就是量子,量子有它自己的特殊性,這也衍生出了很多的比如量子力學,或者是量子光學的領域,不過在量子學領域,任何有形性質都有可以量子化的,而量子化指的是物理量的某個特定的數值,並不是任意的數值。
光子是第一個被發現可以瞬間傳輸的粒子,當然這也是相對的距離而已,一旦跨度衍生到了宇宙,光的速度就非常的慢了,不過即便如此,光的速度對於人類來說還是非常不可及的,1997年奧地利的一個研究小組發現了光子之間的兩字傳輸,這種傳輸可以在任何的距離中進行,關鍵的一點就是光沒有質量,這就意味著這個傳輸沒有任何的負擔,但是這也就代表著,不能傳輸任何的實際物質,所以沒有任何的作用。
在量子物理學當中,當一對電子待在一起的時間足夠長了,那麼即便這對電子分割的距離有多遠,只要對其中一個電子作出反應,另一邊的電子也會有反應,這個就是糾纏理論,在以前的試驗當中,科學家發現光的速度和距離夠了,但是無法進行物質傳輸,而物質傳輸如今只能實驗幾微米,可以說是忽略不計的,但是科學家奧姆施因克通過糾纏理論發現了一種叫做「糾纏交換」的技術。
簡單來說就是把一個實質的傳送擴展成為很多個量子隱形傳態,科學家們在實驗中用鐿離子做實驗,並且結合光子的糾纏,實驗非常的成功,當距離非常遙遠的時候,鐿離子的信息通過光子完成了傳送,這也就是「隔空傳物」的雛形。
不過非常可惜的是,這種科幻電影當中的功能,如今只能在量子領域當中才能實現,我們才踏上了第一步,未來還有更遠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