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關乎人類未來的大會上,馬雲,馬化騰,馬斯克說了啥?

2020-08-27 兩江商業評論

7月9日,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雲端峰會在上海開幕,主題為「智聯世界 共同家園」,體現人工智慧技術、產業和應用全球化發展趨勢。

開幕式上,馬雲、馬化騰、馬斯克、李開復等大佬對人類未來說了些什麼?我們根據大佬們的演講全文進行了要點摘編。


聯合國數字合作高級別小組聯席主席

馬雲


1.

人類對於人腦本身的了解極其有限,人類需要學會尊重、敬畏機器智能,機器必須要有自己獨特的思考和邏輯。

2.

機器有智能,動物有本能,人類有智慧,我相信人類擁有的智慧是機器永遠都無法獲得的。


機器可以更聰明,也可以更快速,也可以更強壯,但是機器永遠不可能有價值觀、有夢想、有愛,機器只有Chip,而人類有心。

3.

智能是改變世界的工具,智慧是改變智能的思想,我們應該真正擔心的不是機器智能,會超越人類的智慧,而是人類本身的智慧會停止增長。

4.

人工智慧也好、機器智能也好,並不是某一項技術,而是一種認識和思考世界的方式,也是我們為自己的未來確定一種生活方式。


這不是簡單的技術的改變,是生產力、生產關係、生產資料的改變。

5.

這次技術革命所帶來的變化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


未來30年,智能技術將深入到社會的方方面面,改變傳統製造業,改變服務業,改變教育、醫療,我們所有的生活會因為數據、計算而改變。

6.

未來10到15年,傳統製造業面臨的痛苦將會遠遠超過今天的想像。


企業如果不能從規模化、標準化向個性化和智慧化轉型,將很難生存下去。


未來成功的製造業一定是用好智能技術的企業,因為不會用智能技術的企業,將全部進入失敗領域。

7.

IT是讓20%的人受益,而DT、AI時代的數據技術,是讓80%的人受益,這就是這個世界未來巨大的機會所在。

8.

今天不是中國的製造業不行,而是落後的製造業不行。


不是今天的中國沒有創意,是你沒有創意,不是今天的年輕人不努力,而是我們這些人不夠努力。


9.

如果數據時代的使命之一是推動轉型升級,是解決今天經濟社會的很多問題。


我覺得我們的規則、我們的體系、我們的思考方式、我們的整個教育都要進行改變。


我們肯定不能用過去的方式來解決未來的問題,我們找到未來的方式,去解決未來的問題,這才是正確的方式。

10.

把一個行業打掉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但是把行業完善非常艱難。


所以推動社會進步就一定會淘汰落後力量,得到好處的不一定為你鼓掌,但是受到傷害的一定站出來罵人。


保護哭喊的落後力量,往往會成為破壞創新最重要的要素。

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

馬化騰

1.

人工智慧本身就是一場跨國跨學科的探索,正在將人類的認知推向更快更高更強,也勢必帶給我們一場前所未見的科技和產業革命。

2.

我們對人工智慧等新科技的未知仍大於已知。


因此騰訊把科技向善納入公司的使命與願景,我們每天都在研究和應用的新科技,歸根到底要為用戶負責,我們要做到 AI 向善,就努力要讓人工智慧實現可知可控可用可靠。

特斯拉公司聯合創始人、執行長

馬斯克


1.

認知可能是人工智慧最薄弱的領域。


不過未來認知會表現得好一點,我們可以把它想像成遊戲,只要有明確的遊戲規則,在任何遊戲當中人工智慧肯定都會玩得比人類要好。

2.

AI在感知層面的某些專業領域裡,已經無人能及。


例如,AI的圖像識別「天賦」已經超過了地球人,其「天賦」的發揮取決於算力有多強大,有多少計算機可以投入深度學習訓練。

3.

在特斯拉我們已經非常接近5G自動駕駛了,我有信心我們將在今年完成L5級別的基本功能。


我認為實現自動駕駛L5級別目前不存在底層根本的挑戰,但是有很多細節的問題。


比如,你需要有現實的場景,沒有什麼比現實更複雜,任何模擬的都是現實世界複雜性的子集。

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CEO / 李彥宏

1.

AI的發展會經歷三個大的歷史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技術的智能化。


主要集中在概念導入、技術探索與諸如人機對弈這樣的局部應用探索上,並沒有演變為一種產業甚至經濟現象。

2.

第二個階段是經濟的智能化。


人類產生的有效數據成指數級上升,雲計算的發展則提供了海量計算所需的算力,加上經濟和社會普遍的數位化和網際網路化所創造的基礎環境,人工智慧終於得以開始在廣泛的經濟領域施展魔力。

3.

第三個階段是社會的智能化,也就是人工智慧將從經濟領域滲透到廣泛的社會領域。


全社會和全球範圍內的智能協作與制度創新將是這個階段的主要特徵,最終這種協作和變革又會對經濟產生更深遠的影響,人類將真正進入智能社會。

4.

目前人工智慧所處的階段,也是一個容易產生迷茫甚至悲觀的階段,這是大多數顛覆性技術在加速普及之前的必經階段。


就像網際網路在2000年後的幾年裡經歷的那樣,一些公司消失了,一些人永遠離開了這個行業。


但是,當迷霧消散時,一個經濟和社會全面網際網路化的時代開始了,熬過寒冬的小人物們成為了新的英雄。

5.

我仍然認為AI是堪比工業革命的大浪潮,它一定會徹底改變我們今天的每一個行業。


而這次疫情會成為一個契機,它讓人們產生了掌控命運的緊迫感。


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人工智慧不再遙遠,而是就在我們身邊,延長了我們的雙手,強大了我們的大腦,豐富了我們的視覺,消除了時空的障礙。

創新工場創始人及執行長 / 李開復

1.

這幾年來,AI有一個特別大的轉型,就是從技術驅動變成商業驅動。


主要原因:一是軟體工具的進步,二是硬體製造的加速和易用,三是雲計算等技術的發展和普及,四是因為人工智慧人才越來越多。

2.

大量人才的培養,把我們從「AI+」的時代推到了「+AI」的時代。


早期「AI+」的創業都是技術為主、以天才科學家為核心的創業,而「+AI」是針對傳統應用去產生價值,必須和傳統公司合作,甚至是傳統公司來主導。

3.

傳統行業利用AI,可以通過4個方法產生價值:


第一,利用AI技術省錢;

第二,利用AI技術替代一個工作環節;

第三,利用AI改造重要的工作流程;

第四,利用AI重構整個行業。

4.

適合擁抱AI的傳統企業需要符合三個標準:


第一是成長型公司,需要擴張或降低成本,有商業需求;

第二是公司本身數據化足夠好、有結構化的數據,能夠與AI結合能創造商業價值;

第三個標準則是公司擁有有遠見的CEO,有比較好的企業文化,願意改造自己。

相關焦點

  • 馬雲、馬化騰隔空激辯:人工智慧會摧毀人類嗎?
    、騰訊董事局主席馬化騰、特斯拉CEO馬斯克等商界領袖紛紛登上2020年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開幕式並發表了重磅演講。非常有趣的是,馬雲、馬化騰的發言雖然均圍繞人工智慧而展開,但兩人的觀點卻截然相反,幾乎相當於在對AI的未來展開一場隔空激辯。濟世良方?洪水猛獸?
  • 世界網際網路大會,馬雲、馬化騰等「大咖」們都聊些啥?
    世界網際網路大會,馬雲、馬化騰等「大咖」們都聊些啥? 原標題:   第四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將世界網際網路「大咖」們再次雲集於美麗水鄉烏鎮。
  • 陳經:馬雲和馬斯克為什麼聊不到一塊兒?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陳經】8月29日上午,馬雲和馬斯克在2019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開幕式上聊上了。二、關於AI,二馬觀點差異的背景因為是世界人工智慧大會,所以聊的是AI、人類未來、宇宙飛行,都是高來高去的話題。馬雲拿手的電商,一個字沒提,俗。馬斯克的SpaceX發射衛星沒提,離地還是太近,火星才夠。特斯拉電動車有未來感,所以提了下。這種務虛的「高端對話」,兩人都不會提自己真正拿手的實務。
  • 「外星人」馬雲對話馬斯克:我剛從火星回來 我對地球更感興趣
    在8月29日的2019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聯合國數字合作高級別小組聯合主席馬雲與特斯拉聯合創始人、執行長馬斯克就技術與人類未來展開對話。在談及馬斯克的火星移民計劃時,「外星人」馬雲說:「把人類送到火星上很好,但我更關心地球70億人類的生命和生活、如何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加可持續」。馬斯克認為,出於種種內部和外部的原因,如果不去另外的星球生活,人類文明就會滅亡,「我們要為未來保留人類的思維。提高人類生存的機率才能理解宇宙。所以,我們要成為多行星的種族。」
  • 馬云為什麼不能像馬斯克那樣對待人工智慧
    講這個笑話,是因為在寫馬斯克的文章的時候,在網上看到了一段2019年在上海舉辦的世界人工智慧大會的視頻。大會有一個環節是請馬雲和馬斯克同臺,對談人工智慧。,會對整個人類的生存產生空前的威脅,其實從邏輯上講還滿有道理的:人工智慧會認為人類沒有存在價值,所以可以抹掉嘛。
  • 馬雲對話馬斯克:我不關心火星 我對地球更感興趣
    8月29日,在上海舉辦的2019世界人工智慧大會現場,馬雲以聯合國數字合作高級別小組聯合主席身份亮相,與特斯拉聯合創始人、執行長馬斯克就人工智慧進行了一場對話。常被戲稱為「外星人」的馬雲,這一次幽默地「坐實」了自己的火星人「身份」。馬斯克認為,出於種種內部和外部的原因,如果不去另外的星球生活,人類文明就會滅亡,「我們要為未來保留人類的思維。
  • 早報:馬化騰談注資特斯拉 是為未來考慮
    【科技早餐】●馬化騰提及投資特斯拉:對未來發展很關鍵   近日騰訊公司對外發布了新一季度的財報,而在財報之後的股東大會上騰訊公司CEO馬化騰也解答了股東們的一些問題。很多人對於騰訊入股特斯拉這一舉動感到好奇,馬化騰表示公司注資特斯拉是為了未來的發展考慮的,希望能夠緊貼科技的潮流。【點擊詳情】Z點評:騰訊目前並沒有與特斯拉進行合作,不過在馬化騰眼裡,這是筆長期投資。
  • 解構2019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三大變化,十年趨勢
    因此,和首屆大會相比,本次大會關注點也發生了一些重要變化,關注正在發生位移。比如,從 AI 到 AI+、從單純的產業落地到呼籲責任與治理、從產業落地到生態建設、並呼籲以包容、開放的心態進行國際合作。趕在飯點上的馬斯克和馬雲對話,加深了論壇內容在時間上的長度與廣度。他們從現在跳躍到了一百年後,從地球飛到了火星。
  • 馬雲、馬斯克首次同臺激辯:從AI、移民火星再到拯救地球
    今天,在2019年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雙馬對話」正式拉開帷幕,也吸引了不少關注的目光。那麼,「雙馬」在現場都碰撞出哪些思維火花?鈦媒體(微信ID:taimeiti)編輯根據現場對話內容整編出了精華全文。AI觀點交鋒:馬斯克警惕,馬雲樂觀在對AI的認知方面,馬雲與馬斯克的觀點出現巨大分歧。
  • 人工智慧大會上演「雙馬」對話:AI如何影響未來
    (李文亮/攝)央視網消息(記者劉春妍 李文亮)8月29日,以「智聯世界,無限可能」為主題的2019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聯合國數字合作高級別小組聯合主席馬雲和特斯拉公司聯合創始人、執行長埃隆·馬斯克,圍繞大家關心的人工智慧發展方向、人工智慧與就業、教育、生命等話題,進行了一場長達45分鐘的強強對話。
  • 如何評價馬化騰昨夜在知乎上提的這個靈魂拷問?
    這些精心準備的回答還是很見水平的,至少對基礎科學不是很懂的人,這些人的回答足以解答馬化騰的部分困惑。在回答他的問題之前,我們有必要先搞清楚馬化騰為何突然冒泡知乎。知乎最近搞了個「網際網路洞見者」的活動,從10月24日起,邀請10位網際網路頂尖人物(知乎上這麼說的)發問,全民思考、回答。
  • 馬雲馬化騰等企業家掀起「頭腦風暴」
    會上,中國電子科技集團董事長熊群力、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馬雲、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馬化騰、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梁華等中國網際網路的重量級企業家發表了演講,為加快建設數字中國獻計獻策。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馬雲認為,在核心技術的突破上,中國需要一大批能夠擔當大任的企業引領技術變革。&nbsp&nbsp&nbsp&nbsp馬雲表示,今天中國只有BAT這樣的大的網際網路企業是遠遠不夠的,中國需要一大批超越BAT的大公司和超級公司。
  • 警告全人類,馬斯克說人工智慧會統治世界,最怕的是谷歌DeepMind
    但是,在目前正在進行的各種人工智慧項目中,馬斯克最擔心的還是谷歌的DeepMind。馬斯克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表示:「(谷歌DeepMind)他們正在打造的人工智慧的本質就是要在所有遊戲中徵服所有人類。我的意思是,這基本上就是《戰爭遊戲》的情節主線。」
  • 因為AI,馬雲馬斯克又同臺,張文宏不願被替代,李彥宏依然有信仰...
    馬斯克:特斯拉已接近 L5 級自動駕駛了去年,馬斯克與馬雲在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進行了一場高端對話;今年受到疫情影響,馬斯克沒有來到現場,而是通過問答的方式來發表演講。以下為馬斯克演講全文:馬斯克:感謝邀請。再次參加大會太好了。我非常期待未來有機會能可以親自來到現場。提問者:首先,我們都知道,Autopilot 自動輔助駕駛是特斯拉純電動車非常受歡迎的一項功能。它在中國市場的應用情況如何?
  • 馬雲尬聊馬斯克:關於AI、移民火星和拯救地球 他們都有分歧
    來源:投中網作者:楊健楷馬雲對馬斯克的火星勇氣大加讚賞。馬雲說,人類需要像馬斯克這樣的火星英雄,但「更需要」保護當前人類的英雄。2019世界人工智慧大會於8月29日-31日在上海召開,大會的重頭戲之一便是聯合國數字合作高級別小組聯合主席、阿里董事局主席馬雲與特斯拉掌門人馬斯克在開幕式上上演「雙馬對話」。
  • 疫情之後再看未來,馬雲:今天解決地球的問題更緊迫
    《Tech星球》消息,7月9日,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在上海開幕,疫情之後再看未來,科學家和企業家們都有新的感悟。在談到對未來技術的看法時,遠程參會的馬雲不無憂慮地提醒,這次疫情,讓我們看到了人類對自己的陌生,對地球的陌生,相比對外探索,人類對自身的探索顯得更難也更加重要。
  • 看馬雲、王健林、馬化騰的父親,就明白了
    人們常說「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在時代飛速發展的今天,把握住機遇通過自身努力而闖出一片天地的企業家不在少數,比如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萬達創始人王健林、騰訊創始人馬化騰等。看一下馬雲、王健林、馬化騰的父親,你就明白了。馬雲作為阿里巴巴的創始人,他的創業故事激勵了無數人,很多人都知道,馬雲曾3次參加高考,2次求職被拒絕,創業失敗過4次,當他最窘迫時,還曾被人當作騙子看待。馬雲在創業時經歷的痛苦與磨難是很多人無法想像的,不少人將馬雲當作白手起家的典範。
  • 馬雲馬斯克對話:一個嚮往火星,一個更愛地球
    馬雲馬斯克對話:一個嚮往火星,一個更愛地球  Emma Chou • 2019-08-29 14:56:12 來源:前瞻網 E2691G0
  • 被計算機耽誤的"天文學家"馬化騰,到底如何延續自己的科學夢?
    這個叫馬化騰的15歲深圳初三學生宣稱他是全校第一個看見了哈雷彗星的人。他拍下照片,還興奮地寫了一篇觀測報告,投寄到北京,結果獲得了觀測比賽的三等獎,得到 40 元的獎金,日後成了億萬富翁的馬化騰甚至沒有意識到,這是自己賺到的第一筆錢。對於少年馬化騰而言,天文是唯一的課餘愛好。
  • 馬雲馬斯克激辯,他倆的腦洞湊不到一塊
    在2019世界人工智慧大會(WAIC)上,特斯拉公司聯合創始人兼執行長埃隆·馬斯克和聯合國數字合作高級別小組聯合主席馬雲,就人工智慧等相關話題展開了一場「激烈」的交鋒。在長達45分鐘的對話中,馬雲和馬斯克全程用英文對答,馬雲和馬斯克在現場也頻頻爆出的「金句」。不過,「雙馬」之間不少觀點相悖,現場的交鋒堪比「火星撞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