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後再看未來,馬雲:今天解決地球的問題更緊迫

2020-07-09 Tech星球

《Tech星球》消息,7月9日,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在上海開幕,疫情之後再看未來,科學家和企業家們都有新的感悟。

在談到對未來技術的看法時,遠程參會的馬雲不無憂慮地提醒,這次疫情,讓我們看到了人類對自己的陌生,對地球的陌生,相比對外探索,人類對自身的探索顯得更難也更加重要。

疫情之後再看未來,馬雲:今天解決地球的問題更緊迫

馬雲

馬雲說,「我想人類現在最重要的是解決好自己的問題,解決好地球的問題。不然,無論我們移居到哪個地方,去哪個星球,都會依然面臨這樣的麻煩和災難。」

2019年與馬斯克對話時,馬雲就曾表示,人工智慧應該被用於解決地球面臨的問題,把人類送到火星上很好,但他更關心地球70億人類的生命和生活。

經過一場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這一觀點正在獲得越來越多的認同。在中國,科學家們用智能算法幫助醫生快速診斷新冠CT影像;衛星遙感技術的應用,讓銀行可以識別農作物生長情況,從而為疫情中資金緊張的農民發放純信用貸款。

「為活下去而做的創新才是真正最強大和不可阻擋的動力。」馬雲說。

馬雲曾將疫情後的世界比喻為「同一片著了火的森林」。過去幾個月,馬雲公益基金會除了向全球捐贈物資,還搭建了覆蓋232個國家和地區的全球新冠肺炎實戰共享平臺,方便海內外醫生交流抗疫經驗。

今天的大會現場,馬雲再次呼籲:「人類的資源、能力和知識應該用來加強溝通和合作,而不是製造隔閡,甚至擴大分歧。面對災難,我們沒有別的選擇,早一點開始合作,就會早一天勝利。」

相關焦點

  • 馬雲:早一點開始合作,就會早一天勝利
    7月9日,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在上海開幕,疫情之後再看未來,科學家和企業家們都有新的感悟。在談到對未來技術的看法時,遠程參會的馬雲不無憂慮地提醒,這次疫情,讓我們看到了人類對自己的陌生,對地球的陌生,相比對外探索,人類對自身的探索顯得更難也更加重要。
  • 馬雲、馬斯克首次同臺激辯:從AI、移民火星再到拯救地球
    今天很多問題沒有解決方案,但是未來會有,青年人會有解決方案。他認為,智能世界不是讓萬物像人,而是讓萬物像人一樣去學習,智能時代要解決的是人解決不了的問題,了解人不能了解的東西。機器要有自己獨特的思考,人類必須尊重、敬畏機器的智能。
  • 馬雲:現在已經沒有時間擔憂
    今天舉行的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緊跟馬斯克之後,聯合國數字合作高級別小組聯合主席馬雲帶來全息演講。馬雲說,去年人們還在擔心機器會不會取代人類,今年變成了思考機器如何儘快取代人類,比如用機器去對抗病毒。與去年相比,今年面臨完全不同的局面,疫情對世界的改變可以看做是來自未來的信號,人類離不開地球,但地球可以離開人類。
  • 馬雲對話馬斯克:我不關心火星 我對地球更感興趣
    而且,地球確實有被外部力量破壞的可能,以至於我們只能搬到另一個星球去生活。而人類應該聰明一點,通過星際移民保護人類的未來,使文明不被滅絕。」他說。與馬斯克不同,馬雲是堅定的「地球派」。「把人類送到火星上很好,但我更關心地球70億人類的生命和生活、如何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加可持續。」
  • 「外星人」馬雲對話馬斯克:我剛從火星回來 我對地球更感興趣
    我對火星不感興趣,我剛剛從火星回來,我對地球更感興趣。」在8月29日的2019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聯合國數字合作高級別小組聯合主席馬雲與特斯拉聯合創始人、執行長馬斯克就技術與人類未來展開對話。在談及馬斯克的火星移民計劃時,「外星人」馬雲說:「把人類送到火星上很好,但我更關心地球70億人類的生命和生活、如何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加可持續」。馬斯克認為,出於種種內部和外部的原因,如果不去另外的星球生活,人類文明就會滅亡,「我們要為未來保留人類的思維。提高人類生存的機率才能理解宇宙。所以,我們要成為多行星的種族。」
  • 馬雲:今天怎麼想像未來都是幼稚(附演講全文)
    「今天所有討論的這些問題,都歸根到底我們在顯示著人類將真正開始進入到數據時代,浙江和江蘇很有意思,江蘇走改革的路線,浙江走開放的路線,江蘇和浙江雙劍合璧才有機會。」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微博)10日在2017世界物聯網無錫峰會上如此表示。為了實現馬雲在演講中提到的「雙劍合璧」,阿里已經有所行動。
  • 馬雲馬斯克對話:一個嚮往火星,一個更愛地球
    馬雲馬斯克對話:一個嚮往火星,一個更愛地球  Emma Chou • 2019-08-29 14:56:12 來源:前瞻網 E2691G0
  • 未來,打敗的你的,不一定是「人」,馬雲再出金句,窮人或更難?
    目前,一些人工智慧已經運用到我們的生活中,比如有機器人餐廳,客人只需要點餐,之後,將會有機器人出現,為你服務。另外,還有機器人工廠,在一些流水線上,不再是工人們來操作,而是讓機器人來工作。人工智慧是科技發展下的產物,可以比人工具有更高的智商,工作效率也更高,所以,未來,打敗的你的,不一定是「人」,而是機器人。就連一些大佬,也十分看好人工智慧的發展,畢竟,現在科技行業的發展前景很不錯。而人工智慧的出現,也是大勢所趨,能夠滿足一些行業特殊的需求,也為人類帶來了更多的便利,和更多的可能性。
  • 馬雲和他的環保之戰
    他表示,面對氣候問題,政府、企業家、科學家要學會合作,應該討論分享誰有更好的解決辦法,而不是繼續爭論誰對誰錯,或是誰應該承擔更多責任。「如果地球病了,沒有人會健康。」作為在全球氣候變化巴黎大會「行動日」當天唯一發表演講的中國企業家,馬雲再一次公開闡釋了自己的環保理念,努力喚起大家對環境問題的關注。
  • 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馬雲演講全文:我對新冠肺炎疫情的三點思考
    接下來因為數字革命,人類有能力向內探索,真正地了解自身,也真正了解地球。相比之下,人類對自身的探索顯得更難,也更加重要。今天,人類對自己的了解非常有限,最厲害的腦科學家也只了解人類大腦不到10%,這次疫情讓我們看到了人類對自己的陌生、對地球的陌生。因為我們不了解自己,不了解自己生存的世界,不懂得這個地球,不珍惜和保護這個地球,所以製造了很多的麻煩和災難。
  • 馬雲稱幾千年人類智慧沒成長:為活下去創新才是真正的創新
    馬雲表示,去年大會和今年大會,世界已發生巨變。我們擔心的都沒有發生,沒有擔心的卻接二連三發生。疫情對世界帶來的改變,是來自大自然和未來的信號。對此,馬雲提出了三個觀點:第一,人類離不開地球,地球卻可以離開人類。第二,經濟增長可以放慢,但人類必須要成長。
  • 相對論Vol.29「部長共話特別篇」|馬雲:下一「關」
    疫情期間,馬雲公益基金會和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向150個國家和地區及世衛組織捐贈物資,用「全球化」的手段,應對「全球化」的疫情。從匹配各類標準到通關便捷化,海關為物資搭起綠色通道,也觸動了馬雲更多關於「全球化」的思考。「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提出二十一年後,在「逆全球化」甚囂塵上的今天,他依然對「全球化」充滿信心嗎?
  • 馬雲透露:20年後,50%的工作將消失,這1500萬人會成為核心
    30年後,馬雲創立了阿里巴巴,收購了肯德基在中國大陸的所有業務,馬雲成為肯德基在中國的第一大股東!去年是阿里巴巴成立20周年,馬雲宣布「退休」,辭去阿里巴巴董事會主席職務。馬雲說,未來他會把更多的精力和時間用在公益和教育上。眾所周知,馬雲的夢想是重返教育界,然後成為一名教師。然而,當他回憶起他最快樂的時光時,他總是說那是他當老師的時候。
  • 陳經:馬雲和馬斯克為什麼聊不到一塊兒?
    馬斯克:你才是瞎忽悠,未來如何不是看你吹的,而是看我這樣的如何親手實現。教育要評估,要學對未來有用的,現在很多是沒用的,得改。腦機公司厲害了,可以直接輸入知識學會開飛機。現在的教育方式,輸入太慢。按想像建設未來會出錯,但是得積極去試。馬雲:去試我贊同,不怕犯錯。不要怕AI,如果人類自己能更好。
  • AI雲峰會~馬雲內求智慧vs馬斯剋星球殖民
    、地鐵等公共場所工作人員被傳染的風險由阿波羅無人駕駛系統支撐的無接觸送餐車和無人消殺作業車,大幅減少和避免了交叉感染馬雲舉例:「專家用肉眼看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的片子需要15-20分鐘,中國技術人員在很短時間開發出新冠CT影像算法,機器判斷一個片子只需要
  • 王岐山、易綱、周小川、馬雲重磅發聲!信息量太大
    周小川指出,確實新冠疫情加重了許多發展中國家還本付息的負擔。另外疫情之後的復甦不僅僅是取決於發達國家,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大量的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能不能成功克服疫情實現復甦。「如果在這一期間,一些低收入國家因為還債,擠佔了大量的財政資源,就會減少他們在疫情防控方面的撥款或者是這方面的能力。在疫情以後也會影響到他們未來發展的融資能力,(融資能力)將會變弱。
  • 2019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馬雲和馬斯克進行「雙馬對話」全記錄
    馬雲:(我)對人工智慧,對阿里巴巴智能很樂觀,我覺得他們能夠更好的理解人類的本質。很多人其實擔心人工智慧,但是他們需要對自己有更多的自信。我們今天有很多的事情沒有解決方案,但是對未來會有解決方案。我們會有解決方案,青年人會有解決方案,我是抱有樂觀情緒的。
  • 火星撞地球!馬雲馬斯克激辯,他倆的腦洞湊不到一塊
    馬雲表示。之後,馬雲和馬斯克的對話,火藥味更加十足。馬雲直言,人類不可能被機器控制,機器是人類發明的。根據科學,人從來無法創造一個比自己更聰明的動物。馬斯克立即反駁道:「我非常不同意你的看法。」馬斯克說,人類可以創造比我們更聰明的東西,他們並不一定要是人。比如過去下棋是聰明人才會下的,現在你的手機就可以下棋打敗世界冠軍。
  • 馬雲對話青年企業家:現在是最好的創業時機
    馬雲認為,數字經濟正在聚集強大的內需力量,中國巨大的市場和潛力就是撬動下一波經濟發展的巨大發動機。現在是最好的創業時機。所謂成功的企業,都不是今天做出來的,都是20年或30年前對未來的判斷決定了今天。所謂成功的企業,都不是今天做出來的,都是20年或30年前對未來的判斷決定了今天,「所以,一定要用未來的眼光解決今天的問題。」馬雲談到,如果自己今天重新創業一定不會在網際網路行業,因為今天所有聰明人都在網際網路行業。馬雲指出:「未來真正的機會,是那些用技術、用網際網路技術,去改變自己的傳統行業,而不是網際網路本身、技術本身。」